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被兒數落不會帶孫子趕出家門 五旬大媽投江輕生

月初一天晚上, 杭州一位中年女子一步一步走進錢塘江水, 任憑他人怎麼呼喊也不能回頭。 幸好2位員警蜀黍很給力, 及時出現把這位她救上岸。

這位大姐為什麼會輕生呢?答案出乎意外, 很多人聽後沉默了。

大媽因兒子嫌棄不會帶孫子跳河

事情發生11月2日晚上7時許, 有人報警錢江3橋附近有人要自殺。 隨即, 杭州民警孔少華正和同事接到指令, 迅速驅車趕往現場。

到達後, 他們發現一中年女子背向岸邊站在江水裡, 但勸解無效。 民警遂把呼喊著“不要管我, 不要救我, 讓我死在錢塘江裡!”的中年女子從江中架起。 救回岸邊。

然而, 面對民警關於家庭住址和家屬的詢問, 這位大姐一直閉口不言。 見狀, 圍觀群眾忍不了了, 悄悄告訴民警, 剛聽到這位大姐哭訴, 兒子把她趕出家門, 她應該是一時氣急才做了傻事。

原來, 這位大姐是湖州人, 50餘歲, 現住在杭州的兒子家幫忙帶孫子。 等情緒緩和下來, 民警大致瞭解了她的情況, 應該是兒媳嫌她不會帶孩子, 但不好當面說便讓丈夫出面, 大姐兒子數落她一頓, 還讓她回老家去。 大姐越想越氣, 一時想不開, 於是跳江尋短見。

不久後, 大姐女兒趕到派出所把母親借走,

而大姐兒子始終沒有露面, 也沒有打任何電話。

隔代撫養應注重理解和溝通

據相關調查資料, 我國不滿2歲半的兒童有6—7成主要有祖輩照顧, 而3歲以上大概占四成, 也就是說目前老人是帶娃“主力軍”。 因為時代不同, 育兒觀念不一樣, 在育兒這個問題上兩代人多多少少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

老人習慣按照“傳統習慣”帶孩子, 而且思維一般比較固定, 不容易接受新觀念。 而很多年輕人對老人的固執、嘮叨這些特點認識不清。 想要解決這一矛盾, 最好的也是唯一的辦法就是理解和溝通。 其實, 很多時候老人非常希望子女多陪自己聊天, 但不願意自己開口說出來。 和子女的各種矛盾中, 大多都是因為缺乏溝通造成。 都是為了孩子好,

大家的目的是一樣的, 若是能坐下來平心靜氣聊聊, 那麼不僅能有效緩解矛盾, 還能避免未來出現其它問題。

根據相關調研發現, 我國7成隔代撫養之所以不成功, 很多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個性缺陷和社會適應能力不足所致。 相比較而言, 大家更注意孩子的生理保育, 而不是培養教育, 易溺愛孩子, 使孩子養成任性、驕縱的個性, 逐漸和父母疏遠。 所以建議大家儘量自己的孩子自己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