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民警“采”出大天地

他個頭不高,

身材偏瘦,

紮根基層派出所十二年,

是再平凡不過的一個“小”民警。

可他不甘平庸,

憑著點子多、腿腳勤、嘴巴甜,

在大採集之路上, “采”出一片大天地!

下面, 我們去認識他!

廖利平

1980年出生, 贛州南康人。 2005年入警, 先後在龍嶺派出所、龍華派出所等部門工作, 現為龍華派出所高峰警務室社區民警。 工作期間, 他先後被南康區公安局評為“十佳民警”“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 並被贛州市公安局記個人三等功兩次, 是全省首批警務創新運用人才儲備庫中唯一一名派出所專家, 並受邀參加2016年全省警務創新大賽評審;2011年調入龍華派出所, 工作中被當地群眾裱錦旗譽為“求真務實稱典範”。

廖利平所在的高峰警務室一共有5個行政村, 18000餘戶籍人口。 自社區警務工作大採集工作開展以來, 不論是烈日當空還是風雨交加, 廖利平每天忙碌在街頭巷尾, 只為早日完備社區警務資訊, 夯實公安工作基礎。

“小”民警的“大”志向——

這500多鄉親的願望, 我來實現

剛開始的時候, 群眾對派出所民警的大採集工作存在誤解, 並不怎麼搭理廖利平。 面對群眾的不理解, 廖利平想的很明白“如果能用大採集給群眾扎扎實實的服務, 他們一定改觀的!”抱著這樣的信念, 廖利平在採集路上常常和村民拉拉家常, 瞭解轄區群眾的需求和困難。

在走訪採集過程中,廖利平瞭解到轄區多個村的肖氏村民為追本溯源恢復祖姓,有糾肖複蕭的願望。“原來姓蕭,後來時間流轉,慢慢就都變成了肖,他們想複姓歸宗,我覺得這對這個轄區穩定都有好處。”廖利平立即開展調查工作,在大量的採集和走訪調查後,他將情況形成彙報並上報。今年5月,警務區500余肖氏村民實現了糾肖複蕭的願望,心情十分激動,自發到派出所致謝。

“小”民警的“大”凝聚——

發動群眾力量,提高採集效率

了卻了群眾心願以後,廖利平迅速取得了群眾的信任,和群眾打成一片。可是由於轄區青壯年多外出打工,廖利平在轄區進行大採集工作的時候,常常因為找不到人而無功而返。

“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大採集工作還是不能脫離群眾的幫助。”廖利平琢磨了很久,決定要發動群眾的力量來夯實轄區警務工作。他在警務區內按村建立了平安村微信群,並將鄉幹部、村幹部、學校老師、供電所、郵政所、診所等人員吸納至微信群,建立了多聯動基層服務微信群,極大方便了資訊採集和服務群眾工作。

現在,廖利平在轄區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群主”。有事@群主成為了轄區村民的新常態。 今年4月17日,接到群眾微信舉報後,龍華派出所聯合工商局將一夥涉嫌非法推銷蛇酒的團夥驅逐並收繳了橫幅等物品。目前各平安村微信群人數均有兩三百人,1300餘人次因微信群直接受益。

同時,在轄區群眾的支持和配合下,社區警務大採集工作也得到了較快的進展。“發動群眾的力量,在依靠群眾中服務群眾,就能達到‘雙贏’”,廖利平用實踐證明了這句話。

“小”民警的“大”創新——

自主研發“人口關聯採集系統”

廖利平個頭雖小,但思維格局卻很大。他在工作中發現,平時轄區群眾都很支援公安工作。但是由於群眾間的人脈關係網絡的缺失,當涉及同村同姓同族的事的糾紛和案件時,警方很難從親屬入手做好調解工作。

為填補這個方面的空白,廖利平經過長期摸索探究,最終自主創新研發了一套“人口關聯採集系統”。系統以派出所常住人口為基礎,以族譜式樹狀圖為展示,以姓氏宗親、婚姻裙帶、社會交往為關聯,碰撞出因婚姻關係和家族關係和社會關係所形成的本地和異地人脈淵源關聯,最終實現人脈關係網絡縱深推進的可視性。

由於具有廣泛的實用性和價值性,目前,該系統目前已完成電腦版和移動警務通版雙模式使用,正在南康區公安局下轄的5個派出所試點。同時,該系統被列為2017年南康區局警務創新建設項目,還得到了省公安廳和市局相關職能部門領導的認可。

“這個系統可填補人員關係建設的空白,避免社區民警人走資訊流失的局面,使得派出所社區警務工作具有良好的延續性。”龍華派出所教導員葉民群說,“人口關聯採集系統”的建立,延伸服務群眾的觸角,徹底解決諸如“證明你媽是你媽”、“你爸是你爸”等問題,“群眾來問親緣關係時,我們只要一查就知道。”

借助“人口關聯採集系統”,對各類社會治安事件可能醞釀發的規模和演化程度可以形成清晰的判斷和預測;還有助於分析出管控事件的核心人物,利用協力廠商民間力量為公安機關化解社會矛盾和維穩處突提供源泉活水。此外,該系統的建立還有助於及時發現違法犯罪可能隱匿場所;有助於從根本上改變民警更替“人走資訊失”的局面,為更替民警儘快掌握轄區情況提供説明。

是不是超級厲害呢?

這位”小“民警用行動告訴我們

”心“有多大

世界就有多大!

還不快快點贊

在走訪採集過程中,廖利平瞭解到轄區多個村的肖氏村民為追本溯源恢復祖姓,有糾肖複蕭的願望。“原來姓蕭,後來時間流轉,慢慢就都變成了肖,他們想複姓歸宗,我覺得這對這個轄區穩定都有好處。”廖利平立即開展調查工作,在大量的採集和走訪調查後,他將情況形成彙報並上報。今年5月,警務區500余肖氏村民實現了糾肖複蕭的願望,心情十分激動,自發到派出所致謝。

“小”民警的“大”凝聚——

發動群眾力量,提高採集效率

了卻了群眾心願以後,廖利平迅速取得了群眾的信任,和群眾打成一片。可是由於轄區青壯年多外出打工,廖利平在轄區進行大採集工作的時候,常常因為找不到人而無功而返。

“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大採集工作還是不能脫離群眾的幫助。”廖利平琢磨了很久,決定要發動群眾的力量來夯實轄區警務工作。他在警務區內按村建立了平安村微信群,並將鄉幹部、村幹部、學校老師、供電所、郵政所、診所等人員吸納至微信群,建立了多聯動基層服務微信群,極大方便了資訊採集和服務群眾工作。

現在,廖利平在轄區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群主”。有事@群主成為了轄區村民的新常態。 今年4月17日,接到群眾微信舉報後,龍華派出所聯合工商局將一夥涉嫌非法推銷蛇酒的團夥驅逐並收繳了橫幅等物品。目前各平安村微信群人數均有兩三百人,1300餘人次因微信群直接受益。

同時,在轄區群眾的支持和配合下,社區警務大採集工作也得到了較快的進展。“發動群眾的力量,在依靠群眾中服務群眾,就能達到‘雙贏’”,廖利平用實踐證明了這句話。

“小”民警的“大”創新——

自主研發“人口關聯採集系統”

廖利平個頭雖小,但思維格局卻很大。他在工作中發現,平時轄區群眾都很支援公安工作。但是由於群眾間的人脈關係網絡的缺失,當涉及同村同姓同族的事的糾紛和案件時,警方很難從親屬入手做好調解工作。

為填補這個方面的空白,廖利平經過長期摸索探究,最終自主創新研發了一套“人口關聯採集系統”。系統以派出所常住人口為基礎,以族譜式樹狀圖為展示,以姓氏宗親、婚姻裙帶、社會交往為關聯,碰撞出因婚姻關係和家族關係和社會關係所形成的本地和異地人脈淵源關聯,最終實現人脈關係網絡縱深推進的可視性。

由於具有廣泛的實用性和價值性,目前,該系統目前已完成電腦版和移動警務通版雙模式使用,正在南康區公安局下轄的5個派出所試點。同時,該系統被列為2017年南康區局警務創新建設項目,還得到了省公安廳和市局相關職能部門領導的認可。

“這個系統可填補人員關係建設的空白,避免社區民警人走資訊流失的局面,使得派出所社區警務工作具有良好的延續性。”龍華派出所教導員葉民群說,“人口關聯採集系統”的建立,延伸服務群眾的觸角,徹底解決諸如“證明你媽是你媽”、“你爸是你爸”等問題,“群眾來問親緣關係時,我們只要一查就知道。”

借助“人口關聯採集系統”,對各類社會治安事件可能醞釀發的規模和演化程度可以形成清晰的判斷和預測;還有助於分析出管控事件的核心人物,利用協力廠商民間力量為公安機關化解社會矛盾和維穩處突提供源泉活水。此外,該系統的建立還有助於及時發現違法犯罪可能隱匿場所;有助於從根本上改變民警更替“人走資訊失”的局面,為更替民警儘快掌握轄區情況提供説明。

是不是超級厲害呢?

這位”小“民警用行動告訴我們

”心“有多大

世界就有多大!

還不快快點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