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個農民嘴有點饞!純吃貨的他從嘴饞中攫取財富,只因他怪招連連

家住天津市寶坻區新開口鎮王家口村的孫友民, 是個村裡公認的吃貨。 因為家裡有個小作坊, 每到農忙時候就做編織袋售賣, 其他時候沒什麼活做。 所以就漸漸養成了好吃的習性。

為了滿足自己的口福, 孫友民經常任性地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他到廣東吃過掛綠的荔枝, 也去過雲南吃黑山羊肉, 還去過遼寧吃過黑豬肉。 可以說是哪裡有好吃的他就去哪兒。

2007年, 孫友民又按捺不住那顆吃貨的心了。 因為他在電視上又看上了一種叫做土花肉的湖南豬肉。 於是, 孫友民任性了一把!叫上了朋友一起去湖南吃豬肉。 2400公里距離, 只去一趟, 就花了近萬元。

村裡很多人難以理解孫友民的任性。 從湖南回來後, 和去其他地方不一樣的是, 孫友民吃土豬肉上癮了!經常郵購土豬肉。 烤著吃, 煮著吃, 最喜歡的還是涮著吃。 他說這樣可以吃出來原汁原味。

但是夏季來了, 炎熱的夏季使豬肉的保鮮成了問題, 郵寄的豬肉很容易變質。 因為吃慣了土豬肉的孫友民再也吃不慣天津本地的油膩白豬肉了, 這可讓愛吃的孫友民犯了難。

忍過了夏天的孫友民在2007年9月突發奇想, 我有地, 我乾脆自己養幾頭算了。 但是他轉頭又一想, 養一頭也是養, 乾脆多養點。

說幹就幹。 孫友民花了經營編織袋幾年下來的存款40萬元從湖南引進了2頭大公豬和30頭可以產仔的母豬。

自從這批豬進了豬圈, 孫友民就乾脆搬到豬圈來住了。 2007年剩下的幾個月裡, 他天天和這些豬生活在一起。

為了讓豬們儘快適應天津的氣候, 孫友民十天半個月就拉著豬們在豬圈附近跑步。

還把兩頭公豬單獨拉出來約架PK,他說這叫豬的肌肉鍛煉。沒事還騎著公豬出門溜達,他說這叫負重訓練……

到了2010年3月,孫友民的土豬存欄量達到了800頭。為了養豬,他把編織袋廠的收益全部轉到了豬圈裡。可意想不到的是,到了銷售的時候,他的豬肉銷售額卻還趕不上普通本地豬肉的零頭。

冒著賠本風險投入了近十年編織袋廠的錢眼看就要打水漂。2011年,孫友民決定再搏一把!

他開始給自己的土豬進行運動減肥,並建立了運動場,在運動場上用他養的藏獒來回不斷地驅趕,達到運動的目的。

然後在天津市區開設土豬肉專賣店,進行土豬肉售賣。平均一天賣一頭豬,一頭豬110斤肉,均價45元一斤。

但是雖然通過減肥的土豬,肉質上升了一個檔次。但是還是要比普通白豬肥。人們能接受土豬肉的瘦肉部分,而剩下的白肉則成了孫友民的一塊心病。

因為一隻豬的白肉部分能占到總重量的2成左右。嚴重影響到孫友民的利潤。

2014年的一次無意間的逛街,讓孫友民有了解決的方法。原來天津街頭有很多賣包子的店鋪,包子店用的碎肉就是由肥肉構成的。而這麼多的包子店裡,配料卻很統一,沒什麼太大差別。

如果用黑豬肉做包子餡兒,那麼肥肉找到了出路,還能打開另外一條銷售管道。就這樣,孫友民的包子鋪開張了,經過不斷地客戶積累,去年,也就是2016年,他的包子鋪每天能賣出2000多個包子,完美解決了土豬肥肉的心病的同時,還反過來帶動了土豬肉的銷售。

受包子鋪的啟發,孫友民又開了一家土豬肉菜館,僅在去年,一年就銷售了土豬2000頭。

好吃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從吃中發現商機並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潛質。誰說吃貨只能敗家不能創業?孫友民從吃貨做起,在不斷地堅持和創新下,就取得了相當不錯的銷售成績,關鍵就在於他的恒心和行動力!

還把兩頭公豬單獨拉出來約架PK,他說這叫豬的肌肉鍛煉。沒事還騎著公豬出門溜達,他說這叫負重訓練……

到了2010年3月,孫友民的土豬存欄量達到了800頭。為了養豬,他把編織袋廠的收益全部轉到了豬圈裡。可意想不到的是,到了銷售的時候,他的豬肉銷售額卻還趕不上普通本地豬肉的零頭。

冒著賠本風險投入了近十年編織袋廠的錢眼看就要打水漂。2011年,孫友民決定再搏一把!

他開始給自己的土豬進行運動減肥,並建立了運動場,在運動場上用他養的藏獒來回不斷地驅趕,達到運動的目的。

然後在天津市區開設土豬肉專賣店,進行土豬肉售賣。平均一天賣一頭豬,一頭豬110斤肉,均價45元一斤。

但是雖然通過減肥的土豬,肉質上升了一個檔次。但是還是要比普通白豬肥。人們能接受土豬肉的瘦肉部分,而剩下的白肉則成了孫友民的一塊心病。

因為一隻豬的白肉部分能占到總重量的2成左右。嚴重影響到孫友民的利潤。

2014年的一次無意間的逛街,讓孫友民有了解決的方法。原來天津街頭有很多賣包子的店鋪,包子店用的碎肉就是由肥肉構成的。而這麼多的包子店裡,配料卻很統一,沒什麼太大差別。

如果用黑豬肉做包子餡兒,那麼肥肉找到了出路,還能打開另外一條銷售管道。就這樣,孫友民的包子鋪開張了,經過不斷地客戶積累,去年,也就是2016年,他的包子鋪每天能賣出2000多個包子,完美解決了土豬肥肉的心病的同時,還反過來帶動了土豬肉的銷售。

受包子鋪的啟發,孫友民又開了一家土豬肉菜館,僅在去年,一年就銷售了土豬2000頭。

好吃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從吃中發現商機並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潛質。誰說吃貨只能敗家不能創業?孫友民從吃貨做起,在不斷地堅持和創新下,就取得了相當不錯的銷售成績,關鍵就在於他的恒心和行動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