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獨家」解密普陀山百年謎團!兩代高僧百年之約重興法雨寺……

普陀山志中有一段性統禪師《智祖殘碑重記》, 文曰:“普陀法雨寺, 創自大智祖師, 當其示寂之日, 告眾曰:‘茲地, 乃大士現靈之所。 老僧開此道場,

莊嚴香火, 以事方肇造, 未能極盡規模, 今已矣!待百年後, 再來重興耳, 汝等記之’。 ”

開寺大師 逝世前預言百年之約

揭開百年謎團, 待先從開寺大師大智真融說起。 大智真融(1524-1592), 楚之麻城人(今湖北麻城市), 15歲出家於本邑定慧寺, 侍師數年, 潛心教典。

明萬曆八年(1580) 自四川東來普陀禮佛, 見光熙峰泉石幽勝, 便結茅於岩穴, 藉草趺坐, 饑餐野草, 日誦《金剛經》, 宣導律義, 戒德精嚴, 德行遠播。 遂在光熙峰下建樓數楹, 題名“海潮庵”。 萬曆二十年(1592) 五月三日, 自知將寂, 告眾說:“寺院後當遭火……百年後, 吾再來重興耳。 ”趺坐而逝, 世壽69歲。

大智真融為今法雨寺開寺之祖, 而他“百年後, 吾再來重興耳。 ”的承諾, 不得不讓後人考究法雨寺百年滄桑歷史。 百年間, 從海潮寺、護國永壽鎮海禪寺, 直至法雨寺。 大智真融示寂後, 住持換了19位元, 史料記載毀寺火災四次, 海禁遷寺, 雖曆有住持僧人興寺之舉, 而真正興複法雨寺的高僧, 當推別庵性統。

百年期到 別庵性統應驗約定

別庵俗姓龍, 蜀高梁(今四川梁山縣)人。 12歲出家, 22歲受具戒。 康熙二十六年(1687), 別庵性統被推薦出任法雨寺住持。 當別庵性統到寺後, 但見“荊榛滿目、瓦礫成邱”, 又見所內懸掛著大智真融的畫像, 充滿著穎智和生氣。 明益普容禪師告知別庵:“大智真融禪師圓寂時, 曾告知僧眾, 此寺將經受火災,

請把我的畫像預先轉移到別的地方, 一百年後, 我又會來重興此寺的。 現在你來了, 距大智真融禪師圓寂, 也差不多百年了。 ”

別庵性統帶著諸多疑惑當起了住持。 傳說, 有一天, 別庵性統在雪浪山麓散步, 經過大智真融的靈塔時, 在一塊地面乾淨處盤腿趺坐。

忽見塔身的苔鮮缺破處, 隱隱顯出筆劃來。 別庵性統心中欣喜, 磨掉苔鮮露出三十一行字來, 他細細辨認, 只見上書——

大智融禪師塔銘

五月三日午時趺而逝

越明年癸巳,

皇太后覆命吳某等,

奏請金幣香幡供殿,

兼為建塔…

別庵大師推算出大師圓寂在當年壬辰(1592年五月), 距當時正好一百年。 “待百年後, 再來重興耳”, 這句話果然應驗了。 別庵性統想:我就是大智禪師的再世了, 似乎冥冥中佛祖已有安排, 便對重興寺廟充滿了信心和責任。

康熙南巡 借此機遇重興法雨

興複寺廟, 需要巨額資金, 別庵性統除了自己發奮努力之外, 還需要等待機遇。 這個機遇就是康熙二十八年(1689)南巡的故事了。 史料記載:康熙二十八年(1689)春, 帝南巡, 檄定海總兵黃大來保駕, 黃乘間奏普陀廢狀,帝賜金千兩,修復前後兩寺大圓通殿。此後,康熙與別庵性統及普陀山故事卻越來越多。別庵入京祝壽,被8次召見,9次進詩,凡所啟請,無不應允,賜翰賜紫,為自古寵倖所未有。

康熙三十八年(1699)四月,康熙御批拆南京明故宮舊殿,移建後寺,重建為圓通寶殿(又稱九龍殿),發南京城內琉璃瓦12萬張蓋兩寺主殿。禦書“普濟群靈”額賜 前寺,“天花法雨”額賜後寺;改前寺名“普濟禪寺”,改後寺名“法雨禪寺”。

自大智真融圓寂(1592),至別庵性統在雪浪山發現大智真融大師塔銘,立志重建,正好近百年,應證了“待百年後,再來重興耳”的預言。

後寺當初是海潮,禪師駐錫尚蕭條。

於今法雨繽紛下,朵朵天花破寂寥。

—— 清祝德風《法雨寺》

黃乘間奏普陀廢狀,帝賜金千兩,修復前後兩寺大圓通殿。此後,康熙與別庵性統及普陀山故事卻越來越多。別庵入京祝壽,被8次召見,9次進詩,凡所啟請,無不應允,賜翰賜紫,為自古寵倖所未有。

康熙三十八年(1699)四月,康熙御批拆南京明故宮舊殿,移建後寺,重建為圓通寶殿(又稱九龍殿),發南京城內琉璃瓦12萬張蓋兩寺主殿。禦書“普濟群靈”額賜 前寺,“天花法雨”額賜後寺;改前寺名“普濟禪寺”,改後寺名“法雨禪寺”。

自大智真融圓寂(1592),至別庵性統在雪浪山發現大智真融大師塔銘,立志重建,正好近百年,應證了“待百年後,再來重興耳”的預言。

後寺當初是海潮,禪師駐錫尚蕭條。

於今法雨繽紛下,朵朵天花破寂寥。

—— 清祝德風《法雨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