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地形圖測繪注意要點和基本知識——測量技術人員必備的專業要點

地形圖測繪注意要點和基本知識

按一定法則, 有選擇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表面各種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圖, 通稱地圖。 按內容, 地圖可分為普通地圖及專題地圖。 普通地圖是綜合反映地面上物體和現象一般特徵的地圖, 內容包括各種自地理要素(例如水系、地貌、植被等)和社會經濟要素(例如居民點、行政區劃及交通線路等), 但不突出表示其中的某一種要素。 專題地圖是著重表示自然現象或社會現象中的某一種或幾種要素的地圖, 如地籍圖、地質圖和旅遊圖等。 本章 主要介紹地形圖, 它是普通地圖的一種。

地形圖是按一定的比例尺, 用規定的符號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圖。

第一節 地形圖的比例尺

地形圖上任意一線段的長度與地面上相應線段的實際水準長度之比, 稱為地形圖的比例尺。

一、比例尺的種類

1.數位比例尺

數位比例尺一般用分子為1的分數形式表示。 設圖上某一直線的長度為d, 地面上相應線段的水準長度為D, 則圖的比例尺為

式中M為比例尺分母。 當圖上1cm代表地面上水準長度10m(即1000cm)時尺就是。 由此可見, 分母1000就是將實地水準長度縮繪在圖上的倍數。

比例尺的大小是以比例尺的比值來衡量的, 分數值越大(分母M越小), 比例尺越大。 為了滿足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需要, 測繪和編制了各種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圖。 通常稱1:1000000、1:500000、1:200000為小比例尺地形圖;1:100000、1:50000和1:25000為中比例尺地形圖;1:10000、1:5000、1:2000、1:1000和1:500為大比例尺地形圖。 建築類各專業通常使用大比例尺地形圖。 按照地形圖圖式規定, 比例尺書寫在圖幅下方正中處,

2.圖示比例尺

為了用圖方便, 以及減弱由於圖紙伸縮而引起的誤差,

在繪製地形圖時, 常在圖上繪製圖示比例尺。 1:1000的圖示比例尺, 繪製時先在圖上繪兩條平行線, 再把它分成若干相等的線段, 稱為比例尺的基本單位, —般為2cm;將左端的一段基本單位又分成十等分, 每等分的長度相當於實地2m。 而每一基本單位所代表的實地長度為2cm×1000=20m。

二、比例尺的精度

一般認為, 人的肉眼能分辨的圖上最小距離是0.1mm, 因此通常把圖上0.1mm所表示的實地水準長度, 稱為比例尺的精度。 根據比例尺的精度, 可以確定在測圖時量距應準確到什麼程度, 例如, 測繪1:1000比例尺地形圖時, 其比例尺的精度為0.1m, 故量距的精度只需0.1m, 小於0.1mm在圖上表示不出來。 另外, 當設計規定需在圖上能量出的實地最短長度時,

根據比例尺的精度, 可以確定測圖比例尺。 比例尺越大, 表示地物和地貌的情況越詳細, 精度越高。 但是必須指出, 同一測區, 採用較大比例尺測圖往往比採用較小比例尺測固的工作量和投資將增加數倍, 因此採用哪一種比例尺測圖, 應從工程規劃、施工實際需要的精度出發, 不應盲目追求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圖。

第二節 地形圖的分幅和編號

為了便於管理和使用地形圖, 需要將各種比例尺的地形圖進行統一的分幅和編號。 地形圖分幅和編號的方法分為兩類, 一類是按經緯線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又稱為國際分幅), 另一類是按座標格網分幅的矩形分幅法。

一、地形圍的梯形分幅與編號

1、1:1000000比例尺圖的分幅與編號

按國際上的規定,

1:1000000的世界地圖實行統一的分幅和編號。 即白赤道向北或向南分別按緯差4°分成橫列, 各列依次用A、B…V表示。 自經度180°開始起算, 自西向東按經差6°分成縱行, 各行依次用l、2…60表示。 每一幅圖的編號由其所在的“橫列一縱行”的代號組成。 例如北京某地的經度為東經118°24′20″, 緯度為39°56′30″, 則所在的1:1000000比例尺圖的圖號為J—50。

2、1:100000比例尺圖的分幅和編號

將一幅1:1000000的圖, 按經差30′, 緯差20′分為144幅1:100000的圖。

3、1:50000、1:25000、1:10000圖的分幅和編號

這三種比例尺圖的分幅編號都是以1:100000比例尺因為基礎的。 每幅1:100000的圖, 劃分成4幅1:50000的圖, 分別在1:100000的圖號後寫上各自的代號A、B、C、D。 每幅1:50000的圖又可分為4幅1:2.50000的圖, 分別以1、2、3、4編號。 每幅1:100000圖分為64幅1:10000的圖, 分別以(1)、(2)、……(64)表示。

4、1:5000和l:2000比例尺圖的分幅編號

1:5000和1:2000比例尺圖的分幅編號是在1:10000圖的基礎上進行的。 每幅1:10000的圖分為4幅1:5000的圖,分別在1:10000的圖號後面寫上各自的代號a、b、c、d。每幅1:5000的因又分成9幅1:2000的圖,分別以l、2、……9表示,圖幅的大小及編

二、地形圖的矩形分幅與編號

大比例尺地形圖大多採用矩形分幅法,它是按統一的直角坐標格網劃分的。採用矩形分幅時,大比例尺地形圖的編號,一般採用圖幅西南角座標公里數編號法。其西南角的座標X=3530.0km,y=531.0km,所以其編號為“3530.0—531.0”。編號時,比例尺為1:500地形圖,座標值取至0.01km,而1:1000、1:2000地形圖取至0.1km。

某些工礦企業和城鎮,面積較大,而且測繪有幾種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圖,編號時是以1:5000比例尺圖為基礎,並作為包括在本圖幅中的較大比例尺圖幅的基本圖號。例如,某1:5000圖幅西南角的座標值x=20km,y=10km,則其圖幅編號為“20—10”。這個圖號將作為該圖幅中的較大比例尺所有圖幅的基本圖號。也就是在1:5000圖號的末尾分別加上羅馬字Ⅰ、Ⅱ、Ⅲ、Ⅳ,就是1:2千比例尺圖幅的編號。同樣,在1:2000圖幅編號的末尾分別再加上Ⅰ、Ⅱ、Ⅲ、Ⅳ,就是1:1000圖幅的編號,在1:1000比例尺的圖號末尾再加上Ⅰ、Ⅱ、Ⅲ、Ⅳ,就是1:500圖幅的編號。

第三節 地形圖圖外注記

一、圖名和圖號

圖名即本幅圖的名稱,是以所在圖幅內最著名的地名、廠礦企業和村莊的名稱來命名的。為了區別各幅地形圖所在的位置關係,每幅地形圖上都編有圖號。圖號是根據地形圖分幅和編號方法編定的,並把它標注在北圖廓上方的中央。

二、接圖表

說明本圖幅與相鄰圖幅的關係,供索取相鄰圖幅時用。通常是中間一格畫有斜線的代表本圖幅,四鄰分別注明相應的圖號(或圖名),並繪注在圖廓的左上方(見圖7—1)。在中比例尺各種圖上,除了接圖表以外,還把相鄰圖幅的圖號分別注在東、西、南、北圖廓線中間,進一步表明與四鄰圖幅的相互關係。

三、圖廊

圖廓是地形圖的邊界,矩形圖幅只有內、外圖廓之分。內圖廓就是座標格網線,也是圖幅的邊界線。在內圖廓外四角處注有座標值,並在內廓線內側,每隔10cm繪有5mm的短線,表示座標格網線的位置。在圖幅內繪有每隔10cm的座標格網交叉點。外圖廓是最外邊的粗線。

在城市規劃以及給排水線路等設計工作中,有時需用1:10000或1:25000的地形圖。這種圖的圖廓有內圖廓、分圖廓和外圖廓之分。內圖廓是經線和緯線,也是該圖幅的邊界線。內、外圖廓之間為分圖廓,它繪成為若干段黑白相問的線條,每段黑線或白線的長度,表示實地經差或緯差1′。分度廓與內圖廓之間,注記了以公里為單位的平面直角坐標值。

四、三北方向關係圖

在中、小比例尺圖的南圖廓線的右下方,還繪有真子午線、磁子午線和座標縱軸(中央子午線)方向這三者之間的角度關係,稱為三北方向圖。利用該關係圖,可對圖上任一方向的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和座標方位角三者間作相互換算。此外,在南、北內固廓線上,還繪有標誌點P和P’,該兩點的連線即為該圖幅的磁於午線方向,有了它利用羅盤可將地形圖進行實地定向。

第四節 地物符號

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總稱。地物是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體,如湖泊、河流、房屋、道路等。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應按國家測繪總局頒發的《地形圖圖式》中規定的符號表示於圖上。其中地物符號有下列幾種。

一、比例符號

有些地物的輪廓較大,如房屋、稻田和湖泊等,它們的形狀和大小可以按測圖比例尺縮小,並用規定的符號繪在圖紙上,這種符號稱為比例符號。

二、非比例符號

有些地物,如三角點、水準點、獨立樹和里程碑等,輪廓較小,無法將其形狀和大小按比例繪到圖上,則不考慮其實際大小,而採用規定的符號表示之,這種符號稱為非比例符號。

非比例符號不僅其形狀和大小不按比例繪出,而且符號的中心位置與該地物實地的中心位置關係,也隨各種不同的地物而異,在測圖和用圖對應注意下列幾點;

1.規則的幾何圖形符號(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以圖形幾何中心點為實地地物的中心位置。

2.底部為直角形的符號(獨立樹、路標等),以符號的直角頂點為實地地物的中心位置。

3.寬底符號(煙囪、崗亭等),以符號底部中心為實地地物的中心位置。

4.幾種圖形組合符號(路燈、消火栓等),以符號下方圖形的幾何中心為實地地物的中心位置。

5.下方無底線的符號(山洞、窯洞等),以符號下方兩端點連線的中心為實地地物的中心位置。各種符號均按直立方向描繪,即與南圖廓垂直。

三、半比例符號(線形符號)

對於一些帶狀延伸地物(如道路、通訊線、管道、垣柵等),其長度可按比例尺縮繪,而寬度無法按比例尺表示的符號稱為半比例符號。這種符號的中心線,一般表示其實地地物的中心位置,但是城牆和垣柵等,地物中心位置在其符號的底線上。

四、地物注記

用文字、數位或特有符號對地物加以說明者,稱為地物注記。諸如城鎮、工廠、河流、道路的名稱;橋樑的長寬及載重量;江河的流向、流速及深度;道路的去向及森林、果樹的類別等,都以文字或特定符號加以說明。但是,當等高距過小時,圖上的等高線過於密集,將會影響圖面的清晰醒目。因此,在測繪地形圖時,等高距的大小是根據測圖比例尺與測區地形情況來確定的)。

第五節 地貌符號——等高線

地貌是指地表面的高低起伏狀態,它包括山地、丘陵和平原等。在圖上表示地貌的方法很多,而測量工作中通常用等高線表示,因為用等高線表示地貌,不僅能表示地面的起伏形態,並且還能表示出地面的坡度和地麵點的高程。本節討論用等高線表示地貌的方法。

一、等高線的概念

等高線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點所連接而成的連續閉合曲線。設有一座位于平靜湖水中的小山頭,山頂被湖水恰好淹沒時的水面高程為100米。然後水位下降5m,露出山頭,此時水面與山坡就有一條交線,而且是閉合曲線,曲線上各點的高程是相等的,這就是高程為95m的等高線。隨後水位又下降5m,山坡與水面又有一條交線,這就是高程為90m的等高線。依次類推,水位每降落5m,水面就與地表面相交留下一條等高線,從而得到一組高差為5m的等高線。設想把這組實地上的等高線沿鉛垂線方向投影到水平面H上,並按規定的比例尺縮繪到圖紙上,就得到用等高線表示該山頭地貌的等高線圖。

二、等高距和等高線平距

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差稱為等高距,常以h表示。在同一幅地形圖上,等高距是相同的。

相鄰等高線之間的水準距離稱為等高線平距,常以d表示。因為同一張地形圖內等高距是相同的,所以等高線平距d的大小直接與地面坡度有關。等高線平距越小,地面坡度就越大;平距越大,則坡度越小;坡度相同,平距相等。因此,可以根據地形圖上等高線的疏、密來判定地面坡度的緩、陡。同時還可以看出:等高距越小,顯示地貌就越詳細;等高距越大,顯示地貌就越簡略。還有某些特殊地貌,如沖溝、滑坡等,其表示方法參見地形圖圖式。

三、典型地貌的等高線

地面上地貌的形態是多樣的,對它進行仔細分析後,就會發現它們不外是幾種典型地貌的綜合。瞭解和熟悉用等高線表示典型地貌的特徵,將有助於識讀、應用和測繪地形圖。典型地貌有:

1.山丘和窪地(盆地)

山丘和窪地的等高線都是一組閉合曲線。在地形圖上區分山丘或窪地的方法是:凡是內圈等高線的高程注記大於外圈者為山丘,小於外圈者為窪地。如果等高線上沒有高程注記,則用示坡線來表示。

示坡線是垂直於等高線的短線,用以指示坡度下降的方向。示坡線從內圈指向外圈,說明中間高,四周低,為山丘。示坡線從外圈指向內圈,說明四周高,中間低,故為窪地。

2.山脊和山谷

山脊是沿著一個方向延伸的高地。山脊的最高棱線稱為山脊線。山脊等高線表現為一組凸向低處的曲線。

山谷是沿著一個方向延伸的窪地,位於兩山脊之間。貫穿山谷最低點的連線稱為山谷線。山谷等高線表現為一組凸向高處的曲線。

山脊附近的雨水必然以山脊線為分界線,分別流向山脊的兩側,因此,山脊又稱分水線。而在山谷中,雨水必然由兩側山坡流向谷底,向山谷線彙集,因此,山谷線又稱集水線。

3.鞍部

鞍部是相鄰兩山頭之間呈馬鞍形的低凹部位。鞍部往往是山區道路通過的地方,也是兩個山脊與兩個山谷會合的地方。鞍部等高線的特點是在一圈大的閉合曲線內,套有兩組小的閉合曲線。

4.陡崖和懸崖

陡崖是坡度在70。以上的陡峭崖壁,有石質和土質之分。

懸崖是上部突出,下部凹進的陡崖,這種地貌的等高線出現相交。俯視時隱蔽的等高線用虛線表示。

四、等高線的分類

1.首曲線

在同一幅圖上,按規定的等高距描繪的等高線稱首曲線,也稱基本等高線。它是寬度為0.15mm的細實線,。

2.計曲線

為了讀圖方便,凡是高程能被5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線加粗描繪,稱為計曲線

3.間曲線和助曲線

當首曲線不能顯示地貌的特徵時,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繪的等高線稱為間曲線,在圖上用長虛線表示。有時為顯示局部地貌的需要,可以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繪的等高線,稱為助曲線。一般用短虛線表示。

五、等高線的特性

1.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程都相等。

2,等高線是閉合曲線,如不在本圖幅內閉合,則必在圖外閉合。

3.除在懸崖或絕壁處外,等高線在圖上不能相交或重合。

4.等高線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表示坡度緩,平距相等則坡度相等。

5.等高線與山脊線、山谷線成正交。

控制測量工作結束後,就可根據圖根控制點測定地物、地貌特徵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並按規定的比例尺和符號縮繪成地形固。測繪地形圖的方法有經緯儀測繪法、光電測距儀測繪法、小平板儀與經緯儀聯合測繪法和攝影測量方法等。

第六節 測圖前的準備工作

測圖前,除做好儀器、工具及資料的準備工作外,還應著重做好測圖板的準備工作。它包括圖紙的準備,繪製座標格網及展繪控制點等工作。

一、圖紙準備

為了保證測圖的品質,應選用質地較好的圖紙。對於臨時性測圖,可格圖紙直接固定在圖板上進行測繪;對於需要長期保存的地形圖,為了減少圖紙變形,應將圖紙禱糊在鋅板、鋁板或膠合板上。

目前,各測繪部門大多採用聚脂薄膜,其厚度為0.07—0.1mm,表面經打毛後,便可代替圖紙用來測圖。聚脂薄膜具有透明度好、伸縮性小、不怕潮濕、牢固耐用等優點。如果表面不清潔,還可用水洗滌,並可直接在底圖上著墨複曬藍圖。但聚脂薄膜有易燃、易折和老化等缺點,故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防火防折。

二、繪製座標格網

為了準確地將圖根控制點展繪在圖紙上,首先要在圖紙上精確地繪製10cm×10cm的直角坐標格網。繪製座標格網可用座標儀或座標格網尺等專用儀器工具,

三、展繪控制點

展點前,要按圖的分幅位置,將座標格網線的座標值注在相應格網邊線的外側。展點時,先要根據控制點的座標,確定所在的方格。將圖幅內所有控制點展繪在圖紙上,並在點的右側以分數形式注明點號及高程。最後用比例尺量出各招鄰控制點之間的距離,與相應的實地距離比較,其差值不應超過圖上0.3mm。

第七節 視距測量

視距測量是用望遠鏡內視距絲裝置,根據幾何光學原理同時測定距離和高差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具有操作方便,速度快,不受地面高低起伏限制等優點。雖然精度較低,但能滿足測定碎部點位置的精度要求,因此被廣泛應用於碎部測量中。視距測量所用的主要儀器、工具是經緯儀和視距尺。

一、視距測量原理

1.視線水準時的距離與高差公式

欲測定A、B兩點間的水準距離D及高差h,可在A點安置經緯儀,B點立視距尺,設望遠鏡視線水準,瞄準B點視距尺,此時視線與視距尺垂直。求得上,下視距絲讀數之差。上,下絲讀數之差稱為視距間隔或尺間隔。

2.視線傾斜時的距離與高差公式

在地面起伏較大的地區進行視距測量的,必須使視線傾斜才能讀取視距間隔。由於視線不垂直於視距尺,故不能直接應用上述公式。

二、視距測量的觀測與計算

施測時,安置儀器於A點,量出儀器高i,轉動照準部瞄準B點視距尺,分別瀆取上、下、中三絲的讀數,計算視距間隔。再使豎盤指標水準管氣泡居中(如為豎盤指標自動補償裝置的經緯儀則無此項操作),讀取豎盤讀數,並計算豎直角。用計算器計算出水準距離和高差。

三、視距測量誤差及注意事項

視距測量的精度較低,在較好的條件下,測距精度約為。

1.視距測量的誤差

讀數誤差用視距絲在視距尺上讀數的誤差,與尺子最小分劃的寬度、水準距離的遠近和望遠鏡放大倍率等因素有關,因此讀數誤差的大小,視使用的儀器,作業條件而定。

垂直折光影響祝距尺不同部分的光線是通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到達望遠鏡的,越接近地面的光線受折光影響越顯著。經驗證明,當視線接近地面在視距尺上讀數時,垂直折光引起的誤差較大,並且這種誤差與距離的平方成比例地增加。

視距尺傾斜所引起的誤差視距尺傾斜誤差的影響與豎直角有關,尺身傾斜對視距精度的影響很大。

2.注意事項

(1)為減少垂直折光的影響,觀測時應盡可能使視線離地面1m以上,

(2)作業時,要將視距尺豎直,並儘量採用帶有水準器的視距尺;

(3)要嚴格測定視距常數,擴值應在100±0.1之內,否則應加以改正;

(4)視距尺一般應是釐米刻劃的整體尺。如果使用塔尺應注意檢查各節 尺的接頭是否準確,

(5)要在成像穩定的情況下進行觀測。

第八節 小平板儀的構造與使用

平板儀分為大平板儀和小平板儀,其主要特點是圖解測量。

一、小平板儀的構造

二、小平扳儀的安置

平板儀安置在測站上,包括對點、整乎和定向三項工作。由於它們之間的互相影響,很難一次就把平板儀安置好,必須先用目估法將平板粗略定向、整平和對點,再以相反的順序進行精確的對點、整平和定向。

1.對點

對點就是使圖上已知點和地面上相應的測網站眾位於同一鉛垂線上。

2.整平

整平的目的是使圖板處於水準位置。

3.定向

定向就是使圖上的已知方向線與地面上相應的方向線一致或平行。

定向誤差對於測定點位的精度影響較大,用已知直線定向時,其定向精度與定向用的直線長度有關,直線越長,定向精度越高。

三、小平板儀測圖原理

第九章 碎部測量的方法

碎部測量就是測定碎部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下面分別介紹碎部點的選擇和碎部測量的方法。

一、碎部點的選擇

前已述及碎部點應選地物、地貌的特徵點。對於地物,碎部點應選在地物輪廓線的方向變化處,如房角點,道路轉捩點,交叉點,河岸線轉彎點以及獨立地物的中心點等。連接這些特徵點,便得到與實地相似的地物形狀。由於地物形狀極不規則,一般規定主要地物凸凹部分在圖上大於0.4mm均應表示出來,小於0.4mm時,可用直線連接。對於地貌來說,碎部點應選在最能反應地貌特徵的山脊線、山谷線等地性線上。如山頂、鞍部、山脊、山谷、山坡、山腳等坡度變化及方向變化處。根據這些特徵點的高程勾繪等高線,即可得地貌在圖上表示出來。

二、經緯儀測繪法

經緯儀測繪法的實質是按極座標定點進行測圖,觀測時先將經緯儀安置在測站上,繪圖板安置於測站旁,用經緯儀測定碎部點的方向與已知方向之間的夾角、測網站至碎部點的距離和碎部點的高程。然後根據測定資料用量角器和比例尺把碎部點的位置展繪在圖紙上,並在點的右側注明其高程,再對照實地描繪地形。此法操作簡單,靈活,適用於各類地區的地形困測繪。操作步驟如下:

1.安置儀器於測網站A(控制點)上,量取儀器高I填入手簿。

2.定向置水平度盤讀數為0°00′00″,後視另一控制點B。

3.立尺立尺員依次將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徵點上。立尺前,立尺員應弄清實測範圍和實地情況,選定立尺點,並與觀測員、繪圖員共同商定跑尺路線。

4.觀測轉動照準部,瞄準尺規,讀視距間隔,中絲讀數,豎盤讀數及水平角。

5.記錄將測得的視距間隔、中絲讀數、豎盤讀數及水平角依次填入手簿。對於有特殊作用的碎部點,如房角、山頭、鞍部等,應在備註中加以說明。

6.計算依視距,豎盤讀數上或豎直角度,用計算器計算出碎部點的水準距離和高程。

7.展繪碎部點用細針將量角器的圓心插在圖上測網站A處,轉動量角器,將量角器

上等於水平角值的刻劃線對準起始方向線,此時量角器的零方向便是碎部點方向,然後用測圖比例尺按測得的水準距離在該方向上定出點的位置,並在點的右側注明其高程。

同法,測出其餘各碎部點的平面位置與高程,繪於圖上,並隨測隨繪等高線和地物。

為了檢查測圖品質,儀器搬到下一測站時,應先觀測前站所測的某些明顯碎部點,以檢查由兩個測站測得該點平面位置和高程是否相同,如相差較大,則應查明原因,糾正錯誤,再繼續進行測繪。

若測區面積較大,可分成若干圖幅,分別測繪,最後拼接成全區地形圖。為了相鄰圖幅的拼接,每幅圖應測出圖廓外5mm。

三、光電測距儀測繪法

光電測距儀測繪地形圖與經緯儀測繪法基本相同,所不同者是用光電測距來代替經緯儀視距法。

四、小平板儀與經緯儀聯合測圖法

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將小平儀安置在測站上,以描繪測站至碎部點的方向,而將經緯儀安置在測站旁邊,以測定經緯儀至碎部點的 距離和高差。最後用方向與距離交會的方法定出碎部點在圖上的位置。

在工礦企業測繪地形圖時,,為滿足改建或擴建的需要,對於廠房角點、地下管線檢查井中心及煙囪中心等主要地物,要測出其座標和高程。在此情況下,水平角要用經緯儀觀測半個測回,距離用鋼尺丈量,高程用水準測量方法觀測。

五、碎部測量注意事項

1.觀測人員在讀取豎盤讀數時,要注意檢查豎盤指標水準管氣泡是否居中;每觀測20—30個碎部點後,應重新瞄準起始方向檢查其變化情況。經緯儀測繪法起始方向度盤讀數偏差不得超過4′,小平板儀測繪時起始方向偏差在圖上不得大於0.3mm。

2.立尺人員應將尺規豎直,並隨時觀察立尺點周圍情況,弄清碎部點之問的關係,地形複雜時還需繪出草圖,以協助繪圖人員作好繪圖工作。

3.繪圖人員要注意圖面正確整潔,注記清晰,並做到隨測點,隨展繪,隨檢查。

4.當每站工作結束後,應進行檢查,在確認地物、地貌無測錯或漏測時,方可遷站。

第十節 地形圖的繪製

在外業工作中,當碎部點展繪在圖上後,就可對照實地隨時描繪地物和等高線。如果測區較大,由多幅圖拼接而成,還應及時對各圖幅銜接處進行拼接檢查,經過檢查與整飾,才能獲得合乎要求的地形圖。

一、地物描繪

地物要按地形圖圖式規定的符號表示。房屋輪廓需用直線連接起來,而道路、河流的彎曲部分則是逐點連成光滑的曲線。不能依比例描繪的地物,應按規定的非比例符號表不。

二、等高線勾繪

勾繪等高線時,首先用鉛筆輕輕描繪出山脊線、山谷線等地性線,再根據碎部點的高程勾繪等高線。不能用等高線表示的地貌,如懸崖、峭壁、土堆、沖溝、雨裂等,應按圖式規定的符號表示。

由於碎部點是選在地面坡度變化處,因此相鄰點之間可視為均勻坡度。這樣可在兩相鄰碎部點的連線上,按平距與高差成比例的關係,內插出兩點間各條等高線;定出其它相鄰兩碎部點間等高線應通過的位置。將高程相等的相鄰點連成光滑的曲線,即為等高線,

勾繪等高線時,要對照實地情況,先畫計曲線,後面首曲線,並注意等高線通過山脊線、山谷線的走向。地形圖等高距的選擇與測圖比例尺和地面坡度有關。

三、地形圖的拼接、檢查與整飾

1.地形圖的拼接

測區面積較大時,整個測區必須劃分為若干幅圖進行施測。這樣,在相鄰圖幅連接處,由於測量誤差和繪圖誤差的影響,無論是地物輪廓線,還是等高線往往不能完全吻合。相鄰左、右兩圖幅相鄰邊的銜接情況,房屋、河流、等高線都有偏差。拼接時用寬5.6cm的透明紙蒙在左圖幅的接圖邊上,用鉛筆把座標格網線、地物、地貌描繪在透明紙上,然後再把透明紙按座標格網線位置蒙在右圖幅銜接邊上,同樣用鉛筆描繪地物和地貌;當用聚脂薄膜進行測圖時,不必描繪圖邊,利用其自身的透明性,可將相鄰兩幅圖的座標格網線重疊;若相鄰處的地物、地貌偏差不超過規定的要求時,則可取其平均位置,並據此改正相鄰圖幅的地物、地貌位置。

2.地形圖的檢查

為了確保地形圖品質,除施測過程中加強檢查外,在地形圖測完後,必須對成圖品質作一次全面檢查。

(1)室內檢查

室內檢查的內容有:圖上地物、地貌是否清晰易讀;各種符號注記是否正確,等高線與地形點的高程是否相符,有無矛盾可疑之處,.圖邊拼接有無問題等。如發現錯誤或疑點,應到野外進行實地檢查修改。

(2)外業檢查

巡視檢查根據室內檢查的情況,有計劃地確定巡視路線,進行實地對照查看。主要檢查地物、地貌有無遺漏;等高線是否逼真合理;符號、注記是否正確等。

儀器設站檢查根據室內檢查和巡視檢查發現的問題,到野外設站檢查,除對發現的問題進行修正和補測外,還要對本測站所洲地形進行檢查,看原測地形圖是否符合要求。儀器檢查量每幅圖一般為10%左右。

3.地形圖的整飾

當原因經過拼接和檢查後,還應清繪和整飾,使用面更加合理,清晰、美觀。整飾的順序是先圖內後圖外;先地物後地貌;先注記後符號。圖上的注記、地物以及等高線均按規定的圖式進行注記和繪製,但應注意等高線不能通過注記和地物。最後,應按圖式要求寫出圖名、圖號、比例尺、坐標系統及高程系統、施測單位、測繪者及測繪日期等。

本章 小結

1.按地形測量工作的程式,在完成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之後,即可進行地形圖的測繪,又稱碎部測量。碎部測量的準備工作包括圖紙的準備;座標格網(方格網)的繪製;展繪控制點。測繪地形圖的方法通常用經緯儀測繪法,測繪碎部點的位置普遍應用極座標法。

2.地形圖上要表示各種地物、地貌。按地形圖圖式規定的統一符號來表示地物、地貌。地物可用比例符號、非比例符號及注記符號表示。而地貌主要用等高線表示,複雜地貌也可輔以其他符號,如峭壁、沖溝等。

3.地貌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總稱,其形狀是錯綜複雜的,但總是山頭、窪地、山脊、山谷、鞍部等幾種基本形態的綜合。要勾繪好等高線,除掌握這些基本形態的表示方法外,還必須掌握地性線和等高線的特性。地性線是山脊線和山谷線的總稱。等高線的特性:等高性,閉合性,非交性,對稱性,密陡稀緩性。勾繪等高線的基本規則是:把相鄰點之間的地面坡度當成是均勻變化的,因而相鄰兩點間的水準距離和高差就可認為是成直線比例關係。勾繪等高線的步驟是先勾地性線,再繪計曲線,然後描繪基本等高線。應注意的是:每幅圖上基本等高距只能有一種。

4.視距測量是根據幾何光學原理間接地測量出兩點之間的距離和高差。具體地說,它利用經緯儀望遠鏡中的視距絲和豎直度盤及視距尺,同時測定兩點問的水準距離和高差。其精度雖不及直接用鋼尺量距與幾何水準測量高程的結果,但速度快,在碎部測量和其它低精度測量中廣泛應用。視距測量時,首先將儀器在測站上進行對中、整平、量儀器高,測出豎盤指標差。然後將望遠鏡中絲對準測點上所立視距尺進行讀數(盡可能對準儀器高處或某一整數),讀視距間隔(可由上、下絲讀數相減)相中絲讀數,並在豎盤指標水準管氣泡居中的情況下讀取豎盤讀數,接上述公式計算水準距離及高差,現在一般都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5.經緯儀測繪法是碎部測量的一種基本方法,其測量步驟如下:①安量儀器了測站②定向一瞄準後視點,置水平度盤為0°00′00″;③立尺——尺規立在地物或者地形特徵點上;④觀測;⑤記錄;⑥計算;⑦展點;⑧勾結一描繪地物和等高線,邊測邊繪,對照實地,檢查是否有錯。

每幅1:10000的圖分為4幅1:5000的圖,分別在1:10000的圖號後面寫上各自的代號a、b、c、d。每幅1:5000的因又分成9幅1:2000的圖,分別以l、2、……9表示,圖幅的大小及編

二、地形圖的矩形分幅與編號

大比例尺地形圖大多採用矩形分幅法,它是按統一的直角坐標格網劃分的。採用矩形分幅時,大比例尺地形圖的編號,一般採用圖幅西南角座標公里數編號法。其西南角的座標X=3530.0km,y=531.0km,所以其編號為“3530.0—531.0”。編號時,比例尺為1:500地形圖,座標值取至0.01km,而1:1000、1:2000地形圖取至0.1km。

某些工礦企業和城鎮,面積較大,而且測繪有幾種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圖,編號時是以1:5000比例尺圖為基礎,並作為包括在本圖幅中的較大比例尺圖幅的基本圖號。例如,某1:5000圖幅西南角的座標值x=20km,y=10km,則其圖幅編號為“20—10”。這個圖號將作為該圖幅中的較大比例尺所有圖幅的基本圖號。也就是在1:5000圖號的末尾分別加上羅馬字Ⅰ、Ⅱ、Ⅲ、Ⅳ,就是1:2千比例尺圖幅的編號。同樣,在1:2000圖幅編號的末尾分別再加上Ⅰ、Ⅱ、Ⅲ、Ⅳ,就是1:1000圖幅的編號,在1:1000比例尺的圖號末尾再加上Ⅰ、Ⅱ、Ⅲ、Ⅳ,就是1:500圖幅的編號。

第三節 地形圖圖外注記

一、圖名和圖號

圖名即本幅圖的名稱,是以所在圖幅內最著名的地名、廠礦企業和村莊的名稱來命名的。為了區別各幅地形圖所在的位置關係,每幅地形圖上都編有圖號。圖號是根據地形圖分幅和編號方法編定的,並把它標注在北圖廓上方的中央。

二、接圖表

說明本圖幅與相鄰圖幅的關係,供索取相鄰圖幅時用。通常是中間一格畫有斜線的代表本圖幅,四鄰分別注明相應的圖號(或圖名),並繪注在圖廓的左上方(見圖7—1)。在中比例尺各種圖上,除了接圖表以外,還把相鄰圖幅的圖號分別注在東、西、南、北圖廓線中間,進一步表明與四鄰圖幅的相互關係。

三、圖廊

圖廓是地形圖的邊界,矩形圖幅只有內、外圖廓之分。內圖廓就是座標格網線,也是圖幅的邊界線。在內圖廓外四角處注有座標值,並在內廓線內側,每隔10cm繪有5mm的短線,表示座標格網線的位置。在圖幅內繪有每隔10cm的座標格網交叉點。外圖廓是最外邊的粗線。

在城市規劃以及給排水線路等設計工作中,有時需用1:10000或1:25000的地形圖。這種圖的圖廓有內圖廓、分圖廓和外圖廓之分。內圖廓是經線和緯線,也是該圖幅的邊界線。內、外圖廓之間為分圖廓,它繪成為若干段黑白相問的線條,每段黑線或白線的長度,表示實地經差或緯差1′。分度廓與內圖廓之間,注記了以公里為單位的平面直角坐標值。

四、三北方向關係圖

在中、小比例尺圖的南圖廓線的右下方,還繪有真子午線、磁子午線和座標縱軸(中央子午線)方向這三者之間的角度關係,稱為三北方向圖。利用該關係圖,可對圖上任一方向的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和座標方位角三者間作相互換算。此外,在南、北內固廓線上,還繪有標誌點P和P’,該兩點的連線即為該圖幅的磁於午線方向,有了它利用羅盤可將地形圖進行實地定向。

第四節 地物符號

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總稱。地物是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體,如湖泊、河流、房屋、道路等。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應按國家測繪總局頒發的《地形圖圖式》中規定的符號表示於圖上。其中地物符號有下列幾種。

一、比例符號

有些地物的輪廓較大,如房屋、稻田和湖泊等,它們的形狀和大小可以按測圖比例尺縮小,並用規定的符號繪在圖紙上,這種符號稱為比例符號。

二、非比例符號

有些地物,如三角點、水準點、獨立樹和里程碑等,輪廓較小,無法將其形狀和大小按比例繪到圖上,則不考慮其實際大小,而採用規定的符號表示之,這種符號稱為非比例符號。

非比例符號不僅其形狀和大小不按比例繪出,而且符號的中心位置與該地物實地的中心位置關係,也隨各種不同的地物而異,在測圖和用圖對應注意下列幾點;

1.規則的幾何圖形符號(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以圖形幾何中心點為實地地物的中心位置。

2.底部為直角形的符號(獨立樹、路標等),以符號的直角頂點為實地地物的中心位置。

3.寬底符號(煙囪、崗亭等),以符號底部中心為實地地物的中心位置。

4.幾種圖形組合符號(路燈、消火栓等),以符號下方圖形的幾何中心為實地地物的中心位置。

5.下方無底線的符號(山洞、窯洞等),以符號下方兩端點連線的中心為實地地物的中心位置。各種符號均按直立方向描繪,即與南圖廓垂直。

三、半比例符號(線形符號)

對於一些帶狀延伸地物(如道路、通訊線、管道、垣柵等),其長度可按比例尺縮繪,而寬度無法按比例尺表示的符號稱為半比例符號。這種符號的中心線,一般表示其實地地物的中心位置,但是城牆和垣柵等,地物中心位置在其符號的底線上。

四、地物注記

用文字、數位或特有符號對地物加以說明者,稱為地物注記。諸如城鎮、工廠、河流、道路的名稱;橋樑的長寬及載重量;江河的流向、流速及深度;道路的去向及森林、果樹的類別等,都以文字或特定符號加以說明。但是,當等高距過小時,圖上的等高線過於密集,將會影響圖面的清晰醒目。因此,在測繪地形圖時,等高距的大小是根據測圖比例尺與測區地形情況來確定的)。

第五節 地貌符號——等高線

地貌是指地表面的高低起伏狀態,它包括山地、丘陵和平原等。在圖上表示地貌的方法很多,而測量工作中通常用等高線表示,因為用等高線表示地貌,不僅能表示地面的起伏形態,並且還能表示出地面的坡度和地麵點的高程。本節討論用等高線表示地貌的方法。

一、等高線的概念

等高線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點所連接而成的連續閉合曲線。設有一座位于平靜湖水中的小山頭,山頂被湖水恰好淹沒時的水面高程為100米。然後水位下降5m,露出山頭,此時水面與山坡就有一條交線,而且是閉合曲線,曲線上各點的高程是相等的,這就是高程為95m的等高線。隨後水位又下降5m,山坡與水面又有一條交線,這就是高程為90m的等高線。依次類推,水位每降落5m,水面就與地表面相交留下一條等高線,從而得到一組高差為5m的等高線。設想把這組實地上的等高線沿鉛垂線方向投影到水平面H上,並按規定的比例尺縮繪到圖紙上,就得到用等高線表示該山頭地貌的等高線圖。

二、等高距和等高線平距

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差稱為等高距,常以h表示。在同一幅地形圖上,等高距是相同的。

相鄰等高線之間的水準距離稱為等高線平距,常以d表示。因為同一張地形圖內等高距是相同的,所以等高線平距d的大小直接與地面坡度有關。等高線平距越小,地面坡度就越大;平距越大,則坡度越小;坡度相同,平距相等。因此,可以根據地形圖上等高線的疏、密來判定地面坡度的緩、陡。同時還可以看出:等高距越小,顯示地貌就越詳細;等高距越大,顯示地貌就越簡略。還有某些特殊地貌,如沖溝、滑坡等,其表示方法參見地形圖圖式。

三、典型地貌的等高線

地面上地貌的形態是多樣的,對它進行仔細分析後,就會發現它們不外是幾種典型地貌的綜合。瞭解和熟悉用等高線表示典型地貌的特徵,將有助於識讀、應用和測繪地形圖。典型地貌有:

1.山丘和窪地(盆地)

山丘和窪地的等高線都是一組閉合曲線。在地形圖上區分山丘或窪地的方法是:凡是內圈等高線的高程注記大於外圈者為山丘,小於外圈者為窪地。如果等高線上沒有高程注記,則用示坡線來表示。

示坡線是垂直於等高線的短線,用以指示坡度下降的方向。示坡線從內圈指向外圈,說明中間高,四周低,為山丘。示坡線從外圈指向內圈,說明四周高,中間低,故為窪地。

2.山脊和山谷

山脊是沿著一個方向延伸的高地。山脊的最高棱線稱為山脊線。山脊等高線表現為一組凸向低處的曲線。

山谷是沿著一個方向延伸的窪地,位於兩山脊之間。貫穿山谷最低點的連線稱為山谷線。山谷等高線表現為一組凸向高處的曲線。

山脊附近的雨水必然以山脊線為分界線,分別流向山脊的兩側,因此,山脊又稱分水線。而在山谷中,雨水必然由兩側山坡流向谷底,向山谷線彙集,因此,山谷線又稱集水線。

3.鞍部

鞍部是相鄰兩山頭之間呈馬鞍形的低凹部位。鞍部往往是山區道路通過的地方,也是兩個山脊與兩個山谷會合的地方。鞍部等高線的特點是在一圈大的閉合曲線內,套有兩組小的閉合曲線。

4.陡崖和懸崖

陡崖是坡度在70。以上的陡峭崖壁,有石質和土質之分。

懸崖是上部突出,下部凹進的陡崖,這種地貌的等高線出現相交。俯視時隱蔽的等高線用虛線表示。

四、等高線的分類

1.首曲線

在同一幅圖上,按規定的等高距描繪的等高線稱首曲線,也稱基本等高線。它是寬度為0.15mm的細實線,。

2.計曲線

為了讀圖方便,凡是高程能被5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線加粗描繪,稱為計曲線

3.間曲線和助曲線

當首曲線不能顯示地貌的特徵時,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繪的等高線稱為間曲線,在圖上用長虛線表示。有時為顯示局部地貌的需要,可以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繪的等高線,稱為助曲線。一般用短虛線表示。

五、等高線的特性

1.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程都相等。

2,等高線是閉合曲線,如不在本圖幅內閉合,則必在圖外閉合。

3.除在懸崖或絕壁處外,等高線在圖上不能相交或重合。

4.等高線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表示坡度緩,平距相等則坡度相等。

5.等高線與山脊線、山谷線成正交。

控制測量工作結束後,就可根據圖根控制點測定地物、地貌特徵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並按規定的比例尺和符號縮繪成地形固。測繪地形圖的方法有經緯儀測繪法、光電測距儀測繪法、小平板儀與經緯儀聯合測繪法和攝影測量方法等。

第六節 測圖前的準備工作

測圖前,除做好儀器、工具及資料的準備工作外,還應著重做好測圖板的準備工作。它包括圖紙的準備,繪製座標格網及展繪控制點等工作。

一、圖紙準備

為了保證測圖的品質,應選用質地較好的圖紙。對於臨時性測圖,可格圖紙直接固定在圖板上進行測繪;對於需要長期保存的地形圖,為了減少圖紙變形,應將圖紙禱糊在鋅板、鋁板或膠合板上。

目前,各測繪部門大多採用聚脂薄膜,其厚度為0.07—0.1mm,表面經打毛後,便可代替圖紙用來測圖。聚脂薄膜具有透明度好、伸縮性小、不怕潮濕、牢固耐用等優點。如果表面不清潔,還可用水洗滌,並可直接在底圖上著墨複曬藍圖。但聚脂薄膜有易燃、易折和老化等缺點,故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防火防折。

二、繪製座標格網

為了準確地將圖根控制點展繪在圖紙上,首先要在圖紙上精確地繪製10cm×10cm的直角坐標格網。繪製座標格網可用座標儀或座標格網尺等專用儀器工具,

三、展繪控制點

展點前,要按圖的分幅位置,將座標格網線的座標值注在相應格網邊線的外側。展點時,先要根據控制點的座標,確定所在的方格。將圖幅內所有控制點展繪在圖紙上,並在點的右側以分數形式注明點號及高程。最後用比例尺量出各招鄰控制點之間的距離,與相應的實地距離比較,其差值不應超過圖上0.3mm。

第七節 視距測量

視距測量是用望遠鏡內視距絲裝置,根據幾何光學原理同時測定距離和高差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具有操作方便,速度快,不受地面高低起伏限制等優點。雖然精度較低,但能滿足測定碎部點位置的精度要求,因此被廣泛應用於碎部測量中。視距測量所用的主要儀器、工具是經緯儀和視距尺。

一、視距測量原理

1.視線水準時的距離與高差公式

欲測定A、B兩點間的水準距離D及高差h,可在A點安置經緯儀,B點立視距尺,設望遠鏡視線水準,瞄準B點視距尺,此時視線與視距尺垂直。求得上,下視距絲讀數之差。上,下絲讀數之差稱為視距間隔或尺間隔。

2.視線傾斜時的距離與高差公式

在地面起伏較大的地區進行視距測量的,必須使視線傾斜才能讀取視距間隔。由於視線不垂直於視距尺,故不能直接應用上述公式。

二、視距測量的觀測與計算

施測時,安置儀器於A點,量出儀器高i,轉動照準部瞄準B點視距尺,分別瀆取上、下、中三絲的讀數,計算視距間隔。再使豎盤指標水準管氣泡居中(如為豎盤指標自動補償裝置的經緯儀則無此項操作),讀取豎盤讀數,並計算豎直角。用計算器計算出水準距離和高差。

三、視距測量誤差及注意事項

視距測量的精度較低,在較好的條件下,測距精度約為。

1.視距測量的誤差

讀數誤差用視距絲在視距尺上讀數的誤差,與尺子最小分劃的寬度、水準距離的遠近和望遠鏡放大倍率等因素有關,因此讀數誤差的大小,視使用的儀器,作業條件而定。

垂直折光影響祝距尺不同部分的光線是通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到達望遠鏡的,越接近地面的光線受折光影響越顯著。經驗證明,當視線接近地面在視距尺上讀數時,垂直折光引起的誤差較大,並且這種誤差與距離的平方成比例地增加。

視距尺傾斜所引起的誤差視距尺傾斜誤差的影響與豎直角有關,尺身傾斜對視距精度的影響很大。

2.注意事項

(1)為減少垂直折光的影響,觀測時應盡可能使視線離地面1m以上,

(2)作業時,要將視距尺豎直,並儘量採用帶有水準器的視距尺;

(3)要嚴格測定視距常數,擴值應在100±0.1之內,否則應加以改正;

(4)視距尺一般應是釐米刻劃的整體尺。如果使用塔尺應注意檢查各節 尺的接頭是否準確,

(5)要在成像穩定的情況下進行觀測。

第八節 小平板儀的構造與使用

平板儀分為大平板儀和小平板儀,其主要特點是圖解測量。

一、小平板儀的構造

二、小平扳儀的安置

平板儀安置在測站上,包括對點、整乎和定向三項工作。由於它們之間的互相影響,很難一次就把平板儀安置好,必須先用目估法將平板粗略定向、整平和對點,再以相反的順序進行精確的對點、整平和定向。

1.對點

對點就是使圖上已知點和地面上相應的測網站眾位於同一鉛垂線上。

2.整平

整平的目的是使圖板處於水準位置。

3.定向

定向就是使圖上的已知方向線與地面上相應的方向線一致或平行。

定向誤差對於測定點位的精度影響較大,用已知直線定向時,其定向精度與定向用的直線長度有關,直線越長,定向精度越高。

三、小平板儀測圖原理

第九章 碎部測量的方法

碎部測量就是測定碎部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下面分別介紹碎部點的選擇和碎部測量的方法。

一、碎部點的選擇

前已述及碎部點應選地物、地貌的特徵點。對於地物,碎部點應選在地物輪廓線的方向變化處,如房角點,道路轉捩點,交叉點,河岸線轉彎點以及獨立地物的中心點等。連接這些特徵點,便得到與實地相似的地物形狀。由於地物形狀極不規則,一般規定主要地物凸凹部分在圖上大於0.4mm均應表示出來,小於0.4mm時,可用直線連接。對於地貌來說,碎部點應選在最能反應地貌特徵的山脊線、山谷線等地性線上。如山頂、鞍部、山脊、山谷、山坡、山腳等坡度變化及方向變化處。根據這些特徵點的高程勾繪等高線,即可得地貌在圖上表示出來。

二、經緯儀測繪法

經緯儀測繪法的實質是按極座標定點進行測圖,觀測時先將經緯儀安置在測站上,繪圖板安置於測站旁,用經緯儀測定碎部點的方向與已知方向之間的夾角、測網站至碎部點的距離和碎部點的高程。然後根據測定資料用量角器和比例尺把碎部點的位置展繪在圖紙上,並在點的右側注明其高程,再對照實地描繪地形。此法操作簡單,靈活,適用於各類地區的地形困測繪。操作步驟如下:

1.安置儀器於測網站A(控制點)上,量取儀器高I填入手簿。

2.定向置水平度盤讀數為0°00′00″,後視另一控制點B。

3.立尺立尺員依次將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徵點上。立尺前,立尺員應弄清實測範圍和實地情況,選定立尺點,並與觀測員、繪圖員共同商定跑尺路線。

4.觀測轉動照準部,瞄準尺規,讀視距間隔,中絲讀數,豎盤讀數及水平角。

5.記錄將測得的視距間隔、中絲讀數、豎盤讀數及水平角依次填入手簿。對於有特殊作用的碎部點,如房角、山頭、鞍部等,應在備註中加以說明。

6.計算依視距,豎盤讀數上或豎直角度,用計算器計算出碎部點的水準距離和高程。

7.展繪碎部點用細針將量角器的圓心插在圖上測網站A處,轉動量角器,將量角器

上等於水平角值的刻劃線對準起始方向線,此時量角器的零方向便是碎部點方向,然後用測圖比例尺按測得的水準距離在該方向上定出點的位置,並在點的右側注明其高程。

同法,測出其餘各碎部點的平面位置與高程,繪於圖上,並隨測隨繪等高線和地物。

為了檢查測圖品質,儀器搬到下一測站時,應先觀測前站所測的某些明顯碎部點,以檢查由兩個測站測得該點平面位置和高程是否相同,如相差較大,則應查明原因,糾正錯誤,再繼續進行測繪。

若測區面積較大,可分成若干圖幅,分別測繪,最後拼接成全區地形圖。為了相鄰圖幅的拼接,每幅圖應測出圖廓外5mm。

三、光電測距儀測繪法

光電測距儀測繪地形圖與經緯儀測繪法基本相同,所不同者是用光電測距來代替經緯儀視距法。

四、小平板儀與經緯儀聯合測圖法

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將小平儀安置在測站上,以描繪測站至碎部點的方向,而將經緯儀安置在測站旁邊,以測定經緯儀至碎部點的 距離和高差。最後用方向與距離交會的方法定出碎部點在圖上的位置。

在工礦企業測繪地形圖時,,為滿足改建或擴建的需要,對於廠房角點、地下管線檢查井中心及煙囪中心等主要地物,要測出其座標和高程。在此情況下,水平角要用經緯儀觀測半個測回,距離用鋼尺丈量,高程用水準測量方法觀測。

五、碎部測量注意事項

1.觀測人員在讀取豎盤讀數時,要注意檢查豎盤指標水準管氣泡是否居中;每觀測20—30個碎部點後,應重新瞄準起始方向檢查其變化情況。經緯儀測繪法起始方向度盤讀數偏差不得超過4′,小平板儀測繪時起始方向偏差在圖上不得大於0.3mm。

2.立尺人員應將尺規豎直,並隨時觀察立尺點周圍情況,弄清碎部點之問的關係,地形複雜時還需繪出草圖,以協助繪圖人員作好繪圖工作。

3.繪圖人員要注意圖面正確整潔,注記清晰,並做到隨測點,隨展繪,隨檢查。

4.當每站工作結束後,應進行檢查,在確認地物、地貌無測錯或漏測時,方可遷站。

第十節 地形圖的繪製

在外業工作中,當碎部點展繪在圖上後,就可對照實地隨時描繪地物和等高線。如果測區較大,由多幅圖拼接而成,還應及時對各圖幅銜接處進行拼接檢查,經過檢查與整飾,才能獲得合乎要求的地形圖。

一、地物描繪

地物要按地形圖圖式規定的符號表示。房屋輪廓需用直線連接起來,而道路、河流的彎曲部分則是逐點連成光滑的曲線。不能依比例描繪的地物,應按規定的非比例符號表不。

二、等高線勾繪

勾繪等高線時,首先用鉛筆輕輕描繪出山脊線、山谷線等地性線,再根據碎部點的高程勾繪等高線。不能用等高線表示的地貌,如懸崖、峭壁、土堆、沖溝、雨裂等,應按圖式規定的符號表示。

由於碎部點是選在地面坡度變化處,因此相鄰點之間可視為均勻坡度。這樣可在兩相鄰碎部點的連線上,按平距與高差成比例的關係,內插出兩點間各條等高線;定出其它相鄰兩碎部點間等高線應通過的位置。將高程相等的相鄰點連成光滑的曲線,即為等高線,

勾繪等高線時,要對照實地情況,先畫計曲線,後面首曲線,並注意等高線通過山脊線、山谷線的走向。地形圖等高距的選擇與測圖比例尺和地面坡度有關。

三、地形圖的拼接、檢查與整飾

1.地形圖的拼接

測區面積較大時,整個測區必須劃分為若干幅圖進行施測。這樣,在相鄰圖幅連接處,由於測量誤差和繪圖誤差的影響,無論是地物輪廓線,還是等高線往往不能完全吻合。相鄰左、右兩圖幅相鄰邊的銜接情況,房屋、河流、等高線都有偏差。拼接時用寬5.6cm的透明紙蒙在左圖幅的接圖邊上,用鉛筆把座標格網線、地物、地貌描繪在透明紙上,然後再把透明紙按座標格網線位置蒙在右圖幅銜接邊上,同樣用鉛筆描繪地物和地貌;當用聚脂薄膜進行測圖時,不必描繪圖邊,利用其自身的透明性,可將相鄰兩幅圖的座標格網線重疊;若相鄰處的地物、地貌偏差不超過規定的要求時,則可取其平均位置,並據此改正相鄰圖幅的地物、地貌位置。

2.地形圖的檢查

為了確保地形圖品質,除施測過程中加強檢查外,在地形圖測完後,必須對成圖品質作一次全面檢查。

(1)室內檢查

室內檢查的內容有:圖上地物、地貌是否清晰易讀;各種符號注記是否正確,等高線與地形點的高程是否相符,有無矛盾可疑之處,.圖邊拼接有無問題等。如發現錯誤或疑點,應到野外進行實地檢查修改。

(2)外業檢查

巡視檢查根據室內檢查的情況,有計劃地確定巡視路線,進行實地對照查看。主要檢查地物、地貌有無遺漏;等高線是否逼真合理;符號、注記是否正確等。

儀器設站檢查根據室內檢查和巡視檢查發現的問題,到野外設站檢查,除對發現的問題進行修正和補測外,還要對本測站所洲地形進行檢查,看原測地形圖是否符合要求。儀器檢查量每幅圖一般為10%左右。

3.地形圖的整飾

當原因經過拼接和檢查後,還應清繪和整飾,使用面更加合理,清晰、美觀。整飾的順序是先圖內後圖外;先地物後地貌;先注記後符號。圖上的注記、地物以及等高線均按規定的圖式進行注記和繪製,但應注意等高線不能通過注記和地物。最後,應按圖式要求寫出圖名、圖號、比例尺、坐標系統及高程系統、施測單位、測繪者及測繪日期等。

本章 小結

1.按地形測量工作的程式,在完成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之後,即可進行地形圖的測繪,又稱碎部測量。碎部測量的準備工作包括圖紙的準備;座標格網(方格網)的繪製;展繪控制點。測繪地形圖的方法通常用經緯儀測繪法,測繪碎部點的位置普遍應用極座標法。

2.地形圖上要表示各種地物、地貌。按地形圖圖式規定的統一符號來表示地物、地貌。地物可用比例符號、非比例符號及注記符號表示。而地貌主要用等高線表示,複雜地貌也可輔以其他符號,如峭壁、沖溝等。

3.地貌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總稱,其形狀是錯綜複雜的,但總是山頭、窪地、山脊、山谷、鞍部等幾種基本形態的綜合。要勾繪好等高線,除掌握這些基本形態的表示方法外,還必須掌握地性線和等高線的特性。地性線是山脊線和山谷線的總稱。等高線的特性:等高性,閉合性,非交性,對稱性,密陡稀緩性。勾繪等高線的基本規則是:把相鄰點之間的地面坡度當成是均勻變化的,因而相鄰兩點間的水準距離和高差就可認為是成直線比例關係。勾繪等高線的步驟是先勾地性線,再繪計曲線,然後描繪基本等高線。應注意的是:每幅圖上基本等高距只能有一種。

4.視距測量是根據幾何光學原理間接地測量出兩點之間的距離和高差。具體地說,它利用經緯儀望遠鏡中的視距絲和豎直度盤及視距尺,同時測定兩點問的水準距離和高差。其精度雖不及直接用鋼尺量距與幾何水準測量高程的結果,但速度快,在碎部測量和其它低精度測量中廣泛應用。視距測量時,首先將儀器在測站上進行對中、整平、量儀器高,測出豎盤指標差。然後將望遠鏡中絲對準測點上所立視距尺進行讀數(盡可能對準儀器高處或某一整數),讀視距間隔(可由上、下絲讀數相減)相中絲讀數,並在豎盤指標水準管氣泡居中的情況下讀取豎盤讀數,接上述公式計算水準距離及高差,現在一般都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5.經緯儀測繪法是碎部測量的一種基本方法,其測量步驟如下:①安量儀器了測站②定向一瞄準後視點,置水平度盤為0°00′00″;③立尺——尺規立在地物或者地形特徵點上;④觀測;⑤記錄;⑥計算;⑦展點;⑧勾結一描繪地物和等高線,邊測邊繪,對照實地,檢查是否有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