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位“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隊長的小目標(圖)

圖為醫療專家為村民義診。

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的農民努爾曼古麗·買提吐爾地最近心情格外好,與村裡的小媳婦們拉家常時,總是感歎:“靠勞動賺錢的感覺真好。

多方調查定下目標

努爾曼古麗是葉城縣薩依巴格鄉霍伊拉坎特村村民。 前不久,她參加摘棉花務工活動,45天賺了4800元。

“我現在明白了,黨和政府給我們創造了很多工作機會,只要你不怕苦不怕累,賺錢的機會多著呢。 ”努爾曼古麗說,這個道理很多村民比她明白得早,已經到處“找錢”賺了。 而這番可喜的變化,離不開一個人的付出。

他就是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機關“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總領隊、霍伊拉坎特村“訪惠聚”工作隊隊長、村第一書記楊育清。 2017年2月,他參加“訪惠聚”駐村工作來到霍依拉坎特村。

楊育清有著豐富的群眾工作經驗。 剛駐村,他就通過與上一批工作隊仔細交接、與村幹部反復交流、入戶走訪調查等方法,摸清了村裡的實際情況:霍伊拉坎特村雖已實現整村脫貧,但村集體收入不高,富裕戶少,村民致富意識不強,致富管道狹窄,尤其是剛脫貧的67戶村民,仍存在返貧的可能性。

面對這些情況,楊育清給自己定了個目標:利用駐村這一年,引導村民走上產業增收致富路。

精准發力增收致富

在霍伊拉坎特村,村民大多以種植核桃為主。 以往,人們將收穫的核桃帶到巴紮上零售,就像賣菜一樣,賣多少掙多少,價格低且收入不穩定。 冬天以來,楊育清就一直琢磨,怎樣才能讓核桃變成致富的“金果果”。

為讓核桃增產,楊育清先後邀請3名專家到村裡傳授種植、病蟲害防治等技術知識。 豐收後,他聯繫企業到村裡開設核桃加工廠,為村民的核桃打開了銷路,還為60名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

他還帶領工作隊隊員、親朋好友們攜手推廣,賣掉3.5噸核桃。

此外,楊育清很注重擴大普惠成果。 在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黨組和機關的大力支持下,村裡修建農村公路5.5公里、安裝路燈70盞,邀請專家醫生為村民義診……

村民致富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有一天,布阿斯木·艾拜都拉找到楊育清,表示自己有縫紉技術,想創辦一家縫紉合作社,帶領大夥持續增收,由於資金問題遲遲沒有啟動。

經多方協調,楊育清與工作隊隊員聯繫到一家企業,贊助20台縫紉機,作為村集體資產入股縫紉合作社。 如今,布阿斯木的合作社運行良好,並聘用了7名村民。

致富路開了好頭,楊育清又忙著分內容、分重點、分人群,為村民們宣講党的十九大精神。

大家邊學習邊探討,未來怎樣抓好當前成果,走好產業增收致富路,用實際行動支持鄉村振興戰略。 (王娜 李明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