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一夜之間,小藍單車被推上風口浪尖

最近, 共用單車領域最受關注的既不是摩拜也不是ofo, 而是小藍單車, 之所以備受關注, 源於押金難退的問題。 如果說是極個別用戶有這樣的遭遇,

那可能還能說得過去, 畢竟技術難免會出現問題。 但如果大量出現押金難退的問題, 或許就不再單單是技術問題, 背後的原因就值得被大家所重視。

更為重要的是, 小藍單車的押金難退問題, 持續的時間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早在十月份小藍單車就因為押金難退這個問題發佈了相關說明。

如今半個月過去, 似乎這個問題依然還在繼續, 還有更可怕的情況出現。 最近更是出現了退款資訊消失的問題, 有使用者押金狀態由“退款中”變更為“未交押金”, 但這些用戶並未收到小藍單車的押金退款, 如此一來, 也就意味著小藍單車押金難退的問題正在不斷加劇, 也正在接近用戶的底線。

自小藍單車面世以來, 它就以技術含量高、騎行體驗好著稱, 也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被視為市面上最好騎的共用單車。 不過單是技術含量高、騎行體驗好並非取勝的關鍵, 在競爭異常激烈的共用單車領域, 跑馬圈地依舊是競爭的焦點, 無論是摩拜還是ofo, 都拿出了最大的實力來投車,

動輒上十萬的投放量往往讓其他競爭對手望塵莫及。 小藍自然也不例外, 由於造車成本居高不下, 要想大規模產車和投車往往不太現實, 除非是有長期而且穩定的資本投入, 但從小藍單車融資的情況來看, 融資的路並不像摩拜和ofo那麼順利。

當然, 小藍除了技術含量高、騎行體驗好以外, 也還是有不少驚豔的表現, 今年年初推出的半年特權卡無疑是引人矚目的。 在當時, 被視為是共用單車領域開拓性的創新舉動, 就連摩拜和ofo都遠不及小藍的商業化進程, 不過也並不奇怪, 按照當時的競爭格局, 搶佔市場遠比商業化更值得做, 畢竟在異常激烈的競爭環境下, 活下去才是最根本的問題, 至於商業化道路, 那是活下去以後才應該考慮的問題。

就像當初的滴滴打車, 在與快的競爭期間, 用大筆的投入獲得市場回報以及用戶, 最終與快的合併, 再到後來與Uber的競爭, 無一例外的還是以搶佔為首要任務, 在這期間絲毫沒有考慮商業化的問題。 儘管當初肯定有商業化的佈局, 但並沒有實質性的舉動, 直到最終將Uber中國收入囊中, 滴滴打車才逐步加快了商業化的步伐, 但此時滴滴打車已經在出行市場站穩腳跟。

小藍單車面臨的境況, 與當初的滴滴打車卻截然不同, 在完全沒有站穩腳跟的情況下開啟商業化之路, 直到最終因為這場商業化之路帶來一系列不好的連鎖反應。半年特權卡的集中到期無疑就是押金難退的根本原因,小藍能否從這場因為押金集中退款的漩渦中走出來,實在是存在太多的變數,唯有時間能夠給出答案,當然,真正受其傷害的用戶也會選擇用腳說話。

直到最終因為這場商業化之路帶來一系列不好的連鎖反應。半年特權卡的集中到期無疑就是押金難退的根本原因,小藍能否從這場因為押金集中退款的漩渦中走出來,實在是存在太多的變數,唯有時間能夠給出答案,當然,真正受其傷害的用戶也會選擇用腳說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