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工資又要漲10%,還不低於公務員,老師為何還說工資低?

縱觀近幾年, 每年教師工資都在上調, 今年國務院有又發文, 確保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 且工資按國標上調10%。 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 最近有位教師在曬出自己4000的工資後, 表示自己很心累, 在網上引發熱議。

工資又要漲10%, 還不低於公務員, 老師為何還說工資低?

那教師工資究竟是怎麼構成的呢, 為何總有教師說每天累死累活工資還是上不去呢?

工資又要漲10%, 還不低於公務員,

老師為何還說工資低?

主要因為教師工資中有三塊構成飽受詬病。

第一詬病之教齡津貼

工資又要漲10%, 還不低於公務員, 老師為何還說工資低?

乍一聽教齡工資是按年限發的, 理論上是老教師應該能拿的挺多的樣子。

實則按教齡不同分為四檔補貼,

3元/5元/7元/10元每月, 這個標準已經使用20年, 設立之初教齡工資相當於教師工資的10%, 原設想隨著工齡教齡越長, 津貼越拿越高的好念想, 現在變為雞肋食之無味, 現在一個老教師一個月的教齡津貼, 都不足以支付一頓黃燜雞米飯了。

第二詬病之班主任津貼

班主任在教師群體中屬於比較一線的教師, 工作比較辛苦, 多給一些津貼補助也無可厚非, 實則一般小學班主任每月補貼300, 中學班主任每月補貼400, 甚至有些地區每月只有幾十, 這種津貼怎麼不使一線的老師心累呢。

第三詬病之績效工資

工資又要漲10%, 還不低於公務員, 老師為何還說工資低?

績效工資與職稱和績效評定掛鉤, 但是在職稱評定上, 每個學校名額非常少, 一些老師到退休都沒跨過中級的坎兒, 工資基本不會有什麼變化。 加上許多學校的“績效評定”非常不公平, 一線教師的績效分配不能100%到自己手裡, 3成被用於再分配, 教師哪有不心累。

再者, 學校管理構成也有問題, 管理行政人員佔據了學校制定權執行權,

工作中會發生很多不公的現象, 像是行政管理人員幹活少的績效比一線教師還要高, 更有甚者不幹的人比干的人多。 一個一線教師的績效還綁定著多人的績效, 績效工資怎麼會多。

工資又要漲10%, 還不低於公務員, 老師為何還說工資低?

一個教師工資構成主要為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 基本工資佔據總收人的70%, 績效工資佔據總收人的30%, 基本工資由基礎工資、薪級工資、基礎津貼等組成, 總計大概稅前4000多, 農村城鎮的會更少一些, 剩下的工資就看績效工資了。

總的來說, 一個一線教師看著自己一個月的收入還是會蠻心累的, 畢竟自己的勞動付出沒有得到一個完整的回報。 但就工資來說4000多已經不錯了。

@你

面對這一事件,你有何想法?

@你

面對這一事件,你有何想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