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85%的面肌痙攣患者治療有誤區

俗話說“左眼跳財, 右眼跳災”。 殊不知, 偶爾眼跳可能是眼瞼痙攣造成的, 但若經常眼跳且眼跳局限在一側的面部, 就要當心是否患上了面肌痙攣。

面肌痙攣又稱單臉抽搐, 在臨床上並不少見, 但常易被患者誤認為是眼跳或著涼受風所致, 還由於其發病人群集中在中年以後, 不少患者誤以為這是機體老化的一種反應, 從而任其發展。

面肌痙攣包括原發性面肌痙攣和繼發性面肌痙攣兩種。 其中, 繼發性面肌痙攣是指由於膽脂瘤、聽神經瘤、腦膜瘤、腦血管畸形等顱內疾病引起的面肌抽搐, 應選擇治療那些原發疾病為主。 而原發性面肌痙攣是由於動脈硬化等原因造成腦內控制面部肌肉的神經和臨近的顱內血管“糾纏”在一起, 血管舒縮對面神經造成搏動性壓迫, 最後導致神經脫髓鞘病變, 引起面部肌肉異常抽搐。 隨病情進展抽搐會日趨加重,

嚴重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

有這些症狀者要警惕患面肌痙攣, 應及早到正規醫院檢查診治:1、以一側眼瞼開始的陣發性不自主的抽搐, 隨著時間延長可擴展至同側面部的其他面肌, 伴有口角肌肉抽搐極為常見;2抽搐反復發作, 自己不能控制, 多在情緒激動、緊張、勞累或與人交談時加重;3、嚴重者甚至會睜眼困難、口角歪斜, 無法正常工作或學習。

85%的面肌痙攣患者治療有誤區

據統計, 臨床上有85%的面肌痙攣患者在治療上存在誤區, 如盲目輕信廣告、迷信一些偏方、驗方等, 還有些患者及家屬害怕進行手術治療, 造成久病不愈, 患者十分痛苦。

不同方法的治療效果及其適應症大相徑庭, 比如藥物治療可以暫時減輕抽搐的程度,

但不能將抽搐症狀祛除, 因此藥物治療適用於疾病早期或全身情況較差不能接受其他治療的患者;注射肉毒素可以通過藥物對神經的毒性作用來阻斷神經傳導, 優點是操作簡單, 但缺點是只能暫時緩解症狀, 不能根治, 需要反復注射, 而長期注射有造成永久面癱的可能;顯微血管減壓術是目前一種針對原發性面肌痙攣病因的有效治療方法, 通過手術可以祛除面肌痙攣。

病因治療九成患者痙攣可根治

近年來, 隨著對病因的明確, 面神經顯微血管減壓術已成為治療原發性面肌痙攣的首選, 顯微血管減壓術針對病因治療, 達到根治效果。 其手術方法是在顯微鏡下將位於神經根部走行異常、並對神經造成壓迫的血管推移離開,

並墊以Teflon棉片固定, 使血管不接觸到神經, 從而解除血管對神經根部的壓迫, 恢復神經的正常功能, 達到治癒疾病目的。 隨著顯微血管減壓術手術技術的進步, 手術治癒率和安全性都有了明顯提高, 少見併發症有聽力障礙、面癱、耳鳴等。 先進的手術及監測設備, 能有效減少併發症發生, 保障手術安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