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Grab成功收購線上支付公司Kudo,劍指移動支付平臺

美美理財報導:

近日, 根據多家科技媒體報導, 東南亞打車應用Grab(原GrabTaxi)已經簽署協議, 收購印尼支付公司Kudo。 但是, 目前為止Grab和Kudo都未曾透露收購的具體數額。 作為美國公司Uber在東南亞最大的競爭對手, Grab期待此項交易將助力其拓展線上支付市場。

Kudo成立於2014年, 一直助力于印尼消費者完成線上支付交易。 該公司的目標群體為無銀行帳戶的消費者及小城鎮, 幫助他們經由其仲介完成線上購買。 在去年, Grab也曾與印尼大型企業印尼力寶(Lippo Group)聯手推出了一家移動支付平臺。 在此協作框架下, 消費者可使用Grab應用在印尼力寶旗下全國各門店完成支付。

在印尼, 比較特別的就是大部分人都沒有信用卡, 甚至還有人沒有上網的設備, Kudo的目標就是説明這群人在網上購物。 它最早通過遍佈在公共場所的類似電話亭的銷售點提供服務, 之後, Kudo開始連接代理商, 允許後者通過其app銷售預付費電話卡、各種門票、家庭用品、美妝用品等。

Kudo表示, 目前其平臺上有40萬這樣的商家。 這很可能也是Kudo吸引Grab的原因, 去年7月, Grab開始建立自己的支付平臺——GrabPay, 最初正是專注于印尼市場。 現階段, 它的業務重心依然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實體——印尼。 而在不久前, Uber在中國市場受挫, 也選擇將目光轉向印尼這個擁有2.5億人口的國家。 在這一擁有2.5億人口的國家, Grab的競爭對手包括Uber及本土公司Go-Jek等。 毫無疑問, Grab此次的擴張無疑將加劇印尼叫車公司間的競爭。

Grab作為打車應用鼻祖Uber在東南亞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 實力也是不言而喻的。 從2011年成立至今, 累計融資8輪約30億美元, 覆蓋7個東南亞國家, 融資金額累計達到近30億美元。 投資方包括軟銀、GGV、老虎環球基金等機構, 還有滴滴、去哪兒等中國企業。 Grab上一輪融資在2016年9月份, 據稱當時的估值已經達到了30億美元。

不難發現, 打車軟體的“全球戰爭”正在一些地區落下帷幕, 一方面, 滴滴收購了Uber中國, 牢牢掌控中國市場的同時, 在拓展大巴、共用單車等出行業務;另一方面,

Uber開始退出一些監管機構持續強硬的地區如臺灣、丹麥等, 同時加碼無人駕駛研究。 但是, 在一些新興市場, 打車軟體的戰爭仍在進行中。 在印度、東南亞, 甚至巴西, 都形成了一種分裂割據的景象, 一方面是Uber強勢進入這些市場, 另一方面, 滴滴通過投資的方式, 和當地的出行應用達成聯盟, 共同對抗Uber的入侵。

同時也正因為是新興市場, 出行或將擁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 這個電子支付基礎依然非常薄弱的地區, 出行這個高頻應用, 可能比傳統的電子商務更能影響使用者, 普及電子支付。 所以Grab開始加碼支付平臺, 或許是在發掘另一個商機。

美美理財是一家P2B理財平臺, 本文來源於網路採集, 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或者尋求報導, 請及時聯繫我, 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