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15種用於消化不良的中成藥

作者: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陳楚雄

消化不良是指一組表現為上腹部疼痛或燒灼感、餐後上腹飽脹和早飽的症候群, 可伴食欲不振、噯氣、噁心或嘔吐等。 消化不良症狀的產生與胃腸疾病有關, 也可由胰、膽、肝臟疾病等引起。 消化不良從病因上可分為器質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

一、發病機制 

器質性消化不良以消化性潰瘍和胃食管反流病最為多見, 消化系統惡性病變引起的消化不良在我國也不少見。 另外, 某些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茶鹼、口服抗生素和補鉀劑等均可引起消化不良症狀。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其病理生理學基礎主要包括運動功能障礙、內臟高敏感性、胃酸分泌增加、幽門螺桿菌感染、精神心理因素等幾方面。

二、西藥治療

1.抗酸劑:抗酸劑是指直接通過理化反應中和胃酸的製劑, 包括氫氧化鋁、鋁碳酸鎂等。

2.抑酸劑:主要分為兩類即 H2 受體拮抗劑(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質子泵抑制劑(PPI)。 目前常用的 PPI 製劑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潘托拉唑、雷貝拉唑和艾司奧美拉唑等, 尚沒有證據表明某種 PPI 優於其他 PPI 製劑。 臨床醫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 PPI 製劑。

3.促動力治療:常用的促動力劑包括: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5-羥色胺受體激動劑(如莫沙必利、伊托必利)和紅黴素類。 多巴胺受體激動劑中的甲氧氯普胺因為可導致錐體外系反應不推薦長期、大劑量應用。 推薦使用選擇性外周多巴胺 D2 受體拮抗劑多潘立酮。 紅黴素製劑作用於胃動素受體促進胃排空, 主要用於胃輕癱的治療, 由於其抗菌活性和快速耐受性,

不推薦作為治療 FD 的首選藥物。

4.助消化藥:包括消化酶和微生態製劑。

5.幽門螺桿菌(Hp)根除治療:根除 Hp 可以使部分 FD 患者症狀得到長期緩解。

6、抗焦慮、抑鬱

此類藥物有三環類(如多塞平)和 5-HT4再攝取抑制劑類抗抑鬱藥(如氟西汀等)、抗焦慮藥(如坦度螺酮)、氟呱噻噸美利曲辛等。

三、中成藥治療

中醫將功能性消化不良分為脾虛氣滯、肝胃不和、脾胃濕熱、脾胃虛寒、寒熱錯雜等證候, 多種湯藥或中成藥均有一定的療效, 此外, 針灸或針灸與中藥聯用, 也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可選擇的措施之一。 以下小編結合相關專家共識整理了15種用於消化不良的中成藥。

1、三九胃泰顆粒

成分:三叉苦、九裡香、兩面針、木香、黃芩、茯苓、地黃、白芍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 行氣活血, 柔肝止痛。 適用於氣滯證。

2、胃蘇顆粒

成分:陳皮、佛手、香附、香櫞、枳殼、紫蘇梗、檳榔、雞內金。

功能主治:理氣消脹, 和胃止痛。 適用於氣滯證。

3、達立通顆粒

成分:柴胡、枳實、木香、陳皮、清半夏、蒲公英、焦山楂、焦檳榔、雞矢藤、黨參、延胡索、六神曲(炒)。

功能主治:胃脘脹滿、噯氣、納差、胃中灼熱、脘腹疼痛。 適用於氣滯證。

4、氣滯胃痛顆粒

成分:柴胡、延胡索(炙)、枳殼、香附(炙)、白芍、炙甘草

功能主治:舒肝理氣, 和胃止痛。 適用於氣滯證。

5、香砂枳術丸

成分:白術﹑木香﹑砂仁﹑枳實。

功能主治:健脾開胃, 行氣消痞。 適用於脾虛氣滯證。

6、金佛止痛丸

成分:白芍、延胡索、三七、郁金、佛手、薑黃、甘草。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舒肝和胃,祛瘀。適用於肝胃不和證。

7、加味保和丸

成分:白術、茯苓、陳皮、厚樸、枳實、枳殼、香附、山楂、六神曲、麥芽、法半夏。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適用於濕滯食積,脾失健運證。

8、養胃舒膠囊

成分:黨參、陳皮、黃精、山藥、玄參、烏梅、山楂、北沙參、乾薑、菟絲子、白術。

功能主治:扶正固體,滋陰養胃,調理中焦,行氣消導。適用于氣陰兩虛證。

9、複方田七胃痛膠囊

成分:白及、白芍、川楝子、顛茄流浸膏、甘草、枯礬、三七、碳酸氫鈉、瓦楞子、吳茱萸、香附、延胡索、氧化鎂。

功能主治:制酸止痛,理氣化瘀,溫中健脾,收斂止血。適用於脾胃虛弱證。

10、胃乃安膠囊

成分:黃芪、三七、紅參、珍珠層粉、人工牛黃。

功能主治:補氣健脾,寧心安神,行氣活血,消炎生肌。適用於脾胃虛弱證。

11、參苓白術丸

成分:人參、白術、麩炒、茯苓、山藥、薏苡仁、蓮子、白扁豆、砂仁、桔梗、甘草。

功能主治:健脾、益氣。適用於脾胃虛弱證。

12、虛寒胃痛顆粒

成分:黃芪(炙)、黨參、桂枝、白芍、高良薑、乾薑、甘草(炙)、大棗。

功能主治:溫胃止痛,健脾益氣。適用於脾胃虛寒證。

13、香砂養胃丸

成分:白術﹑半夏﹑陳皮﹑豆蔻﹑茯苓﹑甘草﹑廣藿香﹑厚朴﹑木香﹑砂仁﹑香附﹑枳實。

功能主治:溫中和胃。適用於脾胃虛寒證。

14、溫胃舒膠囊

成分:黨參、附片(黑順片)、炙黃芪、肉桂、山藥、肉蓯蓉(酒蒸)、白術(清炒)、南山楂(炒)、烏梅、砂仁、陳皮、補骨脂

功能主治:溫中養胃,行氣止痛。適用於脾胃虛寒證。

15、荊花胃康膠丸

成分:土荊芥、水團花

功能主治:理氣散寒、清熱化瘀。適用於寒熱錯雜證。

除了以上介紹中成藥,可用於消化不良還有四磨湯、枳實導滯丸、舒肝片、大山楂丸、藿香正氣水、保濟丸、消食健胃片、化積口服液、人參健脾丸、補中益氣丸、啟脾丸、複方雞內金片、六味安消膠囊、王氏保赤丸、沉香化滯丸、舒肝健胃丸、午時茶顆粒、藿香清胃膠囊、腹可安片、潔白膠囊、正露丸、木香順氣丸、楓蓼腸胃康片、四消丸等等。

我國用於消化不良的中成藥眾多,歡迎大家補充。

參考文獻:

1、消化不良中醫診治共識意見(2009)

2、中國消化不良診的中西醫結合診治共識意見(2010)

6、金佛止痛丸

成分:白芍、延胡索、三七、郁金、佛手、薑黃、甘草。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舒肝和胃,祛瘀。適用於肝胃不和證。

7、加味保和丸

成分:白術、茯苓、陳皮、厚樸、枳實、枳殼、香附、山楂、六神曲、麥芽、法半夏。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適用於濕滯食積,脾失健運證。

8、養胃舒膠囊

成分:黨參、陳皮、黃精、山藥、玄參、烏梅、山楂、北沙參、乾薑、菟絲子、白術。

功能主治:扶正固體,滋陰養胃,調理中焦,行氣消導。適用于氣陰兩虛證。

9、複方田七胃痛膠囊

成分:白及、白芍、川楝子、顛茄流浸膏、甘草、枯礬、三七、碳酸氫鈉、瓦楞子、吳茱萸、香附、延胡索、氧化鎂。

功能主治:制酸止痛,理氣化瘀,溫中健脾,收斂止血。適用於脾胃虛弱證。

10、胃乃安膠囊

成分:黃芪、三七、紅參、珍珠層粉、人工牛黃。

功能主治:補氣健脾,寧心安神,行氣活血,消炎生肌。適用於脾胃虛弱證。

11、參苓白術丸

成分:人參、白術、麩炒、茯苓、山藥、薏苡仁、蓮子、白扁豆、砂仁、桔梗、甘草。

功能主治:健脾、益氣。適用於脾胃虛弱證。

12、虛寒胃痛顆粒

成分:黃芪(炙)、黨參、桂枝、白芍、高良薑、乾薑、甘草(炙)、大棗。

功能主治:溫胃止痛,健脾益氣。適用於脾胃虛寒證。

13、香砂養胃丸

成分:白術﹑半夏﹑陳皮﹑豆蔻﹑茯苓﹑甘草﹑廣藿香﹑厚朴﹑木香﹑砂仁﹑香附﹑枳實。

功能主治:溫中和胃。適用於脾胃虛寒證。

14、溫胃舒膠囊

成分:黨參、附片(黑順片)、炙黃芪、肉桂、山藥、肉蓯蓉(酒蒸)、白術(清炒)、南山楂(炒)、烏梅、砂仁、陳皮、補骨脂

功能主治:溫中養胃,行氣止痛。適用於脾胃虛寒證。

15、荊花胃康膠丸

成分:土荊芥、水團花

功能主治:理氣散寒、清熱化瘀。適用於寒熱錯雜證。

除了以上介紹中成藥,可用於消化不良還有四磨湯、枳實導滯丸、舒肝片、大山楂丸、藿香正氣水、保濟丸、消食健胃片、化積口服液、人參健脾丸、補中益氣丸、啟脾丸、複方雞內金片、六味安消膠囊、王氏保赤丸、沉香化滯丸、舒肝健胃丸、午時茶顆粒、藿香清胃膠囊、腹可安片、潔白膠囊、正露丸、木香順氣丸、楓蓼腸胃康片、四消丸等等。

我國用於消化不良的中成藥眾多,歡迎大家補充。

參考文獻:

1、消化不良中醫診治共識意見(2009)

2、中國消化不良診的中西醫結合診治共識意見(201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