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機器人雖已進入手術室 但人類醫生還是更靠譜

1985年, 第一台機器人被應用于手術, 來自美國洛杉磯醫院的醫生利用Puma 560完成了機器人輔助定位的神經外科腦部活檢手術, 算是劃時代意義的開端,

致使機器人手術的執行案例一直不停地攀升。 同時, 機器人也在外科手術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說到傳統的外科手術, 大家都知道是醫生親自用醫療器械對病人的身體病灶進行切除、縫合等。 但在一些手術中, 患者需要承受巨大的痛苦, 比如長達十幾釐米的傷口、肌肉全部被切斷等。 而切口大就意味著傷重、出血多、感染風險高。 為了減少患者的痛苦, 提高手術的精確度, 同時降低手術的風險, 機器醫生出現了。

近日, 據外媒Telegraph的報導, 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 人類醫生在外科手術方面的表現仍然比“機器醫生”更勝一籌。 在機器人相比下, 人類醫生在手術完成的時間要更短, 失誤率也不高。

根據人們的第一印象, 既然機器人都被發明出來做手術, 肯定比人類醫生更加精准、熟練和快, 但日前的研究報告卻得出了一個截然相反的結論。 站在病人的角度來看, 機器人醫生並非提升了治療效果, 反而把手術進行的時間拉長了。

而這項研究報告是建立在2006年至2012年間美國416家醫院的25000場手術的相關資料,

由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們共同收集分析得出。

此外, 這些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者們還表示, 不能一下否認了機器人醫生, 因為它們在一些精細手術中還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比如一些手術要求很高的細緻操作, 或者體內需要縫合的操作。

不過此項研究也表明了一個現象, 對於一些技術難度不是很高的外科手術, 例如摘除整個腎, 人類醫生表現的會更好些。 從分析資料得出, 接受人類醫生進行腎切除微創手術的病人中, 只有28%的病人經歷超過4個小時的手術。 但在接受機器人醫生手術的病人中, 有將近46%的病人進行過4小時以上的手術。

來自斯坦福大學泌尿外科副教授本傑明·湧博士還講到, 在研究的時候我們發現, 雖然在手術治療效果和住院時間方面沒有什麼什麼差異, 但有機器人參與進來, 手術的費用相比純人類會高很多。

據悉, 英國國內擁有約60台“達芬奇機器人”, 它們主要作用在於提供了外科手術輔助服務。 每台機器人的費用大約為100萬英鎊, 約合人民幣871.4萬元。 但也是目前並非所有人都推崇機器人外科手術原因之一。

另外, 雖然目前人類醫生確實有些東西沒有人類做的好,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 機器人在執行手術所需要的時間會變短, 而且規模化,人類醫生和機器人醫生在成本上也將被縮短。

最後,機器人在執行手術確實有自己的優點與缺點,畢竟機器人還只是一個工具,只是用來輔助醫生而提高精准性,仍然無法完全替代人類在某些方面的技能,不過機器人在手術的輔助上還是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智玩派

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裡抽絲剝繭,智玩派努力為您提供所認同的觀點以及缺乏的資源。

智玩派公眾號內容同步推送今日頭條 搜狐 騰訊快報 網易 鳳凰等新聞用戶端

網站:www.zhiwp.com

商務合作微信:dc_289466629

而且規模化,人類醫生和機器人醫生在成本上也將被縮短。

最後,機器人在執行手術確實有自己的優點與缺點,畢竟機器人還只是一個工具,只是用來輔助醫生而提高精准性,仍然無法完全替代人類在某些方面的技能,不過機器人在手術的輔助上還是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智玩派

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裡抽絲剝繭,智玩派努力為您提供所認同的觀點以及缺乏的資源。

智玩派公眾號內容同步推送今日頭條 搜狐 騰訊快報 網易 鳳凰等新聞用戶端

網站:www.zhiwp.com

商務合作微信:dc_289466629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