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的朋友圈和別人的朋友圈,差距就是這13個尖子生

文/逗逗, 圖/攝圖網

小馬宋有一本書, 叫《朋友圈的尖子生》, 書裡主要介紹了他13個來自不同行業中做得有知名度的朋友, 這些大神, 也可以稱之為行業的關鍵意見領袖, 頗有傳奇色彩。

分析一個人成功的原因是雷同的, 但分析一個人身上哪些點可以值得借鑒, 還是比較有意思的。

所以, 我按自己的閱讀重點來寫寫這些人, 其實並不想讓你們知道這些小秘密, 哈哈!

1. 研究不學習也能畢業的楊超

一個學霸, 考進名校了, 接著是不是繼續再接再厲, 在學霸的路上一路開掛?

楊超就不一樣了, 她具備驚人的行動能力和執行能力,

剛入學就開始做全盤規劃——如何不怎麼上課學習也能畢業。

另外, 為了讓自己的決策更有參考性, 她還成立了“學渣聯盟”, 這四位成員, 均來自名校——傳媒大學, 人大, 北郵, 他們為了一個畢業的目標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最後, 楊超大一開始開淘寶店, 大二在新東方教授英語, 畢業後創辦了屬於自己的公司——“糾糾留學學堂”。

別以為學霸一直都是學霸, 他們有時假借著學渣的名義, 動了很多心思研究套路, 研究怎麼快捷完成目標。

2.5分鐘找到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電話的李倩

李倩在騰訊轉崗過, 從時尚中心的部門轉崗到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是整個騰訊網最累最苦的一個部門, 當然, 也是公司價值效應最明顯的部門。

她轉崗後需要處理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提供一個中國政法大學校長的電話, 5分鐘後給結果, 而彼時的她, 電腦都還沒組裝好。

她通過一系列的方法來獲取這個校長的電話, 如願找到了, 她的備選方案甚至都想直接撥打官方電話諮詢。

當別人把問題拋給你, 或者是你接受了一項任務之後, 不要去依賴別人教你, 你也不要仗著以往的經驗就停滯不前了, 遇事多想想處理這件事的本質和目的, 或許可以給你一些解決的思路。

後來, 李倩是青山資本的董事總經理, 是“在行”的市場類專家, 一直保持“三高”的狀態:約見人數高, 約見價格高(3000元/次), 好評率高。

3. 高中3年賺100萬的馬文亞

論一個小財迷是如何修煉出來的?

買東西時, 他的購物理念常常是思考:買到想要的東西了嗎?還是只買到了別人覺得你應該要的東西?買的東西, 能否給內心帶來幸福?

這種購物觀念, 我認為值得提倡, 就如同剛剛過去的雙11, 不少人的購物車都裝滿了東西, 但這些東西, 僅僅是因為優惠了, 就成為你的下單目標之一了,

如果在購物上, 稍微理性一些, 幸福感也會多一些。

馬文亞從小就看《上海樓市》, 財富觀念強, 喜歡研究樓市的變化, 加上父母鼓勵孩子研究學習, 從側面也說明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極為重要。

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使得馬文亞在初中時就以合股的方式買了人生第一套別墅, 那一年他15歲, 讀初三。

上了高中, 他開始投資樓市, 高中三年, 他抽空炒樓花賺錢, 三年下來, 賺了100萬。

4. 敢於蔑視權威的馬佳佳

如何養成挑戰權威, 提出質疑的習慣?

從小養成習慣!在孩子小的時候, 權威就是父母, 或者是老師。

如果你小時候就常常去挑戰老師說的話, 後來發現嘗試過好多次之後, 這件事對你並沒有造成什麼傷害,

那之後再去做這樣的事就沒有什麼心理障礙, 不再需要鼓起勇氣了。

所以, 開始第一次嘗試非常重要!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可怕!

當班裡的同學犯錯或者沒交作業, 馬佳佳會選擇性包庇同學, 權衡一個最佳的結果, 比如同學考試沒考好, 她會選擇性地發答案給同學。

學校或者老師有很多規矩, 她都敢於去打破, 老師發現這個學生能給他提供一些新的東西和啟發。

形成良性的迴圈之後, 馬佳佳也不再相信權威不可動搖, 敢於嘗試和挖掘。

5. 文案圈子的重量級人物李叫獸

李叫獸的成名, 是公眾號的一篇文, 《月薪3000和月薪30000的文案區別》。

爆款文章的背後, 是李叫獸長久以來的知識積累, 他本人在打造知識體系上, 頗有自己的“套路”, 總結為以下三點。

第一,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繫。利用人腦“容易理解和記憶視覺化資訊”特點,尋找聯繫切入點。

第二,構思知識的多種用法。如何在遇到問題時,大腦自動觸發出解決答案?前提是當自己學習了一個新的知識時,預演構思一下——這個知識會如何改變自己的行為,將來自己將如何使用,它背後有沒有什麼邏輯?

第三,嘗試去探索事物背後的原因。李叫獸無法接受“模糊概念”,他更想探索模糊背後的原理,善於從心理學的角度剖析各種現象,當形成這個思考習慣時,我們瞭解到的知識,往往比其他人更多。

有不同體會的事情發生時,嘗試著問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有什麼理論或者知識可以解釋?有哪些相似的事件?

6.邏輯思維的合夥人之一脫不花

第六個厲害的人物叫“脫不花”,她是邏輯思維的聯合創始人之一,從17歲就孤身闖蕩北京了,生性豪爽。

文中提高小馬宋本人幫忙策劃邏輯思維的“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他策劃宣傳海報,他當時寫給梵古的是“他一生潦倒落魄,死後富可敵國”,脫不花來了一句:哇,太牛x了,忍不住想出去吹牛了!

脫不花是一個為人處世讓人如浴春風的女子,以及,時不時也會爆出口,這種領導風格,也正是邏輯思維的公司文化:有底線,沒節操。

脫不花曾遇到過幾個“恩人”,比如奧美的總經理湛先生,中國首富劉永好,中國惠普公司助理總裁高建華。

比遇到貴人更加重要的,是脫不花時刻保持學習的意識,積極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還有深度思考的能力。

這種積累和蛻變,使得她早期認識的那些人,後來逐步沉澱到她的社交圈子中,有的成為私交很好的盆友,有的成為合作夥伴。

當一個人的社交圈子豐富了之後,做任何事情,遇到困難了,都可以想想我認識誰,他們給我提供什麼樣的幫助,一件事也就這麼解決掉了。

7.“搜狗輸入法之父”馬占凱

第七個厲害的人是“搜狗輸入法之父”馬占凱,一個從窮小子逆襲的傳奇人生。

馬占凱是一個職業學習者,喜歡學習自己不會的東西,並且有計劃地在某個階段刻意提升自己在某方面的實戰技能。

從克服拖延症到學習游泳,學習程式設計,死磕英語,練習幽默感,學習理財知識,學習育兒知識到一口氣100個俯臥撐的體能訓練。

他一步一步突破自己學習的瓶頸,並且保持著社交和學習的良好習慣。

8.美貌與才華兼具的葉梓頤

第八個厲害的人是憑藉一張在挪威拍攝極光照片斬獲頭獎的葉梓頤,一個美貌與才華兼具的90後美女。

由於高考成績不如願,葉梓頤特別想證明自己並不差,於是,她的大學四年相當拼,參加各種廣告比賽,比如北京大學生廣告節、金鉛筆廣告節等,並且收穫頗豐。

大學四年下來,她練就了一項長期堅持的技能,以及敏銳的市場洞察力。

如何證明自己的實力,讓別人對你有瞭解的興趣?葉梓頤的身上具備一種“因為努力而彪悍,因為成績斐然而脫穎而出”的衝勁。

後來,她成為了宏盟亞太地區創意顧問,更是天文攝影圈子裡炙手可熱的美少女IP,時不時為一些大品牌做代言。

9.一個賣優酪乳的商業學院畢業生劉丹妮

第九個厲害的人叫劉丹妮,一個沃頓商學院金融專業畢業的學生,做了一個叫樂純酸菜的品牌。

劉丹妮的身上,自帶好學生光環,一路優秀著,從重點小學到重點初中,重點高中,最後大學畢業了,還是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最高榮譽畢業”,工作第一年的年薪高達150萬。

他的身上,具備一種高超的談判能力,其中一個體現在他大學的選擇上,當時他正在國內的學習讀高二,他特別想出國讀書,便和自己的父母談判。

他跟自己的父母說:“我知道你們為我將來讀書和結婚買房一定準備了一些錢,我今後結婚買房之類的費用都不要你們出了,你們能不能把這些錢都拿出來,讓我現在就出國讀書?”

和父母談判成功後,他高二時便轉到美國的高中繼續讀書,而後考入美國著名的常春藤盟校: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

當一個人具備一種承擔自己人生責任的能力時,他會經歷並且幫別人經歷,成長並幫助別人成長。

10.暴風集團CEO馮鑫

第十個厲害的人是馮鑫,暴風集團的老闆,他曾經是雅虎中國個人軟體事業部的總經理,現在一頭紮進了VR領域。

在文中,小馬宋對馮鑫描述的篇幅相當長,能看得出他本人對馮鑫的瞭解與信任,畢竟,兩人曾經一起共事過。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小馬宋提出離職後,老馮的態度,很大氣,頗有大將風範。

當時羅振宇去見馮鑫,提到了小馬宋,說“你們公司我就只認識一個人,叫小馬宋”,老馮說:“小馬宋這樣的人,嚴格來說也不能算我們公司的,這種人開多少薪水也不一定能留得住。”

再後來,小馬宋向老馮提出離職,老馮還專門給他發了一條微信:

“第一點,我相關商業生涯的創意部分你當仁不讓。第二點,你遇到困難的話隨時找我,我算退路。如果實在想創業也第一時間找我聊聊,我對你就是後盾。”

這樣的老闆,逗逗是大寫的服氣!是一個愛才也識才的人,而跟他一起打拼過的員工,也將感激他的知遇之恩。

11.粉絲70w+的剽悍一隻貓

第十一個厲害的人,叫剽悍一隻貓,簡稱“貓”,在我本人自己做公眾號的前期,我也曾經聽過剽悍一隻貓的付費課程。

2016年,剽悍一隻貓開始做公眾號,目前公眾號粉絲70w+,在簡書的簽約作者上排名第二(第一應該是彭小六),他的一堂線上講座超過10萬人付費。

我認為剽悍一隻貓的身上具備一種“敢於對自己下手”的狠勁,他做公眾號的時候,身上只有教英語攢下的10萬塊錢積蓄,也敢於去尋找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當時並不被人所看好,在粉絲量突破10萬的時候,他去上海發展了,沒有繼續待在安全區。

而在自己小有成就之後,剽悍一隻貓仍然對幫助過自己的朋友持感恩之心,不忘初衷,比如,發出去20多萬的紅包,送出去700多箱水果。

12.亞洲吃面公司的痞子胡傳建

第十二個厲害的人,叫胡傳建,外號痞子。一個“不正經”創業的人,人也比較有意思。

痞子一時興起,想開個麵館,並且註冊了公司和商標,然而,他做了市場調查之後,發現開麵館不是他這種人能幹的。

(一股說幹就幹,卻幹不了的無奈,哈哈!)

有意思的是:當他受到質疑的時候,痞子特別豁達,並且把各種質疑的內容搜集整理出來,做成了宣傳海報。

至於公司的運營,他的亞洲吃面公司主要是有三塊運營,第一塊是“面”品牌的孵化,第二是關於“面”的活動行銷,第三是“面”主題的創意休閒中心孵化(吃面中心)項目。

哈哈!剛好就在廣州,目測離我住的地方並不遠,因為對面就是張小龍的微信團隊,我推測是在海珠區的客村。

13.遊戲少年李楠

第十三個厲害的人叫李楠,是魅族的行銷副總裁,一個讀書時吸引眾多學妹關注的學長,也是一個遊戲少年。

李楠可能是以上創業者最另類的一個了,他秉持著“及時行樂”的原則,在接手了老師的日本項目研發需求之後,他向老師要了四個人一起“做這個項目”——天天打遊戲,玩得樂不思蜀,至於項目進展,幾乎為0。

到截止日期快到的時間裡,他才開始琢磨著怎麼解決,不得不說,李楠的思考問題時相當理性,並且充滿邏輯。

他從當時日本互聯網框架的使用技術上推測老師接手的項目,確定不是日本人研發,而是抄襲美國的,找到問題的關鍵點之後,他找出了當時所有主流的美國互聯網框架,匹配日本現有的框架,找到一個相似度極高的之後,他下載了美國的框架文檔和代碼,重新寫一個應用出來,嵌入到日本人的框架之後。

把“狸貓換太子”的策略用得最好的,我還是很佩服李楠!找到了正確的路徑之後,他和幾個遊戲的小夥伴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項目。

李楠說,日本有一句俗話,翻譯為中文是“明天的風,明天吹”,所以,我們不需要過於擔心未來,重要的是,你現在能做什麼事情可以改變它。

總結為以下三點。

第一,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繫。利用人腦“容易理解和記憶視覺化資訊”特點,尋找聯繫切入點。

第二,構思知識的多種用法。如何在遇到問題時,大腦自動觸發出解決答案?前提是當自己學習了一個新的知識時,預演構思一下——這個知識會如何改變自己的行為,將來自己將如何使用,它背後有沒有什麼邏輯?

第三,嘗試去探索事物背後的原因。李叫獸無法接受“模糊概念”,他更想探索模糊背後的原理,善於從心理學的角度剖析各種現象,當形成這個思考習慣時,我們瞭解到的知識,往往比其他人更多。

有不同體會的事情發生時,嘗試著問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有什麼理論或者知識可以解釋?有哪些相似的事件?

6.邏輯思維的合夥人之一脫不花

第六個厲害的人物叫“脫不花”,她是邏輯思維的聯合創始人之一,從17歲就孤身闖蕩北京了,生性豪爽。

文中提高小馬宋本人幫忙策劃邏輯思維的“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他策劃宣傳海報,他當時寫給梵古的是“他一生潦倒落魄,死後富可敵國”,脫不花來了一句:哇,太牛x了,忍不住想出去吹牛了!

脫不花是一個為人處世讓人如浴春風的女子,以及,時不時也會爆出口,這種領導風格,也正是邏輯思維的公司文化:有底線,沒節操。

脫不花曾遇到過幾個“恩人”,比如奧美的總經理湛先生,中國首富劉永好,中國惠普公司助理總裁高建華。

比遇到貴人更加重要的,是脫不花時刻保持學習的意識,積極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還有深度思考的能力。

這種積累和蛻變,使得她早期認識的那些人,後來逐步沉澱到她的社交圈子中,有的成為私交很好的盆友,有的成為合作夥伴。

當一個人的社交圈子豐富了之後,做任何事情,遇到困難了,都可以想想我認識誰,他們給我提供什麼樣的幫助,一件事也就這麼解決掉了。

7.“搜狗輸入法之父”馬占凱

第七個厲害的人是“搜狗輸入法之父”馬占凱,一個從窮小子逆襲的傳奇人生。

馬占凱是一個職業學習者,喜歡學習自己不會的東西,並且有計劃地在某個階段刻意提升自己在某方面的實戰技能。

從克服拖延症到學習游泳,學習程式設計,死磕英語,練習幽默感,學習理財知識,學習育兒知識到一口氣100個俯臥撐的體能訓練。

他一步一步突破自己學習的瓶頸,並且保持著社交和學習的良好習慣。

8.美貌與才華兼具的葉梓頤

第八個厲害的人是憑藉一張在挪威拍攝極光照片斬獲頭獎的葉梓頤,一個美貌與才華兼具的90後美女。

由於高考成績不如願,葉梓頤特別想證明自己並不差,於是,她的大學四年相當拼,參加各種廣告比賽,比如北京大學生廣告節、金鉛筆廣告節等,並且收穫頗豐。

大學四年下來,她練就了一項長期堅持的技能,以及敏銳的市場洞察力。

如何證明自己的實力,讓別人對你有瞭解的興趣?葉梓頤的身上具備一種“因為努力而彪悍,因為成績斐然而脫穎而出”的衝勁。

後來,她成為了宏盟亞太地區創意顧問,更是天文攝影圈子裡炙手可熱的美少女IP,時不時為一些大品牌做代言。

9.一個賣優酪乳的商業學院畢業生劉丹妮

第九個厲害的人叫劉丹妮,一個沃頓商學院金融專業畢業的學生,做了一個叫樂純酸菜的品牌。

劉丹妮的身上,自帶好學生光環,一路優秀著,從重點小學到重點初中,重點高中,最後大學畢業了,還是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最高榮譽畢業”,工作第一年的年薪高達150萬。

他的身上,具備一種高超的談判能力,其中一個體現在他大學的選擇上,當時他正在國內的學習讀高二,他特別想出國讀書,便和自己的父母談判。

他跟自己的父母說:“我知道你們為我將來讀書和結婚買房一定準備了一些錢,我今後結婚買房之類的費用都不要你們出了,你們能不能把這些錢都拿出來,讓我現在就出國讀書?”

和父母談判成功後,他高二時便轉到美國的高中繼續讀書,而後考入美國著名的常春藤盟校: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

當一個人具備一種承擔自己人生責任的能力時,他會經歷並且幫別人經歷,成長並幫助別人成長。

10.暴風集團CEO馮鑫

第十個厲害的人是馮鑫,暴風集團的老闆,他曾經是雅虎中國個人軟體事業部的總經理,現在一頭紮進了VR領域。

在文中,小馬宋對馮鑫描述的篇幅相當長,能看得出他本人對馮鑫的瞭解與信任,畢竟,兩人曾經一起共事過。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小馬宋提出離職後,老馮的態度,很大氣,頗有大將風範。

當時羅振宇去見馮鑫,提到了小馬宋,說“你們公司我就只認識一個人,叫小馬宋”,老馮說:“小馬宋這樣的人,嚴格來說也不能算我們公司的,這種人開多少薪水也不一定能留得住。”

再後來,小馬宋向老馮提出離職,老馮還專門給他發了一條微信:

“第一點,我相關商業生涯的創意部分你當仁不讓。第二點,你遇到困難的話隨時找我,我算退路。如果實在想創業也第一時間找我聊聊,我對你就是後盾。”

這樣的老闆,逗逗是大寫的服氣!是一個愛才也識才的人,而跟他一起打拼過的員工,也將感激他的知遇之恩。

11.粉絲70w+的剽悍一隻貓

第十一個厲害的人,叫剽悍一隻貓,簡稱“貓”,在我本人自己做公眾號的前期,我也曾經聽過剽悍一隻貓的付費課程。

2016年,剽悍一隻貓開始做公眾號,目前公眾號粉絲70w+,在簡書的簽約作者上排名第二(第一應該是彭小六),他的一堂線上講座超過10萬人付費。

我認為剽悍一隻貓的身上具備一種“敢於對自己下手”的狠勁,他做公眾號的時候,身上只有教英語攢下的10萬塊錢積蓄,也敢於去尋找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當時並不被人所看好,在粉絲量突破10萬的時候,他去上海發展了,沒有繼續待在安全區。

而在自己小有成就之後,剽悍一隻貓仍然對幫助過自己的朋友持感恩之心,不忘初衷,比如,發出去20多萬的紅包,送出去700多箱水果。

12.亞洲吃面公司的痞子胡傳建

第十二個厲害的人,叫胡傳建,外號痞子。一個“不正經”創業的人,人也比較有意思。

痞子一時興起,想開個麵館,並且註冊了公司和商標,然而,他做了市場調查之後,發現開麵館不是他這種人能幹的。

(一股說幹就幹,卻幹不了的無奈,哈哈!)

有意思的是:當他受到質疑的時候,痞子特別豁達,並且把各種質疑的內容搜集整理出來,做成了宣傳海報。

至於公司的運營,他的亞洲吃面公司主要是有三塊運營,第一塊是“面”品牌的孵化,第二是關於“面”的活動行銷,第三是“面”主題的創意休閒中心孵化(吃面中心)項目。

哈哈!剛好就在廣州,目測離我住的地方並不遠,因為對面就是張小龍的微信團隊,我推測是在海珠區的客村。

13.遊戲少年李楠

第十三個厲害的人叫李楠,是魅族的行銷副總裁,一個讀書時吸引眾多學妹關注的學長,也是一個遊戲少年。

李楠可能是以上創業者最另類的一個了,他秉持著“及時行樂”的原則,在接手了老師的日本項目研發需求之後,他向老師要了四個人一起“做這個項目”——天天打遊戲,玩得樂不思蜀,至於項目進展,幾乎為0。

到截止日期快到的時間裡,他才開始琢磨著怎麼解決,不得不說,李楠的思考問題時相當理性,並且充滿邏輯。

他從當時日本互聯網框架的使用技術上推測老師接手的項目,確定不是日本人研發,而是抄襲美國的,找到問題的關鍵點之後,他找出了當時所有主流的美國互聯網框架,匹配日本現有的框架,找到一個相似度極高的之後,他下載了美國的框架文檔和代碼,重新寫一個應用出來,嵌入到日本人的框架之後。

把“狸貓換太子”的策略用得最好的,我還是很佩服李楠!找到了正確的路徑之後,他和幾個遊戲的小夥伴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項目。

李楠說,日本有一句俗話,翻譯為中文是“明天的風,明天吹”,所以,我們不需要過於擔心未來,重要的是,你現在能做什麼事情可以改變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