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了割捨不下的感情,為了放不下的責任和擔當”記阿幹鎮馬泉村駐村幫扶特警強海年的心聲

馬泉溝村位於七裡河區阿幹鎮西部, 距離市區50多公里, 山大溝深, 交通不便。 可這裡有一個幫扶工作隊, 工作隊裡有這樣一位民警,

他懷著一顆“進農家門、聽農家言、幹農家活、想農家事、解農家難、助農家富”的真心, 行走在馬泉村的各個角落。 他就是———蘭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隊的特警強海年。

把群眾當親人 工作才能幹好

說到強海年, 馬泉村從老到小都知道, 大家親切地稱他為“小強”。

強海年所在的工作隊被群眾喻為“雪中送炭的工作隊”, 而他則連續兩年被評為“雙聯優秀工作者”。

強海年出生於農村, 從小對農村有著深厚的感情, 深知農民的疾苦, 熱愛勞動。 2012年, 開始從事公安工作。 2015年, 支隊決定由他擔任駐村幫扶工作隊員後, 他明白駐村的目的就是“接地氣”,

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想到這些, 強海年深感肩上的擔子變得更加沉重。 “剛來的時候, 什麼都不懂, 但為了要儘快摸排清楚每家農戶的基本情況, 每天天剛亮, 有些村民早早就下地幹活了, 我就和工作隊下田地, 入農戶, 與村民拉家常、交朋友, 聽村民說真話、心裡話。 只有把群眾當作自己的親人, 把馬泉村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 把馬泉村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辦, 才能把幫扶工作做好!”強海年說道。

解決52戶“黑戶”, 是群眾的“貼心人”

在他扶貧的日子裡, 對強海年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就是解決了馬泉村52戶人的“黑戶”問題。 “在開展精准扶貧過程中, 強海年發現了一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扶貧工作, 就是馬泉村有一批貧困戶因為未履行婚姻登記手續、子女在醫療機構外出生, 無《出生醫學證明》等原因, 自己或者子女沒有戶籍, 影響了低保、產業扶持、教育資助等多優惠政策的落實。 雖然在落戶的過程中困難重重, 但是我們沒放棄過一戶, 解決了所有的黑戶問題。

”強海年說道。

家住馬泉上組的老李,肢體三級殘疾,他的妻子于某精神有問題,因為一直沒有戶口,所以無法享受低保、殘疾補助等政策。在辦理戶口的時候,強海年經過核查,瞭解到於某的老家在隴南市宕昌縣,距離馬泉村300公里,強海年當時就決定,先去宕昌把戶口落實清楚。可是當他同工作隊趕去宕昌後發現,根本找不到於某的家。原來她十幾歲時就離開老家後再也沒有回去過,現在家鄉完全變了樣。沒辦法,他們只能帶著於某再次趕前往宕昌,讓她自己現場辨認家的地方。經過一年半的奔波,於某30多年的“黑戶”,不僅最終有了戶口,而且還找了她30多年未見的家人。

把解村民之憂 做群眾“暖心人”

“只有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你當親人,才會信任你。”強海年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回想以前,馬泉村的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交通極為不便。而現在村鎮、村組道路已全部硬化貫通、衛生廁所、文化廣場、路燈等基礎設置全面改善。這一切的改變,離不開強海年和工作隊的努力和付出。為了瞭解村組道路的狀況,他和工作隊徒步走完了馬泉村所有的路,走破了鞋、磨破了腳。針對農作物處於生長的關鍵期,急需增肥保收的實際情況,他迅速向支隊彙報並發出了捐款的倡議,幫助村民籌得資金36000元,為村民化肥,解決了村民的燃眉之急,得知村民土豆和百合銷售困難,他聯繫支隊食堂收購了2000斤土豆,又幫村民賣了2500斤百合,解決了村民銷售難題,村民的家人生病住院,他多次看望,並聯繫醫院為其治病。

依然紮根做群眾“連心人”

“(這裡)馬泉村地理位置偏僻,特別遇到雨雪天氣時,道路極易結冰,車輛無法上山,需要步行5、6公里才能到達村委會。加上住宿條件簡陋,冬季依靠火爐取暖,水土不服時常鬧肚子。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強海年依然能堅持下來。”市公安局反恐支隊駐村民警李會保說道。

清瘦、靦腆的特警強海年,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榮獲過三等功,而且還是一名出生6個月大孩子的父親。

駐村已滿一年的強海年,本來可以申請繼續回到原單位上班,能夠多陪陪家人和孩子,可是他卻再次申請繼續駐村。當詢問他為何要這樣(繼續駐村)時,強海年笑著說道,“為了割捨不下的感情,為了放不下的責任和擔當。”

談起駐村的感受,強海年堅定地說道,“只要真心幫扶,只要扎實工作,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家事,群眾就會認可你,就會把你當成他們的一員,像親人一樣!”

家住馬泉上組的老李,肢體三級殘疾,他的妻子于某精神有問題,因為一直沒有戶口,所以無法享受低保、殘疾補助等政策。在辦理戶口的時候,強海年經過核查,瞭解到於某的老家在隴南市宕昌縣,距離馬泉村300公里,強海年當時就決定,先去宕昌把戶口落實清楚。可是當他同工作隊趕去宕昌後發現,根本找不到於某的家。原來她十幾歲時就離開老家後再也沒有回去過,現在家鄉完全變了樣。沒辦法,他們只能帶著於某再次趕前往宕昌,讓她自己現場辨認家的地方。經過一年半的奔波,於某30多年的“黑戶”,不僅最終有了戶口,而且還找了她30多年未見的家人。

把解村民之憂 做群眾“暖心人”

“只有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你當親人,才會信任你。”強海年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回想以前,馬泉村的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交通極為不便。而現在村鎮、村組道路已全部硬化貫通、衛生廁所、文化廣場、路燈等基礎設置全面改善。這一切的改變,離不開強海年和工作隊的努力和付出。為了瞭解村組道路的狀況,他和工作隊徒步走完了馬泉村所有的路,走破了鞋、磨破了腳。針對農作物處於生長的關鍵期,急需增肥保收的實際情況,他迅速向支隊彙報並發出了捐款的倡議,幫助村民籌得資金36000元,為村民化肥,解決了村民的燃眉之急,得知村民土豆和百合銷售困難,他聯繫支隊食堂收購了2000斤土豆,又幫村民賣了2500斤百合,解決了村民銷售難題,村民的家人生病住院,他多次看望,並聯繫醫院為其治病。

依然紮根做群眾“連心人”

“(這裡)馬泉村地理位置偏僻,特別遇到雨雪天氣時,道路極易結冰,車輛無法上山,需要步行5、6公里才能到達村委會。加上住宿條件簡陋,冬季依靠火爐取暖,水土不服時常鬧肚子。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強海年依然能堅持下來。”市公安局反恐支隊駐村民警李會保說道。

清瘦、靦腆的特警強海年,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榮獲過三等功,而且還是一名出生6個月大孩子的父親。

駐村已滿一年的強海年,本來可以申請繼續回到原單位上班,能夠多陪陪家人和孩子,可是他卻再次申請繼續駐村。當詢問他為何要這樣(繼續駐村)時,強海年笑著說道,“為了割捨不下的感情,為了放不下的責任和擔當。”

談起駐村的感受,強海年堅定地說道,“只要真心幫扶,只要扎實工作,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家事,群眾就會認可你,就會把你當成他們的一員,像親人一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