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為何我國這麼多年來沒能解決發動機問題:竟有著這些辛酸往事!

我國於今年獲得突破性進展的JF-17/FC-1戰鬥機, 取得了很多國家的青睞, 因此該戰機也贏得了不少的訂單。 但雖然如此我國很多民眾還是對其什麼時候能裝備國產發動機尤為關心, 因為畢竟這款戰機採用的依舊是俄羅斯發動機。

其實當年我國的第一代渦扇中推發動機並不差於俄羅斯的, 甚至在有些性能方面還要優於俄羅斯的發動機, 但是最終該發動機因為多種因素導致下馬, 這不禁讓國人感到特別可惜。

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 美國和前蘇聯就已經有了第三代戰鬥機, 美國的處於服役狀態, 而前蘇聯的雖未服役卻也都成功研製了出來。 但是對此差距較大的中國只能啟動高推預研項目, 而這也是我國首個依據系統工程組織而進行的發動機預研專案。

之後我國的發動機高推預研在八十年代開始縱深發展, 綜合國外發動機進行技術研究, 而且相關單位也對核心機進行了研究, 最終以美國F404為基礎研製出了中推核心機。 出於經濟、技術和工業基礎等方面的考慮, 我國的這款核心機不論花費還是技術都不如早前的渦扇發動。 此外當時我國對F404進行了研究以改進殲-8Ⅱ和應用於超-7這兩款戰鬥機。

相關發動機的資料美國也早已提供給了巴基斯坦, 而且也不介意巴基斯坦再傳給我國, 因此總體上美國F404的相關資料的獲得, 對我國現在及日後中推核心機的研製與改進都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我國核心機的上馬是在九零年,

採用的都是當時最新的技術與成果, 之後於九一年完成了試製工作, 並與下一年成功完成首次點火, 與此同時也進行了相應的地面、高空試驗。 這次成功不但成為了我國自主研發發動機的里程碑事件, 而且也為日後繼續創新發動機奠定了基礎。

當時我國核心機研製的確定指標與美國F404-GE-400是相同的, 後來隨著發展這個指標已經無法滿足新一代戰機, 所以必須提高指標到美國F404-GE-402的程度。 因為我國核心機研發的基礎就是F404, 因此中推驗證機的發動機設計也是依據的F404。 當時我國受航空發動機工業的局限, 想要研製出來這樣一款發動機著實會很難, 因此我國選擇與俄羅斯在發動機技術上進行了合作, 於是九七年漩渦中推驗證機基本就進入了試製階段。

然而當時我國早已明確採購且要國產化的蘇-27與殲-10都需要大推力渦扇發動機, 而我國當時的經濟實力又無法滿足兩款發動機的同時研製, 因此渦扇中推驗證機就不得已被放棄。

渦扇中推驗證機的下馬使得?JF-17/FC-1沒有可用的國產發動機, 因此只能採購RD-93渦扇發動機。根據相關資料稱我國的渦扇中推是要在技術方面高於俄羅斯RD-93的,而且在推力方面也要超RD-93約0.4噸。所以JF-17/FC-1飛機性能總體上會受性能偏低的RD-93的影響。

為了將來JF-17/FC-1能更好的出口,且基於我國對於中等級別的渦扇發動機的需求,所以也就必須要國產化RD-93渦扇發動機,而且為了給FC-31動力,我國還會繼續新一代中推驗證機的研製。其實如果在當時能有辦法不拋棄國產渦扇中推驗證機,那麼或許現在也並不需要這樣麻煩了。

因此只能採購RD-93渦扇發動機。根據相關資料稱我國的渦扇中推是要在技術方面高於俄羅斯RD-93的,而且在推力方面也要超RD-93約0.4噸。所以JF-17/FC-1飛機性能總體上會受性能偏低的RD-93的影響。

為了將來JF-17/FC-1能更好的出口,且基於我國對於中等級別的渦扇發動機的需求,所以也就必須要國產化RD-93渦扇發動機,而且為了給FC-31動力,我國還會繼續新一代中推驗證機的研製。其實如果在當時能有辦法不拋棄國產渦扇中推驗證機,那麼或許現在也並不需要這樣麻煩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