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不喜歡大城市 卻為什麼還要留下?

很多國家在城市化達到一定水準之後, 便開始了都市化的趨勢, 所謂的都市化就是小城市的人向大城市遷徙與大城市規模擴張的過程。 大城市有較多的工作機會, 並集中著優勢的醫療、教育等資源。

人們在趨之若鶩的湧向大城市的同時, 又在抱怨著大城市房價高、環境差、交通堵。 但你若問問他們, 如果有條件在這裡定居, 那麼你會不會留下來, 這時候基本上大多數都會選擇在這樣的城市工作、生活。 人們不喜歡一座城市, 卻還想留下來, 這是不是很矛盾?不過, 向大城市集中確實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 紐約如此, 倫敦如此, 東京也是如此。

城市是人們聚居的地方, 方便各行各業的人們見面, 讓經濟更有效率, 讓生活更加方便。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 有一些大城市似乎不太歡迎“外來者”。 最近, 北京和上海都提出了人口疏散的政策, 這個政策背後的邏輯就是城市人太多了,

導致了各種城市病, 所以要把你們這些“外來者”趕出去一部分。 因此, 北京的城管會對擺早點攤的外地夫婦說, 我們要建設文明城市, 很抱歉你這個早點攤得撤掉了。 在2015年的時候, 上海出現了進入21世紀以來的首次人口淨流出。 換句話說, 這座城市在篩選它想要的人。

城市人口太多開始讓管理者認為城市不宜居了, 但城市人口密度減小之後就真的宜居了嗎?

其實, 宜居不是樹有多多, 公園面積有多大, 人口密度有多低, 而是這座城市是否有活力。 大城市很堵, 環境也沒有一些小城市好, 人也不友善, 但為什麼全球那麼多人還都爭著往大城市跑, 因為大城市有活力, 人們在這裡獲得東西要比失去的東西多。

大城市為人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有競爭力的收入以及優質的消費環境, 而這些是小城市所不能提供的。

城市活力的重要來源就是創新, 創新不是在口號上、標語裡, 而是在空氣中, 在咖啡館裡, 在人和人見面的交流中, 活力這個東西時而有形, 時而無形, 它更像是一座城市的氣質。 而人口密度與一座城市的活力是息息相關的, 因為低人口密度使得服務業很難產生規模經濟。

很多人認為, 雖然城市的人多了會使城市具有活力, 但大量的人口會給城市的環境造成很大的壓力。 其實, 人多與環保並不是一對矛盾體, 大城市的環保邏輯與小城市的環保邏輯是有差別的。 大城市把以下幾條做好, 也會實現不錯的環保效果:第一,

多數居民綠色出行和綠色消費;第二, 建設大量的面積小、數量多的公園;第三, 利用垂直空間上的綠化, 例如陽臺的綠化、屋頂的綠化、建築外牆的綠化等。

高密度人口造成的交通擁堵問題, 要依靠地上交通網與地下交通網的建設與連接來解決, 也正是因為有了高密的人口, 才會有這些公共交通設施的建設需求, 並能實現規模經濟, 更好的服務城市居民並帶動就業。

大城市也不應該只讓高素質人才留下, 驅逐低技能勞動者。 全世界範圍內的大城市有一個共同現象, 高端勞動力與低端勞動力共存, 這就是經濟研究領域常說的技能互補性, 這也是為什麼再好的公司也要配清潔工。 在居民收入水準提高後,

往往會增加服務方面的消費, 而餐廳、家政、超市等服務行業大部分都是低技能勞動者。 美國做過一項研究, 一座大城市吸引來一個高科技人才, 那麼他會創造五個勞動力需求, 其中有兩個是醫生、律師之類的高技能崗位, 另外三個是收銀員、家政服務員等低技能崗位。

如果一味的對低技能勞動者進行“驅逐”, 會造成勞動力成本和服務價格上漲, 這會反過來影響城市對高端勞動力的吸引力, 影響城市競爭力。 一個外地人來到大城市, 如果他們能留下來, 那麼他一定是可以創造價值的, 外地人沒有戶籍, 得不到與本地人同等的公共福利, 但他還是憑藉自己的技能拿到了一份比他所創造價值更低的工資, 這是超過這個人的社會成本的。所以,大多數外地人並沒有搶佔本地人資源,很多人是在無意識中為這座城市的發展做著貢獻。

總得來說,低人口密度的城市不一定宜居,高人口密度的城市不一定不宜居,宜居與否還是要看城市的管理水準。對於個人而言,如果你喜歡慢節奏、風景秀麗的生活,那麼一些精緻的小城適合你;如果你喜歡快節奏、都市化的生活,那麼充滿激情、高效的大城市適合你。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號:同了個道(moneycreates)

這是超過這個人的社會成本的。所以,大多數外地人並沒有搶佔本地人資源,很多人是在無意識中為這座城市的發展做著貢獻。

總得來說,低人口密度的城市不一定宜居,高人口密度的城市不一定不宜居,宜居與否還是要看城市的管理水準。對於個人而言,如果你喜歡慢節奏、風景秀麗的生活,那麼一些精緻的小城適合你;如果你喜歡快節奏、都市化的生活,那麼充滿激情、高效的大城市適合你。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號:同了個道(moneycreates)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