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們和海外一線內容創業者聊了聊如何解決用戶滯漲和變現瓶頸

內容生產者逐漸機構化、專業化, 不光是能力的專業化, 還包括服務的升級。

作者 | 劉亞瀾

“今天, 我們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有目的性的去媒體平臺上尋找資訊內容, 而是在任何地方, 都可以獲取這些內容。 媒體資訊的來源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在帶來新聞資訊更豐富的好處的同時, 也帶來了我們對媒體信任度的下降。 ”當騰訊集團COO任宇昕說出這句話時, 台下不少媒體人點了頭。

過去三年, 幾大內容和社交平臺, 都推出了媒體生態, 重賞之下引發了海量內容創作者的湧現。 與此同時, 資本和更專業的內容創業者還在持續湧入到內容生態圈。

據《三聲》(ID:tosansheng)統計, 截至目前今年在內容相關領域已經發生了近500起融資。

但騰訊剛剛發佈的《2017中國新媒體趨勢報告》卻提到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2017年, 超過三分之二的用戶, 關注的自媒體帳號數量不再增加, 其中四分之一還有所下降。 分享的欲望也在冷卻, 近30%用戶比上一年減少了分享自媒體文章。 自媒體用戶紅利接近觸頂, 接下來, 在內容專業化洗牌, 和平臺推薦體系升級後, 現有用戶將重新用腳投票。

在騰訊媒體+峰會上, 《三聲》(ID:tosansheng)密集採訪到新聞集團旗下Storyful 首席執行官Sharb Farjami、Quartz總編輯Zach Seward、歐洲最大的MCN公司Zoomin TV首席執行官Jan Riemens。 他們都是內容行業亂戰的“過來人”。 全球視角下, 內容創業者如何渡過使用者滯漲、變現遭遇瓶頸的難關?

從量變大爆炸到質變洗牌

“內容被污染了!”Storyful首席執行官Sharb Farjami在提到假新聞時, 神情憤怒。 “據統計, 在2016美國大選期間, 有3800萬條假新聞被用戶分享轉發, 而這些假新聞獲得了7.6億次點擊。 ”

內容量爆炸, 隨之而來的是劣幣驅逐良幣, 當博眼球、博點擊成為內容生產的捷徑, 人們將離事實真相越來越遠, 高價值內容獲取難度也越來越大。

Storyful是一家位於愛爾蘭, 經營社交媒體新聞的創業公司, 在2013年以2500萬美元的價格被新聞集團收購。 而Storyful解決的正是社交網路資訊氾濫, 新聞真偽無從辨別的痛點。 其最著名的一次新聞核實是對於馬航MH17空難的檢測。 在審核了社交網路數以萬計的視頻和圖文之後, 成功找到了烏克蘭東部地對空導彈的證據,

從而揭開了MH17航班墜毀的直接原因。

這也就是說, 高價值的內容是有其對應的商業回報的。 Storyful用它的核心流程去核實新聞事實, 這僅僅是新聞生產鏈條上諸多環節之一, 卻能帶來穩定、可觀的收入。

Storyful的工作模型:專業人工編輯+獨家資料+技術

Sharb Farjami告訴《三聲》(ID:tosansheng):“從營業額來看, 與媒體、出版社的合作占到了我們一半的營業額, 其他還有一些收入來自品牌合作, 名譽風險調查, 比如有危機產生的時候品牌該如何應對, 這塊增長最快。 而我們欣慰的是這些方面的收入都在增長。 ”

事實上, Storyful和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知名媒體都有合作。 “我們會進入到媒體夥伴當中, 在突發新聞、長期深度新聞、新聞智慧方面與之合作。 我們會互相傾聽需求。 另外, 會給他們做一些培訓。 ”

相比而言, 儘管國內的媒體環境尚未催生類似Storyful的機構, 但新聞事實核查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2017中國新媒體趨勢報告》指出, 有56.1%的使用者對自媒體內容品質表達了明確擔憂, 其中19-25歲年輕人的不滿意度最高,

而在學歷細分中, 高學歷人群的擔憂更加明顯。

騰訊公司副總裁陳菊紅從平臺角度對這個問題給出答案:優質內容將得到更好的分發資源, 同時優質內容創作者有望逐步工作室化, 來確保內容生產的能力和向視頻等富媒體擴展的人才。

同時, 自媒體也逐漸機構化、專業化, 不光是能力的專業化, 還包括服務的升級, 對使用者進行精准的識別和供給, 並逐步實現從內容到社群的更高維度的產供銷粘性。 而這將進一步強化頭部內容的話語權:媒體產業將再次開啟生產力擴容後的能力洗牌, 優質內容將完成IP化和粉絲化升級, 頭部創作IP將獲得更大話語權和商業分成。

待挖金礦:視頻、音訊、資料視覺化以及更多樣的內容承載方式

如果說提升內容本身的價值是這一階段的首要任務,那麼開拓內容的多種表達形式,以當下使用者喜好的方式去傳播內容則是這一階段的添彩之舉。

陳菊紅特別提到了內容在視頻和音訊載體上的趨勢。“未來當我們想要做一個選題的時候,如果可以做成視頻,那麼視頻就應該是第一選擇。 如果無法全部視頻化,那麼這個選題也應該包含視頻的元件。”

《三聲》(ID:tosansheng)採訪到擁有圖表工具和資料平臺Atlas、互動式工具Quartz index的新聞機構Quartz ,他們最被人津津樂道的產品是“對話體新聞”。

Quartz以聊天的方式來“聊新聞”,它的介面就只是個單純的對話視窗,Quartz會用聊天方式向讀者推薦新聞,當你看到感興趣的新聞時,可以使用視窗下面得的選項進行追問,Quartz會提供更詳細的細節。

Quartz聊新聞的介面

“對話式新聞的確不是最快的做新聞的方式,但是好玩的。”Zach Seward告訴《三聲》(ID:tosansheng),他是聊天新聞應用Quartz負責產品的高級副總裁,同時也是Quartz的總編輯。

在各類新聞APP爭奪手機螢幕以及碎片時間的當下,如何讓自己的產品可以佔據使用者更多的時間是所有產品設計者首先要考量的問題。Quartz用自己獨特的“聊天”功能實現了這個目標。

不過,Zach也意識到“好玩”只是一種互動形式,核心價值還是在傳遞新聞內容上。當被問及Quartz是否會最終走向大平臺,成為其新聞資訊眾多模組中的一種時,Zach Seward說:“我們的內容在其他平臺也是相容的,比如Facebook。”

這樣的情況在中國國內尤為明顯,一些互動性強的新穎應用可以在短時間吸引用戶使用,但卻免不了曇花一現的命運。如果沒有核心的內容價值,以及後部平臺的用戶沉澱,互動形式的變化恐怕難以支撐單款產品的持續熱度。

質變,不光是新聞內容的提升,還在於內容表達方式的提升。而這種內容表達方式的提升更需要可持續的反覆運算與更新。

“我們當然有很多新計畫。”Zach Seward說:“目前這個對話式新聞我們在更新中,加入更智慧的東西,同時也做新的產品。我們在跟亞馬遜做實驗,探索在他們的平臺上可以合作出什麼樣的新聞產品。Facebook、Slack也都是我們的合作夥伴。”

變現難題:從MCN到MPN

當內容、內容載體都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以內容為賣點的商業模式自然也會隨之而變。在過去幾年時間裡,媒體內容爆炸,但商業模式卻沒有快速跟上媒體的變化腳步,大部分自媒體、傳統媒體還是依靠廣告管道生存。

變現管道單一,廣告形式單一,導致媒體生長的“水源”不足。隨著內容變革進入到第二階段,變現難題被放到檯面上。

這時候,MCN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三聲》(ID:tosansheng)曾深度報導了中國MCN的情況。在進入下半場之後,當內容生產者與消費者數量都已經足夠、但CP與消費者都處於雙向茫然之時,平臺要從中收割商業價值,就需要依靠在垂直品類中擁有相當理解和控制力的“中間機構”。

只是中國MCN也和內容生產者一樣面臨著商業瓶頸。平臺相對分散,分發門檻低,廣告議價能力弱。內容生產者和MCN機構都在積極尋找更多的商業空間。

但有意思的是,歐洲最大MCN機構Zoomin卻非常羡慕中國的商業環境。“與中美平臺打交道,我們發現美國人可能就是賺快錢,但中國的平臺很注重價值。我們看到很多人的規劃非常長遠,合作關係也非常穩定。” Zoomin CEO Jan Riemens告訴《三聲》(ID:tosansheng)。

Zoomin海外平臺體系

Zoomin.TV是全球線上視頻生產商頭部陣營中的一員,它擁有5萬個創意自媒體頻道和1.5億訂閱者。但在接受《三聲》(ID:tosansheng)採訪時,Zoomin COO Bram Bloemberg卻表示Zoomin早已不是MCN的範疇。

Zoomin.TV 在官網介紹中,將自己定義為“Multi-platform Networks”,從MCN到MPN(多平臺分發網路),Zoomin.TV 近年來形成了國際媒體分發和行銷的管道:Facebook、Youtube等國際社交媒體巨頭,還有Bild(德國圖片報)、Kronen Zeitung(奧地利皇冠報)等本土知名媒體,以及包括雅虎等在內的網站,由此構建全球多平臺組合分發策略。

一年前,Zoomin來到中國。“我們的戰略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前變化了,有時我們不會承認自己是MCN,而是一個內容生產者。”Bram Bloemberg告訴《三聲》(ID:tosansheng)。

畢竟無論是中國還是海外,以經紀公司運營MCN的模式已經過時。對於外國MCN來說,做“連接者”的難度相當之大。一方面是當地語系化的內容對接起來非常複雜,本土團隊或許早已搶佔市場,另一方面是如果不熟悉當地的規則,與平臺打交道的方式,很可能折戟而歸。

Zoomin給中國內容MCN的示範意義在於其自建的拍客體系,保證了量的輸出,同時也把內容生產力緊緊地抓在手中。其內容生產網路連接著超過3500名的獨立拍攝者和25000多名內容生產者。獨立拍客提供一手素材,編輯團隊負責提供素材整合的腳本思路,統合生產並分發成片,經由各大平臺,吸引流覽量。

可持續的量的保障與內容保障自然也在平臺端贏得了話語權。就在今年8月,Zoomin與梨視頻簽約,宣佈將聯手打造全球拍客聯盟。

梨視頻與Zoomin簽約

而除了MCN,中國的內容生產者的“自救”模式其實還有很多想像空間。

陳菊紅提到,不論是短視頻富媒體廣告創新,還是精准廣告分發和KOL的群鏈分發,這些都將給媒體商業最核心的廣告領域,帶來新的生產力。同時,知識付費、IP會員、剛需訂閱、內容電商、版權增值等方式也值得嘗試,而新風口是消費領域內容KOL和品質導向的消費升級導購。

如果說提升內容本身的價值是這一階段的首要任務,那麼開拓內容的多種表達形式,以當下使用者喜好的方式去傳播內容則是這一階段的添彩之舉。

陳菊紅特別提到了內容在視頻和音訊載體上的趨勢。“未來當我們想要做一個選題的時候,如果可以做成視頻,那麼視頻就應該是第一選擇。 如果無法全部視頻化,那麼這個選題也應該包含視頻的元件。”

《三聲》(ID:tosansheng)採訪到擁有圖表工具和資料平臺Atlas、互動式工具Quartz index的新聞機構Quartz ,他們最被人津津樂道的產品是“對話體新聞”。

Quartz以聊天的方式來“聊新聞”,它的介面就只是個單純的對話視窗,Quartz會用聊天方式向讀者推薦新聞,當你看到感興趣的新聞時,可以使用視窗下面得的選項進行追問,Quartz會提供更詳細的細節。

Quartz聊新聞的介面

“對話式新聞的確不是最快的做新聞的方式,但是好玩的。”Zach Seward告訴《三聲》(ID:tosansheng),他是聊天新聞應用Quartz負責產品的高級副總裁,同時也是Quartz的總編輯。

在各類新聞APP爭奪手機螢幕以及碎片時間的當下,如何讓自己的產品可以佔據使用者更多的時間是所有產品設計者首先要考量的問題。Quartz用自己獨特的“聊天”功能實現了這個目標。

不過,Zach也意識到“好玩”只是一種互動形式,核心價值還是在傳遞新聞內容上。當被問及Quartz是否會最終走向大平臺,成為其新聞資訊眾多模組中的一種時,Zach Seward說:“我們的內容在其他平臺也是相容的,比如Facebook。”

這樣的情況在中國國內尤為明顯,一些互動性強的新穎應用可以在短時間吸引用戶使用,但卻免不了曇花一現的命運。如果沒有核心的內容價值,以及後部平臺的用戶沉澱,互動形式的變化恐怕難以支撐單款產品的持續熱度。

質變,不光是新聞內容的提升,還在於內容表達方式的提升。而這種內容表達方式的提升更需要可持續的反覆運算與更新。

“我們當然有很多新計畫。”Zach Seward說:“目前這個對話式新聞我們在更新中,加入更智慧的東西,同時也做新的產品。我們在跟亞馬遜做實驗,探索在他們的平臺上可以合作出什麼樣的新聞產品。Facebook、Slack也都是我們的合作夥伴。”

變現難題:從MCN到MPN

當內容、內容載體都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以內容為賣點的商業模式自然也會隨之而變。在過去幾年時間裡,媒體內容爆炸,但商業模式卻沒有快速跟上媒體的變化腳步,大部分自媒體、傳統媒體還是依靠廣告管道生存。

變現管道單一,廣告形式單一,導致媒體生長的“水源”不足。隨著內容變革進入到第二階段,變現難題被放到檯面上。

這時候,MCN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三聲》(ID:tosansheng)曾深度報導了中國MCN的情況。在進入下半場之後,當內容生產者與消費者數量都已經足夠、但CP與消費者都處於雙向茫然之時,平臺要從中收割商業價值,就需要依靠在垂直品類中擁有相當理解和控制力的“中間機構”。

只是中國MCN也和內容生產者一樣面臨著商業瓶頸。平臺相對分散,分發門檻低,廣告議價能力弱。內容生產者和MCN機構都在積極尋找更多的商業空間。

但有意思的是,歐洲最大MCN機構Zoomin卻非常羡慕中國的商業環境。“與中美平臺打交道,我們發現美國人可能就是賺快錢,但中國的平臺很注重價值。我們看到很多人的規劃非常長遠,合作關係也非常穩定。” Zoomin CEO Jan Riemens告訴《三聲》(ID:tosansheng)。

Zoomin海外平臺體系

Zoomin.TV是全球線上視頻生產商頭部陣營中的一員,它擁有5萬個創意自媒體頻道和1.5億訂閱者。但在接受《三聲》(ID:tosansheng)採訪時,Zoomin COO Bram Bloemberg卻表示Zoomin早已不是MCN的範疇。

Zoomin.TV 在官網介紹中,將自己定義為“Multi-platform Networks”,從MCN到MPN(多平臺分發網路),Zoomin.TV 近年來形成了國際媒體分發和行銷的管道:Facebook、Youtube等國際社交媒體巨頭,還有Bild(德國圖片報)、Kronen Zeitung(奧地利皇冠報)等本土知名媒體,以及包括雅虎等在內的網站,由此構建全球多平臺組合分發策略。

一年前,Zoomin來到中國。“我們的戰略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前變化了,有時我們不會承認自己是MCN,而是一個內容生產者。”Bram Bloemberg告訴《三聲》(ID:tosansheng)。

畢竟無論是中國還是海外,以經紀公司運營MCN的模式已經過時。對於外國MCN來說,做“連接者”的難度相當之大。一方面是當地語系化的內容對接起來非常複雜,本土團隊或許早已搶佔市場,另一方面是如果不熟悉當地的規則,與平臺打交道的方式,很可能折戟而歸。

Zoomin給中國內容MCN的示範意義在於其自建的拍客體系,保證了量的輸出,同時也把內容生產力緊緊地抓在手中。其內容生產網路連接著超過3500名的獨立拍攝者和25000多名內容生產者。獨立拍客提供一手素材,編輯團隊負責提供素材整合的腳本思路,統合生產並分發成片,經由各大平臺,吸引流覽量。

可持續的量的保障與內容保障自然也在平臺端贏得了話語權。就在今年8月,Zoomin與梨視頻簽約,宣佈將聯手打造全球拍客聯盟。

梨視頻與Zoomin簽約

而除了MCN,中國的內容生產者的“自救”模式其實還有很多想像空間。

陳菊紅提到,不論是短視頻富媒體廣告創新,還是精准廣告分發和KOL的群鏈分發,這些都將給媒體商業最核心的廣告領域,帶來新的生產力。同時,知識付費、IP會員、剛需訂閱、內容電商、版權增值等方式也值得嘗試,而新風口是消費領域內容KOL和品質導向的消費升級導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