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旅遊故事|關於枸杞的傳說

枸杞

枸杞為人們對商品枸杞子、植物寧夏枸杞、中華枸杞等枸杞屬下物種的統稱。 人們日常食用和藥用的枸杞子多為寧夏枸杞的果實“枸杞子”,

而且寧夏枸杞是唯一載入《2010年版中國藥典》的品種。 寧夏枸杞在中國栽培面積最大。 寧夏枸杞主要分佈在中國西北地方, 而其它地區常見的為中華枸杞及其變種。

關於枸杞, 有很多傳說, 不知道你聽過幾個?下面給大家整理幾個常見的關於枸杞的傳說。

01

民間傳說, 有一書生體弱多病, 到終南山尋仙求道, 在山中轉了好幾天, 也沒有見到神仙蹤影。

正煩惱間, 忽見一年輕女子正在痛駡責打一年邁婦人, 趕忙上前勸阻, 並指責那年輕女子違背尊老之道。 那女子聽了, 呵呵笑道:你當她是我什麼人?她是我的小兒媳婦。 書生不信, 轉問那老婦, 老婦答道:千真萬確, 她是我的婆婆, 今年92歲了, 我是她第七個兒子的媳婦,

今年快五十了。

書生看來看去, 怎麼也不像, 遂追問緣由。 那婆婆說:我是一年四季以枸杞為生, 春吃苗、夏吃花、秋吃果、冬吃根, 越活越健旺, 頭髮也黑了, 臉也光潤了, 看上去如三四十歲。 我那幾個兒媳婦照我說的常常吃枸杞, 也都祛病延年。 只有這個小兒媳婦好吃懶做, 不光不吃枸杞, 連素菜也不大吃, 成天雞鴨魚肉, 吃出這一身毛病。

書生聽了這番言語, 回到家裡, 多買枸杞服食, 天長日久, 百病消除, 活到八十多歲。 這雖然是神話傳說的故事, 但枸杞的功效卻是古今公認的。

02

相傳很久以前, 有一戶農民家境十分貧寒, 只因地主逼債, 爹爹就跳河自殺了。 母親身染重病, 每天臥床不起, 吃不上, 喝不下。 她只生一子, 名叫劉孝。 劉孝對母親十分孝順,

但求醫無錢, 求藥無門。 一天晚上, 他做了個夢, 夢見一隻黃狗, 追一隻小白兔, 小白兔跑到一顆茨樹下麵, 就在黃狗快要逮住小白兔時, 小白兔鼓足全身力氣, 一頭鑽進茨樹中, 等到黃狗往茨樹中鑽的時候, 那只小白兔早已跑得不見蹤影。 劉孝一覺醒來, 感到奇怪, 坐在土炕上納悶。 第二天, 劉孝背上乾糧, 走了很遠很遠的路程, 腳也走疼了, 連個藥的影子也沒找上。 劉孝為了治好母親的病, 他找了四十八天, 還是沒找上藥。 等到第四十九天, 乾糧也吃完了, 他就拔了幾顆苦苦菜、黃花菜充饑, 抿上兩口水葫蘆裡的水。 此時他兩腿發麻, 兩腳起泡, 兩眼血紅, 身體乏困, 就睡在半山坡上。 一覺睡到太陽快下山的時辰, 又夢見黃狗追白兔子,
劉孝從夢中驚醒, 跳起來, 定眼四下看一下, 看到西北方向有一株綠油油的茨樹長在那裡, 他跑過去一看, 茨樹上開著紫色的、白色的五瓣小花, 結著珍珠一樣的紅果子。 劉孝連忙脫了破爛的衣裳鋪在地上, 一個一個地摘起來。 摘了許多, 用衣衫包好, 提了回來, 每天給他母親吃幾顆。 過了幾天, 他母親的病居然有了好轉, 等到第四十九天, 他母親的病全好了, 紅果子也吃完了。 這事一傳十、十傳百, 說劉孝得了神丹妙藥, 一吃這種神丹妙藥, 什麼病都全好了。 有人問劉孝:“你給你母親吃了什麼藥好的?”劉孝

把夢中之事說給大家聽。 大家就給這種藥起名為“枸杞”(亦名“狗忌”)。 枸杞的名字就從此流傳於世。

03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早綱目》中記載,湖北麻城人劉松石,久服枸杞奇方"地仙丹",聰明異常,後官至兵部尚書,著有《保壽堂方》。 書中記錄了一個有關枸杞功能的傳說:古時候, 有位神奇之士, 名叫赤腳張, 仙力無比, 造化人世, 後感于人間天壽苦短, 遂傳奇方給猗氏縣一位老人, 讓他親自服用體驗,就按照赤腳張的方法連續服用,年過百歲沿能行走如

飛。一百二十歲時,滿頭的白髮脫落,又長出了一頭黑髮,牙齒脫落後再生,更是異常堅固,性欲旺盛,功能強勁。因此慨然嘆服道:此方性平,常服能除邪熱,輕身明目,益壽延年,返老還童。遂傳於後世,造福人間。究其處方:春采天精草--枸杞葉,夏摘長生草--枸杞花,秋收枸杞實--枸杞子,冬挖根皮--地骨皮,一併陰乾,用無灰酒浸漬一夜,然後曬露四十九晝夜,取日精月華之氣,待於為末,燒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日早晚各服一丸,細嚼慢嚥,以百沸湯送下,故又名“不老丹”。

04

唐代潤州有個開元寺,寺裡有一口井,井旁長有很多枸杞,高的有一、二丈,其根盤結粗壯,寺裡人飲此井水,人人面色紅潤,至八十而頭不白、齒不掉。唐代詩人劉禹錫遊覽潤州開元寺時,聽罷老和尚講述枸杞井泉的神奇作用後,作詩一首:

《枸杞井》

僧房藥樹依寒井,井有清泉藥有靈。翠黛葉生籠石甃,殷紅子熟照銅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

詩中的“仙人杖”實指枸杞莖,民間傳說枸杞莖是神仙的拐杖。道書中說,“千年枸杞,其根形如犬狀者,方士稱西王母杖”,白居易有“不知靈藥根成狗,怪得時聞夜吠聲”的詩句。

(資料來源於網路)

讓他親自服用體驗,就按照赤腳張的方法連續服用,年過百歲沿能行走如

飛。一百二十歲時,滿頭的白髮脫落,又長出了一頭黑髮,牙齒脫落後再生,更是異常堅固,性欲旺盛,功能強勁。因此慨然嘆服道:此方性平,常服能除邪熱,輕身明目,益壽延年,返老還童。遂傳於後世,造福人間。究其處方:春采天精草--枸杞葉,夏摘長生草--枸杞花,秋收枸杞實--枸杞子,冬挖根皮--地骨皮,一併陰乾,用無灰酒浸漬一夜,然後曬露四十九晝夜,取日精月華之氣,待於為末,燒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日早晚各服一丸,細嚼慢嚥,以百沸湯送下,故又名“不老丹”。

04

唐代潤州有個開元寺,寺裡有一口井,井旁長有很多枸杞,高的有一、二丈,其根盤結粗壯,寺裡人飲此井水,人人面色紅潤,至八十而頭不白、齒不掉。唐代詩人劉禹錫遊覽潤州開元寺時,聽罷老和尚講述枸杞井泉的神奇作用後,作詩一首:

《枸杞井》

僧房藥樹依寒井,井有清泉藥有靈。翠黛葉生籠石甃,殷紅子熟照銅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

詩中的“仙人杖”實指枸杞莖,民間傳說枸杞莖是神仙的拐杖。道書中說,“千年枸杞,其根形如犬狀者,方士稱西王母杖”,白居易有“不知靈藥根成狗,怪得時聞夜吠聲”的詩句。

(資料來源於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