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1秒識別“假臉”!江寧這家公司竟做到了!

《碟中諜》中,

阿湯哥通過

虹膜、指紋、人臉

識別重重關卡, 完成特工任務。

“刷臉”,

現已不僅是存在於電影中,

南京南站今年也啟用了" 刷臉 " 進站,

讓不少人覺得很新鮮!

在江寧,

有家公司

能夠做到1秒識別“假臉”!

南京甄視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小視科技)

小視科技位於江甯高新園,

是一家以AI+為核心,

打造一體化智慧服務生態的高科技公司。

一群平均年齡27歲年輕人,

白手起家,

在人工智慧浪潮中,

通過兩年奮鬥

公司估值沖到25億元!

靜默活體技術:1秒識別“假臉”

不少人有經驗, 上互聯網金融平臺借款, 在家上傳身份證, 再手持身份證拍一張本人照片, 後臺比對是同一個人即可放款。 但如果犯罪分子拿照片來人臉識別, 會不會蒙混過關?

1秒識別“假臉”

小視科技全球首家推出的人臉識別“靜默活體技術”, 可以一秒鐘識別出“假臉”。

公司副總裁冉景剛介紹, 事實上, 螢幕、照片等展示出來的圖像反射出的光與人臉反射的光存在很大差異。

“靜默活體技術”通過專業的大資料分析挖掘和多維度關聯技術, 準確高效地識別出“假臉充真臉”的詐騙手段。 無需用戶進行搖頭、點頭等微表情配合, 就可以判斷是不是真人。

這個全球突破性的技術, 已經為客戶避免了近200億元的經濟損失。

多領域應用

金融領域:通過大資料分析, 給每張人臉“貼標籤”, 告訴金融機構該客戶信用的好壞, 是否在多個平臺有多頭借貸的風險。

交通領域:這項技術很快拓展到租車、快遞等領域。 快車司機每天上班, 都通過這個技術驗證身份, 確認司機身份可靠, 避免疲勞駕駛。

安防領域:目前小視科技的AI+安防大資料, 被應用到機場、大廈門禁、社區物業、酒店刷臉入住、反恐維穩等方面。

1:N驗證

除了一對一的人證比對, 還能實現1:N驗證。

在公共場合, 攝像頭取景框拍攝到的多個人臉, 傳輸到後臺, 可以即時比對, 發現犯罪分子。

技術升級的難點在於,公共場合的光線複雜,攝像頭拍攝的臉,角度各不相同,給識別帶來巨大困難。該技術目前已經在國內的機場啟用。

AI+醫療提高患者20%生存率

AI+醫療技術,通過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利用機器視覺,輔助醫生對病人進行更精確的診斷,從而避免誤診等情況,大大提高對病情判斷的準確率。

目前該項目已經在醫院的肺癌領域進行應用,可以提高患者20%生存率。

骨骼系統可以捕捉人物的行動蹤跡。“未來也可能會與公檢法合作,提高安防能力、抓捕在逃案犯。”

小視科技副總裁冉景剛還表示,未來公司還將計畫進軍AI+商圈、AI+交通等領域。

其中AI+商圈已經在研發過程中。“這項技術主要是在顧客進入商場之後,經過對他平時消費習慣甚至在哪家店停留時間較長的分析,為顧客提供精准的服務以及廣告投放。

互聯網“模範生”:重視市場

2015年4月成立,

8月簽約客戶突破100家,

12月拿到數千萬元A輪融資;

2016年完成B輪融資,

企業實現盈利;

2017年估值25億人民幣;

2018年將進行C輪融資,

乾淨俐落的數字,凸顯互聯網行業新一代“模範生”的特徵:不隨便“燒”投資者的錢,快速盈利。

小視科技創始人、CEO楊帆

楊帆的思維和很多學者型企業家的思維是反向的。

小視科技雖然擁有全球最牛的技術團隊,收羅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院士、中國國家“青年千人計畫”學者、知名金融公司高管等各行業頂尖人才,卻不願意做單純的技術驅動型公司,而是在以客戶為導向。

創業之前,楊帆在江甯區政府直屬的江寧科創投集團負責政府引導基金專案。

一手托企業、一手托政府資金,他經手的眾多創業案例告訴他,項目“接地氣”有多重要。

公司和科學家們溝通得最多的是,產品怎麼落地,市場需要什麼,企業能承受多少成本。

平時,公司安排大量工作人員進行市場調研,來自市場的需求資訊,讓小視科技的技術十分“接地氣”,從而迅速被用戶接受。

江甯發佈 編輯

掃描二維碼

關注江寧發佈

技術升級的難點在於,公共場合的光線複雜,攝像頭拍攝的臉,角度各不相同,給識別帶來巨大困難。該技術目前已經在國內的機場啟用。

AI+醫療提高患者20%生存率

AI+醫療技術,通過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利用機器視覺,輔助醫生對病人進行更精確的診斷,從而避免誤診等情況,大大提高對病情判斷的準確率。

目前該項目已經在醫院的肺癌領域進行應用,可以提高患者20%生存率。

骨骼系統可以捕捉人物的行動蹤跡。“未來也可能會與公檢法合作,提高安防能力、抓捕在逃案犯。”

小視科技副總裁冉景剛還表示,未來公司還將計畫進軍AI+商圈、AI+交通等領域。

其中AI+商圈已經在研發過程中。“這項技術主要是在顧客進入商場之後,經過對他平時消費習慣甚至在哪家店停留時間較長的分析,為顧客提供精准的服務以及廣告投放。

互聯網“模範生”:重視市場

2015年4月成立,

8月簽約客戶突破100家,

12月拿到數千萬元A輪融資;

2016年完成B輪融資,

企業實現盈利;

2017年估值25億人民幣;

2018年將進行C輪融資,

乾淨俐落的數字,凸顯互聯網行業新一代“模範生”的特徵:不隨便“燒”投資者的錢,快速盈利。

小視科技創始人、CEO楊帆

楊帆的思維和很多學者型企業家的思維是反向的。

小視科技雖然擁有全球最牛的技術團隊,收羅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院士、中國國家“青年千人計畫”學者、知名金融公司高管等各行業頂尖人才,卻不願意做單純的技術驅動型公司,而是在以客戶為導向。

創業之前,楊帆在江甯區政府直屬的江寧科創投集團負責政府引導基金專案。

一手托企業、一手托政府資金,他經手的眾多創業案例告訴他,項目“接地氣”有多重要。

公司和科學家們溝通得最多的是,產品怎麼落地,市場需要什麼,企業能承受多少成本。

平時,公司安排大量工作人員進行市場調研,來自市場的需求資訊,讓小視科技的技術十分“接地氣”,從而迅速被用戶接受。

江甯發佈 編輯

掃描二維碼

關注江寧發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