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上海圖書館,滬上女詩人為自己的詩歌而朗誦

“今天是秋分, 一天之中晝夜時間平分。 夏天離去, 等待入夜之前的黃昏, 光線比白天更濃更深, 沒有無懈可擊的永恆。 ”11月18日下午, 上海圖書館四樓報告廳座無虛席, 女詩人楊繡麗的詩朗誦《今天是秋分》, 拉開了詩漫金秋——“巾幗玫瑰”上海女詩人朗誦隊專場朗誦會的序幕。

楊繡麗朗誦《今天是秋分》

今年5月27日, “巾幗玫瑰”女詩人朗誦隊在上海市作家協會大廳正式成立, 上海市作家協會詩歌專業委員會主任張燁擔任隊長, 首批隊員包含近20位女詩人。 擔任朗誦隊藝術顧問的上海市朗誦協會會長陸澄介紹:“女詩人朗誦隊的成員一部分來自作家協會, 一部分來自朗誦協會, 共同的特點是既能寫詩, 又能朗誦。 ”

詩漫金秋朗誦會是女詩人朗誦隊的首次亮相, 共分為“秋之情”“秋之味”“秋之思”“秋之歌”四個篇章。 每位女詩人都拿出了自己創作的詩歌, 親自上臺, 朗誦這些與秋天有關的詩句。

詩人秦華的作品《洗不盡的秋吟春色》寫情, 詩人程佩華的《秋天, 在田子坊喝咖啡》寫詩人的生活細節, 詩人成雅明的《遼闊的幸福》寫秋天的感懷。 “從各種角度選取朗誦作品, 拼出了一個完整的秋天。 ”女詩人朗誦隊副隊長楊繡麗說。

“詩人朗誦自己的作品, 或許會比別人朗誦來得更投入, 因為我們更知道寫詩的過程以及詩歌中所蘊含的情感。 ”張燁說, “專業的朗誦家朗誦, 有自己對於詩歌的處理方式;而身為詩歌的創作者, 我朗誦時更注重詩歌內在節奏, 會根據寫詩時的情感起伏來。 ”朗誦會上, 她朗誦了詩歌《秋日, 和詩人帕迪經過外白渡橋》。 這首詩寫於2004年, 在詩中, 她描寫了與詩人帕迪走過外白渡橋時的景象:“一條長長的駁船蜿蜒而來/你顯得興奮,

打手勢/英語一叢叢瘋長/你藍色的目光, 為什麼/掠過無數豪華建築/定格在那只灰舊的小駁船?”選擇這首詩, 既因為她與詩人帕迪之間的友誼, 也因為她與外白渡橋的緣分。

張燁朗誦《秋日, 和詩人帕迪經過外白渡橋》

1985年, 張燁寫過一首《外白渡橋》, 十幾年後, 當她在都柏林結識詩人帕迪時, 對方卻將她形容為“外白渡橋”, “帕迪說, 張燁就是外白渡橋, 外白渡橋就是張燁。 我一開始不明白, 使勁想, 使勁想, 才懂得了他在感慨我當時生活的艱辛。 ”在張燁看來, 詩人朗誦有自己的特點, 因為詩歌寫作的情感無可取代, “外白渡橋就是人生的秋天, 我也是人生的秋天, 朗誦的時候, 當年的情景仿佛浮現在了眼前, 就像老朋友擁抱在一起一樣。 ”

吳斐兒朗誦詩作《冬之前》

“比起專業的影視演員, 詩人的朗誦表演或許並不是那麼字正腔圓, 但大家可以精准表達自己的創作情感, 表露自己的內心世界, 這是詩人朗誦自己作品的獨特性所在。 ”楊繡麗說。 “詩人筆下生花, 有良好的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 而漢民族的漢民族的有聲語言系統非常精美, 充滿了音樂感, 這是另一種語言方面的修養, 對詩人來說可能還需要提升。 ”陸澄說, “我口誦我心, 有聲語言最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 如果未來, 詩人的朗誦水準能提升到專業級別, 那她們的朗誦,一定更有利於詩歌的傳播,也一定比只會朗誦不會寫詩的朗誦者來得好。”

題圖來源:王洪偵 攝 欄目主編:施晨露 圖片編輯:蘇唯 那她們的朗誦,一定更有利於詩歌的傳播,也一定比只會朗誦不會寫詩的朗誦者來得好。”

題圖來源:王洪偵 攝 欄目主編:施晨露 圖片編輯:蘇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