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黃河連線專訪丨賀燕薇:教育重要的是喚醒靈性

聚焦資訊技術領域 為產業發聲

導讀

根據權威機構測算, 中國IT人才年缺口100萬。 然而, 我國高校每年培養了大量的電腦專業人才, 但能夠適應IT企業需要的人才, 尤其是掌握最新電腦應用技術, 具備大量專案經驗的IT人才卻少之又少。 眾多畢業生在畢業後因此感到盲目、焦灼, 就業?抑或出國留學?還是在家待業?成了一個橫在他們心中難以跨過的橫溝。 11月9日, 致力於為企業培養IT人才的河南智遊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落地太原。 對於上述畢業生存在的困惑, 黃河連線特此專訪的智游山西分公司負責人賀燕薇,

以下為內容實錄:

黃河連線:現在有很多大學生在畢業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便在家待業, 也有的大學生因為沒有專案開發經驗而不被重用......對於大學生畢業後的種種狀態, 您如何看待?

賀燕薇:大學生在畢業後, 只要心態好, 就一定能適用社會的發展。

時間能夠教會我們很多事情, 更多的人會選擇在一定時間內去做他認為更有價值的東西。 很多學生在畢業後不去工作而是在家待業, 這說明他並沒有為投入工作做好準備, 這無疑在浪費生命。 即使一份不是很中意的工作, 它也可以讓自己在工作中扎實、充實起來, 只要儘快進入工作狀態就能獲得實踐。 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實踐後, 我們才能瞭解自己會不會, 還有哪些潛能可以開發出來。

圖為賀燕薇接受採訪

黃河連線:對於用人單位所需的實踐經驗, 應試教育往往並不能夠滿足, 很多學生往往在畢業後進行協力廠商實踐教育, 對於二者您怎麼看?

賀燕薇:我個人並不抗拒應試教育。 無論是中國的教育體系還是外國的都會把人分為三六九等, 比如中國的教育體系是給每個同學打分, 國外教育一般是A、A+、B+等。 即使各個地區的高考狀元進入清華, 面對同一份考試試卷, 還是會被分為三六九等。 我們都喜歡跟優等人在一起, 這跟社會上優勝劣汰的進化規律是一致的。

尤其是在中國,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王者教育、自信教育、精英教育、激勵教育, 整個社會都在督促我們積極向上, 可能認為職業存在貴賤之分。 反觀日本, 由於日本的能源貧瘠, 危機頻發, 所以從小進行的都是危機教育,

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靠自己去爭取, 這種紮根於內心的危機感使日本人更理性, 不盲從。

無論是應試教育還是實踐教育, 為的都是讓人不斷提高, 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為了讓我們下一代的青年可以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想讓青年人儘快擔當起社會責任, 實現我們的夢想。

黃河連線:MOOC教育作為教育的一種補充, 很多人認為將取代協力廠商教育, 您認為是否有這種可能?

圖為智遊集團山西分公司成立

賀燕薇:我認為互聯網教育會不會取代線下教育。教育要進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溝通,這線上上沒辦法實現的。MOOC的知識體系太多,我們要在幾百個高校、幾萬個課程裡挑一個喜歡的課程,這很困難。放眼整個平臺,全部都是教授,全部都是高端課程,大家會很盲目,不知道如何選擇,加之無法即時互動,無法瞭解其思想,對於這堂課的認知無法即刻獲得回饋。在MOOC上,我們都是一個人在學習,不知道誰在同時學習這個內容。現在視頻網站的彈幕為何能如何盛行,因為大家想在獲取內容的時候得到大家的共鳴與即時交流,但是教學不是這樣。那學生接受教育的品質必然會有很大程度的縮水。所以線上教育對線下教育的衝擊只是暫時的。

圖為學員參觀智游集團山西分公司

無論是什麼教育方式,它們不在於教了我們什麼內容,而是教了我們對待事物的見解和思想。另外,教育環境對我們的影響是很大的,包括我們跟誰一起學習、交流思想,這也就是我們打造圈子的重要性。教育重要的是喚醒年輕人的靈性、對於某件事的熱愛、對自我潛能的發掘,而不僅僅是傳輸知識。教育不是讓我們變成一個學習工具,而是成為一個具備能動性思考的人。

黃河連線:對於年輕人從業後的迷茫,您有什麼建議麼?

賀燕薇:我們都聽過一個故事,有人讓你在花園裡摘一朵最美麗的花,只能向前走,不能回頭,而且只能摘一次,有的人認為後面有更好的,放棄了前面的美麗,結果再也沒有好的了;有的人認為後面不會有好的了,就摘了前面的,結果後面的,都只能無奈了。選擇也是這樣,要在恰當的時間抓住對的人,對的牌。有人會惶恐,有人會糾結,但是不選擇什麼也沒有,只能白白錯過。很多人之所以盲目,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沒有一個人生規劃,或者是做一些你認為的權威的人給你的規劃。但其實規劃也是一種選擇,當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不要問別人的意見,只會越問越盲目。

圖為智遊集團山西分公司部分員工合影

上大學之前,我們的學習有很明確的目標,上小學是為了上更好的初中,上初中是為了上更好的高中,那上了大學之後,我們發現,自己有很多種選擇,面對這麼多選擇,很多人不知道是應該考研還是工作或者留學。這個年齡階段做的事情太多了,沒有給自己的人生做過選擇的人在這個階段就會變得很迷茫,所以建議年輕人,從小試著做一些選擇。比如穿什麼東西,在做出的選擇多了之後,就會確定自己選擇的自信心。當你認為自己是對的,就逐漸主宰了自己命運,這也是為了以後選擇的時候不盲目。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能做的就是對於關心的人,多提醒,多鼓勵,幫他們證明他們的選擇是對的,這樣我們人人都可以成為別人的貴人。這也就是我理解的薪火相傳的含義......

聲明:

部分圖片及視頻來源於網路

黃河連線系太原九州連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本平臺法律顧問為山西晉商律師事務所

黃河連線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圖為智遊集團山西分公司成立

賀燕薇:我認為互聯網教育會不會取代線下教育。教育要進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溝通,這線上上沒辦法實現的。MOOC的知識體系太多,我們要在幾百個高校、幾萬個課程裡挑一個喜歡的課程,這很困難。放眼整個平臺,全部都是教授,全部都是高端課程,大家會很盲目,不知道如何選擇,加之無法即時互動,無法瞭解其思想,對於這堂課的認知無法即刻獲得回饋。在MOOC上,我們都是一個人在學習,不知道誰在同時學習這個內容。現在視頻網站的彈幕為何能如何盛行,因為大家想在獲取內容的時候得到大家的共鳴與即時交流,但是教學不是這樣。那學生接受教育的品質必然會有很大程度的縮水。所以線上教育對線下教育的衝擊只是暫時的。

圖為學員參觀智游集團山西分公司

無論是什麼教育方式,它們不在於教了我們什麼內容,而是教了我們對待事物的見解和思想。另外,教育環境對我們的影響是很大的,包括我們跟誰一起學習、交流思想,這也就是我們打造圈子的重要性。教育重要的是喚醒年輕人的靈性、對於某件事的熱愛、對自我潛能的發掘,而不僅僅是傳輸知識。教育不是讓我們變成一個學習工具,而是成為一個具備能動性思考的人。

黃河連線:對於年輕人從業後的迷茫,您有什麼建議麼?

賀燕薇:我們都聽過一個故事,有人讓你在花園裡摘一朵最美麗的花,只能向前走,不能回頭,而且只能摘一次,有的人認為後面有更好的,放棄了前面的美麗,結果再也沒有好的了;有的人認為後面不會有好的了,就摘了前面的,結果後面的,都只能無奈了。選擇也是這樣,要在恰當的時間抓住對的人,對的牌。有人會惶恐,有人會糾結,但是不選擇什麼也沒有,只能白白錯過。很多人之所以盲目,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沒有一個人生規劃,或者是做一些你認為的權威的人給你的規劃。但其實規劃也是一種選擇,當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不要問別人的意見,只會越問越盲目。

圖為智遊集團山西分公司部分員工合影

上大學之前,我們的學習有很明確的目標,上小學是為了上更好的初中,上初中是為了上更好的高中,那上了大學之後,我們發現,自己有很多種選擇,面對這麼多選擇,很多人不知道是應該考研還是工作或者留學。這個年齡階段做的事情太多了,沒有給自己的人生做過選擇的人在這個階段就會變得很迷茫,所以建議年輕人,從小試著做一些選擇。比如穿什麼東西,在做出的選擇多了之後,就會確定自己選擇的自信心。當你認為自己是對的,就逐漸主宰了自己命運,這也是為了以後選擇的時候不盲目。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能做的就是對於關心的人,多提醒,多鼓勵,幫他們證明他們的選擇是對的,這樣我們人人都可以成為別人的貴人。這也就是我理解的薪火相傳的含義......

聲明:

部分圖片及視頻來源於網路

黃河連線系太原九州連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本平臺法律顧問為山西晉商律師事務所

黃河連線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