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登陸"創業的臺灣博士和他的"實體程式設計小車"

新華社福州4月6日電“大陸的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 來這邊創業機會更多, 空間也更大。 ”張安說。

今年35歲的張安來自臺灣新北市, 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數學迷”。 從臺灣大學數學系畢業後, 他前往紐約大學攻讀應用數學博士學位。 2012年博士畢業後, 他又回到了臺灣從事電腦程式設計工作。

然而, 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很快令張安產生了困頓。 “前面二三十年時間基本都在課堂中度過, 到了這個年紀, 我想跳出條條框框, 挑戰一下自己。 ”張安說。 於是, 他決定辭職, 隻身“闖蕩”大陸。

2015年4月, 張安輾轉來到廈門, 他的第一個創業專案是短視頻遊戲。

“我的兩位合夥人都來自福州, 大家本來想幹出一番成績, 但由於前期市場調查不足、成本投入太多, 這個項目最終夭折了, 團隊也隨之解散。 ”

憑著一股韌勁和對夢想的執著, 張安調整心態, 重新出發。 這一次, 他決定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 進軍兒童程式設計教育這一“藍海”。 於是, “實體程式設計小車”應運而生。

張安說, 這款產品類似於教具, 主要包括一輛模型小車、控制板和不同顏色的積木, 操作者只要把代表不同含義的積木插進控制板的凹槽中, 就可以給小車下指令行駛。 左轉、右轉、前進、後退……不同的指令行進中, 需要運用不同的數學及程式設計知識, “通過用小車和畫筆記錄軌跡, 可以説明孩子們練習簡單的幾何圖形。

“‘程式設計小車’主要針對小學生設計, 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們接觸複雜的程式設計概念, 寓教於樂地學習程式設計基本知識。 ”張安說。

2016年3月, 第一代“程式設計小車”初具雛形。 樣機出來後, 張安拿到了首筆10萬元人民幣的投資, 加上從家裡湊的10萬元人民幣, 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為了更好地孵化項目, 張安將辦公地點設在了廈門軟體園內。 “主要看中的是軟體園的人才優勢, 有助於團隊的組建。 ”張安說, 公司聘請的一位元兼職網路工程師, 平時就在同一棟樓內的另一家公司上班。

目前, “程式設計小車”仍處於性能優化階段。 在完善產品的同時, 張安已經開始嘗試與學校展開合作。 去年9月, 他將“程式設計小車”帶進了廈門一所小學的課堂,

激發了學生們對數學的興趣。

“將程式設計與數學結合只是我現階段的初步嘗試, 今後還會不斷賦予‘程式設計小車’更多的功能和故事。 ”張安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