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杭州余杭創新設置“30日迴圈工作法” 為安全生產撐起一片藍天

安全的生產環境是最大的公共產品之一,而防微杜漸、行更勝於言。 今年以來,杭州余杭用“30日迴圈工作法”滾動排查、整改、督辦全區生產製造過程中的各類安全隱患,探索建立了獨具余杭特色的事故防控新方法。

從事安監執法的賀雲飛現在是一位非著名“嗅探”——每天不是跋山涉水查找隱蔽窩藏的“三無”加工基地,就是暗訪跟拍生產車間,不但能嫺熟運用三維地圖、遙控操作無人機,對於建築施工、危險化學品、鐵路交通甚至特種設備等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相關法規法條也都捋得清清楚楚。

“老賀的工作是我們這‘30日迴圈工作法’的首要環節,我們聯合新聞媒體等組成暗訪組,根據收集到的線索對全區各個經營單位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並製作視頻,在每月一次的全區安全生產隱患整改通報會上進行曝光。

”余杭區安委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余杭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用陪同接待,直插現場,直指隱患源頭,將現場一手資料暴露出來的問題根據安全生產監管職責規定,明確責任單位、整改時限和整改要求,下達交辦單並抄送到區政府各分管領導處。 各個責任單位隨即按要求對安全隱患進行整改,原則上整改時間為10-15天,事前必須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時間節點、整治目標並將方案上報備案。

余杭區安委辦在下發交辦單15天后進行實地驗收,確認是否整改到位;未到位的落實二次交辦直至辦結。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二次交辦仍然未整改到位的,余杭也有“尚方寶劍”——區大督查考評辦和區紀委監察局將視情啟動約談問責。 這樣一套“暗訪、曝光、交辦、整改、驗收、通報、約談問責”組合拳打下來,一般需要30天。

通過安全隱患整改督辦“30日迴圈工作法”,余杭還從消防、危化品使用等領域中,梳理出共性隱患事項,部署開展了安全生產十大專項整治,一方面強化了責任落實,另一方面通過壓力傳導還倒逼形成了政府、企業、員工“共建共治共用”安全生產環境的共識。

今年9月,余杭區一家絕緣材料公司在被排查到危化品存放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區安監、屬地街道、企業通力合作、立即停產整頓,在一周內對危化品倉庫進行整體拆除,最終在15天內完成了督辦單所有整改內容並主動邀請行業專家對整體廠房進行安全評價。 經此一役,街道對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決心更大了,當事企業懸而未決的安全包袱終於丟下了,企業輕鬆上陣並很快制定了新的專案和安全標準推進計畫。

創新設置的“30日迴圈工作法”,為余杭各家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打造撐起了一片藍天。 截至目前,余杭已開展十輪隱患曝光,交辦隱患2308條,共整治247家單位,涉及面積28萬餘平方米;全區未發生較大事故,上報的各類事故也同比下降35.1%,一個有序的安全生產防控體系在余杭初步形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