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避過初次創業必踩三大坑

初次創業的人總是滿懷激情, 躊躇滿志的出發, 然後不斷的踩坑、踩坑、踩坑, 直到遍體鱗傷, 然後鼓勵自己一定要不撞南牆不回頭, 拼命堅持, 最後只能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如果你的創業信條只有一個字“幹”, 那麼請忽略本文。

方向坑

如何才能正確選擇創業的方向(注意是方向, 不是具體專案)?首先先看自己的興趣, 我個人比較認同興趣是最好的導師, 也是學習的原動力。 人類從孩童時期最願意花時間學習的一定是自己最感興趣的, 只是經過各種後天教育和認知培訓後, 人類學會了如何去壓抑興趣和取捨利弊而已。 朝著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去創業一定會讓你有更多的學習的動力, 更多堅持的理由。

有人些也會說自己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什麼地方, 這種人大多不是從事研究的人(對, 你沒看錯, 真正做研究做的好的人, 一定有自己培養的興趣,

而且他們一點也不刻板。 )而是無所事事的長期失業人群, 是的, 正因為他們長期失業, 心中產生迷茫, 內心壓抑, 比較渴望一夜暴富, 快速鹹魚翻身, 屌絲逆襲。 但是同樣因為長期失業, 他們接觸的社會活動生產活動有限, 大多數時間只能靠網路, 書本, 或者別人的口中聽到如何完成社會生產活動, 而自己從來沒參與過。 所以他們很難發掘自己的興趣點, 那麼這類人首先要做的是嘗試去實際工作一段時間, 或者先讓自己的生活過的有意義起來, 從而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人和事, 接觸和嘗試後確定自己的興趣方向。

當然人是會變的, 人生的每個階段的興趣方向可能會不一樣, 但是如果能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完成和轉換並不違背創業從興趣開始的初衷,

利用好反而會成為一個成功的連續創業者。

所以創業朝感興趣的方向前進。

項目坑

創業者如果走在了正確的方向上, 接下來面臨的就是第二個坑, 怎麼選擇合適的項目。 不是好項目, 也不是賺錢的項目, 因為世上本無所謂好項目, 賺錢的項目, 做的人多了, 好項目就不一定好了, 賺錢的人多了, 一定就有些人賠錢了。 所以合適的項目才是創業者應該重視和選擇的。 如何判斷項目是否合適, 還是從自身出發, 先掂量下自己的能力, 看看自己有些什麼資源;再看看周圍環境, 本地是否合適發展這個項目, 然後再梳理梳理行業, 看看到底是個朝陽行業還是夕陽行業(基本不要指望你那是個世界上沒有的新行業,

有也一定是因為現在不合適它存在。 )結合這三點再評估你的專案是否合適你。 比如經常遇見的有些創業一上來就是一個人要做個電商平臺, 1年壟斷本地, 3年幹死蘇寧, 5年腳踩京東, 8年吃掉阿裡。 你一問上面三個問題, 得到答案:他能力也就幹個社區超市, 資金就夠開個小賣鋪, 周邊一群工薪階層朋友, 行業經驗還為0。

如果想避開這個坑, 請創業者們不要好高騖遠, 尤其是年輕的創業們你們有著最大的本錢, 你們有足夠的時間去用實踐在你們感興趣的行業和項目上以豐富你們的經驗, 積累你們的人脈, 原始資本, 開拓你們的視野。 從打工或者自己能把控的小項目做起。 比如上面提到的那個創業者想做網上商城,

他可以先從社區小超市做起, 然後發展到線上社群買賣, 結合線上線下, 主導一個社區, 再拓展到其它社區, 接納新的人才團隊, 然後接觸網上商城, 做有特色垂直度更高的電商平臺, 一步一個腳印, 雖然最後不一定能成功做成電商平臺, 但是割據一塊蛋糕並不是不可實現。 (當然老實說, 要做電商平臺現在基本不太可能即使是垂直領域也相當難, 根本不建議初創者嘗試。 )

合夥坑

初創業者, 最難過的就是這個坑, 基本初創者必踩此坑。 現在創業者的共識基本都是“整合資源”“團隊作戰”。 確實, 單槍匹馬在這個社會單闖太難(個人創業的行業太少, 很多人覺得自媒體可以一個人做, 其實我接觸到的做的好的自媒體基本都是團隊在做, 或者這個人本身已經在其它領域有過成功。)所以,一創業,大家自然想到了自己的同學,閨蜜,親戚。然後大家一合計,把錢股份巴拉巴拉,草簽個協議就開幹了。基本這樣的到最後都是同學鬧翻,閨蜜翻臉,親戚不聯繫。幾乎沒有什麼好下場。想要避開這個坑:第一,先選對人,不管是什麼關係,請通過長期的接觸確定人品有一定保證,創業志向要一致,要有一定胸懷氣量等三個基礎條件;第二,簽好協議,先小人後君子,合夥協議至少保證股份分配合理(不要犯55分,333分這種基礎錯誤),責權利分配明確(不要用金錢衡量貢獻),進入和退出條款清晰明瞭。第三,確定核心話語權,這點最容易忽視,很多時候合夥項目不是死於項目本身,而是死於團隊決策,如果一個團隊好謀而無斷,再多機會擺在面前也是枉然,一個團隊終日限於爭吵而無法圍繞一個事情去執行,再好的計畫也是空談。所以一定要賦予一個領導強而有力的權利去決斷方向,去指揮執行。(初創團隊不要講民主,民主只能是建議而不是決策。)

當然如果你避過了以上三個坑,那麼恭喜你,你可以繼續往後面更多更大的坑前進。

或者這個人本身已經在其它領域有過成功。)所以,一創業,大家自然想到了自己的同學,閨蜜,親戚。然後大家一合計,把錢股份巴拉巴拉,草簽個協議就開幹了。基本這樣的到最後都是同學鬧翻,閨蜜翻臉,親戚不聯繫。幾乎沒有什麼好下場。想要避開這個坑:第一,先選對人,不管是什麼關係,請通過長期的接觸確定人品有一定保證,創業志向要一致,要有一定胸懷氣量等三個基礎條件;第二,簽好協議,先小人後君子,合夥協議至少保證股份分配合理(不要犯55分,333分這種基礎錯誤),責權利分配明確(不要用金錢衡量貢獻),進入和退出條款清晰明瞭。第三,確定核心話語權,這點最容易忽視,很多時候合夥項目不是死於項目本身,而是死於團隊決策,如果一個團隊好謀而無斷,再多機會擺在面前也是枉然,一個團隊終日限於爭吵而無法圍繞一個事情去執行,再好的計畫也是空談。所以一定要賦予一個領導強而有力的權利去決斷方向,去指揮執行。(初創團隊不要講民主,民主只能是建議而不是決策。)

當然如果你避過了以上三個坑,那麼恭喜你,你可以繼續往後面更多更大的坑前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