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暴雪將至》:我們終於拍出了這樣的犯罪片!

這個週末, 電影很多。

不知道你是第一時間去看《正義聯盟》的漫迷, 還是特意去看《英雄本色》重映的懷舊黨。

院長要提醒的是, 除了這些之外也有一部好電影, 請千萬別錯過——

《暴雪將至》

一開始 , 院長和很多人一樣, 是沖著段奕宏去看的(這屆東京電影節上, 他憑此片得了影帝呢)。

結果發現, 這片子本身就是個驚喜。

在沒有看到這部電影之前, 院長很難想像國內也能拍出這種題材的電影。

因為以前看到的, 總是韓國兇殺片。

電影給人的感覺很像《殺人回憶》, 又不全是。

有殘忍的案發現場:躺在荒野裡衣衫淩亂的女性屍體。

有真實重現的時代:激情和壓抑並存的1997年。

也有矛盾的人性:行善與作惡的一念抉擇。

影片上映了幾天, 目前豆瓣評分7.2分,

院長認為總體的接受度還是可以的。

導演董越是個70年代的大叔, 這部《暴雪將至》卻是他的處女作。

電影在表現形式上, 有那個年代人特有的隱晦和深沉。

影片中, 段奕宏飾演90年代的工廠保衛科長余國偉。

沒有別的愛好, 就是癡迷於破案。

平時在廠裡破一些偷雞摸狗的小案子, 一拿一個准, 人稱“餘神探”。

直到有一天, 平靜的小鎮發生了幾起連環殺人案。

受害人的特徵都極其相似, 下身赤.裸, 上衣被推到胸部以上。

這幾起兇殘的命案引起了余國偉濃厚的興趣。

為了偵破“連環女屍案”, 他甚至用愛慕自己的歌廳女郎燕子(江一燕飾)作為誘餌, 想引出嫌犯。

很多次,他離嫌犯都非常接近了,最後卻錯失了良機。

在這過程中,陪他破案的徒弟死于追凶途中;發現自己被利用的燕子也從天橋上翻了下去。

這一切讓余國偉的心理防線一再崩塌,最後他強行抓來自己認定的“嫌疑人”,將他殺死在荒野中。

南方的冬天陰冷潮濕,大雪還沒來得及下,一個好人“神探”,就變成一個兇手。

究竟是什麼促成了這瘋狂的轉變?

答案是,時代。

電影看似在講述一起兇殺案的偵破,其實講訴的,是那個年代的人。

院長之前說這部電影是“激情和壓抑並存”。

激情指的是什麼呢?是工作。

90年代的工廠,人人穿著制服,帶著叮叮噹當的飯盒,卯足了幹勁要為國家做出貢獻。

余國偉就是這其中的代表人物。

廠裡表彰大會那天,他站在大禮堂的舞臺上,慷慨激昂地說著自己的獲獎感言。

他內心渴望被歷史銘記。

壓抑指的是什麼呢?是生活。

所以會有接連出現的被侵犯的女性屍體;所以會有因為生活吵架殺了自己老婆的下崗工人;所以余國偉的一腔熱血在別人眼裡被當作“瘋子”。

那個年代,每個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更多更好的。

可現實是什麼呢?

在余國偉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路在“失去”。

最好的兄弟因為他一心要追凶,沒及時送醫院死去了。

每天努力工作,轉眼卻被工廠列入了下崗名單。

在球場碰到一個提供線索的女人,結果到頭來人家只是編謊話逗他取樂。

就連一心想和他過日子的燕子,他也辜負了。

耗盡了最大的熱情,換來的是一事無成。

毫不誇張地說,這是那個時代,全社會的痛。

或許這些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上世紀90年代,犯罪像洪峰一樣逐年上漲”(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原話)。

影片中的快要退休的公安局長,目睹著這一起起案件,兩次說道:

“今年冬天究竟是怎麼了?”

天也不對,總是下雨。

人也不對,動不動就殺人。

十年刑滿之後,頭髮花白的余國偉走出監獄。

他去了當年獲得勞模的大禮堂。

“人喜歡回到自己最得意的地方。”

可是這裡除了即將拆除的舊廠和一個看廠的老頭,什麼都沒有了。

老頭戳破了他的最後一點自尊:“1997年,那時候誰還有心思搞評勞模。”

余國偉的眼眶一下子濕潤了(老段的演技真是出神入化)——

他自認為最輝煌、最值得銘記的過去,原來除了他沒人記得,也沒人關心。

余國偉代表的,就是那一批活在過去的榮譽裡的人。

他們為那個時代獻出了自己最好的年華,可最終還是被社會遺忘、拋棄。

就像是一場大夢,初醒。

那天看著天空飄下的白雪他才意識到,自己曾經執著的一切,都是那麼虛妄。

那個虛幻的年代,唯一真實的,只有死亡。

這曲深沉又悲哀的時代挽歌,無關凶案,是在對一個時代告別。

這才是國產電影應該有的樣子。

很多次,他離嫌犯都非常接近了,最後卻錯失了良機。

在這過程中,陪他破案的徒弟死于追凶途中;發現自己被利用的燕子也從天橋上翻了下去。

這一切讓余國偉的心理防線一再崩塌,最後他強行抓來自己認定的“嫌疑人”,將他殺死在荒野中。

南方的冬天陰冷潮濕,大雪還沒來得及下,一個好人“神探”,就變成一個兇手。

究竟是什麼促成了這瘋狂的轉變?

答案是,時代。

電影看似在講述一起兇殺案的偵破,其實講訴的,是那個年代的人。

院長之前說這部電影是“激情和壓抑並存”。

激情指的是什麼呢?是工作。

90年代的工廠,人人穿著制服,帶著叮叮噹當的飯盒,卯足了幹勁要為國家做出貢獻。

余國偉就是這其中的代表人物。

廠裡表彰大會那天,他站在大禮堂的舞臺上,慷慨激昂地說著自己的獲獎感言。

他內心渴望被歷史銘記。

壓抑指的是什麼呢?是生活。

所以會有接連出現的被侵犯的女性屍體;所以會有因為生活吵架殺了自己老婆的下崗工人;所以余國偉的一腔熱血在別人眼裡被當作“瘋子”。

那個年代,每個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更多更好的。

可現實是什麼呢?

在余國偉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路在“失去”。

最好的兄弟因為他一心要追凶,沒及時送醫院死去了。

每天努力工作,轉眼卻被工廠列入了下崗名單。

在球場碰到一個提供線索的女人,結果到頭來人家只是編謊話逗他取樂。

就連一心想和他過日子的燕子,他也辜負了。

耗盡了最大的熱情,換來的是一事無成。

毫不誇張地說,這是那個時代,全社會的痛。

或許這些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上世紀90年代,犯罪像洪峰一樣逐年上漲”(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原話)。

影片中的快要退休的公安局長,目睹著這一起起案件,兩次說道:

“今年冬天究竟是怎麼了?”

天也不對,總是下雨。

人也不對,動不動就殺人。

十年刑滿之後,頭髮花白的余國偉走出監獄。

他去了當年獲得勞模的大禮堂。

“人喜歡回到自己最得意的地方。”

可是這裡除了即將拆除的舊廠和一個看廠的老頭,什麼都沒有了。

老頭戳破了他的最後一點自尊:“1997年,那時候誰還有心思搞評勞模。”

余國偉的眼眶一下子濕潤了(老段的演技真是出神入化)——

他自認為最輝煌、最值得銘記的過去,原來除了他沒人記得,也沒人關心。

余國偉代表的,就是那一批活在過去的榮譽裡的人。

他們為那個時代獻出了自己最好的年華,可最終還是被社會遺忘、拋棄。

就像是一場大夢,初醒。

那天看著天空飄下的白雪他才意識到,自己曾經執著的一切,都是那麼虛妄。

那個虛幻的年代,唯一真實的,只有死亡。

這曲深沉又悲哀的時代挽歌,無關凶案,是在對一個時代告別。

這才是國產電影應該有的樣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