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業保險,如何叫好又叫座?

編者按:保險作為一種社會化、市場化的風險轉移機制, 可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覆蓋全流程、全要素的保障, 這一點得到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認可。 近年來, 我國相關部門也在積極探索農業保險相關機制,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 2017年將在13個糧食主產省選擇部分縣市, 對適度規模經營農戶實施大災保險, 農業保險前景可期。 當前, 我國正處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時期, 如何利用農業保險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成為了各界關注的焦點。

利好

保險, 為農業分憂解難

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

土地流轉速度加快了,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越來越多, 他們也越發擔心遇到較大的自然災害。 事實上, 從事兼有基礎產業和弱質產業兩種身份的農業, 種植者需要很大的勇氣。

安徽省固鎮縣連城玉鵬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殷玉鵬對此深有感觸。 玉鵬合作社成立於2007年8月, 從2016年開始, 殷玉鵬又帶領社員建立了固鎮玉鵬生態農業園, 其中有200畝的“百果園”。 今年3月初, 安徽省迎來最大風力普遍在7~8級的狂風, 這給“百果園”帶來了麻煩。 “大棚都被掀起來了, 損失挺嚴重。 ”殷玉鵬說。

幸好殷玉鵬為其購買了保險。 殷玉鵬介紹, 當時200畝“百果園”購買了1.7萬元的保險, 狂風過後, 經過當地相關部門取證、核實,

賠付了1.6萬多元。 講到這裡, 殷玉鵬露出了笑容。 “後續有災的話還會有補償。 ”殷玉鵬表示, 農業生產遇到風險是不可避免的。

事實如此, 因為農業的特殊性, 需要一種制度安排來減少農業風險對生產活動造成的影響, 農業保險則是符合要求的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 尤其對於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今年兩會上,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焰表示, 保險對於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培育和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具有獨特作用。

算算農業保險這本賬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今年在13個糧食主產省選擇部分縣市,

對適度規模經營農戶實施大災保險, 調整部分財政救災資金予以支援, 提高保險理賠標準, 完善農業再保險體系, 以持續穩健的農業保險助力現代農業發展。

農業保險能幫“三農”做什麼?據統計, 我國農業保險目前共有190多個險種, 近800個保險產品。 資料顯示, 2007年到2016年, 農險保費收入從51.8億元增至417.1億元;提供風險保障從1126億元增至2.2萬億元, 年均增速38.8%;參保農戶從4981萬戶次, 增長到2億戶次;承保農作物從2.3億畝增加到17.2億畝, 已覆蓋所有省份, 三級財政補貼的玉米、水稻、小麥三大口糧作物承保覆蓋率已經超過70%。 吳焰說, 我國農業保險實現了對受災農民點對點風險補償, 解決了在分散型農業生產方式下開展保險經營的世界性難題。

觀察 散戶不上心、大戶不放心:

我們上了“假農保”?

從上世紀80年代起, 我國就開始辦理農業保險業務, 在分散農業風險, 保障農民利益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筆者在多個農業大縣採訪瞭解到, 當前農業保險業務出現萎縮, 一些散戶農民想參保卻並不容易, 種糧大戶則普遍反映保額低, 農業保險“難保險”。

參保率低與部分參保難並存

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全縣耕地面積達118萬畝, 全年糧食總產量85萬噸左右。 作為國內最早一批開展農業保險業務的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在西平的農業保險業務量已連續多年維持低位。

記者調查發現, 農業保險參保率低是多地的共性問題。 中原農險公司蘭考支公司經理代焱說, 蘭考全縣玉米種植面積70萬畝,

在其公司參保8萬畝;全縣小麥種植90萬畝, 參保9萬畝;全縣200多家種糧大戶, 參保4戶。

一方面農業保險參保率低, 另一方面一些散戶農民想參保卻並非易事。 記者採訪多家保險公司瞭解到, 由於農業保險是政策性保險, 投保農民的資訊需鄉鎮政府、村幹部逐一核對, 加之保險公司相關業務人員缺乏, 因此相關業務一半都是通過村委會集中入保, 不接受散戶入保。

“保險公司和村幹部合作投保的模式容易滋生腐敗。 ”一位基層農業保險公司負責人說, 村幹部私自墊付村民的投保保費後, 通過與保險公司合謀, 就能一起騙取國家補貼。

農業保險“不保險”

據瞭解, 目前絕大部分農業保險都是政策性種植業保險, 由國家財政提供大部分保費補貼,農戶只需繳納小部分保費。以小麥為例,河南省核定的保費價格為每畝27元,其中農民只需承擔20%,即5.4元,其餘由國家補貼。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西平支公司副總經理武鳳崎說,這種政策性保險減輕了農民參保負擔,但同時也存在問題——保險金額僅是對農業生產直接物化成本的保障,與農民預期存在較大差距。

河南省社旗縣種糧大戶薑建軍承包了2800多畝地,種植小麥、玉米等作物。2016年由於小麥病蟲害嚴重,薑建軍承包的土地中有1300多畝減產,其中700畝較2015年減產一半以上,產量只有200多公斤,另外近700畝減產100多公斤。

“平均一季小麥每畝生產成本470元,再加上地租,一畝小麥成本在950元左右。”薑建軍說,在減產一半的情況下每畝至少要賠償300元以上才能保本,“最後理賠下來平均一畝地只賠了10元,根本起不到保險的作用。”

對此,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公司社旗支公司經理張中超表示,政策性保險只保障農業生產直接物化成本,每畝地保險金額最高為447元,種糧大戶的地租成本沒有納入到保障中。此外,減產是根據全省近3年平均畝產量計算的,減產高於30%的才賠償。根據農業部門提供的資料,河南近3年小麥平均畝產為415.9公斤,也就是說薑建軍承包地中只有畝產低於291.13公斤的部分,才在理賠範圍內。

“這種低保額的農業保險對於只有兩三畝地的散戶農民來說,意義不大。”長期關注三農問題的專家李鑫說,對於種植大戶來說,既保不了成本,也減少不了損失。

觀察 散戶不上心、大戶不放心:

我們上了“假農保”?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我國就開始辦理農業保險業務,在分散農業風險,保障農民利益上發揮了積極作用。筆者在多個農業大縣採訪瞭解到,當前農業保險業務出現萎縮,一些散戶農民想參保卻並不容易,種糧大戶則普遍反映保額低,農業保險“難保險”。

參保率低與部分參保難並存

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全縣耕地面積達118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85萬噸左右。作為國內最早一批開展農業保險業務的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平的農業保險業務量已連續多年維持低位。

記者調查發現,農業保險參保率低是多地的共性問題。中原農險公司蘭考支公司經理代焱說,蘭考全縣玉米種植面積70萬畝,在其公司參保8萬畝;全縣小麥種植90萬畝,參保9萬畝;全縣200多家種糧大戶,參保4戶。

一方面農業保險參保率低,另一方面一些散戶農民想參保卻並非易事。記者採訪多家保險公司瞭解到,由於農業保險是政策性保險,投保農民的資訊需鄉鎮政府、村幹部逐一核對,加之保險公司相關業務人員缺乏,因此相關業務一半都是通過村委會集中入保,不接受散戶入保。

“保險公司和村幹部合作投保的模式容易滋生腐敗。”一位基層農業保險公司負責人說,村幹部私自墊付村民的投保保費後,通過與保險公司合謀,就能一起騙取國家補貼。

農業保險“不保險”

據瞭解,目前絕大部分農業保險都是政策性種植業保險,由國家財政提供大部分保費補貼,農戶只需繳納小部分保費。以小麥為例,河南省核定的保費價格為每畝27元,其中農民只需承擔20%,即5.4元,其餘由國家補貼。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西平支公司副總經理武鳳崎說,這種政策性保險減輕了農民參保負擔,但同時也存在問題——保險金額僅是對農業生產直接物化成本的保障,與農民預期存在較大差距。

河南省社旗縣種糧大戶薑建軍承包了2800多畝地,種植小麥、玉米等作物。2016年由於小麥病蟲害嚴重,薑建軍承包的土地中有1300多畝減產,其中700畝較2015年減產一半以上,產量只有200多公斤,另外近700畝減產100多公斤。

“平均一季小麥每畝生產成本470元,再加上地租,一畝小麥成本在950元左右。”薑建軍說,在減產一半的情況下每畝至少要賠償300元以上才能保本,“最後理賠下來平均一畝地只賠了10元,根本起不到保險的作用。”

對此,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公司社旗支公司經理張中超表示,政策性保險只保障農業生產直接物化成本,每畝地保險金額最高為447元,種糧大戶的地租成本沒有納入到保障中。此外,減產是根據全省近3年平均畝產量計算的,減產高於30%的才賠償。根據農業部門提供的資料,河南近3年小麥平均畝產為415.9公斤,也就是說薑建軍承包地中只有畝產低於291.13公斤的部分,才在理賠範圍內。

“這種低保額的農業保險對於只有兩三畝地的散戶農民來說,意義不大。”長期關注三農問題的專家李鑫說,對於種植大戶來說,既保不了成本,也減少不了損失。

由國家財政提供大部分保費補貼,農戶只需繳納小部分保費。以小麥為例,河南省核定的保費價格為每畝27元,其中農民只需承擔20%,即5.4元,其餘由國家補貼。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西平支公司副總經理武鳳崎說,這種政策性保險減輕了農民參保負擔,但同時也存在問題——保險金額僅是對農業生產直接物化成本的保障,與農民預期存在較大差距。

河南省社旗縣種糧大戶薑建軍承包了2800多畝地,種植小麥、玉米等作物。2016年由於小麥病蟲害嚴重,薑建軍承包的土地中有1300多畝減產,其中700畝較2015年減產一半以上,產量只有200多公斤,另外近700畝減產100多公斤。

“平均一季小麥每畝生產成本470元,再加上地租,一畝小麥成本在950元左右。”薑建軍說,在減產一半的情況下每畝至少要賠償300元以上才能保本,“最後理賠下來平均一畝地只賠了10元,根本起不到保險的作用。”

對此,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公司社旗支公司經理張中超表示,政策性保險只保障農業生產直接物化成本,每畝地保險金額最高為447元,種糧大戶的地租成本沒有納入到保障中。此外,減產是根據全省近3年平均畝產量計算的,減產高於30%的才賠償。根據農業部門提供的資料,河南近3年小麥平均畝產為415.9公斤,也就是說薑建軍承包地中只有畝產低於291.13公斤的部分,才在理賠範圍內。

“這種低保額的農業保險對於只有兩三畝地的散戶農民來說,意義不大。”長期關注三農問題的專家李鑫說,對於種植大戶來說,既保不了成本,也減少不了損失。

觀察 散戶不上心、大戶不放心:

我們上了“假農保”?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我國就開始辦理農業保險業務,在分散農業風險,保障農民利益上發揮了積極作用。筆者在多個農業大縣採訪瞭解到,當前農業保險業務出現萎縮,一些散戶農民想參保卻並不容易,種糧大戶則普遍反映保額低,農業保險“難保險”。

參保率低與部分參保難並存

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全縣耕地面積達118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85萬噸左右。作為國內最早一批開展農業保險業務的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平的農業保險業務量已連續多年維持低位。

記者調查發現,農業保險參保率低是多地的共性問題。中原農險公司蘭考支公司經理代焱說,蘭考全縣玉米種植面積70萬畝,在其公司參保8萬畝;全縣小麥種植90萬畝,參保9萬畝;全縣200多家種糧大戶,參保4戶。

一方面農業保險參保率低,另一方面一些散戶農民想參保卻並非易事。記者採訪多家保險公司瞭解到,由於農業保險是政策性保險,投保農民的資訊需鄉鎮政府、村幹部逐一核對,加之保險公司相關業務人員缺乏,因此相關業務一半都是通過村委會集中入保,不接受散戶入保。

“保險公司和村幹部合作投保的模式容易滋生腐敗。”一位基層農業保險公司負責人說,村幹部私自墊付村民的投保保費後,通過與保險公司合謀,就能一起騙取國家補貼。

農業保險“不保險”

據瞭解,目前絕大部分農業保險都是政策性種植業保險,由國家財政提供大部分保費補貼,農戶只需繳納小部分保費。以小麥為例,河南省核定的保費價格為每畝27元,其中農民只需承擔20%,即5.4元,其餘由國家補貼。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西平支公司副總經理武鳳崎說,這種政策性保險減輕了農民參保負擔,但同時也存在問題——保險金額僅是對農業生產直接物化成本的保障,與農民預期存在較大差距。

河南省社旗縣種糧大戶薑建軍承包了2800多畝地,種植小麥、玉米等作物。2016年由於小麥病蟲害嚴重,薑建軍承包的土地中有1300多畝減產,其中700畝較2015年減產一半以上,產量只有200多公斤,另外近700畝減產100多公斤。

“平均一季小麥每畝生產成本470元,再加上地租,一畝小麥成本在950元左右。”薑建軍說,在減產一半的情況下每畝至少要賠償300元以上才能保本,“最後理賠下來平均一畝地只賠了10元,根本起不到保險的作用。”

對此,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公司社旗支公司經理張中超表示,政策性保險只保障農業生產直接物化成本,每畝地保險金額最高為447元,種糧大戶的地租成本沒有納入到保障中。此外,減產是根據全省近3年平均畝產量計算的,減產高於30%的才賠償。根據農業部門提供的資料,河南近3年小麥平均畝產為415.9公斤,也就是說薑建軍承包地中只有畝產低於291.13公斤的部分,才在理賠範圍內。

“這種低保額的農業保險對於只有兩三畝地的散戶農民來說,意義不大。”長期關注三農問題的專家李鑫說,對於種植大戶來說,既保不了成本,也減少不了損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