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部:2020年我國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

中青線上北京4月6日電今天, 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 介紹《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畫(2017-2020年)》(下稱《攻堅計畫》), 提出, 到2020年我國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將要達到90%。

該項《攻堅計畫》共提出了1個總目標和5個具體目標。 一個總目標是:到2020年, 全國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適應初中畢業生接受良好高中階段教育的需求。 五個具體目標包括:一是全國、各省(區、市)毛入學率均達到90%以上, 中西部貧困地區毛入學率顯著提升;二是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教育結構更加合理, 招生規模大體相當;三是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 滿足教育教學基本需要;四是經費投入機制更加健全,

生均撥款制度全面建立;五是教育品質明顯提升, 辦學特色更加鮮明, 吸引力進一步增強。 通過實現以上目標, 努力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多樣特色的高中階段教育。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指出, 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有三個層面的攻堅重點。 一是中西部貧困地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和革命老區等4類地區。 這些地區受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制約, 教育資源不足, 普及程度較低, 是高中教育的底部。 二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殘疾學生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等3類特殊群體。 給予這些群體更多關注, 提高他們的受教育機會是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體現。 三是普通高中大班額比例高、職業教育招生比例持續下降和學校運轉困難等3個突出問題。

這些問題嚴重影響高中教育健康協調發展, 必須在普及過程中加以解決。

為保障普及目標的實現, 《攻堅計畫》提出了4項重點任務。

4項重點任務包括:一是提高普及水準。 重點是提高教育基礎薄弱特別是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較低地區的普及程度, 提高特殊群體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的機會, 解決有學上的問題。 二是優化結構佈局。 重點是提高中等職業教育招生比例, 積極扶持民辦教育, 合理規劃學校佈局, 辦好必要的鄉鎮高中, 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機會和就學便利。 三是加強條件保障。 重點是加強學校條件建設, 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擔機制, 完善和落實學生資助政策,

為高中階段教育發展構建長效保障機制。 四是提升教育品質。 重點是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增強課程的選擇性和專業吸引力, 提高教師專業化水準, 實現有品質的普及。

為了實現這些重點任務, 教育部將擴大教育資源。 要求各地實施一些建設專案, 新建、改擴建一批學校, 特別要求職業教育比例較低的地區要重點擴大中等職業教育資源。 國家將給予支援, 通過組織實施“教育基礎薄弱縣普通高中建設專案”、“普通高中改造計畫”和“現代職業教育品質提升計畫”等3個重大專案, 重點支援貧困地區發展高中教育, 改善辦學條件。

還要完善經費投入機制。 首先, 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擔機制。 落實以財政投入為主、其他管道籌措經費為輔的普通高中投入機制,

完善政府、行業、企業及其他社會力量依法籌集經費的中等職業教育投入機制。 其次, 完善財政投入機制, 要求各地抓緊建立完善中等職業學校生均撥款制度和普通高中生均撥款制度。 三是按照非義務教育階段受教育者合理分擔學費的機制, 確定學費標準, 建立動態調整機制。 四是要求各地制定普通高中學校債務償還計畫, 屬於2014年末前發生並已納入存量地方政府債務清理甄別結果的, 應按照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政策予以償還。

第三要完善扶困助學政策。 落實好普通高中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除學雜費政策, 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

提高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 積極推進家庭經濟困難的殘疾學生免費教育, 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

第四,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一是合理核定編制, 適應普及和高考綜合改革的需要, 根據城鄉統一的編制標準要求核定教職工編制, 為學校及時補充配齊教師, 特別是短缺學科教師;二是創新補充機制, 探索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 解決中等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不足的問題;三是加強縣域內教師統籌調配, 探索建立校際之間教師共用機制, 盤活用好教師資源, 加強教師培養培訓。

第五, 推動學校多樣化有特色發展。 主要包括:一是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 加強選修課程建設, 增強課程的選擇性和適宜性;二是實施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工程, 集中力量建設一批高水準職業教育學校,辦好一批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特色優勢專業;三是實行普職融通,探索發展綜合高中,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合作機制;四是推進學校教育品質綜合評價改革,改變單純以升學率評價教育品質的傾向。

第六,改進招生管理辦法。一是健全招生工作協調機制,建立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統一招生平臺,切實落實普職大體相當的要求;二是實行優質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辦法,加大優質中等職業學校招收貧困地區學生的比例;三是進一步落實和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的政策措施;四是嚴禁公辦普通高中違規跨區域、超計畫招生,依法加強對民辦高中的招生管理。

責編:薑繼葆

集中力量建設一批高水準職業教育學校,辦好一批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特色優勢專業;三是實行普職融通,探索發展綜合高中,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合作機制;四是推進學校教育品質綜合評價改革,改變單純以升學率評價教育品質的傾向。

第六,改進招生管理辦法。一是健全招生工作協調機制,建立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統一招生平臺,切實落實普職大體相當的要求;二是實行優質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辦法,加大優質中等職業學校招收貧困地區學生的比例;三是進一步落實和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的政策措施;四是嚴禁公辦普通高中違規跨區域、超計畫招生,依法加強對民辦高中的招生管理。

責編:薑繼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