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太原將建自行車綠道 汾河、晉陽湖周邊等有望成為試點

生活在現代化的都市里, 市民與大自然的距離越來越遠。 11月14日, 記者從太原市政協獲悉, 針對太原市政協委員郭曉青提出的“建自行車專用道的建議”, 太原市城鄉規劃局答覆表示, 太原市將結合道路、綠地、公園、水系岸線等改造和建設, 逐步落實完善太原慢行交通系統, 選取合適的地點、路線, 試點建設太原市城市自行車綠道。

, 是指在馬路上特定規劃給騎自行車通過的一條路, 一般寬3米左右。 可是目前, 在太原市的自行車道上, 自行車、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乃至行人“共用一道”的現象非常普遍。 由於缺少專用的自行車道, 通行環境非常惡劣, 自行車與汽車爭道、在夾縫中危險騎行的現象較為普遍。

綠道, 是引自歐美發達國家的先進理念, 主要由人行道、自行車道等非機動車遊徑和停車場、遊船碼頭、休息站、旅遊商店、特色小店等遊憩配套設施及一定寬度的綠化緩衝區構成。

國際上, 綠道旅遊發展已有20多年, 在我國, 廣東、福建等地起步較早。

記者瞭解到, “自行車綠道”這一概念, 改變了自行車道為機動車道輔道的觀念。 比如廣州等國內一些發達城市就已經出現了自行車專用道, 自行車道單獨設計在綠化帶中, 騎車人穿行在有綠樹環抱的環境中, 賞心悅目, 也沒有汽車尾氣、噪音和塵土的影響, 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政府聲音:

汾河、晉陽湖周邊等有望成為試點

近幾年, 太原市在實施的各項道路改造工程中, 對自行車道的設置十分重視。 太原市規劃部門通過合理佈置道路板塊或採用人非共板的形式, 盡可能地增加自行車通行空間, 並在各道路板塊之間設置綠化隔離帶,

分離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

太原市城鄉規劃局表示, 目前, 我國廣州、深圳、杭州、廈門等城市均結合自身的情況建設了城市綠道, 作為自行車交通的專用景觀休閒通道。

太原市規劃部門曾組織太原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太原市西山地區綜合整治辦公室、西山各城郊森林公園等相關單位和部門赴深圳、杭州等地就城市自行車綠道進行了專題調研。 目的就是, 考慮在太原市西山綜合整治區域及晉陽湖周邊選取適當路徑, 引進這些先進城市的自行車綠道建設經驗, 結合太原市的實際情況進行自行車綠道規劃。

經過認真調研, 太原市城鄉規劃局發現, 城市自行車綠道, 作為城市慢行交通的一部分,

不同于普通的自行車專用車道, 而是有著它自身的特殊性, 需要較優美舒適的通行環境和有較好的道路景觀效果, 只有這樣才能為市民們提供一個集休閒健身和慢行通行為一體的完整的、合理的、科學的自行車綠道系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