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直接關係到孩子教育的好壞

很多時候, 我們常能夠在孩子身上看到父母的影子, 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作為父母, 當我們發現孩子身上有不好的現象出現時, 首先要做的不是批評孩子, 而是應該找找自身的原因。 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上時是純潔無瑕的, 沒有半點塵埃。 可是, 為什麼長大後有的孩子善良仁愛, 有的卻霸道自私呢?其實, 這一切都是父母長輩們書寫的結果。 這也就是我們會說“父母是原件, 孩子是影本”的原因。

看一個孩子你就會知道他的父母是什麼樣的人, 看父母你也就會知道他們的孩子會是什麼樣。 這樣的結論放在別人身上,

我們會覺得很准, 可如果用來說自己, 我們卻總會說不是, 真的是這樣嗎?

豪豪的媽媽總是以豪豪為傲, 因為豪豪從小就是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可是, 這天媽媽帶著豪豪去姥姥家, 豪豪在與表弟玩耍時, 媽媽無意間忽然聽到豪豪在罵表弟笨。

媽媽聽了很是生氣, 就把豪豪叫到身邊質問:“為什麼罵弟弟笨?你以前可是從來不罵人的啊!”然而, 讓媽媽沒想到的是, 豪豪反而振振有詞地對媽媽說:“你也罵過我笨啊!為什麼媽媽就可以罵人, 而我卻不能呢?”

豪豪的話讓媽媽猛然想起, 前些天她在教豪豪算術時, 因為教了幾遍豪豪都沒學會, 實在耐不住性子了, 就順嘴說了一句:“你怎麼那麼笨呢?簡直笨死了!”面對豪豪的問話,

媽媽無言以對, 她終於深刻地體會到了“父母是原件, 孩子是影本”這一簡單而深具影響力的教育原則。

影子

很多時候, 我們常常能夠在孩子身上看到父母的影子, 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作為父母, 當我們發現孩子身上有不好的現象出現時,

首先要做的不是批評孩子, 而是應該找找自身的原因。 無論何時何地, 請你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因為在你身邊, 時刻有著一雙純真無邪的眼睛默默地注視著你。

電視上曾有過這樣一則公益廣告, 使人難以忘懷:一個小男孩透過門縫看到自己的母親在給家裡的長輩洗腳, 於是, 男孩立刻去廚房自己端來了一盆水, 要為母親洗腳。

父母總是處在孩子默默地關注中, 無論我們說什麼、做什麼, 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深刻的影響。 因為在孩子天真無邪、不諳世事的世界裡, 父母的一言一行永遠佔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 他們的潛意識會認同自己的父母, 會在不知不覺中模仿自己的父母, 把父母的舉動真實地複印出來。

如果媽媽是一位特別注重穿衣打扮的人, 孩子一定也很愛裝扮自己;如果父母愛說別人的不是, 孩子也不會例外;如果父母經常說髒話、粗話, 孩子也一定如此……這是家庭教育的定律。

剛上初中二年級的玲玲動不動就抱怨社會不好, 還動不動就說老師勢利……為什麼一個剛剛十二三歲的孩子會帶有如此大的負面能量?帶著這樣的問題父母來找我做諮詢。

通過個案處理, 發現原因是她的父母總是在家裡飯桌上抱怨社會的不公以及領導的不好, 父母的話刻印到了孩子的心上, 導致她在不知不覺中也帶著這樣的思想看待社會、看待周圍的一切。 這是一個活生生的“父母是原件, 孩子是影本”的複印過程, 應當引起我們的警醒。

這十年來我在心智家園課程上進行個案處理的過程中, 清楚地看到很多大人以為孩子還小, 覺得孩子還聽不懂我們的話, 但其實孩子在胎兒期就已經有了對於外在的感受和記憶了, 只是孩子的語言和能量還無法表達自己的主張而已。

記憶

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提醒自己,要儘量減少給孩子輸入錯誤的記憶和負面的能量。我們吃飯時說的話、在生活中做的事,都會在不知不覺中複印到孩子的心裡,影響著孩子的未來。

教育界有這樣一句話:“孩子的心是塊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穫;播上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穫;播上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穫;播上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穫。”可以說,父母的言行決定了孩子一生的命運。

父母若性格開朗,孩子也會積極向上;父母若尊卑有序,孩子也會尊老愛幼;父母若善良友愛,孩子也會愛心十足;父母若勤勞勇敢,孩子也會勇往直前;父母若相親相愛,孩子也會內心強大,對未來充滿信心……

所以,作為父母,當你發現孩子口不擇言時,你應該警醒:問題的癥結其實就出在自己身上。我曾經看到一位母親大呼小叫要孩子趕快去洗手:“你為什麼就是不肯照我的話去做?你為什麼非要逼得我罵人?”沒想到兒子居然無辜地回答:“我沒有要你那麼大聲地說話啊,根本是你自己想罵人的。”

這個孩子是完全正確的,當大人情緒失控的時候,完全是父母本身的問題,不要把自己的錯全部推到孩子身上。很多時候孩子被迫充當了父母的心理醫生,充當了父母釋放情緒的通道。

管教孩子時,父母有時候難免會失去耐心,但親子關係本就不是對等關係,既然父母擁有大部分的權利,當然也就必須肩負大部分的責任。要想解決互相抨擊的問題,關鍵還在大人身上。

為人父母者千萬不可忘記,當你在教訓孩子的時候,他們並不會把耳朵捂住,他們會記下你說過的每一句話。孩子難免會犯錯,需要大人的教導,可他們畢竟還年幼,對於很多事情都只是一知半解,發脾氣並不能讓孩子真正明白問題出在哪裡。

在管教孩子時,父母一定要明確指出孩子的錯誤,避免使用粗俗的語言抨擊孩子,更不可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特別是應該避免使用類似“你總是……”“你從來不……”等措辭,因為在這些說法裡,父母並沒有明確指出孩子到底錯在哪裡,而只是一味地暗示孩子整個人都有問題,長此以往就會讓孩子變得自暴自棄。父母應該對孩子說:“記得用紙巾把嘴擦乾淨哦”,而不要對孩子說:“你這個噁心的邋遢鬼”!

孩子時時刻刻都會把父母作為自己的榜樣,所以,當孩子犯錯誤時,一定要在不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給孩子以指正和建議,父母的舉手投足始終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身教重於言教,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家庭

家庭是一所學校,家庭教育是主導孩子一生的基礎教育。每個家庭都有著自身獨特的方式,通過家庭環境氛圍以及父母的言論、行為對孩子產生深入骨髓的影響,在無形中塑造著孩子的人格品德與基本素質,這是任何學校及社會教育都永遠替代不了的。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讓孩子看到我們相親相愛、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互相信任的幸福畫面;讓孩子看到我們認真讀書、勤奮工作的努力身影;讓孩子看到我們樂於助人、懂得感恩的生動形象;讓孩子看到我們孝敬父母、團結親友的美好場景……如此,不管將來我們的孩子身在何處,無論他面臨怎樣的困境,他都會受到存儲在自己心智中的這些美好記憶的激勵,從而強大自己的內心,提升自己的能量,勇敢地走出困境,達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作為父母,我們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夠真正成為孩子的表率,培養出孩子的好品德,奠定孩子美好未來的基礎。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讓作為原件的自己美好一點,再美好一點,更美好一點,我們的“影本”才能夠更加璀璨和優秀!

記憶

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提醒自己,要儘量減少給孩子輸入錯誤的記憶和負面的能量。我們吃飯時說的話、在生活中做的事,都會在不知不覺中複印到孩子的心裡,影響著孩子的未來。

教育界有這樣一句話:“孩子的心是塊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穫;播上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穫;播上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穫;播上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穫。”可以說,父母的言行決定了孩子一生的命運。

父母若性格開朗,孩子也會積極向上;父母若尊卑有序,孩子也會尊老愛幼;父母若善良友愛,孩子也會愛心十足;父母若勤勞勇敢,孩子也會勇往直前;父母若相親相愛,孩子也會內心強大,對未來充滿信心……

所以,作為父母,當你發現孩子口不擇言時,你應該警醒:問題的癥結其實就出在自己身上。我曾經看到一位母親大呼小叫要孩子趕快去洗手:“你為什麼就是不肯照我的話去做?你為什麼非要逼得我罵人?”沒想到兒子居然無辜地回答:“我沒有要你那麼大聲地說話啊,根本是你自己想罵人的。”

這個孩子是完全正確的,當大人情緒失控的時候,完全是父母本身的問題,不要把自己的錯全部推到孩子身上。很多時候孩子被迫充當了父母的心理醫生,充當了父母釋放情緒的通道。

管教孩子時,父母有時候難免會失去耐心,但親子關係本就不是對等關係,既然父母擁有大部分的權利,當然也就必須肩負大部分的責任。要想解決互相抨擊的問題,關鍵還在大人身上。

為人父母者千萬不可忘記,當你在教訓孩子的時候,他們並不會把耳朵捂住,他們會記下你說過的每一句話。孩子難免會犯錯,需要大人的教導,可他們畢竟還年幼,對於很多事情都只是一知半解,發脾氣並不能讓孩子真正明白問題出在哪裡。

在管教孩子時,父母一定要明確指出孩子的錯誤,避免使用粗俗的語言抨擊孩子,更不可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特別是應該避免使用類似“你總是……”“你從來不……”等措辭,因為在這些說法裡,父母並沒有明確指出孩子到底錯在哪裡,而只是一味地暗示孩子整個人都有問題,長此以往就會讓孩子變得自暴自棄。父母應該對孩子說:“記得用紙巾把嘴擦乾淨哦”,而不要對孩子說:“你這個噁心的邋遢鬼”!

孩子時時刻刻都會把父母作為自己的榜樣,所以,當孩子犯錯誤時,一定要在不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給孩子以指正和建議,父母的舉手投足始終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身教重於言教,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家庭

家庭是一所學校,家庭教育是主導孩子一生的基礎教育。每個家庭都有著自身獨特的方式,通過家庭環境氛圍以及父母的言論、行為對孩子產生深入骨髓的影響,在無形中塑造著孩子的人格品德與基本素質,這是任何學校及社會教育都永遠替代不了的。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讓孩子看到我們相親相愛、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互相信任的幸福畫面;讓孩子看到我們認真讀書、勤奮工作的努力身影;讓孩子看到我們樂於助人、懂得感恩的生動形象;讓孩子看到我們孝敬父母、團結親友的美好場景……如此,不管將來我們的孩子身在何處,無論他面臨怎樣的困境,他都會受到存儲在自己心智中的這些美好記憶的激勵,從而強大自己的內心,提升自己的能量,勇敢地走出困境,達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作為父母,我們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夠真正成為孩子的表率,培養出孩子的好品德,奠定孩子美好未來的基礎。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讓作為原件的自己美好一點,再美好一點,更美好一點,我們的“影本”才能夠更加璀璨和優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