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志願填報七大“坑”你踩了嗎

孩子高考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大事, 和高考志願選擇相關的任何失誤, 都有可能會改變考生的人生軌跡。 高考前, 學校對學生的關懷可謂武裝到牙齒,但到了高考畢業報志願,用不聞不問來形容也不算過分。

究其原因, 一方面, 事關孩子的前程, 校方不敢太有所為, 另一方面, 學科老師對於職業規劃並不擅長, 愛莫能助, 看到每年那麼多高分低就的孩子, 實在讓人可惜和心痛。 這個責任總得有人擔起來, 我們投師問錄來了。 圍繞志願填報的“七大坑”, 說一說填報中的陷阱, 分門別類、實實在在解決各位家長報考時的問題。

坑一:平行志願沒有風險

有些家長盲目認為, 平行志願填報減少了志願填報的風險, 實際上不是, 每年都有很多很多掉檔的案例, 規避這些問題, 首先知道志願填報的16字方針, 分數優先、遵循志願、依次檢索, 一(多)輪投檔, 考生檔案只要投檔成功, 就停止對其他院校志願的檢索, 如果考生的檔案被高校退回來, 即使分數達到後續志願也不檢索, 只能進入徵集志願或者下一批次志願填報。

17年開始多輪投檔, 多輪投檔實際操作起來和“一輪投檔”的差別不大, 他不會直接進入徵集志願, 象徵性的進行第二輪、第三輪投, 但是大家需要明白他的流程, 你第一次投檔如果被退檔的話, 第二輪需要在全省幾十萬考生全部選完第一輪後再投,

那剩下的學校、專業肯定都是不理想的。

另外, 考生被平行志願中的任一高校提檔, 如果因身體因素、單科成績達不到該校的錄取要求以及政治原因, 就會被該校退檔, 造成考生本批次落榜, 很可能掉到下一批次。

考生和家長一定要認真填好第一批次志願, 保證第一輪必須錄取, 如果掉檔了進到下一輪投檔或者再填報下一批次志願甚至徵集志願, 幾乎錄取不到理想的學校和專業。

坑二:我不會被專業調劑

有些家長認為不需要服從專業調劑, 大不了被下一所學校錄取, 這實際上是一句謬論, 當考生在報考某院校時分數不佔優勢(什麼叫分數不佔優勢, 比如夠了院校提檔線, 但不夠所報專業的專業錄取線),

又填寫“不服從專業調劑”就意味著學校將會作退檔處理。 大家知道, 退檔不是給你退到下一所學校去, 是下面的學校沒機會檢索, 直接退到下一個輪甚至下一個批次, 剛才我們說了, 填報志願必須要在首輪成功。

如果大家沒做好退檔或者複讀的準備, 一定不要點不服從調劑, 點服從調劑你就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 萬一真的調劑了能否真正接受, 不要心存僥倖, 認為調劑這事到不了我們身上, 即便發生在我身上, 也會調劑到相關專業, 我們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別真正調了之後你說不行, 這個專業打死我都不去讀, 晚了, 除了去讀你就只有回去複讀這一條路可以選了, 所以這一個坑告訴大家一是要充分考慮好自己的承受能力。

當然, 減少調劑的風險有很多, 這就樣要求我們熟知錄取規則和填報策略了。

坑三:學校多可以隨便填

大家都聽說過填報志願的沖穩保策略, 認為12所學校挑幾個沖的, 挑幾個穩的, 挑幾個保的堆在那就可以了。

其實肯定不是這麼簡單, 沖穩保是我們整體的梯度, 每個學校之間也要有一定的梯度, 倒不一定說呈等差數列分佈, 但每兩個相鄰院校之間要有一定的分差, 避免出現錄不上都錄不上, 或者上一個學校錄不上掉到下一個學校就直接虧幾十分, 這種斷崖式填報策略雖不至於掉檔但足以讓你萬分心痛。

每個學校有6個專業可以填, 專業與專業之間同樣如此, 最好講究冷熱搭配,

瞭解清楚專業錄取的規則, 是分數優先、專業優先還是分數級差, 不同的專業錄取規則, 專業的排序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坑四:佔便宜的坑

很多家長會把每一次的填報機會都不捨得放棄, 首先我們說這個想法是好的, 但是如果你不知道每一個批次是一個什麼概念, 報了一旦錄取有什麼結果的話, 那就是不負責任了。 比如提前批, 顧名思義就是在普通批次錄取之前進行錄取的批次, 很多家長覺得這是一個批次, 不報白不報, 結果錄取了又接受不了。 提前批次可能會比正常統招錄取分數稍低一點, 但是一旦錄取, 統招的批次就不可填報, 這其實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坑, 因為提前批次“截流”錯過心儀院校。

提前批本身是個好事,但是他有一個大的原則是一定要報沖的學校,你覺得你上了這所學校不虧你再報,錄取了你很高興,沒錄取繼續在統招裡面填。切忌抱著“不填白不填”的心理隨意填報,因為一旦被提前批院校錄取,後面所填報的志願便統統作廢。在全國各地,每年都有一些分數頂尖的考生“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因匆忙填報提前批而與後面批次的理想院校擦肩而過,這就成了把捷徑挖成陷阱。

坑五:花錢上名校的聰明人

每年高考結束都會出現這麼一批神秘人,來幫助你圓孩子大學夢。打著“花錢上名校”“內部有名額”的幌子去詐騙,大家必須警惕!

除了一些電信詐騙,我們身邊還有一些能人,揚言你只要考到多少多少分就能讓你走哪個哪個學校,這句話呢其實是有明顯的破綻,我們搞明白投檔和錄取是怎麼一回事就很容易識破。

投檔——招考院

各地招辦根據考生分數、志願填報情況和各大學在該地的有效招生計畫調檔比例,把考生檔案投放給招生學校。

錄取——高校

投檔到學校後,學校根據錄取規則,審核檔案情況決定錄取。

所以說這不是一個人或一方能決定的,是填報行為學決定的,在投檔錄取結果出來之前誰也不知道哪個大學錄取是多少分。當然,咱不排除有那些手眼通天的人。

坑六:學校專業霧裡看花

很多家長看了大學名字比較大氣,或者憑專業名稱顧名思義就去填報其實是很危險的,這也是一個大坑,很多家長孩子掉在裡面,你以為的真的是你以為的嗎?

其實這也不能怪咱,光聽名字很多學校很多專業啊你就是傻傻分不清楚,大家看,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有什麼不一樣嗎?一字之差,但是天壤之別,這個天壤之別倒不是辦學實力,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被業內人士稱為"冰城雙工",一個是"上九天攬月",一個是"下五洋捉鱉"。哈工大主要服務於航太,被譽為國際宇航大學亞洲分校.哈工程主要服務於航海,幾乎中國海軍的每一項裝備裡都有哈工程的成果。

華東理工和東華理工是有什麼不一樣嗎?一個在上海,一個在江西。本來孩子成績不錯,600多分,想著報個上海的學校去華東理工吧,結果看錯了,報了個東華理工,都是這四個字,差別可大了,首先直接虧了100分咱不說,直接給孩子幹到江西南昌去了,孩子能不起義嗎,他肯定不樂意。

同樣的,有的專業真的是我們字面上所理解的那樣嗎?生物醫學工程,既不是學生物也不是學醫學而是學電子的,金融工程其實是學數學的,學校專業霧裡看花要不得,我們一定要擦亮我們的眼睛,對學校、專業認真研究後再去填報。

坑七:孩子不懂還是聽家長的吧

在這一點上,家長應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參謀,是顧問,但不是決策者,咱們閱歷豐富,有社會經驗,就盡可能多的給自己提供參考辨別資訊,與孩子一起科學評判孩子的高考實力,要擺正心態,不要給孩子加壓,不要好面子,不要攀比,不要包辦代替。

對志願填報十分重視的心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若不尊重孩子的意見,考什麼學校,學什麼專業將來做什麼工作,都是家長一手操辦,這對孩子的積極性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他對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他對自己的學校沒有感情,必然會尋找別的出口,打遊戲,睡大覺,大學四年碌碌無為,畢業即失業,即便找到工作也會不安定,三天兩頭想著辭職,長遠來看,說輕了是誤了孩子一陣子,說重了可能真是就是誤了孩子一生,應該把填報志願的決定權還給孩子。

高考志願填報的主體是考生本人,理應對高考志願填報負責,這是他們對自己人生負責的第一步。

最後還有一個最大的坑:高考只有統招這條路

有很多家長到現在還認為,統招是考生寒窗苦讀的唯一出路。高考正在懲罰那些裸分進學校的孩子,升學通道早已由獨木橋變成了康莊大道,自主招生 、港澳臺院校 、藝術特長考試、綜合評價招生、分校區、中外合作 、走讀生、藝考生、農村專項等。

家長總想替孩子做些什麼,恨不得能替孩子高考,這顯然不現實,但是幫助孩子保住分、分盡其用、低分高就是完全可以的,高考是一場全家人的戰鬥,讓我們與孩子並肩作戰。

作者介紹

晁庭 投師問錄 專家規劃師

西南科技大學管理學專業、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山東當代學生生涯規劃研究中心研究員。在全國公務員考試培訓行業中擔任教職多年,培訓和培養了數百名公職人員,熟知公務員、事業單位優缺點,以及招考政策和考試體系。

提前批本身是個好事,但是他有一個大的原則是一定要報沖的學校,你覺得你上了這所學校不虧你再報,錄取了你很高興,沒錄取繼續在統招裡面填。切忌抱著“不填白不填”的心理隨意填報,因為一旦被提前批院校錄取,後面所填報的志願便統統作廢。在全國各地,每年都有一些分數頂尖的考生“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因匆忙填報提前批而與後面批次的理想院校擦肩而過,這就成了把捷徑挖成陷阱。

坑五:花錢上名校的聰明人

每年高考結束都會出現這麼一批神秘人,來幫助你圓孩子大學夢。打著“花錢上名校”“內部有名額”的幌子去詐騙,大家必須警惕!

除了一些電信詐騙,我們身邊還有一些能人,揚言你只要考到多少多少分就能讓你走哪個哪個學校,這句話呢其實是有明顯的破綻,我們搞明白投檔和錄取是怎麼一回事就很容易識破。

投檔——招考院

各地招辦根據考生分數、志願填報情況和各大學在該地的有效招生計畫調檔比例,把考生檔案投放給招生學校。

錄取——高校

投檔到學校後,學校根據錄取規則,審核檔案情況決定錄取。

所以說這不是一個人或一方能決定的,是填報行為學決定的,在投檔錄取結果出來之前誰也不知道哪個大學錄取是多少分。當然,咱不排除有那些手眼通天的人。

坑六:學校專業霧裡看花

很多家長看了大學名字比較大氣,或者憑專業名稱顧名思義就去填報其實是很危險的,這也是一個大坑,很多家長孩子掉在裡面,你以為的真的是你以為的嗎?

其實這也不能怪咱,光聽名字很多學校很多專業啊你就是傻傻分不清楚,大家看,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有什麼不一樣嗎?一字之差,但是天壤之別,這個天壤之別倒不是辦學實力,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被業內人士稱為"冰城雙工",一個是"上九天攬月",一個是"下五洋捉鱉"。哈工大主要服務於航太,被譽為國際宇航大學亞洲分校.哈工程主要服務於航海,幾乎中國海軍的每一項裝備裡都有哈工程的成果。

華東理工和東華理工是有什麼不一樣嗎?一個在上海,一個在江西。本來孩子成績不錯,600多分,想著報個上海的學校去華東理工吧,結果看錯了,報了個東華理工,都是這四個字,差別可大了,首先直接虧了100分咱不說,直接給孩子幹到江西南昌去了,孩子能不起義嗎,他肯定不樂意。

同樣的,有的專業真的是我們字面上所理解的那樣嗎?生物醫學工程,既不是學生物也不是學醫學而是學電子的,金融工程其實是學數學的,學校專業霧裡看花要不得,我們一定要擦亮我們的眼睛,對學校、專業認真研究後再去填報。

坑七:孩子不懂還是聽家長的吧

在這一點上,家長應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參謀,是顧問,但不是決策者,咱們閱歷豐富,有社會經驗,就盡可能多的給自己提供參考辨別資訊,與孩子一起科學評判孩子的高考實力,要擺正心態,不要給孩子加壓,不要好面子,不要攀比,不要包辦代替。

對志願填報十分重視的心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若不尊重孩子的意見,考什麼學校,學什麼專業將來做什麼工作,都是家長一手操辦,這對孩子的積極性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他對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他對自己的學校沒有感情,必然會尋找別的出口,打遊戲,睡大覺,大學四年碌碌無為,畢業即失業,即便找到工作也會不安定,三天兩頭想著辭職,長遠來看,說輕了是誤了孩子一陣子,說重了可能真是就是誤了孩子一生,應該把填報志願的決定權還給孩子。

高考志願填報的主體是考生本人,理應對高考志願填報負責,這是他們對自己人生負責的第一步。

最後還有一個最大的坑:高考只有統招這條路

有很多家長到現在還認為,統招是考生寒窗苦讀的唯一出路。高考正在懲罰那些裸分進學校的孩子,升學通道早已由獨木橋變成了康莊大道,自主招生 、港澳臺院校 、藝術特長考試、綜合評價招生、分校區、中外合作 、走讀生、藝考生、農村專項等。

家長總想替孩子做些什麼,恨不得能替孩子高考,這顯然不現實,但是幫助孩子保住分、分盡其用、低分高就是完全可以的,高考是一場全家人的戰鬥,讓我們與孩子並肩作戰。

作者介紹

晁庭 投師問錄 專家規劃師

西南科技大學管理學專業、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山東當代學生生涯規劃研究中心研究員。在全國公務員考試培訓行業中擔任教職多年,培訓和培養了數百名公職人員,熟知公務員、事業單位優缺點,以及招考政策和考試體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