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濃郁的中國風,唯美雅致的享受

咱今天規劃統籌一下, 都說一個類型的國漫。

那就是無任何添加且原聲原味的「中國風」。

但凡有一點不適觀感你來找我!

我是絕不會承擔責任噠!………

壹 · 中國唱詩班沒錯, 這就是要說的第一部作品, 中國唱詩班。 一部有溫度的原創短片。 有很多小夥伴都知道這部作品, 其評價口碑也是一致的好, 光在b站的評分就高達9.9分。 當然, 只看評分是不嚴謹的, 拿評分來衡量一部作品的好壞也是有失態度的。 起碼單就唱詩班的表現來說, 即便它知名度不高, 在圈子流傳度不高, 我仍會如獲至寶地把它默默收藏起來。 因為中國風的題材, 它太契合了。

光從其畫風就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濃情詩意的江南水鄉畫面, 古色古香的場景刻畫最大程度地還原了歷史情景, 讓人無法自拔。 原創手繪的人物也極為精緻, 簡介明瞭的人物線條不會給人雜亂的崩壞感覺, 相反在細節的刻畫上有著唯美的畫面感。 真的, 我對這種細膩的中國水墨風絲毫沒有抵抗力!

如果說畫風是無雜質的中國風, 那唱詩班的劇情就更是原汁原味的中國情結了。 《相思》的故事就取材于王維的同名詩作為創作背景, 講述了嘉定名士王初桐和隔壁的六娘青梅竹馬、紅豆定情最後卻因家庭條件相差懸殊無緣相守的愛情故事。 相信大多數小夥伴小時候對於老師讓我們背古詩這一要求肯定是深惡痛絕的。

繞口不知所謂的詞藻配上一段必須瞭解的矯情做作的創作背景, 這些好像都曾是我們不感冒的。 但唱詩班通過對歷史文獻的反復考證修改, 不斷打磨故事、場景、人物, 甚至連服飾都做得無比細緻, 以生動的畫面給我們講了感人的故事。

最開始小秀才和六娘的互動就像兒時我們同玩伴嬉戲一樣,小秀才送紅豆給六娘,背詩時卻羞澀地不好意思說出“最相思”三個字,在小秀才被先生責打手心後,六娘貼心地喂他紅豆熬成的粥,這一畫面別說多暖了。 想一想,其實中國人骨子裡表達感情的方式向來就是含蓄的,人們不會說出來,但是會實實在在地做給你。這很符合我們的思考方式和文化習慣。 中國式的暖心就是如此。

當然唱詩班要體現的內涵不只於此,它不是打著古風愛戀旗號拿出來嘩眾取寵的玩物。真實地表達些東西才最為樸實。 既然是一個可以管窺時代風貌的繪卷,它所講自然不是鶯鶯燕燕,而是遺憾的戀歌。 相信看到六娘在嫁給所謂的“門當戶對”時,所有人都送上附和的祝福,而秀才著急跑到門口欲敲門詢問最後卻無力地跪在門口痛哭,他不知道的是六娘其實也在門後掩面哭泣。這樣的畫面又是多讓人悲傷啊。 它又讓我們看到中國式的紮心。

相愛之人卻不得善果,莫大的遺憾想必不過如此吧。 而唱詩唱詩,第一集最後也把相思這首詩以悠揚婉轉的曲調唱了出來。秀才搭船離鄉,一段真實的故事也被呈現在我們眼前,可謂用心良苦。 具體劇情如何展開如何描述,過多的也不再贅述,想要瞭解的小夥伴不妨去親自看看這良心的動畫,一集不過幾分鐘,但卻相當精緻。

貳 · 妙先生《妙先生》是咕咚工作室的武俠動漫系列作品,講述的是一個武俠世界中發生關於“親情”與“家”的故事。2012聖誕,以所有作品中唯一獲得評委一致通過的好成績,獲得移動手機“動漫英雄”大賽微動漫類唯一大獎。

霧影地,一片光怪陸離的大陸,丁果、笑人、紅嫣,一群充滿熱血和激情的少年。 這裡怎麼了? 是人類的貪婪還是大自然的不妥協? 有人說,火澤是至高無上的神明,沒有它,這裡就完了,可是為什麼神明也不能保護,危機一天天加重?也有人說,火澤神才是一切的黑暗的始作俑者,可是他們已經在這裡生活了幾百年,為什麼災難才剛剛開始?

這應該是一部知名度不太高的作品吧。反正以我的角度來看它的討論度向來很少,當年喜羊羊都比它火…… 好吧…我不該又拿喜羊羊做對比,我真的不是瞧不起它啊…實在是…你們都懂… 值得一提的是,妙先生的主創團隊大家應該如今很熟悉了。就是《大護法》的原創團隊,不思凡作為導演和編劇,只不過妙先生的推出比較早,形式也很新穎,所以沒有名聲大噪而已。 在我看來,妙先生不論製作還是劇情都很精妙,絲毫不差大護法,再加上連載模式相比大電影更容易精研細磨,也沒有時長所限,能表達的東西也更多。 在保持中國風的同時,妙先生有著家的主題,還融入了人們喜聞樂見的武俠風、玄幻風,這極大地豐富了它的內容和表現力。 加上不思凡導演的個人特色本就很明顯,擅長講故事,營造懸疑氛圍的特質也讓動畫顯得與眾不同。 各個人物也塑造得有自己的性格,少年五行師丁果、身手矯捷卻不失柔情的紅嫣、流浪者笑人和智者梁衍,每個人的故事都讓人動容,他們在腥風血雨世界中的姿態也讓人佩服。 古典而不落俗套,這個冒險奇幻懸疑故事總會時不時讓人眼前一亮。 所以說網友的評價很客觀:一部可以猜得到開頭卻永遠猜不到結局的微動畫。

三 · 山海師

《山海師》是狼煙無言創作的一部漫畫作品。一部神魔治癒漫畫,雖有部分元素取材於《山海經》但與原作以及其他神話記載中有很大差異。

其世界觀宏大但是不複雜,人居住的地方,神居住的地方,各界分明不會產生分不清的尷尬。神話的設定也不會顯得陌生,更多的是我們熟悉的名字,女媧、伏羲、祝融、共工,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還有可愛的小狐妖尾巴。

山海師身上的重重謎團,就在這樣的世界中娓娓道來。

《山海師》披著奇幻古風的外皮,卻沒有華麗的畫風和激烈的打鬥,講述的只是我們每個人在生命中都可能遇見的林林總總。 山海師雖然有取材於山海經,但故事和山海經基本聯繫不大,只是借用了其中奇幻的中國元素而已。非要說個印象的話,個人覺得山海師的架構很像《蟲師》,在畫風方面也很相似。 巧合的是,在瞭解作者的時候看到無言的原話,最初想畫山海師就是因為看了蟲師,驚歎于編劇的強悍,能把人蟲關係揭示的深刻而感人,加上自己正好對山海經和道家的東西感興趣,所以創作了山海師這樣的作品。

我們能看到山海師的架構並不張揚,其主要章節,更多的還是有感於生活的故事為主,《山海經》只是作為一個玄幻的素材來使用。 它比起玄而又玄的東西更加貼近生活,就連《山海師》中的主角山,接觸的都是凡塵凡物,願意盡自己所能地去揭開他人的心結,找到順應自然的方法。 在第一話中他所說的話就奠定了故事基調,任何事情都有“道”,就是有各自的發展規律,找到這個規律,就沒有不能解開的問題。

正如作者所說,在以吐槽和重口味為王的漫畫洪流時代中,山海師大概算是一個異類。 它贈與讀者一道不一樣的光,照見了每個人心中那一片不同的風景,其實這樣就足夠了。 現在山海師的衍生作品有很多,可惜的是沒有動畫版本,不過有動態漫畫,效果還是很不錯的。相信這樣的作品慢慢有了聲音,有了動畫,會變得更加有血有肉。 總之,山海師的故事慢慢講,我們靜靜聽,一切都很美好就足夠了。

肆 · 昨日青空 說到這兒,可能有的小夥伴會說中國風類型怎麼會有它? 其實不是的,中國風的定義那麼寬泛,不是只有古風才能定義為中國風,至少我個人認為《昨日青空》這部作品很能代表國產青春動畫的中國風。

首先從畫面上說,這畫面可以說相當貼近中國建築的風格了吧。本人是在土房裡長大的,可以負責地說小時候住的平房就是這個樣子,巷子、院落、自行車,鄰里街坊低頭不見抬頭見。 這些都很好的還原了中國特色。 同時清新的畫風也貼近了山水意象的美,很符合小縣城裡的風貌。

再說劇情,簡短的動畫樣片裡,一個青瓦小巷,牆皮斑駁的小城。那裡陽光溫暖卻不濃烈。 校門口的街邊,總是彌漫著煎炸小食油膩膩的香氣。男生們踩在發出各種聲響的老舊自行車上高聲談笑,女生穿著永遠寬大的校服,在婆娑的樹影裡微笑。風吹過身旁,才能看出她們瘦小纖細的輪廓……

他們共同穿行在一段叫做高三的時光裡。他們討厭考試,擔心分數。他們小心翼翼地喜歡著某人,但當親密突然而至的時候又會怯而止步。他們好像有很多夢想,但是鋪在前方的未來卻很單調。他們總是憤力撞擊著青春的牢籠!卻找不到前行的方向……他們覺得一切很醜————他們覺得,一切很美。

翻開這個故事,你就像按下了關機鍵。

關掉這個世界的紛繁和所有不及回味的快節奏交流,你才會看到自己的剪影,在黑色螢幕裡靜靜的反光。在那段想要回憶卻幾乎要遺忘的時光裡,在那種含蓄、靜默的美好裡,重新奔跑、眺望……

這是一個發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一個平凡、寧靜的南方小縣城的故事。 講述了幾位小城的高三學生,在面對如山的學業壓力間隙中,萌芽的夢想、友誼和初戀,以及他們和大人世界的那道鴻溝。 他們在成長中,幸福和痛苦同時蛻變、昇華……

看著他們的故事就像看著自己,其實這也是我們的故事。

昨日青空的故事設定不正是中國青少年男女的曾經嗎?我們曾懷揣夢想,但都不約而同地不安過、迷茫過,也曾不甘地奮鬥過、呐喊,還懦弱的放棄過、哭泣過,這麼貼近我們的故事,還不中國風嗎?

這可是我們曾經自己的投影啊!

當然誠懇地講,樣片中還有諸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動畫銜接的流暢度、人物時而精緻時而粗糙的構圖、場景的細節刻畫等等。

但是,如果你要我說一部代表國產的青春勵志文藝動畫,那我腦海裡第一印象絕對非昨日青空莫屬了。

希望等它真正上映的時候能表現地更加出色,不辜負我們的期待!

今天的盤點就到這裡吧,其實符合我內心標準的純中國風作品著實為數不多。可能朋友們會反問各種:秦時明月哪去了?這個哪去了?那個哪去了?我知道大家對於自己喜歡的國漫有很深的感情,這些國漫本人同樣喜歡。像《秦時明月》、《俠嵐》、《不良人》等,都是中國元素頗多的作品,可是要說是純粹的中國風我內心還真不想如此歸類。這些動畫都或多或少地融合了現代化的審美,像秦時元素特別多,武俠、科技、玄幻都在其中有所體現,俠嵐不良人更是比較接地氣,尤其不良人裡面還出現不少現代人的口頭禪,天生一副痞痞的氣質。對於中國風的盤點,其實想說好多動畫,比如《太乙仙魔錄》,但它是仙俠;想說《擇天記》,但它是玄幻;說說《地靈曲》吧,其實那也是近幾年火起來的盜墓題材。所以甄別這些作品的時候個人也很矛盾,定義中國風個人更偏向於寫意一些,我認為那才是唯美的中國特質。也許像《相思》、《雨巷》、《絕弦》這樣的動畫短片更符合我心目中對中國風的定義。當然像《山海師》此類的漫畫作品也很符合中國風的特質,類似作品也不勝枚舉。像《子不語》、《長歌行》、《南煙齋筆錄》等作品我也十分喜歡,希望有一天它們能動畫化或者影視化。

最開始小秀才和六娘的互動就像兒時我們同玩伴嬉戲一樣,小秀才送紅豆給六娘,背詩時卻羞澀地不好意思說出“最相思”三個字,在小秀才被先生責打手心後,六娘貼心地喂他紅豆熬成的粥,這一畫面別說多暖了。 想一想,其實中國人骨子裡表達感情的方式向來就是含蓄的,人們不會說出來,但是會實實在在地做給你。這很符合我們的思考方式和文化習慣。 中國式的暖心就是如此。

當然唱詩班要體現的內涵不只於此,它不是打著古風愛戀旗號拿出來嘩眾取寵的玩物。真實地表達些東西才最為樸實。 既然是一個可以管窺時代風貌的繪卷,它所講自然不是鶯鶯燕燕,而是遺憾的戀歌。 相信看到六娘在嫁給所謂的“門當戶對”時,所有人都送上附和的祝福,而秀才著急跑到門口欲敲門詢問最後卻無力地跪在門口痛哭,他不知道的是六娘其實也在門後掩面哭泣。這樣的畫面又是多讓人悲傷啊。 它又讓我們看到中國式的紮心。

相愛之人卻不得善果,莫大的遺憾想必不過如此吧。 而唱詩唱詩,第一集最後也把相思這首詩以悠揚婉轉的曲調唱了出來。秀才搭船離鄉,一段真實的故事也被呈現在我們眼前,可謂用心良苦。 具體劇情如何展開如何描述,過多的也不再贅述,想要瞭解的小夥伴不妨去親自看看這良心的動畫,一集不過幾分鐘,但卻相當精緻。

貳 · 妙先生《妙先生》是咕咚工作室的武俠動漫系列作品,講述的是一個武俠世界中發生關於“親情”與“家”的故事。2012聖誕,以所有作品中唯一獲得評委一致通過的好成績,獲得移動手機“動漫英雄”大賽微動漫類唯一大獎。

霧影地,一片光怪陸離的大陸,丁果、笑人、紅嫣,一群充滿熱血和激情的少年。 這裡怎麼了? 是人類的貪婪還是大自然的不妥協? 有人說,火澤是至高無上的神明,沒有它,這裡就完了,可是為什麼神明也不能保護,危機一天天加重?也有人說,火澤神才是一切的黑暗的始作俑者,可是他們已經在這裡生活了幾百年,為什麼災難才剛剛開始?

這應該是一部知名度不太高的作品吧。反正以我的角度來看它的討論度向來很少,當年喜羊羊都比它火…… 好吧…我不該又拿喜羊羊做對比,我真的不是瞧不起它啊…實在是…你們都懂… 值得一提的是,妙先生的主創團隊大家應該如今很熟悉了。就是《大護法》的原創團隊,不思凡作為導演和編劇,只不過妙先生的推出比較早,形式也很新穎,所以沒有名聲大噪而已。 在我看來,妙先生不論製作還是劇情都很精妙,絲毫不差大護法,再加上連載模式相比大電影更容易精研細磨,也沒有時長所限,能表達的東西也更多。 在保持中國風的同時,妙先生有著家的主題,還融入了人們喜聞樂見的武俠風、玄幻風,這極大地豐富了它的內容和表現力。 加上不思凡導演的個人特色本就很明顯,擅長講故事,營造懸疑氛圍的特質也讓動畫顯得與眾不同。 各個人物也塑造得有自己的性格,少年五行師丁果、身手矯捷卻不失柔情的紅嫣、流浪者笑人和智者梁衍,每個人的故事都讓人動容,他們在腥風血雨世界中的姿態也讓人佩服。 古典而不落俗套,這個冒險奇幻懸疑故事總會時不時讓人眼前一亮。 所以說網友的評價很客觀:一部可以猜得到開頭卻永遠猜不到結局的微動畫。

三 · 山海師

《山海師》是狼煙無言創作的一部漫畫作品。一部神魔治癒漫畫,雖有部分元素取材於《山海經》但與原作以及其他神話記載中有很大差異。

其世界觀宏大但是不複雜,人居住的地方,神居住的地方,各界分明不會產生分不清的尷尬。神話的設定也不會顯得陌生,更多的是我們熟悉的名字,女媧、伏羲、祝融、共工,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還有可愛的小狐妖尾巴。

山海師身上的重重謎團,就在這樣的世界中娓娓道來。

《山海師》披著奇幻古風的外皮,卻沒有華麗的畫風和激烈的打鬥,講述的只是我們每個人在生命中都可能遇見的林林總總。 山海師雖然有取材於山海經,但故事和山海經基本聯繫不大,只是借用了其中奇幻的中國元素而已。非要說個印象的話,個人覺得山海師的架構很像《蟲師》,在畫風方面也很相似。 巧合的是,在瞭解作者的時候看到無言的原話,最初想畫山海師就是因為看了蟲師,驚歎于編劇的強悍,能把人蟲關係揭示的深刻而感人,加上自己正好對山海經和道家的東西感興趣,所以創作了山海師這樣的作品。

我們能看到山海師的架構並不張揚,其主要章節,更多的還是有感於生活的故事為主,《山海經》只是作為一個玄幻的素材來使用。 它比起玄而又玄的東西更加貼近生活,就連《山海師》中的主角山,接觸的都是凡塵凡物,願意盡自己所能地去揭開他人的心結,找到順應自然的方法。 在第一話中他所說的話就奠定了故事基調,任何事情都有“道”,就是有各自的發展規律,找到這個規律,就沒有不能解開的問題。

正如作者所說,在以吐槽和重口味為王的漫畫洪流時代中,山海師大概算是一個異類。 它贈與讀者一道不一樣的光,照見了每個人心中那一片不同的風景,其實這樣就足夠了。 現在山海師的衍生作品有很多,可惜的是沒有動畫版本,不過有動態漫畫,效果還是很不錯的。相信這樣的作品慢慢有了聲音,有了動畫,會變得更加有血有肉。 總之,山海師的故事慢慢講,我們靜靜聽,一切都很美好就足夠了。

肆 · 昨日青空 說到這兒,可能有的小夥伴會說中國風類型怎麼會有它? 其實不是的,中國風的定義那麼寬泛,不是只有古風才能定義為中國風,至少我個人認為《昨日青空》這部作品很能代表國產青春動畫的中國風。

首先從畫面上說,這畫面可以說相當貼近中國建築的風格了吧。本人是在土房裡長大的,可以負責地說小時候住的平房就是這個樣子,巷子、院落、自行車,鄰里街坊低頭不見抬頭見。 這些都很好的還原了中國特色。 同時清新的畫風也貼近了山水意象的美,很符合小縣城裡的風貌。

再說劇情,簡短的動畫樣片裡,一個青瓦小巷,牆皮斑駁的小城。那裡陽光溫暖卻不濃烈。 校門口的街邊,總是彌漫著煎炸小食油膩膩的香氣。男生們踩在發出各種聲響的老舊自行車上高聲談笑,女生穿著永遠寬大的校服,在婆娑的樹影裡微笑。風吹過身旁,才能看出她們瘦小纖細的輪廓……

他們共同穿行在一段叫做高三的時光裡。他們討厭考試,擔心分數。他們小心翼翼地喜歡著某人,但當親密突然而至的時候又會怯而止步。他們好像有很多夢想,但是鋪在前方的未來卻很單調。他們總是憤力撞擊著青春的牢籠!卻找不到前行的方向……他們覺得一切很醜————他們覺得,一切很美。

翻開這個故事,你就像按下了關機鍵。

關掉這個世界的紛繁和所有不及回味的快節奏交流,你才會看到自己的剪影,在黑色螢幕裡靜靜的反光。在那段想要回憶卻幾乎要遺忘的時光裡,在那種含蓄、靜默的美好裡,重新奔跑、眺望……

這是一個發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一個平凡、寧靜的南方小縣城的故事。 講述了幾位小城的高三學生,在面對如山的學業壓力間隙中,萌芽的夢想、友誼和初戀,以及他們和大人世界的那道鴻溝。 他們在成長中,幸福和痛苦同時蛻變、昇華……

看著他們的故事就像看著自己,其實這也是我們的故事。

昨日青空的故事設定不正是中國青少年男女的曾經嗎?我們曾懷揣夢想,但都不約而同地不安過、迷茫過,也曾不甘地奮鬥過、呐喊,還懦弱的放棄過、哭泣過,這麼貼近我們的故事,還不中國風嗎?

這可是我們曾經自己的投影啊!

當然誠懇地講,樣片中還有諸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動畫銜接的流暢度、人物時而精緻時而粗糙的構圖、場景的細節刻畫等等。

但是,如果你要我說一部代表國產的青春勵志文藝動畫,那我腦海裡第一印象絕對非昨日青空莫屬了。

希望等它真正上映的時候能表現地更加出色,不辜負我們的期待!

今天的盤點就到這裡吧,其實符合我內心標準的純中國風作品著實為數不多。可能朋友們會反問各種:秦時明月哪去了?這個哪去了?那個哪去了?我知道大家對於自己喜歡的國漫有很深的感情,這些國漫本人同樣喜歡。像《秦時明月》、《俠嵐》、《不良人》等,都是中國元素頗多的作品,可是要說是純粹的中國風我內心還真不想如此歸類。這些動畫都或多或少地融合了現代化的審美,像秦時元素特別多,武俠、科技、玄幻都在其中有所體現,俠嵐不良人更是比較接地氣,尤其不良人裡面還出現不少現代人的口頭禪,天生一副痞痞的氣質。對於中國風的盤點,其實想說好多動畫,比如《太乙仙魔錄》,但它是仙俠;想說《擇天記》,但它是玄幻;說說《地靈曲》吧,其實那也是近幾年火起來的盜墓題材。所以甄別這些作品的時候個人也很矛盾,定義中國風個人更偏向於寫意一些,我認為那才是唯美的中國特質。也許像《相思》、《雨巷》、《絕弦》這樣的動畫短片更符合我心目中對中國風的定義。當然像《山海師》此類的漫畫作品也很符合中國風的特質,類似作品也不勝枚舉。像《子不語》、《長歌行》、《南煙齋筆錄》等作品我也十分喜歡,希望有一天它們能動畫化或者影視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