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究竟是自主還是安置,這名戰友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1999年9月, 我從地方高中考上軍校。 今年9月, 入伍滿18年了, 和許多人一樣面臨自主擇業和安置的抉擇。 身邊越來越多的家人、朋友、同事都勸我要安置不要自主,

畢竟廈門安置不錯, 有份好工作相當於下半輩子有保障。

在他們看來, 自主擇業要自己找工作, 沒有組織、沒有依靠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但在我看來, 這種恐怖不只是不自信、習慣了體制內的工作, 真正作祟的是官民思維、面子思維和飯碗思維。

官民思維:管他官大官小, “ 朝中 ”有人好辦事。

面子思維:家人、朋友說起來有面子, 好歹有份體面的工作。

飯碗思維:抱著鐵飯碗, 不愁吃喝穿, 只要不犯錯, 就能到退休。

轉業幹部和地方幹部相比有很多劣勢:比如降級安置, 進單位後小年輕都可以當你領導, 地方70後市長、副市長、區長多的是。 年齡沒優勢, 導致很多安置後的幹部抱著混日子的想法。 晉升沒條件, 年輕時在部隊幹,

地方不一定承認你的履歷, 晉升是只攔路虎。 選擇的工作也不盡如人意, 想進去的進不去, 不想進去的分配到了, 只能委曲求全。

自主也有自主的劣勢:比如幹的槍炮活, 轉型經商少經驗。 沒人脈沒資源, 會有一段迷茫、不知所措期。 技能知識欠缺, 對地方的業務普遍不熟悉, 從頭邁、何其難。 年齡沒優勢, 這個年齡階段你能幹的別人都比你幹得好, 你能想到的大公司都想到了。

思維過於僵化, 習慣了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一旦沒人指揮了, 反倒不知道怎麼幹了。 缺少膽魄, 這種膽魄不是戰場上殺敵的膽魄, 是在社會上敢闖敢拼敢沖的膽魄, 因為進入中年, 我們不再只有自己, 還有家人。

很長時間, 我也陷入思考和糾結,

但我思考的結果是:自主擇業還是安置, 請遵從內心!

下面, 是幾點個人看法, 和大家共用:

1.從穀說固, 我們想要怎樣的穩定?

人類對穩定的追求是, 應該從種植小麥開始。 一直以來, 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人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生物。 但《人類簡史》告訴我們, 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從農業時代開始, 我們種植植物、圈養家禽, 吃他們的肉、用它們的皮, 但我們還不是最成功的。 因為從智力發展上講, 我們看似最聰明、最成功, 但從生物進化角度來看, 衡量成功的標準不是智力, 而是基因的複製。

我們看似成功, 其實我們被小麥奴役了。 小麥不喜歡石頭, 我們就得把田地裡的石頭撿乾淨搬出去, 搞得腰酸背痛。 小麥不喜歡與其他植物分享水和養分,

我們就要拔草除草。 1萬年前, 小麥是全世界野草中的一種, 短短1000年, 小麥已經遍佈全世界。

為了收割自己辛勤耕種的小麥, 我們必須駐紮下來, 形成永久的村落, 隨著人口迅速增長, 我們更加依賴小麥。 從此, 我們再也離不開小麥, 再也不可能從農業生活退回到採集生活。 我們對穩定的追求, 是基因進化的結果, 是基因對我們的基本要求。

我們民族對穩定的執著, 應該從封建社會開始。 孔子、老子、朱子都講穩定, 講國家的穩定、社會的穩定、家庭的穩定、個人的穩定, 這些穩定思想對我們影響深遠。 比如:孔子講:“天下有道, 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為國家定秩序促穩定。 老子《道德經》說:“不尚賢, 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 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

使民心不亂。 ”講無為而治求穩定。

農民把糧食收進倉庫, 才會覺得心安理得, 商人把錢放到口袋, 才會心安理得, 現代人必須要有工作, 才會心安理得。 追求穩定是人的本性, 少不入蜀, 老不出川, 說的也是這個理。

穩定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你在穩定的時候, 別人都在發展。 從古至今, 我們一直追求穩定, 為了穩定, 放棄了更高的發展和追求。

16世紀, 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先後架著洋槍洋炮橫衝直撞地進行海權擴張, 我們還在心安理得地閉關自守, 追求社會的穩定。 我們主動放棄了占絕對優勢的海上擴張, 造成了日後的被動挨打。

所以, 如果穩定對你來說是首要的, 那就轉業, 因為不論工作好壞, 至少有份工作。 如果你不在乎穩定,想追求變化、追求發展、能夠適應新環境,那就自主。想要穩定,必然失去更高層次的發展機會,想要自主,必然暫時失去安穩穩定的生活。

2.從束說度,我們想要多大的自由?

在部隊裡很多人的感受是,不自由、限制太多,很多人想到自主的第一個理由就是想自由自在。自主擇業和安置相對部隊生活,其自由度都相對大很多。以前在部隊幾個星期、幾個月才能見家人一次面,現在天天都可以見面了,以前在部隊下班沒有個准點,現在下班可以準時回家了。

從自由的角度來講,我們都得弄明白我們想要多大幅度的自由?你可能說越大越好。但物極必反,每種事物都有它質變的閾值,自由也是有基礎的,沒有物質基礎做鋪墊的自由讓人心慌意亂,甚至讓人犯錯犯法。徹底的自由容易導致徹底的放縱,最終的結果是毀滅。

我想關於自由,存在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是,自主擇業比安置自由度大。其實這種觀點有待商榷,自主不是自由,自主不等於不工作。我的同事,在自主後的一兩個月內都相繼上班工作,公司也有很多的規章制度,不是比部隊更閑了,反而更忙了,有時候週末休息都得不到保障,晚上還要加班加點到很晚。真正要工作了,想投入精力幹好工作,你所追求的自由對你來說又有多少呢?

當然,不工作的話另外一說,那自然是相當自由,但這麼年輕就幹起老年人的活,我想社會、家庭和你自己都會試著給你加壓的。

另一種觀點是,轉業不自由。這種觀點也是沒有依據的,已經轉業的應該深有體會,除非非常有機會往上爬的、自己想幹的、在主要部門任職或者遇到重大事件的,經常會加班加點,其他公務員、參公,晚上和週末的休息時間還是能夠保障的。轉業的不自由在於上班時的不自由,上班時不能到處亂走,不能炒股玩遊戲,不能違反規定,但哪份工作上班時又能很自由呢?

所以說,想幹事、幹成事,自主擇業和安置都不自由,不想幹事,自主擇業和安置都很自由。自由不是你選擇自主擇業和安置的核心因素,自由不自由不在於自主擇業還是安置,在於你想不想幹事、幹成事。這是我們想面臨自主擇業和安置的戰友必須要考慮到的一點。

3.從勢說事,我們如何看見未來?

蝌蚪app,退伍軍人都在玩的一對一視頻交友app,超有情趣,真好玩

風來的時候,站在風口,豬都能飛。

——雷軍

當前,世界和國家發展已經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來臨,它是繼蒸汽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資訊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工業革命的產生,是質的變革,說明世界變化到了一個新的臨界點,要麼促發戰爭,要麼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顯然,當前國際和國內和平發展的大方向暫時還不會改變,除非從根子上觸及到大國利益,否則,和平發展是主流,局部戰爭雖然不可避免,但影響不了主流。

前三次工業革命使得人類發展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代,與此同時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資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生態成本,但也帶來了無數的發明,產生了無數的職業。這就是變革,變革的時代給每個人的機遇都是一樣的。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是智慧化與資訊化,德國經濟學家克勞斯·施瓦布著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書中認為,這場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向我們席捲而來,它發展速度之快、範圍之廣、程度之深絲毫不遜於前三次工業革命。

所以當今世界的機遇與挑戰並存,工業革命消滅了很多傳統產業,但新生了更多的產業,讓很多人下崗、失去工作,但又讓更多的人上崗、得到工作,這種產業對專業技能、專業知識的要求更高,對人的素質要求更高,帶給社會、創業者的福利也必然更多。當然,也只有看清趨勢、把握主流、乘風而上的企業和人才能把握得住。

公務員隊伍龐大,近年抓了不少貪官,隊伍改革勢在必行。改革肯定是往好的方向改,福利待遇自然不會差,但像以前一杯茶喝一天、一張報紙看一天的日子,可能也不會多了,想混日子的勢必會難受。當然,公務員隊伍那麼龐大,政府手也伸不了那麼長,但時時有監督、處處受掣肘的日子,註定不會那麼舒服。

有些人運氣好的話,可能可以幹到退休,運氣不好的話,就和90年代下崗工人一樣自求多福,到時的待遇就不是和自主比值得不值得的問題,而是你將困頓於生活。

機會來了,不是誰都能抓住,但我們可以嘗試去抓一下,畢竟,機會那麼多!

4.從力說利,我們如何理清利害?

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的時候,你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當你的能力還駕馭不了你的目標時,就應該沉下心來,歷練;夢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澱和積累,只有拼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機會永遠是留給最渴望的那個人,學會與內心深處的你對話,問問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 ——莫言

我很欣賞莫言的這段話,一個人在這世界上能取得多少利益,取決於你的能力而不是幻想。

廈門正科級幹部,一年大概能拿10多萬。很多人喜歡拿剛工作的自主擇業幹部和他們比,在我看來這根本沒有可比性。

選擇公務員或者參公,意味著工資收入的穩定,雖然會按照級別、年限有一定的增長,但不會一直成倍地長。當官足夠你過穩定的生活,但是大富大貴的生活,這是不要去想的好。正如大大講過的,當官不掙錢,掙錢不當官,我一直把這句話當做自我恪守的準則,很大一部分也是我選擇自主的原因。

從歷史上看,19世紀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我們民族歷經苦難,能人之士探尋救國之道,李鴻章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沒有救中國、北洋艦隊的“國之重器”沒有救中國、康有為的“百日維新”沒有救中國,這些告訴告訴我們,光有重拳重器還不足以拯救苦難的中國,民族復興和自強,必須是從結構和制度上的根本轉變,變全域要變根本,抓不住根本就變不了全域。

作為個人也是一樣,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至關重要,我們要努力讓自己成為“斜杠青年”,你才會有更多的機會。認清自己才能做出更好的選擇,如果你在部隊體制內十幾年還不是混得很好,毫無疑問,你在地方體制內一樣混得不好。因為現有地方體制很多是參照部隊體制建立起來的,你在部隊不懂事、沒機遇,在地方也是一樣,很多時候地方的人情世故比部隊還嚴重,不要嘗試抱著幻想,希望能有任何的突變。當然不排除少數人能夠認真總結經驗,在地方照樣幹得風生水起,但這類人基本存在于轉業時年紀較輕的戰友身上。

自主擇業的戰友,頭幾年都要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不要相信所謂的人脈,那些看中你職位、身份的人脈,隨著你脫下軍裝,就應該劃上句號。

自主創業的戰友,剛開始甚至可能賺不到錢,為生活四處奔波,對人低三下四,但這不意味著他不成功。這可能是他原始積累的過程,現在賺不到錢不等於以後賺不到錢,現在低三下四不等於永遠低三下四。現在的社會,因為資訊化的顛覆,工作機會多,很多人賺錢都是指數級增長,見過兩三年賺幾百萬的,當然也確實有賺不到錢甚至虧錢的。

所以,我們必須從能力上看到自身在社會上的獲利可能性。如果確實覺得自己和時代脫鉤,不擅長與人溝通,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害怕接受新事物、接受新挑戰,那麼,我認為轉業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否則,為什麼不試試呢?正當年的年紀也可以做做夢,萬一實現了呢。

從我的角度來講,不需要賺太多的錢,但要夠家庭基本開銷,不需要和公務員比,但一定要比公務員更有風險保障,不需要做成馬雲王健林,但一定要做點對社會、家庭和個人有益的事。

5

從玉說欲,我們如何看待人脈?

《人才吸鐵石》中強調雇主品牌,管理之父漢迪說:“今後,我們將不再‘尋找工作’,而是要‘尋找雇主’。”

很多時候,我們的認知與我們現實社會是不一致的。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都是假像,假裝我們有很多人脈,假裝我們能在轉業後的崗位上能幹得很好,假裝看不見自己內心的需求。

我們想著當了公務員,人們會對我們更加尊重,運用周邊的人脈解決問題也是水到渠成。諸不知如果我們當的是無權無勢、無關緊要位置上的公務員,誰會去依附你、幫助你解決問題。我們想著選擇自主,生活可以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但如果我們不去工作、不去拼搏,這樣的工資待遇,是否真的可以讓你扛起一個家庭的重擔從此無憂無慮呢?其實不然,一個稍大的疾病費用可能都能讓你措手不及。

有的人可能覺得轉業安置人脈多,我認為這種觀點應該出現在中年或者老年人身上。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轉變觀念了,他們認為你的人脈取決於你本身的素質、你所在的位置、你所有的資源,如果這三項都沒有,即使你認識再多的人,不過是認識,它不是你的人脈,與你無關。如果三項都具備,那麼我認為,你更應該考慮自主擇業,因為這三項足夠你幹好一番事業。

最近,有個小姑娘很火,她叫諸葛思遠,年紀輕輕卻開始教人們《超級人脈術》,她用的3度人脈關係論打破6度人脈關係論。用她的老闆(馬雲的首輪投資人)的話說,這個這世界上幾乎沒有諸葛思遠找不到的人。

迄今為止,她最牛的戰績是受國內出版商之托,歷盡折騰飛到紐約州某偏僻小島,去尋找花旗銀行前主席、美國前財政部長Robert E.Rubin。她認識這些人嗎?不全都認識,但她就是有辦法找到他,並幫助她解決問題,而且她還可以教你方法和技術,賺你的錢。

《人才吸鐵石》中強調雇主品牌,管理之父漢迪說:“今後,我們將不再‘尋找工作’,而是要‘尋找雇主’。”企業建好了,有了雇主品牌,自然會產生磁鐵效應,人才也才會像鐵器一樣趨之若鶩。作為個人,如果本身有能力、有資源、有足夠的吸引力,變成吸引人的磁鐵,那高品質的人脈建立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苦心經營的。

美玉人人都喜歡,都想獲得,所以我們首先要讓自己成為美玉,至少具備成為美玉的條件。要轉變居位等人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觀念,樹起成玉人自來、“栽下梧桐樹、引得金鳳凰”的觀念。不要用位置等人脈,要主動出擊獲取人脈。

6

從心說新,你想要怎樣的生活?

生活多不如詩,我們必須知道其殘酷。

世界這麼大,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80歲的老人玩體操、跳街舞、跑馬拉松,你能說這是沒事瞎折騰?20多歲的小姑娘辭職世界窮遊,你能說她不正經?40多歲的大叔累死在碼臺上,你能說他沒本事?一切皆源於自己的選擇,一切皆順從自己的內心。

在自主擇業和安置上,我們聽說得多、看到得多,但真正過得怎樣,其實只有經歷過的人自己內心最清楚。我想面對自主擇業或者安置,每個人的內心其實都已經有了一個決定,只是為自己的選擇增加點籌碼,就像“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意義不大。

量子理論表明,兩個沒有任何關係的量子,會在不同位置出現完全相關的相同表現。我承認我們對這個世界知道得太少,少到連自己都弄不清楚。約伯斯相信,人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產品。鋼鐵俠馬斯克發明特斯拉、發射商業火箭、“玩弄”電動飛機,還有什麼是不可能實現的呢?“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在這豐腴的大地上到處是豐收的“幻想”。

所以,如果你和約伯斯、馬斯克一樣有很多不切實際的想法想要實現,感覺自由比天大、累了想休息、多點時間陪家人、換個新活法的、創業撞夢想的、對體制不適應的,那自主擇業又何妨?如果你想抱緊鐵飯碗、正步走官路、尋求穩定、期盼保障的,轉業安置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王陽明心學講“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我想這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根本。既然內心已經有決定,那就遵從你的內心。

(蝌蚪app,退伍軍人都在玩的一對一視頻交友app,超有情趣,真好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

自主擇業、轉業安置,生活都可以很美好,關鍵在於你的內心。不凡多問問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你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如果你不在乎穩定,想追求變化、追求發展、能夠適應新環境,那就自主。想要穩定,必然失去更高層次的發展機會,想要自主,必然暫時失去安穩穩定的生活。

2.從束說度,我們想要多大的自由?

在部隊裡很多人的感受是,不自由、限制太多,很多人想到自主的第一個理由就是想自由自在。自主擇業和安置相對部隊生活,其自由度都相對大很多。以前在部隊幾個星期、幾個月才能見家人一次面,現在天天都可以見面了,以前在部隊下班沒有個准點,現在下班可以準時回家了。

從自由的角度來講,我們都得弄明白我們想要多大幅度的自由?你可能說越大越好。但物極必反,每種事物都有它質變的閾值,自由也是有基礎的,沒有物質基礎做鋪墊的自由讓人心慌意亂,甚至讓人犯錯犯法。徹底的自由容易導致徹底的放縱,最終的結果是毀滅。

我想關於自由,存在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是,自主擇業比安置自由度大。其實這種觀點有待商榷,自主不是自由,自主不等於不工作。我的同事,在自主後的一兩個月內都相繼上班工作,公司也有很多的規章制度,不是比部隊更閑了,反而更忙了,有時候週末休息都得不到保障,晚上還要加班加點到很晚。真正要工作了,想投入精力幹好工作,你所追求的自由對你來說又有多少呢?

當然,不工作的話另外一說,那自然是相當自由,但這麼年輕就幹起老年人的活,我想社會、家庭和你自己都會試著給你加壓的。

另一種觀點是,轉業不自由。這種觀點也是沒有依據的,已經轉業的應該深有體會,除非非常有機會往上爬的、自己想幹的、在主要部門任職或者遇到重大事件的,經常會加班加點,其他公務員、參公,晚上和週末的休息時間還是能夠保障的。轉業的不自由在於上班時的不自由,上班時不能到處亂走,不能炒股玩遊戲,不能違反規定,但哪份工作上班時又能很自由呢?

所以說,想幹事、幹成事,自主擇業和安置都不自由,不想幹事,自主擇業和安置都很自由。自由不是你選擇自主擇業和安置的核心因素,自由不自由不在於自主擇業還是安置,在於你想不想幹事、幹成事。這是我們想面臨自主擇業和安置的戰友必須要考慮到的一點。

3.從勢說事,我們如何看見未來?

蝌蚪app,退伍軍人都在玩的一對一視頻交友app,超有情趣,真好玩

風來的時候,站在風口,豬都能飛。

——雷軍

當前,世界和國家發展已經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來臨,它是繼蒸汽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資訊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工業革命的產生,是質的變革,說明世界變化到了一個新的臨界點,要麼促發戰爭,要麼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顯然,當前國際和國內和平發展的大方向暫時還不會改變,除非從根子上觸及到大國利益,否則,和平發展是主流,局部戰爭雖然不可避免,但影響不了主流。

前三次工業革命使得人類發展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代,與此同時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資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生態成本,但也帶來了無數的發明,產生了無數的職業。這就是變革,變革的時代給每個人的機遇都是一樣的。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是智慧化與資訊化,德國經濟學家克勞斯·施瓦布著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書中認為,這場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向我們席捲而來,它發展速度之快、範圍之廣、程度之深絲毫不遜於前三次工業革命。

所以當今世界的機遇與挑戰並存,工業革命消滅了很多傳統產業,但新生了更多的產業,讓很多人下崗、失去工作,但又讓更多的人上崗、得到工作,這種產業對專業技能、專業知識的要求更高,對人的素質要求更高,帶給社會、創業者的福利也必然更多。當然,也只有看清趨勢、把握主流、乘風而上的企業和人才能把握得住。

公務員隊伍龐大,近年抓了不少貪官,隊伍改革勢在必行。改革肯定是往好的方向改,福利待遇自然不會差,但像以前一杯茶喝一天、一張報紙看一天的日子,可能也不會多了,想混日子的勢必會難受。當然,公務員隊伍那麼龐大,政府手也伸不了那麼長,但時時有監督、處處受掣肘的日子,註定不會那麼舒服。

有些人運氣好的話,可能可以幹到退休,運氣不好的話,就和90年代下崗工人一樣自求多福,到時的待遇就不是和自主比值得不值得的問題,而是你將困頓於生活。

機會來了,不是誰都能抓住,但我們可以嘗試去抓一下,畢竟,機會那麼多!

4.從力說利,我們如何理清利害?

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的時候,你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當你的能力還駕馭不了你的目標時,就應該沉下心來,歷練;夢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澱和積累,只有拼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機會永遠是留給最渴望的那個人,學會與內心深處的你對話,問問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 ——莫言

我很欣賞莫言的這段話,一個人在這世界上能取得多少利益,取決於你的能力而不是幻想。

廈門正科級幹部,一年大概能拿10多萬。很多人喜歡拿剛工作的自主擇業幹部和他們比,在我看來這根本沒有可比性。

選擇公務員或者參公,意味著工資收入的穩定,雖然會按照級別、年限有一定的增長,但不會一直成倍地長。當官足夠你過穩定的生活,但是大富大貴的生活,這是不要去想的好。正如大大講過的,當官不掙錢,掙錢不當官,我一直把這句話當做自我恪守的準則,很大一部分也是我選擇自主的原因。

從歷史上看,19世紀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我們民族歷經苦難,能人之士探尋救國之道,李鴻章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沒有救中國、北洋艦隊的“國之重器”沒有救中國、康有為的“百日維新”沒有救中國,這些告訴告訴我們,光有重拳重器還不足以拯救苦難的中國,民族復興和自強,必須是從結構和制度上的根本轉變,變全域要變根本,抓不住根本就變不了全域。

作為個人也是一樣,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至關重要,我們要努力讓自己成為“斜杠青年”,你才會有更多的機會。認清自己才能做出更好的選擇,如果你在部隊體制內十幾年還不是混得很好,毫無疑問,你在地方體制內一樣混得不好。因為現有地方體制很多是參照部隊體制建立起來的,你在部隊不懂事、沒機遇,在地方也是一樣,很多時候地方的人情世故比部隊還嚴重,不要嘗試抱著幻想,希望能有任何的突變。當然不排除少數人能夠認真總結經驗,在地方照樣幹得風生水起,但這類人基本存在于轉業時年紀較輕的戰友身上。

自主擇業的戰友,頭幾年都要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不要相信所謂的人脈,那些看中你職位、身份的人脈,隨著你脫下軍裝,就應該劃上句號。

自主創業的戰友,剛開始甚至可能賺不到錢,為生活四處奔波,對人低三下四,但這不意味著他不成功。這可能是他原始積累的過程,現在賺不到錢不等於以後賺不到錢,現在低三下四不等於永遠低三下四。現在的社會,因為資訊化的顛覆,工作機會多,很多人賺錢都是指數級增長,見過兩三年賺幾百萬的,當然也確實有賺不到錢甚至虧錢的。

所以,我們必須從能力上看到自身在社會上的獲利可能性。如果確實覺得自己和時代脫鉤,不擅長與人溝通,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害怕接受新事物、接受新挑戰,那麼,我認為轉業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否則,為什麼不試試呢?正當年的年紀也可以做做夢,萬一實現了呢。

從我的角度來講,不需要賺太多的錢,但要夠家庭基本開銷,不需要和公務員比,但一定要比公務員更有風險保障,不需要做成馬雲王健林,但一定要做點對社會、家庭和個人有益的事。

5

從玉說欲,我們如何看待人脈?

《人才吸鐵石》中強調雇主品牌,管理之父漢迪說:“今後,我們將不再‘尋找工作’,而是要‘尋找雇主’。”

很多時候,我們的認知與我們現實社會是不一致的。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都是假像,假裝我們有很多人脈,假裝我們能在轉業後的崗位上能幹得很好,假裝看不見自己內心的需求。

我們想著當了公務員,人們會對我們更加尊重,運用周邊的人脈解決問題也是水到渠成。諸不知如果我們當的是無權無勢、無關緊要位置上的公務員,誰會去依附你、幫助你解決問題。我們想著選擇自主,生活可以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但如果我們不去工作、不去拼搏,這樣的工資待遇,是否真的可以讓你扛起一個家庭的重擔從此無憂無慮呢?其實不然,一個稍大的疾病費用可能都能讓你措手不及。

有的人可能覺得轉業安置人脈多,我認為這種觀點應該出現在中年或者老年人身上。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轉變觀念了,他們認為你的人脈取決於你本身的素質、你所在的位置、你所有的資源,如果這三項都沒有,即使你認識再多的人,不過是認識,它不是你的人脈,與你無關。如果三項都具備,那麼我認為,你更應該考慮自主擇業,因為這三項足夠你幹好一番事業。

最近,有個小姑娘很火,她叫諸葛思遠,年紀輕輕卻開始教人們《超級人脈術》,她用的3度人脈關係論打破6度人脈關係論。用她的老闆(馬雲的首輪投資人)的話說,這個這世界上幾乎沒有諸葛思遠找不到的人。

迄今為止,她最牛的戰績是受國內出版商之托,歷盡折騰飛到紐約州某偏僻小島,去尋找花旗銀行前主席、美國前財政部長Robert E.Rubin。她認識這些人嗎?不全都認識,但她就是有辦法找到他,並幫助她解決問題,而且她還可以教你方法和技術,賺你的錢。

《人才吸鐵石》中強調雇主品牌,管理之父漢迪說:“今後,我們將不再‘尋找工作’,而是要‘尋找雇主’。”企業建好了,有了雇主品牌,自然會產生磁鐵效應,人才也才會像鐵器一樣趨之若鶩。作為個人,如果本身有能力、有資源、有足夠的吸引力,變成吸引人的磁鐵,那高品質的人脈建立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苦心經營的。

美玉人人都喜歡,都想獲得,所以我們首先要讓自己成為美玉,至少具備成為美玉的條件。要轉變居位等人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觀念,樹起成玉人自來、“栽下梧桐樹、引得金鳳凰”的觀念。不要用位置等人脈,要主動出擊獲取人脈。

6

從心說新,你想要怎樣的生活?

生活多不如詩,我們必須知道其殘酷。

世界這麼大,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80歲的老人玩體操、跳街舞、跑馬拉松,你能說這是沒事瞎折騰?20多歲的小姑娘辭職世界窮遊,你能說她不正經?40多歲的大叔累死在碼臺上,你能說他沒本事?一切皆源於自己的選擇,一切皆順從自己的內心。

在自主擇業和安置上,我們聽說得多、看到得多,但真正過得怎樣,其實只有經歷過的人自己內心最清楚。我想面對自主擇業或者安置,每個人的內心其實都已經有了一個決定,只是為自己的選擇增加點籌碼,就像“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意義不大。

量子理論表明,兩個沒有任何關係的量子,會在不同位置出現完全相關的相同表現。我承認我們對這個世界知道得太少,少到連自己都弄不清楚。約伯斯相信,人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產品。鋼鐵俠馬斯克發明特斯拉、發射商業火箭、“玩弄”電動飛機,還有什麼是不可能實現的呢?“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在這豐腴的大地上到處是豐收的“幻想”。

所以,如果你和約伯斯、馬斯克一樣有很多不切實際的想法想要實現,感覺自由比天大、累了想休息、多點時間陪家人、換個新活法的、創業撞夢想的、對體制不適應的,那自主擇業又何妨?如果你想抱緊鐵飯碗、正步走官路、尋求穩定、期盼保障的,轉業安置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王陽明心學講“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我想這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根本。既然內心已經有決定,那就遵從你的內心。

(蝌蚪app,退伍軍人都在玩的一對一視頻交友app,超有情趣,真好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

自主擇業、轉業安置,生活都可以很美好,關鍵在於你的內心。不凡多問問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你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