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時隔30年大聯歡 四川四縣羌族同胞開啟羌年歡慶模式

羌族同胞開啟羌年歡慶模式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18日訊釋比開壇祭天地, 羊皮鼓聲祈福來, 11月18日, 農曆十月初一, 羌族同胞迎來了一年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羌年。

這一天, 羌鄉大地各個羌族村寨的羌族同胞都會身著節日盛裝, 以祭祀祈福、跳薩朗、唱羌歌、喝咂酒等傳統方式歡慶羌年, 以此慶豐收、送祝福、祈平安。

羌族同胞開啟羌年歡慶模式

據悉, 此次羌年慶祝活動, 是綿陽北川,

阿壩州汶川、茂縣、理縣四縣繼1988年之後, 時隔30年後的再一次羌年慶祝大聯歡。 活動中, 來自北川、汶川、理縣及茂縣21個鄉鎮共計1000餘名羌族演職人員在中國古羌城帶來一場羌族原生態文化的饕餮盛宴。

羌族同胞開啟羌年歡慶模式

今年的羌年盛會, 恰逢2017年四川省首屆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成果展在茂縣中國古羌城舉行,

活動邀請了四川省3個市州7個區縣參加, 參展參演的羌族非遺代表達400人, 活態和實物展示展演各級代表性非遺項目近30個。 同時, 16支來自阿壩州、綿陽市和成都市的羌族非遺表演隊伍和茂縣當地非遺演出隊伍在茂縣中國古羌城羌文化廣場、茂縣非遺傳習中心、茂縣鳳儀鎮學校三個展演區域滾動展演。

羌族同胞開啟羌年歡慶模式

活動中, 羌歌、羌笛、口弦、羌族多聲部以及羌族舞蹈等豐富多彩的羌族原生態文化展示讓人目不暇接。 非遺演出隊以引歌、領歌、接歌、傳歌為主線, 以“賽歌、賽舞、賽服飾”的方式, 由近200名演職人員在古羌城羌文化廣場實景展示羌族歌舞、民俗、服飾等特色鮮明的羌族文化。

羌族同胞開啟羌年歡慶模式

羌年, 羌語稱“日麥節”、“日美吉”, 意為“羌曆新年"、“過小年”“豐收節”等, 是羌族一年中慶豐收、送祝福、祈平安的最為隆重的節日, 大型活動有感恩、祈福和吉慶的程式。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舉行慶典, 一般為三至五天, 有的村寨要過到十月初十。 按民間習俗, 過羌年時全寨人要吃團圓飯、喝咂灑、跳莎朗, 直到盡歡而散。

羌族同胞開啟羌年歡慶模式

羌族是我國唯一一個以民族族姓記入甲骨文的民族,被譽為中華民族演化史上的“活化石”。作為全國最大的羌族聚居區,近年來,茂縣著力創建世界羌族文明核心保護區,啟動實施了中國古羌城、疊溪松坪溝景區、羌鄉古寨、九頂山國際高山滑雪場等特色羌文化和生態旅遊項目建設,羌文化保護和傳承取得顯著成效。

據瞭解,茂縣現有《瓦爾俄足》、《羌族碉樓營造技藝》、《羌年》、《羌笛的演奏及製作技藝》等4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有17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5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116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圖片由茂縣縣委宣傳部提供)

羌族同胞開啟羌年歡慶模式

羌族是我國唯一一個以民族族姓記入甲骨文的民族,被譽為中華民族演化史上的“活化石”。作為全國最大的羌族聚居區,近年來,茂縣著力創建世界羌族文明核心保護區,啟動實施了中國古羌城、疊溪松坪溝景區、羌鄉古寨、九頂山國際高山滑雪場等特色羌文化和生態旅遊項目建設,羌文化保護和傳承取得顯著成效。

據瞭解,茂縣現有《瓦爾俄足》、《羌族碉樓營造技藝》、《羌年》、《羌笛的演奏及製作技藝》等4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有17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5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116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圖片由茂縣縣委宣傳部提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