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京津冀重霾再來,生產排汙抵消停暖效果

4月2日夜間起, 京津冀及周邊區域上空開始出現霧霾;隨著污染程度加重, 3日15時北京市空氣重污染從“黃警”升級至“橙警”, 同時天津、唐山、保定也紛紛啟動“橙警”;由於污染物濃度上升較快, 5日零時起北京禁止國Ⅰ、國Ⅱ排放標準的輕型汽油車上路。 供暖已結束, “重霾”為何再度光臨?

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合研究總體專家組在綜合經濟和排放資料、氣象條件、衛星遙感結果等分析認為, 本次京津冀及周邊區域污染主要成因是經濟活動增加, 機動車保有量和使用量增加導致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增加。

“總體上看, 污染物排放超過了大氣環境容量, 是重污染形成的內因。 ”

錯峰企業大面積恢復生產

今年伊始, 我國生產需求回暖。 據統計, 天津、河北、山西和山東的火力發電量相比去年同期分別升高了16.8%、4.3%、9.4%和9.3%;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和山東的粗鋼產量同比分別升高了22.5%、2.9%、9%、13.5%和6.5%;河南和山西的平板玻璃產量同比分別升高了107.7%和14.2%;山西和山東的焦炭產量同比分別升高了10.7%和6.2%;河南和山東的水泥產量同比分別升高了3.54%和5.31%。

專家組認為, 3月中旬以後, 儘管採暖季已結束, 但冬季錯峰生產期間的停產企業, 特別是水泥企業大面積恢復生產。 據統計, 京津冀區域開展線上監測的66家水泥企業中, 55家實行了錯峰生產, 3月15日以後, 錯峰水泥企業均恢復生產。

此外, 每年3月底4月初, 隨溫度逐步升高, 各地建設專案陸續開工, 建築施工、渣土運輸車等揚塵排放增加, 同時農業耕作、裸露地表揚塵排放也大幅升高。 歷年北京市PM2.5組分分析表明, 4—5月是PM2.5中地殼元素占比最高時期, 平均占比達20%左右, 而其他月份平均占比均在10%左右。

汽車保有量和使用量增加

全國柴油車排放的氮氧化物接近汽車排放總量的70%, 顆粒物超過90%。 據統計, 去年京津冀汽車保有量2083.2萬輛, 同比增長11.3%, 其中重型柴油車保有量83.2萬輛, 同比增長10%。

專家組認為, 汽車保有量增加帶來使用量的增加, 工業生產活動的增加也導致重型貨運車運輸量增大, 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大。 “經濟活動和機動車使用造成的大氣污染排放量增加, 抵消了冬季採暖污染物排放量的減小。

氣象條件持續不利

4月3日—7日, 京津冀及周邊區域氣溫回升、近地面濕度增加, 形成大範圍靜穩、高濕等不利氣象條件, 成為PM2.5濃度大幅升高的重要氣象因素。 在相對濕度方面, 4日達50%左右, 5日—6日可能高達70%—90%。

專家組認為, 較高的相對濕度加快二次反應生成PM2.5, 導致區域污染加重。 8日前後, 受冷空氣影響, 污染自北向南逐步緩解, 區域大部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 部分地區可能出現中度污染和短時重污染。

專家組提示, 近期科學研究表明, 在全球氣候增暖背景下, 東亞冬季風減弱、近地表大氣增暖較快導致中低層大氣更加穩定等, 上述因素共同作用導致華北平原大氣重污染增多。 自去年入冬以來,

冷空氣活動較往年相比異常偏弱, 從目前中長期氣象預報結果來看, 這一不利形勢在4月份仍將繼續維持。 (李 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