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爭鋒“四大名校”福景底氣何在?

福景外國語學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特長鮮明、面向國際和未來的創新型人才。

陳錫南同學以優異成績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錄取, 並獲得1500加幣獎學金。

爭鋒“四大名校”, 打造國際化創新人才培養的“福景模式”———一年前, 深圳市福景外國語學校向外界公佈其“雄心壯志”。 一年過去了, 學校的“攻堅計畫”有了哪些進展?學校的教育教學又有什麼突破?作為民辦學校的福景外校如何在“高手如林”的深圳基礎教育界脫穎而出?它又得到了哪些方面的認可?帶著這些疑問, 我們再次走進福景外校, 一探究竟。

福景“牛人榜”又添許多明星

創辦于1999年的福景外國語學校, 是福田區第一所國有民辦學校。 學校位於市中心區, 不僅有初高中均可寄宿的硬體優勢,

更是區內第一所提出創辦與國際教育接軌的外國語學校。 辦學18年來, 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特長鮮明、面向國際和未來的創新型人才。

在福景外校“牛人榜”上, 有以優異成績考入深圳中學, 並獲保送至北京大學, 後又考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研的“學術女神”賴欣, 也有在福景就讀6年, 考上南方科技大學, 後又直接到美國芝加哥大學讀博的“超常學霸”曾昊;有在各種考試和比賽中高居榜首, 到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仍保持G PA滿分4.0成績的“福景之星”於嫵月, 也有讀大學期間就註冊成立公司的“霸氣總裁”闕凡羽;有進入全球領先的高科技企業當工程師的“科技能手”徐彬, 也有在《白鹿原》中出演“百靈”, 踏上國際紅毯的“新生代明星”李夢……

星光璀璨的“牛人榜”, 是福景外校辦學實力和成果的最佳見證, 也是一屆又一屆新生學習的榜樣。 過去一年, 精彩繼續, “牛人榜”上又增加了許多傳奇。

據介紹, 去年高考, 福景外校重點本科上線率比前一年大幅提升10%, 本科上線率大幅提升13%。 其中趙嘉敏同學以藝考成績全國第十三名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張浩同學以音樂劇表演專業廣東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戲劇學院。

在競爭激烈的中考, 去年深圳全市平均分比前年下降30多分, 但福景外校的中考成績卻傲視群雄, 學校440分以上3人, 其中邱宏宇同學中考成績達到444分, 程琛同學443分, 王文卓同學440分。 學校中考單科滿分高達102人。

作為一所注重學生多元發展、致力於讓每位學生成才的國際化學校,

福景外校培養的不僅僅是“學霸”, 還有各個領域的創新型人才。 去年學校組建了一支學生機器人隊Olivera(原名Plug&Play)。 學生們帶著試試看的心情走出校門, 沒想到拿獎拿到手軟!

去年8月, 學生們在呂鈺鵬老師的帶領下首次組隊參加在上海舉行的CR C國際機器人大賽(全球機器人編號:9745), 取得優異成績, 獲得一台3D印表機。 今年3月, 這支隊伍再次出征, 首次參加世界頂級機器人賽事“2017FRC機器人挑戰賽”(全球機器人編號:8363), 強勢挺進前8強。

另一支“常勝軍”是福景外校的學生ST E M代表隊。 去年11月, 這支隊伍首次參加“深圳市第二屆創客節”, 獲得無人車比賽三等獎。 在“福田區第十七屆科技節”上, 榮獲一等獎4名、二等獎1名、三等獎3名和優秀獎1名。 楊赤峰、李偉和蔡書林老師分獲“優秀輔導教師獎”。

今年3月,ST E M代表隊再接再厲,在“福田區第十八屆科技節”F E G無人車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獲“三維設計”第一名、第三名,“拼裝賽”第三名。

整合全球資源 建“全球化課程”

每一個成功學子的背後,每一個漂亮的升學資料的背後,都有許許多多的艱辛與努力。如果沿用教師是園丁、學生是花朵的比喻,那麼,一所學校的課程就是植物成長必須的養料。

多元化的課程體系,正是福景外校躋身名校的“殺手鐧”。超常課程體系、實驗課程體系、普通初中課程及國際生課程,每種課程體系適合不同特長及優勢的學生,學生可根據興趣自主選擇課程體系。

而有了全球優質教育資源的協同推進,福景的多元課程建設更是如虎添翼。去年3月17日,該校攜手美國加州南麓私立學校、加拿大倫敦國際學院正式簽訂“全球化課程”合作協定,率先在全國中小學教育改革進程中創建“全球化課程”。

一年來,三校在學生培養、互派教師、課程合作基地、升學銜接、課程資源互換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已經從簡單的“引進”、“接軌”,走向“互認學分”、“深度融合”、“無縫銜接”辦學。現在,福景外校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發展需求,不分季節、不分學段,自由地在三所學校之間選課求學。

以風靡全球的S T E M課程為例,福景的ST E M課程從一開始構建就融入了全球化元素。

去年3月17日,在美國南麓私立學校、加拿大倫敦國際學院和深圳市福景外國語學校“全球化課程合作”簽字儀式上,福景外校宣佈將引進並開設ST E M課程,還為此設立了專項的ST EM課程基金。

來自美國南麓私立學校的N ancy校長對ST EM課程做了詳細的介紹。2016年5月到7月,來自加拿大倫敦國際學院的ST E M中心主管WilliamN eal專門到福景駐校,幫助該校構建ST EM教育體系和ST EM中心。8月,學校開設了“新初一學生暑期ST EM夏令營”;9月,ST EM 3D列印、ST EM機器人(麵包版)、ST EM無人機,以及CRC、FRC等課程相繼開設。

2016年10月,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華集團總經理淩文博士蒞臨福景外校作科普講座。在考察了該校ST E M中心後,淩文院士欣然受聘為學校“校外科技輔導員”並執筆為福景ST EM教育題詞。

在學術課程構建方面,福景外校經過多年探索打造的綜合英語課程,可謂全球化課程的典範之作。

如果說,填鴨式的“啞巴英語”教學是1.0版本,將英語僅僅作為日常交流語言來講授是2 .0版本,那麼,讓學生用英語學習其他學科的福景綜合英語課程,堪稱3.0版本。

該課程採用“浸沒式”教學法,由美國、加拿大外教執教,所使用的教材,由三國教師基於中國學生的實際和全球教育的發展共同研發,不斷取長補短。目前融合了數學、英語、社會學、科學等學科的綜合英語課程,已全面進入3.2版本。

培養創新人才 打造世界名校

在社會發展一日千里的資訊化時代,教育如何突破傳統窠臼,通過大刀闊斧的革新,真正培養面向世界和未來的創新人才,這是全球教育者面臨的共同難題。福景外校聯合國外名校共同構建的“全球化課程”,正是對這一難題的積極求解。也正因如此,福景的探索得到了各方的高度重視和認可。

今年3月17日,在“全球化課程”專案啟動一周年之際,中國人才研究會超常人才專業委員會正式將“英才教育研究基地”牌匾授予福景外校,並與之簽訂合作協定。該專委會副秘書長、北京師範大學胡思源教授指出,福景外國語學校是深圳一所優質的民辦學校,建校十多年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尤其令我們欣賞的是自創辦以來,學校始終致力於英才教育,在全國產生了積極影響。”

據悉,目前廣東省內僅有兩所優質學校獲得該稱號。一所是被視為深圳基礎教育龍頭的深圳中學,於2006年被評為“實踐基地”。另一所就是福景外國語學校,此次被列為“英才教育研究基地”,在全國民辦學校中也是絕無僅有。

除此之外,福景外校“全球化課程”還被深圳市教科院評為深圳市“十三五”重點課題。《全球化課程的構建與實踐探微》一文,參加全國外語特色學校研究會第十七屆年會教科論文評審,榮獲一等獎。

培養具有世界眼光的拔尖創新人才,無論對於深圳這座城市,還是對於整個國家,都意義重大、任務急迫!作為立足於深圳經濟特區的優質民辦學校,福景外校在“全球化課程”構建、國際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探索實踐,與特區所追求的“深圳品質”、“深圳標準”高度契合,這正是名校的格局與魄力,名校的使命與擔當。

文/圖:莊樹雄

製版:向麗宇 尹潔琳 卓志偉 劉暢

製圖:林軍明

楊赤峰、李偉和蔡書林老師分獲“優秀輔導教師獎”。

今年3月,ST E M代表隊再接再厲,在“福田區第十八屆科技節”F E G無人車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獲“三維設計”第一名、第三名,“拼裝賽”第三名。

整合全球資源 建“全球化課程”

每一個成功學子的背後,每一個漂亮的升學資料的背後,都有許許多多的艱辛與努力。如果沿用教師是園丁、學生是花朵的比喻,那麼,一所學校的課程就是植物成長必須的養料。

多元化的課程體系,正是福景外校躋身名校的“殺手鐧”。超常課程體系、實驗課程體系、普通初中課程及國際生課程,每種課程體系適合不同特長及優勢的學生,學生可根據興趣自主選擇課程體系。

而有了全球優質教育資源的協同推進,福景的多元課程建設更是如虎添翼。去年3月17日,該校攜手美國加州南麓私立學校、加拿大倫敦國際學院正式簽訂“全球化課程”合作協定,率先在全國中小學教育改革進程中創建“全球化課程”。

一年來,三校在學生培養、互派教師、課程合作基地、升學銜接、課程資源互換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已經從簡單的“引進”、“接軌”,走向“互認學分”、“深度融合”、“無縫銜接”辦學。現在,福景外校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發展需求,不分季節、不分學段,自由地在三所學校之間選課求學。

以風靡全球的S T E M課程為例,福景的ST E M課程從一開始構建就融入了全球化元素。

去年3月17日,在美國南麓私立學校、加拿大倫敦國際學院和深圳市福景外國語學校“全球化課程合作”簽字儀式上,福景外校宣佈將引進並開設ST E M課程,還為此設立了專項的ST EM課程基金。

來自美國南麓私立學校的N ancy校長對ST EM課程做了詳細的介紹。2016年5月到7月,來自加拿大倫敦國際學院的ST E M中心主管WilliamN eal專門到福景駐校,幫助該校構建ST EM教育體系和ST EM中心。8月,學校開設了“新初一學生暑期ST EM夏令營”;9月,ST EM 3D列印、ST EM機器人(麵包版)、ST EM無人機,以及CRC、FRC等課程相繼開設。

2016年10月,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華集團總經理淩文博士蒞臨福景外校作科普講座。在考察了該校ST E M中心後,淩文院士欣然受聘為學校“校外科技輔導員”並執筆為福景ST EM教育題詞。

在學術課程構建方面,福景外校經過多年探索打造的綜合英語課程,可謂全球化課程的典範之作。

如果說,填鴨式的“啞巴英語”教學是1.0版本,將英語僅僅作為日常交流語言來講授是2 .0版本,那麼,讓學生用英語學習其他學科的福景綜合英語課程,堪稱3.0版本。

該課程採用“浸沒式”教學法,由美國、加拿大外教執教,所使用的教材,由三國教師基於中國學生的實際和全球教育的發展共同研發,不斷取長補短。目前融合了數學、英語、社會學、科學等學科的綜合英語課程,已全面進入3.2版本。

培養創新人才 打造世界名校

在社會發展一日千里的資訊化時代,教育如何突破傳統窠臼,通過大刀闊斧的革新,真正培養面向世界和未來的創新人才,這是全球教育者面臨的共同難題。福景外校聯合國外名校共同構建的“全球化課程”,正是對這一難題的積極求解。也正因如此,福景的探索得到了各方的高度重視和認可。

今年3月17日,在“全球化課程”專案啟動一周年之際,中國人才研究會超常人才專業委員會正式將“英才教育研究基地”牌匾授予福景外校,並與之簽訂合作協定。該專委會副秘書長、北京師範大學胡思源教授指出,福景外國語學校是深圳一所優質的民辦學校,建校十多年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尤其令我們欣賞的是自創辦以來,學校始終致力於英才教育,在全國產生了積極影響。”

據悉,目前廣東省內僅有兩所優質學校獲得該稱號。一所是被視為深圳基礎教育龍頭的深圳中學,於2006年被評為“實踐基地”。另一所就是福景外國語學校,此次被列為“英才教育研究基地”,在全國民辦學校中也是絕無僅有。

除此之外,福景外校“全球化課程”還被深圳市教科院評為深圳市“十三五”重點課題。《全球化課程的構建與實踐探微》一文,參加全國外語特色學校研究會第十七屆年會教科論文評審,榮獲一等獎。

培養具有世界眼光的拔尖創新人才,無論對於深圳這座城市,還是對於整個國家,都意義重大、任務急迫!作為立足於深圳經濟特區的優質民辦學校,福景外校在“全球化課程”構建、國際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探索實踐,與特區所追求的“深圳品質”、“深圳標準”高度契合,這正是名校的格局與魄力,名校的使命與擔當。

文/圖:莊樹雄

製版:向麗宇 尹潔琳 卓志偉 劉暢

製圖:林軍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