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藏族婆婆患食管癌住進ICU 語言不通怎麼辦?

四川省腫瘤醫院ICU護士拿著“一指明”與赤措婆婆溝通 攝影記者 王紅強

近日,藏族婆婆赤措因食管癌,在四川省腫瘤醫院接受了“大手術”:頸部、胸部、腹部各開一刀,將食管內的腫瘤全部切除。

術後,赤措婆婆被緊急送進ICU進行觀察。

護士小王是第一個接觸赤措婆婆的ICU醫務人員,在做檢查的時候,她只聽見赤措婆婆喃喃自語,表情上看有些不舒服,卻不知道她在說什麼。 “婆婆只會藏語,不通漢語。 ”

這可急壞了大夥。 為了與赤措婆婆順利交流,主管醫生徐醫生想到一招:“用畫漫畫加備註文字的方式”,溝通障礙迎刃而解……

糟糕!

藏族婆婆想小便

但語言不通,護士束手無策

“喂,婆婆,你怎麼了,哪裡不舒服嗎?”11月9日晚,赤措婆婆術後被緊急送往ICU,管床的小王看著這位術後憔悴的老人,一臉茫然地呼叫著。

赤措婆婆無助地喃喃自語,可惜無人聽得懂,只得在床上翻動著。

“徐醫生,你快看看這個病人,她是不是切口疼痛嘛,不知道她到底要做什麼,病人很煩躁”;“組長,快來看看我這邊,婆婆聽不懂我的話”……管床的小王不停地呼喊著,忙著吸痰、忙著采動脈血、忙著看心電監護……心急如焚。

“給1mg鎮痛劑,通知家屬到床旁翻譯。 ”主管醫生徐醫生果斷下了醫囑,“把床頭白板和粗筆拿過來,鬆開約束帶,讓婆婆寫字,如果她不會寫就我們寫出來讓她辨認。 ”小王立刻執行。 無奈,赤措婆婆不會寫字,也不識字,只能等待老人的孩子到來。

煎熬的等待中看見了穿著隔離衣、戴著口罩帽子的家屬。 從家屬口中得知,赤措婆婆想小便,但不知道已留置尿管而造成了不安和恐懼。

妙招!

拿出手繪漫畫神器——一指明

婆婆擺出勝利手勢轉出ICU

平均海拔4700米的西藏那曲地區聶榮縣,廣袤的大草原一望無際,赤措婆婆就生活在那兒。 草原上的生活,使得赤措婆婆性格開朗,哪怕身上連接著各式各樣的醫療導管,她依然常帶笑容。 赤措婆婆得了食管癌,好在病情沒有惡化,通過手術成功切除了食管內的腫瘤。

醫務人員們拿出了幾張畫著漫畫的紙,紙上的漫畫人物,有的在嘔吐,有的在上廁所,有的則表示傷口痛……這幾張漫畫,被醫院稱為“一指明”。 “病人無法交流的時候,只需要指一下漫畫上的對應圖案,我們就知道他們需要什麼了。 ”

醫務人員讓赤措婆婆的家屬對著“一指明”,用藏語發音和手舞足蹈的方式讀出來、表達出來,醫務人員再用類似的漢語發音標注在每一幅畫下麵。

當赤措婆婆需要的時候,醫務人員就用漢語引導下的發音跟她溝通。

“一指明共標注了16句話,包括了一般病患在病床上的大多數需求。 ”走出病房,劉鑫跟記者說:“剛開始說藏語的時候,我們都覺得彆扭,現在過了幾天要好一些了!”

11月16日上午,赤措婆婆被轉到了普通病房。 當赤措婆婆躺上推車,離開ICU的那一刻,長長的走廊上,赤措婆婆為醫務人員們做出了“V”的勝利手勢。

發明!

醫生多才多藝

一指明漫畫為醫務人員手繪

“這份一指明是在2010年左右,由幾名護士手繪的。 ”四川省腫瘤醫院ICU主任盧松介紹,因為一些病患進入ICU後會插管,導致無法說話,所以最初有了文字版本和手勢版本的“一指明”;後來,又遇上一些不識字、性格急的病患,醫務人員便手繪了漫畫版本的“一指明”;現在,又遇上赤措婆婆,於是藏語版本的“一指明”誕生了。

“我也和赤措婆婆交流了幾句,簡單好用!”

整個ICU部門,在四川省腫瘤醫院是有名的多才多藝。 劉鑫說,這兒除了會畫畫的,還有會剪輯、音樂、攝影等等特長的醫務人員。 盧松笑言,在醫院只有ICU獨立舉辦過一次文藝晚會。 成都商報記者 王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