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龍泉驛把整條河都換了顏色,這是咋個做到的?

每天的閒暇時分,

家住十陵街道明蜀新村社區的朱世洲,

喜歡到社區旁邊的十陵河邊散步,

吹吹風, 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不過,

這個習慣是他今年才養成的。

儘管他已經在這裡住了18年了,

但一直不曾有過到河邊散步的習慣。

這是為什麼呢?

走, 跟見證哥去看看

“這條河也叫‘清水河’, 很多年前河裡的水真的很清亮。 ”據朱世洲回憶, 在改革開放前, 十陵河兩岸都是農田, 河水清澈見底, 因此十陵人直到現在都習慣把它喊作“清水河”。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 十陵河兩岸逐漸建成了很多工廠和居民社區, 大量污水直排下河, “清水河”迅速變成了“黑水河”。 朱世洲告訴見證哥, 1999年他家搬到明蜀新村社區時, 旁邊的十陵河就已經被嚴重污染了,

“河水又黑又臭, 哪個會去河邊散步嘛?”

為了淨化這條“黑水河”, 近年來, 龍泉驛區在十陵河流域開展了一系列治水行動:關停沿河“三無”企業, 建設雨汙分流工程確保污水不下河, 對河道進行清淤和水體置換, 加強河道生態修復和河岸河堤綠化建設……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 今年終於讓十陵河再次變臉, 曾經的“清水河”又回來了。

十陵河(明蜀新村社區附近河道)

河水清澈見底

(來龍村河道)

同時, 十陵街道結合河長制管理, 加強了對十陵河的常態化管理維護, 每天都有人沿河巡查, 對河裡的爛草、垃圾進行打撈,

鞏固十陵河水環境治理成果。

從“清水河”到“黑水河”再到“清水河”, 十陵河的兩次變臉, 是龍泉驛區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寫照。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 “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今年以來,我區深入實施“三治一增”,大力推進生態環境提升,建設美麗龍泉驛,初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10月,全區共關停“散亂汙”企業2560家,整治2800家,規範2744家;淘汰“黃標車”849輛;辦理環境行政處罰案件458宗,其中實施查封、扣押15宗,限產、停產2宗,按日連續處罰2宗,行政拘留5宗,移送環境刑事犯罪案件4宗。

像十陵河這般美麗的“變臉”,

你身邊也有正在上演的嗎?

如果有的話,

可以留言來告訴見證哥。

主管:中共龍泉驛區委宣傳部

主辦:龍泉驛區互聯網資訊辦公室

承辦:龍泉驛區新聞中心

顧問:劉榮均 曾元平

主編:王永鳳 劉晨鳴

副主編:鄧晴風 曹思涵

記者:何星辰

編輯:張靜

美編:向競秋

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今年以來,我區深入實施“三治一增”,大力推進生態環境提升,建設美麗龍泉驛,初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10月,全區共關停“散亂汙”企業2560家,整治2800家,規範2744家;淘汰“黃標車”849輛;辦理環境行政處罰案件458宗,其中實施查封、扣押15宗,限產、停產2宗,按日連續處罰2宗,行政拘留5宗,移送環境刑事犯罪案件4宗。

像十陵河這般美麗的“變臉”,

你身邊也有正在上演的嗎?

如果有的話,

可以留言來告訴見證哥。

主管:中共龍泉驛區委宣傳部

主辦:龍泉驛區互聯網資訊辦公室

承辦:龍泉驛區新聞中心

顧問:劉榮均 曾元平

主編:王永鳳 劉晨鳴

副主編:鄧晴風 曹思涵

記者:何星辰

編輯:張靜

美編:向競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