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新加坡的“急性子”:坐公交要招手 10月就搬出聖誕樹

原標題:新加坡:怎一個“早”字了得!

新加坡位於赤道附近, 四季如夏, 每天的天氣不是炎熱潮濕就是潮濕炎熱。

記得讀過一篇報導,

說有研究發現熱帶地區的人通常比較慵懶;而溫帶地區的人往往頭腦清醒, 工作效率也相對較高。

但在“度一年如度一日”的新加坡, 我分分鐘感受到的是三個字:早、早、早。

出行早示意

有線民調侃說, 新加坡司機能把公車開出賽車的感覺。

我在新加坡短短半年時間, 就有兩次因為“不夠早”而被公車甩的慘痛經歷。

在新加坡搭乘公車, 需要像在國內打計程車那樣向司機揮手示意, 否則如果沒人下車, 司機就不會停站。 到站下車前, 乘客需要提前按車上的“bell” 按鈕, 否則司機也不會停車。

一天, 我在公車站等車時低頭看手機, 抬頭看見要坐的公車, 還沒來得及揮手, 車已揚長而去。

原來那輛公車在本站無人下車, 司機又沒看見車站有人提前揮手示意要上車,

便根本沒停車。

我只好打起精神繼續等車, 驕陽也沒驅散我心中的陰影面積。

還有一次, 三輛公車同時進站, 我要乘坐的公車排在最後。

我以為它會等前兩輛出站後開到我跟前, 便淡定地沒“那麼早”向司機示意。

沒想到司機以為無人要搭乘,

停了一下直接拐到主路上, 與我擦肩而過。

吃飯早預約

吃飯預約是常理, 但在新加坡我品出了一些不同尋常的味道。

一次赴飯局, 邀請方提前三天發微信給我, 說主菜有羊肉和牛肉兩種, 問我選哪種。 我哈哈一樂:這是要提前買牛羊的節奏嗎?

還有一次採訪選美活動, 主辦方提供晚宴。 記者採訪預約報名時要說明選什麼主菜。 我當時事情比較多, 預約時段內尚不能確定是否去採訪, 便沒提前報名。

活動當天下午, 我給主辦方打了一個電話。 對方告訴我, 我不能去採訪了, “因為沒有足夠的食物”。

節慶早籌辦

走在路上, 也常感受到這個“早”字。

離耶誕節正日子還有將近兩個月時, 新加坡商業繁華地段烏節路的商家就開始忙活了。

11月1日, 烏節路上已掛上聖誕燈飾。 新華社記者王麗麗攝

烏節路商業聯合會10月底宣佈, 一年一度的烏節路聖誕燈飾活動將在11月11日登場。 而從東陵坊一直延伸至獅城大廈, 長達2.88公里的街上聖誕燈飾已就位, 沿路各大商家的聖誕樹和聖誕主題拱門紛紛亮相。

圖為11月1日所攝烏節路商場外聖誕樹。新華社記者王麗麗攝

主辦方還宣佈,今年的亮燈時間從原先的晚6:30提早到下午3:00。

11日,烏節路的聖誕燈飾如約在下午3:00就亮了起來,城內各大商場也在門前或店內擺放好聖誕樹或聖誕主題展示,提醒大家聖誕老人已備好雪橇準備上路。

過洋節尚是如此,過自家節日更是早早準備。

離新加坡國慶日8月9日還有一個月時,新加坡各政府部門、主要街區已陸續貼出國慶宣傳海報,居民社區和住家也掛出國旗,讓人早早就感受到舉國同慶的歡樂氣氛。

圖為7月13日所攝新加坡教育部懸掛的國慶宣傳橫幅。新華社記者王麗麗攝

活動早通知

工作中,更是對“早”深有感觸。

新加坡很多活動會提早一兩周甚至一個月舉辦“媒體預覽”,大概是為了讓媒體早早造勢。

譬如,有個叫“新加坡媒體節”的活動(其實主要活動是新加坡國際電影節)10月11日就開了新聞發佈會,而舉辦活動日期為11月23日至12月3日。

那次新聞發佈會後,我不斷收到主辦方發來的電子郵件介紹相關進展,已經資訊疲勞了,但活動本身千呼萬喚還沒來。

“小鳥先飛”

一家智慧手環公司針對18個國家和地區的使用者展開調查,4月公佈調查結果,顯示新加坡人平均每天睡6.56個小時,睡眠時間僅比日本人和印度人多。

另外,新加坡保健集團前年調查發現,超過四成新加坡人平日睡眠不足。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在其回憶錄中《絕處求生》一章這樣寫:

“我們的生存原則很簡單,只有一個:新加坡必須比本區域其他國更加剛強勇猛,更加有組織和富有效率……儘管我們缺乏國內市場和天然資源,我們一定要提供條件讓投資者能在新加坡成功營業,有利可圖。”

這段話或可為新加坡人的“小鳥先飛”作風提供注腳。

圖為11月1日所攝烏節路商場外聖誕樹。新華社記者王麗麗攝

主辦方還宣佈,今年的亮燈時間從原先的晚6:30提早到下午3:00。

11日,烏節路的聖誕燈飾如約在下午3:00就亮了起來,城內各大商場也在門前或店內擺放好聖誕樹或聖誕主題展示,提醒大家聖誕老人已備好雪橇準備上路。

過洋節尚是如此,過自家節日更是早早準備。

離新加坡國慶日8月9日還有一個月時,新加坡各政府部門、主要街區已陸續貼出國慶宣傳海報,居民社區和住家也掛出國旗,讓人早早就感受到舉國同慶的歡樂氣氛。

圖為7月13日所攝新加坡教育部懸掛的國慶宣傳橫幅。新華社記者王麗麗攝

活動早通知

工作中,更是對“早”深有感觸。

新加坡很多活動會提早一兩周甚至一個月舉辦“媒體預覽”,大概是為了讓媒體早早造勢。

譬如,有個叫“新加坡媒體節”的活動(其實主要活動是新加坡國際電影節)10月11日就開了新聞發佈會,而舉辦活動日期為11月23日至12月3日。

那次新聞發佈會後,我不斷收到主辦方發來的電子郵件介紹相關進展,已經資訊疲勞了,但活動本身千呼萬喚還沒來。

“小鳥先飛”

一家智慧手環公司針對18個國家和地區的使用者展開調查,4月公佈調查結果,顯示新加坡人平均每天睡6.56個小時,睡眠時間僅比日本人和印度人多。

另外,新加坡保健集團前年調查發現,超過四成新加坡人平日睡眠不足。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在其回憶錄中《絕處求生》一章這樣寫:

“我們的生存原則很簡單,只有一個:新加坡必須比本區域其他國更加剛強勇猛,更加有組織和富有效率……儘管我們缺乏國內市場和天然資源,我們一定要提供條件讓投資者能在新加坡成功營業,有利可圖。”

這段話或可為新加坡人的“小鳥先飛”作風提供注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