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科比·布萊恩特喜歡將每個角色都演繹到極致

角色球員, 有別于巨星。

巨星是有包攬一切的能力。 角色球員呢?他們只做自己擅長的事。 背身機器。 定點射手。 防守尖兵。 中距離單挑。 弱側突破手。 等等, 等等。

科比·布萊恩特當過角色球員嗎?當過。 但那是他生涯頭兩年。

之後, 他一直是巨星。

但他換過的角色, 卻多不勝數——雖然你看一眼資料單, “啊科比今天又25分5籃板5助攻了, 那大概他一直在這麼打吧?”

不是的。

1995年夏天, 科比每天早上五點去訓練館, 待到晚上七點才走人。 這年夏天, 已經長到196公分的科比, 有了兩個重大收穫。

其一:此前在高中聯賽什麼位置都打的他,

決定要打後衛了。 “我的未來在NBA, 我的身體條件是該打後衛的。 ”

其二:他跟比他大半歲的紐約街球能手高德-山姆高德一起打球, 學了一招:妖異華麗的大幅度體前運球變向, 如今這個動作——單手單側運球, 非持球手忽然伸出外撥交叉變向——就叫做“山姆高德運球”。

多年後, 山姆高德將到中國浙江打職業籃球, 但那是另一個故事了。

1997年1月3日, 在對陣薩克拉門托國王隊的比賽中, 科比10投6中, 10罰9中, 得到了21分。 1月底, 埃迪·鐘斯受傷。 1月28日, 科比, 18歲半, 為湖人首發出陣。 他創了NBA史上首發球員的最年輕記錄。

德爾-哈裡斯教練十二年後回憶說, 那時, 科比會走到他身前, 說:

“教練, 你給我球, 讓大家拉開, 我可以單挑幹掉聯盟裡的任何球員。 ”

“教練, 我可以背身單挑任何人, 你只要給我機會。 ”

哈裡斯教練都無奈地笑了:

“科比, 我知道你可以, 但我沒法把鯊魚轟開, 把禁區讓給你去單打啊!”

1997年西部半決賽第五場, 郵差32分20籃板, 斯托克頓24分10助攻。 兩個NBA50大的老英雄穩准狠的撲滅了湖人的反擊, 沒給鯊魚反擊的機會。

本場末尾, 科比成了主角。

比賽還剩1分46秒時, 鯊魚對郵差犯規, 被罰下場, 湖人領先, 然而軍中無大將, 全隊都緊張得不敢投籃。 於是:

雙方89平, 科比在亂軍之中撿到球, 終止了爵士的進攻。 還剩11秒。 比賽最後時刻雙方打平。 哈裡斯決定了:

“科比, 你投這個球!”

18歲的新人科比-布萊恩特, 運球過半場, 面對爵士的布萊恩拉塞爾, 原地運球, 右手持球順步突破, 加速, 急停, 晃開了拉塞爾——但他重心收的幅度太大, 起跳投籃時已經把握不住, 球出手, 太低了。 三不沾。

48分鐘比賽結束, 雙方進入加時。 哈裡斯教練抿了抿嘴, 拍了拍手。

加時賽一開始, 科比左翼三分, 又是三不沾。

三分鐘後, 科比右翼華麗地大幅變向, 突破籃下, 拋射打板得分, 湖人93比94落後1分。

比賽剩40秒, 湖人93比96, 科比再次三分球——三不沾。

又一次三分不中後, 爵士98比93取勝, 就此4比1淘汰湖人。

這是第一次, 科比在鯊魚倒下後企圖接管比賽, 當一回英雄, 未遂。

雖則如此, 哈裡斯教練給了科比足夠的信任, 鯊魚也對科比的勇氣很是推許:

“那陣子, 科比是唯一有膽子, 站出來投籃的傢伙!”

1998年2月, 科比說:

“我從大夢奧拉朱旺的錄影帶裡學會了後撤步跳投;底線投籃, 則是從奧斯卡-羅伯遜(一般公認為NBA史上第二偉大的組織後衛)那裡學來;從珍珠門羅(NBA50大的得分後衛)那裡我學會了假動作晃動。 ”以及, 從魔術師詹森身上呢?“我學到了真誠熱情地打比賽。 ”

2000年2月, 裡克·福克斯如此說科比:

“他不再把比賽當成個人單打秀了。 ”

與此同時, 科比的防守, 開始讓全聯盟刮目相看, 老學究教練拉裡·布朗都嘖嘖稱讚:

“科比是年輕一代的榜樣。 每年他都在學習穩固, 如今他不再單是個花式扣籃手了, 他是個扎實的NBA球員。 ”

那年西部決賽第七場, 對開拓者, 湖人最後時刻的攻勢如下:

科比弧頂接球, 投籃假動作, 讓過皮彭,急停中投,72比75,落後3分。

科比左翼運球,繞掩護,突破中路,胯下運球晃動,中投,83比79,湖人領先4分。

下一回合,科比面對史上最偉大的防守者之一皮彭,低身運球,右手,胯下換到左手,忽然變向突破,踏進內線第一步。所有眼睛都在盯著他,等著他進攻。

然而,科比沒有單挑:他將球高高拋起。

開拓者諸將愕然轉身,看見一個烏金交加的大怪物騰空而起,霹靂一聲,將球按進了籃筐。那是鯊魚。科比在關鍵時刻,傳球給了鯊魚,裡應外合的一球,85比79。勝局鎖定。全場金色的球迷尖叫起立,開拓者隊員互遞著“你覺得我們還有機會沒”的眼神……鯊魚圓睜雙目張開大口,朝科比狂奔而去,而科比伸手附耳,享受全場歡呼。

到此為止,他終於是個傑出的面筐攻擊手了。

下一步,是成為一個關鍵殺手。

2001年西部半決賽第四場,科比得到48分。具體:

華麗的弧頂變向突破,拋射不中後高高跳起,前場籃板補中。

助攻弱側費舍爾投中三分。

抓到後場籃板後一條龍突破,追身中投得分。

弱側神出鬼沒地抄球,追身中投得分——科比齜牙咧嘴,露出了殺氣。

弧頂連續用變向晃動閃開國王防守幹將克利斯蒂,在迪瓦茨頭頂扣籃——就是五年前,那個與自己交換的迪瓦茨。

鯊魚默認了:在客場,主動權屬於科比。他可以在反擊中自主支配球,他可以獨自單挑。科比甚至去嘲諷了國王的王牌克裡斯-韋伯,在一次被犯規後去和216公分的迪瓦茨對視。他喜歡對手的怒火。

每次得分後,科比都用力地咀嚼口香糖,惡狠狠地搖頭微笑:

“你們太爛了!”

單是擊敗對手,沒法讓他過癮。他必須挑起對手的怒火,看對手沖他惡狠狠地沖來,他才有繼續淩虐對手的動力。

第二節,科比一個華麗的變向晃開克利斯蒂,面對國王兩大內線拋射得分,追加罰球。鯊魚在板凳上開始為他叫好:“上啊,哥們!”第三節,鯊魚內線接球後,等著科比走位,回傳,科比用一個妖異的高手位拋射得分。似乎被這個球激勵了,科比明白了:鯊魚允許他自行發揮。

比賽最後時刻,科比運球穿越國王的雙人夾擊,在底線施展一個匪夷所思的後轉身,橫向滯空,右手送出球打板得分,投中本場個人第15球。全場比賽,科比打滿48分鐘,29投15中,得到48分16籃板3助攻。

用國王隊克利斯蒂的話:“他彈速驚人,就像個高蹺棍似的”。

他苦練的中投,他閃電般的第一步,他華麗的一對一,他的殺氣,國王隊難以應付。

2002年總決賽,科比第四節場均8.8分,命中率達到63%。禪師也沒忘了誇他,“我們依賴著科比的成熟、領袖,以及他接管比賽的能力。他和鯊魚真是一對啊!”

下一步,是成為一個肌肉怪。

2002年夏天,科比給自己加了7公斤體重,苦練了背身單打和遠射。他整個身體都變寬了。曾經輕靈秀逸的他,成了一個肌肉怪。

他的風格也開始變了。剛入行時,他是個輕盈飄逸的攻擊手;湖人第一個冠軍時,他是個全能突破手,外加防守幹將;後兩個冠軍,他是兇猛的面筐攻擊手,還有高難度的中投,用繁複華麗的招式打球。但2002年呢?他練成了高起跳、高出手點、略帶後仰的滯空中投,專門用來應付對方的高強度防守。他的右手突破急停跳投和左手突破急停跳投,動作甚至全然不同——左手突破急停跳投比較順勢,收球即可;右手突破急停跳投時,他通常會從雙腳平行起跳,空中扭轉到右肩靠前(還經常要踢右腿保持平衡)。

從此,他可以從球場任何角度,隨時出手投中球。他的射程遠到幾乎無限。

2005年,他練出一身橫練肌肉,外加那無可封蓋的後仰投籃,令他可以用背身碾壓對手:

——比他高的人,速率沒他快,一個橫肩直接碾過去。

——比他重心低的人,科比可以左右翻身隨意中投。

在進攻端,你已甚少看到他早年的大幅度側拉運球。低位技術的增長,力量的加強,他更懂得用肩膀做一些細微的動作。他的左右手難分仲伯,甚至可以用左手投三分。於是在運球時,他的肩膀晃動輕緩卻合理,可以在極小空間內把對手讓在身後。

到27歲,他的彈跳力與速度已不及2001年,但他的力量、柔韌性和協調性,卻逐步達到聯盟頂級。他的舒張、重心控制隨心所欲,於是,在無球跑動或啟動時,他的變速、重心高低變化都可以讓跟防者覺得在跟隨一條蛇。

配以他夏季每天2000次的投籃練習,以及他經年累月的一對一自我雕琢。在進攻端,幾乎沒有他做不出來的動作。到最後,遇到不同防守,他的身體便像條件反射般轉換到進攻態度,其快甚至不需要調整。無論是背身單打、面筐切入、無球跑動後接球繞掩護尋求攻擊,他都有無數花招可以展示。他的射程遠達半場的任何地點,而且,他擁有驚人的體能——不如此,無法支撐每場30次甚至40次的投籃。

他的身體條件幾乎純出於他對自己的虐待。他可以在一個夏季增重20磅,下一個夏天又改換另一種體型。他的球感和節奏感勝於同位置的其他人一籌。他的控球能力甚至可以勝任組織後衛。在任何一個技術環節,他都足夠傑出,而在將之融會貫通時,他便成為聯盟獨一無二的技巧展示機。

接下來呢?是無數招式的雕琢。

2008年,布萊恩-肖說,如果訓練時你使出一個新招,他會要求再來一次。“那,你剛才那個招式,再來一次!”德文-喬治說,更可怕的是,科比能隨時給自己添加招式。大多數球員都是在訓練裡自己練熟了,而科比會在一天訓練裡用一個招式,第二天比賽裡就使出來。

再下一步呢?

他想成為一個不讓隊友為難的攻擊手。

2008年組成雙塔後,科比每場有七成以上的攻擊採用高位的跳投,他在罰球線以上活動頻繁,偶爾的罰球線以下移動也是迅速橫移後的投籃。很顯然:減少翼側活動和禁區活動後,他為雙塔留出了移動空間,也為阿裡紮、奧多姆的空切騰開了地方。

這就是科比做出的犧牲:他遷就著雙塔,減少自己的個人突破,儘量用簡潔的跳投解決問題。

最後一步呢?成為一個不用隊友拉開,也能得分的怪物?

2009-10季初,他找到了自己的新位置:中距離靠底線,背身要球,單打對手。經過夏季跟隨大夢的苦練後,他的背身步伐圓轉如意,無愧於聯盟背筐進攻最好的選手。本來,按他原有的投籃、步伐和全面技巧,本來就不需要手把手教,大夢所做的,無非是稍微給了一點意見和指導。

此前兩季,他已經習慣於靜態的中距離原地試探步了。如今他又結合了背身要位、撤步和底線翻身等花招。他打得越來越簡潔流暢,舉重若輕。

反過來,他的面筐投籃卻似乎始終沒找到感覺。畢竟已經31歲,他的速度已不如當年。他開始更多依賴技巧、節奏、晃動和手感,不再像當年電光爆發般突破了。

從瘦弱,到健壯,到肌肉怪,到精幹。

從面筐突破狂魔,到萬花筒般的攻擊武器,到靜態背身魔王。

從需要隊友拉開的,甚至要鯊魚讓開的單挑手,變成了遷就拜納姆的黑曼巴。

有多少角色呢?

讓過皮彭,急停中投,72比75,落後3分。

科比左翼運球,繞掩護,突破中路,胯下運球晃動,中投,83比79,湖人領先4分。

下一回合,科比面對史上最偉大的防守者之一皮彭,低身運球,右手,胯下換到左手,忽然變向突破,踏進內線第一步。所有眼睛都在盯著他,等著他進攻。

然而,科比沒有單挑:他將球高高拋起。

開拓者諸將愕然轉身,看見一個烏金交加的大怪物騰空而起,霹靂一聲,將球按進了籃筐。那是鯊魚。科比在關鍵時刻,傳球給了鯊魚,裡應外合的一球,85比79。勝局鎖定。全場金色的球迷尖叫起立,開拓者隊員互遞著“你覺得我們還有機會沒”的眼神……鯊魚圓睜雙目張開大口,朝科比狂奔而去,而科比伸手附耳,享受全場歡呼。

到此為止,他終於是個傑出的面筐攻擊手了。

下一步,是成為一個關鍵殺手。

2001年西部半決賽第四場,科比得到48分。具體:

華麗的弧頂變向突破,拋射不中後高高跳起,前場籃板補中。

助攻弱側費舍爾投中三分。

抓到後場籃板後一條龍突破,追身中投得分。

弱側神出鬼沒地抄球,追身中投得分——科比齜牙咧嘴,露出了殺氣。

弧頂連續用變向晃動閃開國王防守幹將克利斯蒂,在迪瓦茨頭頂扣籃——就是五年前,那個與自己交換的迪瓦茨。

鯊魚默認了:在客場,主動權屬於科比。他可以在反擊中自主支配球,他可以獨自單挑。科比甚至去嘲諷了國王的王牌克裡斯-韋伯,在一次被犯規後去和216公分的迪瓦茨對視。他喜歡對手的怒火。

每次得分後,科比都用力地咀嚼口香糖,惡狠狠地搖頭微笑:

“你們太爛了!”

單是擊敗對手,沒法讓他過癮。他必須挑起對手的怒火,看對手沖他惡狠狠地沖來,他才有繼續淩虐對手的動力。

第二節,科比一個華麗的變向晃開克利斯蒂,面對國王兩大內線拋射得分,追加罰球。鯊魚在板凳上開始為他叫好:“上啊,哥們!”第三節,鯊魚內線接球後,等著科比走位,回傳,科比用一個妖異的高手位拋射得分。似乎被這個球激勵了,科比明白了:鯊魚允許他自行發揮。

比賽最後時刻,科比運球穿越國王的雙人夾擊,在底線施展一個匪夷所思的後轉身,橫向滯空,右手送出球打板得分,投中本場個人第15球。全場比賽,科比打滿48分鐘,29投15中,得到48分16籃板3助攻。

用國王隊克利斯蒂的話:“他彈速驚人,就像個高蹺棍似的”。

他苦練的中投,他閃電般的第一步,他華麗的一對一,他的殺氣,國王隊難以應付。

2002年總決賽,科比第四節場均8.8分,命中率達到63%。禪師也沒忘了誇他,“我們依賴著科比的成熟、領袖,以及他接管比賽的能力。他和鯊魚真是一對啊!”

下一步,是成為一個肌肉怪。

2002年夏天,科比給自己加了7公斤體重,苦練了背身單打和遠射。他整個身體都變寬了。曾經輕靈秀逸的他,成了一個肌肉怪。

他的風格也開始變了。剛入行時,他是個輕盈飄逸的攻擊手;湖人第一個冠軍時,他是個全能突破手,外加防守幹將;後兩個冠軍,他是兇猛的面筐攻擊手,還有高難度的中投,用繁複華麗的招式打球。但2002年呢?他練成了高起跳、高出手點、略帶後仰的滯空中投,專門用來應付對方的高強度防守。他的右手突破急停跳投和左手突破急停跳投,動作甚至全然不同——左手突破急停跳投比較順勢,收球即可;右手突破急停跳投時,他通常會從雙腳平行起跳,空中扭轉到右肩靠前(還經常要踢右腿保持平衡)。

從此,他可以從球場任何角度,隨時出手投中球。他的射程遠到幾乎無限。

2005年,他練出一身橫練肌肉,外加那無可封蓋的後仰投籃,令他可以用背身碾壓對手:

——比他高的人,速率沒他快,一個橫肩直接碾過去。

——比他重心低的人,科比可以左右翻身隨意中投。

在進攻端,你已甚少看到他早年的大幅度側拉運球。低位技術的增長,力量的加強,他更懂得用肩膀做一些細微的動作。他的左右手難分仲伯,甚至可以用左手投三分。於是在運球時,他的肩膀晃動輕緩卻合理,可以在極小空間內把對手讓在身後。

到27歲,他的彈跳力與速度已不及2001年,但他的力量、柔韌性和協調性,卻逐步達到聯盟頂級。他的舒張、重心控制隨心所欲,於是,在無球跑動或啟動時,他的變速、重心高低變化都可以讓跟防者覺得在跟隨一條蛇。

配以他夏季每天2000次的投籃練習,以及他經年累月的一對一自我雕琢。在進攻端,幾乎沒有他做不出來的動作。到最後,遇到不同防守,他的身體便像條件反射般轉換到進攻態度,其快甚至不需要調整。無論是背身單打、面筐切入、無球跑動後接球繞掩護尋求攻擊,他都有無數花招可以展示。他的射程遠達半場的任何地點,而且,他擁有驚人的體能——不如此,無法支撐每場30次甚至40次的投籃。

他的身體條件幾乎純出於他對自己的虐待。他可以在一個夏季增重20磅,下一個夏天又改換另一種體型。他的球感和節奏感勝於同位置的其他人一籌。他的控球能力甚至可以勝任組織後衛。在任何一個技術環節,他都足夠傑出,而在將之融會貫通時,他便成為聯盟獨一無二的技巧展示機。

接下來呢?是無數招式的雕琢。

2008年,布萊恩-肖說,如果訓練時你使出一個新招,他會要求再來一次。“那,你剛才那個招式,再來一次!”德文-喬治說,更可怕的是,科比能隨時給自己添加招式。大多數球員都是在訓練裡自己練熟了,而科比會在一天訓練裡用一個招式,第二天比賽裡就使出來。

再下一步呢?

他想成為一個不讓隊友為難的攻擊手。

2008年組成雙塔後,科比每場有七成以上的攻擊採用高位的跳投,他在罰球線以上活動頻繁,偶爾的罰球線以下移動也是迅速橫移後的投籃。很顯然:減少翼側活動和禁區活動後,他為雙塔留出了移動空間,也為阿裡紮、奧多姆的空切騰開了地方。

這就是科比做出的犧牲:他遷就著雙塔,減少自己的個人突破,儘量用簡潔的跳投解決問題。

最後一步呢?成為一個不用隊友拉開,也能得分的怪物?

2009-10季初,他找到了自己的新位置:中距離靠底線,背身要球,單打對手。經過夏季跟隨大夢的苦練後,他的背身步伐圓轉如意,無愧於聯盟背筐進攻最好的選手。本來,按他原有的投籃、步伐和全面技巧,本來就不需要手把手教,大夢所做的,無非是稍微給了一點意見和指導。

此前兩季,他已經習慣於靜態的中距離原地試探步了。如今他又結合了背身要位、撤步和底線翻身等花招。他打得越來越簡潔流暢,舉重若輕。

反過來,他的面筐投籃卻似乎始終沒找到感覺。畢竟已經31歲,他的速度已不如當年。他開始更多依賴技巧、節奏、晃動和手感,不再像當年電光爆發般突破了。

從瘦弱,到健壯,到肌肉怪,到精幹。

從面筐突破狂魔,到萬花筒般的攻擊武器,到靜態背身魔王。

從需要隊友拉開的,甚至要鯊魚讓開的單挑手,變成了遷就拜納姆的黑曼巴。

有多少角色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