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九大鎮國之寶卻做了300年的鹹菜缸

玉器, 史前時期就開始被中華先民使用。 在中華文明最早的起源地之一的良渚文化遺址、紅山文化遺址就有大量發現。 而玉器更是被歷代各階級所喜愛, 有著“黃金有價玉無價”的說法。

中國各地博物館收藏著歷代各種玉器, 而我國現存的最珍貴的玉器就是在2013年12月被中國九為頂級專家評選為九大鎮國之寶的“瀆山大玉海”。 這件國寶級文物是元代元世祖忽必烈下令製作的, 製作意圖是為了反映元代國勢的強盛。

這件玉器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玉器藝術品, 重達7000多斤, 玉料取自河南省南陽市獨山。 玉器周身雕刻波濤洶湧的大海, 浪濤翻滾, 漩渦激流, 氣勢磅礴, 海龍下身隱于水中。 可以說, 這是一幅活生生的龍宮世界的景象, 神秘莫測。

不僅如此這件藏于北京北海公園的國寶級玉器上面還有大清乾隆皇帝的題字“玉有白章, 隨其形刻魚獸出沒于波濤之狀, 大可貯酒三十余石, 蓋金元舊物也。 曾置萬歲山廣寒殿內, 後在西華門外真武廟中, 道人作菜甕……命以千金易之, 仍置承光殿中”。

但其實這件元代文物在在元朝滅完後就一直遺落于西華門外真武廟中, 被道士所藏。 但道士早已看破紅塵, 不知道也不想知道這是一件寶物, 只知道這件大塊頭可以用來“醃菜”。 這件絕世國寶也就當了300多年的鹹菜缸。

而寶物被清宮發現後一直藏於承光殿中,

但清末動盪不安, 寶物也多次轉移。 但建國後竟無人識得此物, 此物便躲過了“破四舊”, 而期間一直藏於北京法源寺, 直到1988年被世人發現。 再過25年後就當選中國九大鎮館之寶之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