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美國兩大市值超千億的企業“戰爭”一觸即發

今天小編要談到的是代表美國電商行業和實體行業的代表企業亞馬遜與沃爾瑪, 這兩家企業從一開始就在各自領域收割利潤。 截至目前來看雖然沃爾瑪取得了豐厚的業務收入, 但是如果對比市值, 就會發現它根本不是亞馬遜的對手。 本周, 亞馬遜公司市值推高至4300億美元;沃爾瑪每股股價則僅為72美元, 市值為2190億美元, 只有亞馬遜的一半。 這也代表了美國電商與實體的劇烈碰撞。

然而儘管市值差異化, 但是亞馬遜在美國依然無法撼動沃爾瑪的統治地位。 甚至有媒體報導稱美國電商被實體店完爆, 而中國卻完全倒過來。 很多朋友說到了網路電商的優勢:便宜, 實惠, 快捷;也有朋友說到了國內實體的不足, 比如:實體店稅費、租金等……然而這真的是“美國電商被實體店完爆的原因嗎?

其實不然!美國的電商目前只是零售業的補充, 而中國目前的階段和美國恰好相反:中國的零售實體目前淪為了電商的補充。 或許可以這麼說:對美國來說, 線上零售是對線下零售的補充;而對中國來說, 線上零售是對線下零售的革命。 在電商蓬勃發展的時期裡, 看看國外的零售實體商店是怎麼樣的一種狀態,

他們有哪些大型的零售實體商店, 比如美國沃爾瑪, 加拿大有大統華, 日本有吉之島……

美國電商發展應該是在1995開始, 然而開起步就需要面臨沃爾瑪這等巨獸。 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由美國零售業的傳奇人物山姆·沃爾頓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

截至到1995年電商起步這一年, 沃爾瑪已經存在並不斷的擴張了30多年, 電商在他面前無異於一個牙牙學語的孩童。 沃爾瑪在全美已有上萬多個門店, 而且主要在小鎮, 這意味著什麼呢?便捷, 快速。 全面。

那麼, 電商呢?美國的電商在當時是怎麼樣一個情況?在2016年,

美國整個電商行業1665億美元的市場規模遠不及沃爾瑪在美的營業額, 更不用說與”整個零售行業“比較了, 回到上面的結論:美國的電商目前只是零售業的補充。 而現在雖然美國電子商務的市場份額雖然也是不斷增長, 但我們可以看到, 與實體零售行業相比的話, 它仍然只占到零售業8%左右, 傳統實體零售業這座大山存在依然, 電商?不過是由1995的牙牙學語的孩童變成稚氣未脫的青少年, 弱小依舊。 美國的實體零售業發展遭遇電商的碰撞, 但是在電商未曾起步之時沃爾瑪已經構建了一個非常健全的零售體系。 另外還有一點要注意, 美國地廣人稀並不像我們那樣城市住房集中, 所以可以看到相對而言快遞費不便宜, 並且在美國網購要交稅,部分州網購的稅比實體店的還要高。所以,相對於美國的實體零售業發展遠超電子商務,我們恰好是相反的,在我國的電商開始發展時,傳統實體零售業其實是有欠發達的。

並且在美國網購要交稅,部分州網購的稅比實體店的還要高。所以,相對於美國的實體零售業發展遠超電子商務,我們恰好是相反的,在我國的電商開始發展時,傳統實體零售業其實是有欠發達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