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咸新區能源金融貿易區 力建陝西水韻“項鍊”

兩千多年前, 滻、灞、涇、渭、灃、澇、潏、滈等八條河流, 共築“八水繞長安”的盛景, 它們猶如一條條美麗動人的項鍊, 共同點綴、滋潤著這座古城, 養育了一代又一代居於河畔的人民。

時光荏苒, 歲月如梭,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八水”的環境都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 泱泱渭河、灃河水也不例外。 近年來, 西咸能源金融貿易區按照“柔性治水”、“生態治河”的理念, 大力實施灃河、渭河治理生態工程, 使灃河、渭河兩畔人水相親、城田相依……

西咸春日景如畫 最美灃渭油菜花

“黃萼裳裳綠葉稠, 千村欣蔔榨新油。 愛他生計資民用, 不是閑花野草流。 ”“籬落疏疏小徑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這些詩句都描繪了春日油菜花開的暖人場景。 春日的油菜花海, 猶如上帝的調色版, 盛開在祖國大地的各個角落, 引得遊人不遠千里、萬里地競相觀賞。 殊不知, 在位於西安市和咸陽市建成區之間的西鹹新區, 就有一大片盛開在3500畝灘區景觀河道內的油菜花田, 引得周邊遊人紛紛驅車前往, 駐足觀賞。

渭河是黃河六條支流中最大的一條, 發源於今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鳥鼠山, 流經天水、寶雞、咸陽、西安、渭南等地, 至渭南市潼關縣匯入黃河。 渭河全長818公里, 流域總面積134766平方公里。 春日, 漫步於西咸新區絲路經濟帶能源金融貿易區灃河渭河的交匯地, 滿眼是油菜花的金黃, 油菜花的芬芳更是沁人心脾。 300畝的油菜花競相開放, 遠遠望去, 燦爛流金, 把渭河灘裝點得春意盎然, 絡繹不絕的遊客在花香中攝影遊玩、流連忘返。

王女士

太美了, 我是聽朋友說這兒有一片油菜花海, 慕名來的。 你看這兒,有藍天藍,有遠山遠,有鄉村的泥土氣息撲鼻,有農舍的田園生態飯。而且,離西安又很近,空氣比城裡好太多。聽說這兒還有四季不同景觀,可以春賞油菜花,夏賞水稻蓮荷,秋賞白樺林,冬賞西鹹雪。想想就覺得愜意,感覺都市田園就在我們身邊。

西安市民王女士說起眼前的美景,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此外,灃河交通橋及其驚險的玻璃棧道,也成了西咸新區能源金融貿易區的新景觀,吸引著一波又一波嚮往感受高空刺激的遊客。

小吳

我和女友是專程來體驗玻璃棧道的,早就聽說這兒遊人多,沒想到這麼多,我們已經排隊近兩個小時了,但是覺得很值。

今年28歲的咸陽市民小吳說。

灃河交通橋長232.082米,玻璃棧道平均寬度3.75米,距離地面約16.2 米,總長87.3米。這一獨特的景觀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體驗,清明節首日就迎來遊客6000余人。遊客們小心翼翼地踏上棧道,一邊尖叫,一邊興奮地拍照留念。由於遊客太多,管委會及時安排工作人員現場維持秩序。

據統計,清明小長假期間,到西咸新區絲路經濟帶能源金融貿易區灃河橋玻璃棧道和渭河灘區油菜花海體驗觀光的遊客逾十萬人,每天都在35000人左右。

落實“河長制” 播種“生態美”

西咸新區能源金融貿易區積極、全面落實“河長制”, 確保每條河流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在此基礎上,結合區域特點,按照“柔性治水”、“生態治河”的理念,大力實施灃河、渭河治理等生態工程,高標準謀劃,系統推進堤防、綠化、治汙、水景觀等建設,努力把灃河、渭河沿線打造成亮麗的“項鍊”,有力促進了區域生態環境和投資環境的雙提升。

其中,灃河綜合治理堅持以生態治河為理念,保留河道內的自然形態和原有生態濕地景觀效果,減少人為干預。利用河道內的攔水設施和新建液壓壩進行蓄水形成水面,原有橡膠壩、新建液壓壩、灃河入渭口溢流壩形成階梯狀跌水瀑布連續水面。灃河治理堅持隨灣就灣,保留原有河道走向、形態與河道灘地內大樹、濕地,最大限度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使灃河有記憶、有傳承、有文化,成為一條生命河、母親河。建成後將成為西咸新區具有田園特色、郊野風貌、景色宜人、風光優美的生態景觀帶。

渭河綜合治理以灘地整治為主,按照有灘則護、無灘不造的原則佈置,利用原有地形風貌打造高低變換的臺地梯田,通過植草綠化,佈置花草灌木、特色田園、農業種植、觀賞步道、生態濕地、景觀水系、健身設施等進行相互連接,形成人水親近的都市農業景觀。展現大地景觀、田園景色,形成人水相親、城田相依的特色都市農業景觀帶。

目前,灃河治理已形成1000余畝景觀水面、1500畝親水休閒生態林帶,將於“五一”節前向市民開放。渭河灘區治理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3500畝灘塗景觀正在加緊建設,預計今年年底建成並對外開放。屆時,西安、咸陽及周邊居民,又多了一個親水休閒的好去處。

“城田相依”,自然、生態、優美、和諧。未來,西咸新區能源金融貿易區將持續加大河道治理力度,在水系沿岸綠色生態體系營造上下功夫、見實效,努力用較小投入換取大的生態、人居和產業發展效益,領跑“東有浦東 西有西咸”建設。持續推進區域發展提速,遵循歷史文脈、山水格局和現代城市規劃理念,突出“人水相親”、“宜居宜業”, 傾力打造以“新”為形、以“水”為韻、以“文”為魂的現代田園新城,對標國際一線城市的標準規劃、設計和建設,助力“大西安 大發展”!

你看這兒,有藍天藍,有遠山遠,有鄉村的泥土氣息撲鼻,有農舍的田園生態飯。而且,離西安又很近,空氣比城裡好太多。聽說這兒還有四季不同景觀,可以春賞油菜花,夏賞水稻蓮荷,秋賞白樺林,冬賞西鹹雪。想想就覺得愜意,感覺都市田園就在我們身邊。

西安市民王女士說起眼前的美景,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此外,灃河交通橋及其驚險的玻璃棧道,也成了西咸新區能源金融貿易區的新景觀,吸引著一波又一波嚮往感受高空刺激的遊客。

小吳

我和女友是專程來體驗玻璃棧道的,早就聽說這兒遊人多,沒想到這麼多,我們已經排隊近兩個小時了,但是覺得很值。

今年28歲的咸陽市民小吳說。

灃河交通橋長232.082米,玻璃棧道平均寬度3.75米,距離地面約16.2 米,總長87.3米。這一獨特的景觀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體驗,清明節首日就迎來遊客6000余人。遊客們小心翼翼地踏上棧道,一邊尖叫,一邊興奮地拍照留念。由於遊客太多,管委會及時安排工作人員現場維持秩序。

據統計,清明小長假期間,到西咸新區絲路經濟帶能源金融貿易區灃河橋玻璃棧道和渭河灘區油菜花海體驗觀光的遊客逾十萬人,每天都在35000人左右。

落實“河長制” 播種“生態美”

西咸新區能源金融貿易區積極、全面落實“河長制”, 確保每條河流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在此基礎上,結合區域特點,按照“柔性治水”、“生態治河”的理念,大力實施灃河、渭河治理等生態工程,高標準謀劃,系統推進堤防、綠化、治汙、水景觀等建設,努力把灃河、渭河沿線打造成亮麗的“項鍊”,有力促進了區域生態環境和投資環境的雙提升。

其中,灃河綜合治理堅持以生態治河為理念,保留河道內的自然形態和原有生態濕地景觀效果,減少人為干預。利用河道內的攔水設施和新建液壓壩進行蓄水形成水面,原有橡膠壩、新建液壓壩、灃河入渭口溢流壩形成階梯狀跌水瀑布連續水面。灃河治理堅持隨灣就灣,保留原有河道走向、形態與河道灘地內大樹、濕地,最大限度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使灃河有記憶、有傳承、有文化,成為一條生命河、母親河。建成後將成為西咸新區具有田園特色、郊野風貌、景色宜人、風光優美的生態景觀帶。

渭河綜合治理以灘地整治為主,按照有灘則護、無灘不造的原則佈置,利用原有地形風貌打造高低變換的臺地梯田,通過植草綠化,佈置花草灌木、特色田園、農業種植、觀賞步道、生態濕地、景觀水系、健身設施等進行相互連接,形成人水親近的都市農業景觀。展現大地景觀、田園景色,形成人水相親、城田相依的特色都市農業景觀帶。

目前,灃河治理已形成1000余畝景觀水面、1500畝親水休閒生態林帶,將於“五一”節前向市民開放。渭河灘區治理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3500畝灘塗景觀正在加緊建設,預計今年年底建成並對外開放。屆時,西安、咸陽及周邊居民,又多了一個親水休閒的好去處。

“城田相依”,自然、生態、優美、和諧。未來,西咸新區能源金融貿易區將持續加大河道治理力度,在水系沿岸綠色生態體系營造上下功夫、見實效,努力用較小投入換取大的生態、人居和產業發展效益,領跑“東有浦東 西有西咸”建設。持續推進區域發展提速,遵循歷史文脈、山水格局和現代城市規劃理念,突出“人水相親”、“宜居宜業”, 傾力打造以“新”為形、以“水”為韻、以“文”為魂的現代田園新城,對標國際一線城市的標準規劃、設計和建設,助力“大西安 大發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