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景區實景|震後100天九寨歸來:依然美得想哭

11月16日, 距離“8·8九寨地震“, 已過去100天。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重返九寨, 去看訪這位正在休養的故人。

時間如九寨溝的水緩緩流過,

正慢慢撫平這裡的傷口。 震後的第一個深秋, 山林被高原的陽光漸次染紅, 依次排開的海子, 在大自然的作用下, 呈現出寶藍、碧綠、淺藍、透白、鵝黃、深紫的色彩。 蘆葦隨風飄搖, 海水淌過一株株紅黃相間的青岡樹, 然後彙聚到白水河。

伴隨著新瀑布的湍流而下, 九寨溝的災後重建規劃正式出爐。 11月8日, 四川省政府印發《“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 明確九寨溝力爭用3年時間基本完成災後恢復重建任務。 同時, 在安全評估基礎上, 力爭早日實現九寨溝景區開放。

震後百天, 所有人都在等待, 等待故人歸來。

彩林倒映

野生動物都還在

從九寨溝溝口往上走, 抵達諾日朗中心站後是一條Y字型三叉路口。 往左是長海和五彩池, 向右是日則溝。 一路前行, 會看見鏡海、珍珠灘瀑布、五花海、熊貓海、箭竹海, 最後抵達原始森林。

日則監測站就在箭竹海附近的山上。 從山上俯瞰, 碧綠的箭竹海被群山包裹, 箭竹堅挺生長, 偶有熊貓下山覓食。 51歲的長生就駐紮在這裡。 居住在箭竹海、熊貓海附近的原住民,

都認識這位元臉上有高原紅的大叔。 在山林中遇到時, 他們會笑著高聲交談。

震後為了安全, 長生從日則監測站搬離, 駐紮進離溝口10余分鐘車程的諾日朗生態資源保護站。

白天, 巡查完森林的火情後, 他就坐在Y字型路口的板凳上。 身旁擺著一個對講機、一本哨卡登記表和森林防火警戒期入溝登記卡。 如遇有車進溝, 他便負責登記車輛資訊, 並移開擺在路中央的雪花桶。

與長生一起駐守諾日朗生態資源保護站的是同事任貴元。 保護站內6個大水桶擺在地上, 每隔兩三天, 長生就要和任貴元一起, 到兩公里以外的則查窪寨背水。 在保護站的裡屋, 烤火器已經派上用場。 在11月的九寨溝, 到了夜晚, 溫度可以接近零度。

地震後的百天裡, 長生只回過一次家, 待確保家人平安後, 再第一時間回到溝裡。 之後, 長生每天都要巡山, 觀測有無新的風險點位, 還有預防山火。

長生和任貴元不懂生態恢復一類的術語, 他們覺得高興的是, 巡山中依然遇到不少野生動物。 曾經, 被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的毛冠鹿, 懶洋洋地“閒逛”在林子裡, 看見人也不怕, 用濕漉漉的大眼瞟上兩眼後, 慢吞吞走遠。 還有黑熊, 面對這種“龐然大物”, 小心的反倒是長生, 遠遠看見後就馬上躡手躡腳離開。 “更別提肥松鼠, 還有五顏六色的野雞, 經常碰到。 ”長生相信, 這些山野精靈沒有離開, 就說明九寨溝景區裡的環境依舊美好, “要不然, 這些動物些, 早就跑了。

碧藍清透

誕生新瀑布景觀

水就是九寨溝的靈魂。 寶藍、碧綠、淺藍、透白、鵝黃、深紫, 各種顏色的水互相交融, 它們時而湍急、時而平緩, 流進蘆葦叢中、淌進青岡樹裡, 在長達90餘公里的山谷中, 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美麗的海子。 長生記得, 地震後他第一次重新走進景區, 目及所至,是昔日棧道和道路,被坍塌的山石砸碎。過去蔥綠的山體,在巨石碾壓後,出現一道道灰白色的疤痕。在火花海,地震震塌壩體,十多米寬的一道“豁口”。諾日朗瀑布這個三溝交匯的標誌性景點,是中國最大的鈣化瀑布之一,也是中國最寬的瀑布。地震後,它的中間部位出現垮塌,涓涓細流變得湍急,五彩交織的海子也變得渾濁。時間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溜走,夏天慢慢溜走,雨水逐漸停歇。每天,長生都要去看看海子裡水的顏色。從渾濁到灰白到灰藍再到寶藍,隨著降雨量減少,九寨溝各個海子的顏色正在急速恢復。

和長生一樣,期待九寨歸來的堅守者還有很多。建措在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工作了20多年,他看著九寨溝耀眼於世,又看著被天災傷害,再看著涅槃後的美景正重新歸來。

如今,九寨溝內,進入景區的第一個海子蘆葦海,水色早已恢復碧藍,大片蘆葦蕩在微風中颯颯起伏。樹正群海的湖水從曾經藍得透明見底,到如今深邃幽靜。老虎海邊,轉經筒仍在風中轉動,犀牛海依舊波光粼粼地美麗著。

唯有火花海,已經和下游的雙龍海合為一體。讓建措驚喜的是,地震雖然毀壞了部分景點,但也帶來新景觀。就在雙龍海下方,一個新的瀑布已經形成。“我們暫時叫它雙龍海瀑布。”建措透露,目前雙龍海瀑布的水量已經超過了諾日朗瀑布和珍珠灘瀑布,成為景區內水量最大的瀑布,“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九寨溝內還會有新的景觀出現”。

悠遠碧藍

空中觀光體驗

伴隨著新景點誕生,在地震過去3個月後,九寨溝災後重建規劃正式出爐。

11月8日,四川省政府印發《“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下簡稱《規劃》),明確九寨溝力爭用3年時間基本完成災後恢復重建任務。同時,在安全評估基礎上,力爭早日實現九寨溝景區開放。

查閱《規劃》,此次重建中,生態環境的修復保護是重點。其中提到,將堅持環境友好、影響最小原則,探索災後世界自然遺產地質、水文、景觀、生態等修復保護新技術和方法。圍繞保護世界自然遺產、建設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加快九寨溝景區景點恢復提升,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準規劃建設,把漳紮鎮建成國際生態旅遊魅力小鎮,建設大九寨世界旅遊目的地。“除了九寨溝景區,還要重點打造中查溝民俗文化體驗區、九寨雲頂運動休閒區、白河金絲猴科普展示區、神仙池森林康養區、甲勿池大熊貓樂園等景區景點和鐳射秀旅遊新業態,研究佈局自駕遊營地、提升演藝集群。”九寨溝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事實上,在過去多年間,九寨溝旅遊發展不平衡。《規劃》明晰,要按照“拓景擴容、多點多極”要求,重新洗牌,多點開花,構建起全域旅遊發展大格局。通過景點、產業的疊加,形成眾多新的“引爆點”,讓九寨溝從過去單一的觀光遊轉為世界性的休閒度假遊。

眼下,新的旅遊方式已經推出。就在《規劃》發佈兩天后,九寨溝縣啟動空中觀光體驗首飛暨簽約儀式,推出空中看九寨溝全域旅遊的創新產品,這也是九寨溝在“8· 8”地震後與世人的第一次見面。航拍鏡頭下,晴空悠遠碧藍,海子湛藍碧綠,五彩斑斕的紅色彩林與湖水相映成趣,落葉在水面隨波飄蕩。藏族老阿媽搖著轉經筒坐在水邊,陽光輕輕灑在臉上,在她額頭的皺紋裡歡快地跳著。人間仙境正緩緩歸來。

九寨,依舊美得想哭

震後百日,重回九寨。悠遠碧藍的晴空下,湛藍澄清的海子、五彩斑斕的紅葉、倒映水中的彩林、還有繽紛的落英,秋末的九寨,依舊美得讓人想哭。

鏡頭一:諾日朗瀑布

諾日朗,在藏語中是雄偉的意思。在“8·8”地震中,諾日朗瀑布的上游堤壩震裂,坍塌了十多米,往後退了將近兩米,致使幾十米長的瀑布水全都流入洞裡。百日後,諾日朗瀑布依然流水淙淙,儘管不復往日寬闊,但水流一瀉千里奔騰而下,仍然氣勢非凡。

鏡頭二: 樹正瀑布

樹正瀑布是九寨溝四大瀑布中最小的一個,也是入溝後的第一個瀑布。樹正瀑布海拔2295米,高25米,瀑頂寬72米,是無名海水沿湖堤奔突,被水中樹叢分成水束,奔流而下,水霧四散,如今,這裡依舊氣勢恢宏,一如往昔。

鏡頭三: 雙龍海瀑布

地震讓火花海出現決口,但無潰決危險,與下游的雙龍海合二為一。決口處形成了新的巨型瀑布,被暫時稱為“雙龍海瀑布”。如今,雙龍海瀑布的水量已經超過了諾日朗瀑布和珍珠灘瀑布,成為景區內水量最大的瀑布。

記者手記

很多人都說,秋天是九寨溝最美的季節。我們踩著秋天的尾巴,重回九寨。11月12日,距離地震已經過去96天,從山上崩落的岩石、倒塌的樹木和撕毀的棧道,還能看到昔日的傷痕。

溝裡,時間依舊很慢,生活依舊平靜,受傷的九寨溝需要時間補妝。三個月來,九寨溝在默默治癒著自己的傷痕,讓人不得不感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溝外,時間卻過得很快。人們正搶著時間重建或加固自家的屋子,有的甚至將店鋪重新裝修,等待著九寨溝的歸來。一如消失了火花海卻重新出現了雙龍海瀑布一樣,倒塌的房子正以更新的姿態站立。雖然沒有了遊客,大多的酒店餐館也都關了們,但廣場上每天晚上6點過依舊會響起音樂,老老少少依舊圍在一起跳著鍋莊。

時間慢慢撫平傷痛。夏天溜走了,秋天也只剩一點尾巴,再過一個寒冬,春天,九寨溝人就會有新的盼頭,因為災後重建會在那個時候全面開花。

重新梳妝打扮的九寨溝,不知道將會以怎樣的美來驚豔世人,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九寨溝人依舊淳樸、堅強與堅韌,在砥礪奮進、浴火重生的不凡路上,奔來的滿是希望和曙光,以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九寨溝,等你歸來。

記者 唐金龍 殷航 杜江茜 攝影報導

本版圖片攝於2017年11月

目及所至,是昔日棧道和道路,被坍塌的山石砸碎。過去蔥綠的山體,在巨石碾壓後,出現一道道灰白色的疤痕。在火花海,地震震塌壩體,十多米寬的一道“豁口”。諾日朗瀑布這個三溝交匯的標誌性景點,是中國最大的鈣化瀑布之一,也是中國最寬的瀑布。地震後,它的中間部位出現垮塌,涓涓細流變得湍急,五彩交織的海子也變得渾濁。時間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溜走,夏天慢慢溜走,雨水逐漸停歇。每天,長生都要去看看海子裡水的顏色。從渾濁到灰白到灰藍再到寶藍,隨著降雨量減少,九寨溝各個海子的顏色正在急速恢復。

和長生一樣,期待九寨歸來的堅守者還有很多。建措在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工作了20多年,他看著九寨溝耀眼於世,又看著被天災傷害,再看著涅槃後的美景正重新歸來。

如今,九寨溝內,進入景區的第一個海子蘆葦海,水色早已恢復碧藍,大片蘆葦蕩在微風中颯颯起伏。樹正群海的湖水從曾經藍得透明見底,到如今深邃幽靜。老虎海邊,轉經筒仍在風中轉動,犀牛海依舊波光粼粼地美麗著。

唯有火花海,已經和下游的雙龍海合為一體。讓建措驚喜的是,地震雖然毀壞了部分景點,但也帶來新景觀。就在雙龍海下方,一個新的瀑布已經形成。“我們暫時叫它雙龍海瀑布。”建措透露,目前雙龍海瀑布的水量已經超過了諾日朗瀑布和珍珠灘瀑布,成為景區內水量最大的瀑布,“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九寨溝內還會有新的景觀出現”。

悠遠碧藍

空中觀光體驗

伴隨著新景點誕生,在地震過去3個月後,九寨溝災後重建規劃正式出爐。

11月8日,四川省政府印發《“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下簡稱《規劃》),明確九寨溝力爭用3年時間基本完成災後恢復重建任務。同時,在安全評估基礎上,力爭早日實現九寨溝景區開放。

查閱《規劃》,此次重建中,生態環境的修復保護是重點。其中提到,將堅持環境友好、影響最小原則,探索災後世界自然遺產地質、水文、景觀、生態等修復保護新技術和方法。圍繞保護世界自然遺產、建設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加快九寨溝景區景點恢復提升,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準規劃建設,把漳紮鎮建成國際生態旅遊魅力小鎮,建設大九寨世界旅遊目的地。“除了九寨溝景區,還要重點打造中查溝民俗文化體驗區、九寨雲頂運動休閒區、白河金絲猴科普展示區、神仙池森林康養區、甲勿池大熊貓樂園等景區景點和鐳射秀旅遊新業態,研究佈局自駕遊營地、提升演藝集群。”九寨溝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事實上,在過去多年間,九寨溝旅遊發展不平衡。《規劃》明晰,要按照“拓景擴容、多點多極”要求,重新洗牌,多點開花,構建起全域旅遊發展大格局。通過景點、產業的疊加,形成眾多新的“引爆點”,讓九寨溝從過去單一的觀光遊轉為世界性的休閒度假遊。

眼下,新的旅遊方式已經推出。就在《規劃》發佈兩天后,九寨溝縣啟動空中觀光體驗首飛暨簽約儀式,推出空中看九寨溝全域旅遊的創新產品,這也是九寨溝在“8· 8”地震後與世人的第一次見面。航拍鏡頭下,晴空悠遠碧藍,海子湛藍碧綠,五彩斑斕的紅色彩林與湖水相映成趣,落葉在水面隨波飄蕩。藏族老阿媽搖著轉經筒坐在水邊,陽光輕輕灑在臉上,在她額頭的皺紋裡歡快地跳著。人間仙境正緩緩歸來。

九寨,依舊美得想哭

震後百日,重回九寨。悠遠碧藍的晴空下,湛藍澄清的海子、五彩斑斕的紅葉、倒映水中的彩林、還有繽紛的落英,秋末的九寨,依舊美得讓人想哭。

鏡頭一:諾日朗瀑布

諾日朗,在藏語中是雄偉的意思。在“8·8”地震中,諾日朗瀑布的上游堤壩震裂,坍塌了十多米,往後退了將近兩米,致使幾十米長的瀑布水全都流入洞裡。百日後,諾日朗瀑布依然流水淙淙,儘管不復往日寬闊,但水流一瀉千里奔騰而下,仍然氣勢非凡。

鏡頭二: 樹正瀑布

樹正瀑布是九寨溝四大瀑布中最小的一個,也是入溝後的第一個瀑布。樹正瀑布海拔2295米,高25米,瀑頂寬72米,是無名海水沿湖堤奔突,被水中樹叢分成水束,奔流而下,水霧四散,如今,這裡依舊氣勢恢宏,一如往昔。

鏡頭三: 雙龍海瀑布

地震讓火花海出現決口,但無潰決危險,與下游的雙龍海合二為一。決口處形成了新的巨型瀑布,被暫時稱為“雙龍海瀑布”。如今,雙龍海瀑布的水量已經超過了諾日朗瀑布和珍珠灘瀑布,成為景區內水量最大的瀑布。

記者手記

很多人都說,秋天是九寨溝最美的季節。我們踩著秋天的尾巴,重回九寨。11月12日,距離地震已經過去96天,從山上崩落的岩石、倒塌的樹木和撕毀的棧道,還能看到昔日的傷痕。

溝裡,時間依舊很慢,生活依舊平靜,受傷的九寨溝需要時間補妝。三個月來,九寨溝在默默治癒著自己的傷痕,讓人不得不感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溝外,時間卻過得很快。人們正搶著時間重建或加固自家的屋子,有的甚至將店鋪重新裝修,等待著九寨溝的歸來。一如消失了火花海卻重新出現了雙龍海瀑布一樣,倒塌的房子正以更新的姿態站立。雖然沒有了遊客,大多的酒店餐館也都關了們,但廣場上每天晚上6點過依舊會響起音樂,老老少少依舊圍在一起跳著鍋莊。

時間慢慢撫平傷痛。夏天溜走了,秋天也只剩一點尾巴,再過一個寒冬,春天,九寨溝人就會有新的盼頭,因為災後重建會在那個時候全面開花。

重新梳妝打扮的九寨溝,不知道將會以怎樣的美來驚豔世人,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九寨溝人依舊淳樸、堅強與堅韌,在砥礪奮進、浴火重生的不凡路上,奔來的滿是希望和曙光,以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九寨溝,等你歸來。

記者 唐金龍 殷航 杜江茜 攝影報導

本版圖片攝於2017年11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