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當年的蘇聯為什麼把圖

2017年6月19日,俄空天軍總司令邦達列夫接受俄國防部“紅星”電視臺採訪時稱,“圖-160M2”戰略轟炸機將於2018年3月進行首飛,未來空天軍將每年裝備3~4架該型機。 “圖-160M2”是“圖-160”戰略轟炸機的最新改進型,也是其最後一個改進型。 俄通過換裝新型發動機、機載航電設備和武器裝備,提高該型機的作戰半徑、防護水準和打擊能力,賦予其全新的生命力,在增強戰略轟炸機的遠端常規打擊能力的同時,繼續保持空基核力量的戰略威懾能力。 “圖-160M2”將於2021年裝備部隊,計畫服役至2040年。

▲“圖-160”及其改進型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將是俄羅斯空基戰略核力量的支柱

基本情況

“圖-160”(北約代號“海盜旗”)是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於20世紀70年代研製的超聲速變後掠翼遠端戰略轟炸機,因優美外形和卓越的作戰能力,被俄軍飛行員賦予“白天鵝”的昵稱。 該型機於1981年首飛,1984年由喀山飛機製造廠量產,1987年交付部隊使用。

截至1991年底蘇聯解體時,共生產25架,俄羅斯和烏克蘭各繼承6架和19架,而喀山的工廠車間內還有4架處於生產線上。

2000年和2008年,喀山飛機製造廠完成2架“圖-160”組裝。 1999—2000年,烏克蘭將8架“圖-160”移交俄方,用於抵償外債。 2002年,俄國防部與喀山飛機製造廠簽署合同,對15架“圖-160”進行升級,為其裝備新型無線電設備和武器,改進後可攜載90枚OFAB-500U型自由落體炸彈等常規武器。

2013年,俄軍再次對部分“圖-160”進行升級,升級後除可攜載核戰鬥部的Kh-55“撐竿”亞聲速空射巡航導彈、Kh-15“反沖”超聲速空射巡航導彈外,還可攜載新型Kh-555、Kh-101型常規巡航導彈,幾乎所有機載雷達與導航設備也都得到更新,作戰效能提升了1.5倍。 2020年前,將有超過10架改進後的“圖-160”裝備俄空天軍。 2015年,俄軍著手發展“圖-160”的最新改進型——“圖-160M2”,計畫2018年3月進行首飛,2020年量產,2021年裝備部隊。

目前,俄空天軍共裝備16架“圖-160”,其中15架部署在恩格斯空軍基地,隸屬於第22轟炸航空兵師第121近衛重型轟炸機團,另1架部署在梁贊訓練中心。 2015年11月17-20日,“圖-160”首次投入實戰,發射Kh-555和Kh-101型巡航導彈,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極端武裝進行了攻擊。

▲“圖-95MS”是“圖-95”戰略轟炸機的改進型號, 現役55架左右, 將服役至2040年, 之後全部退出現役

發展背景

俄軍發展“圖-160M2”戰略轟炸機是在現役“圖-95MS”戰略轟炸機服役時間長、機體嚴重老化,而新一代戰略轟炸機項目難以按期完成研製的情況下,為保持“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的戰備水準和有效應對局部戰爭,所做出的迫不得已的選擇。

“圖-160”研製的主要目的是執行核打擊任務,雖經改進仍存在突防和精確打擊能力弱的缺陷,無法滿足現代戰爭需求

“圖-160”的設計定位是實施核打擊,因此具備作戰航程遠、續航時間長和武器載荷大的特點,並未將隱身性能作為重點。 “圖-160”的最大航程為16000千米,作戰半徑9130千米,載彈量45噸。

武器裝備除可攜帶核彈頭的Kh-55、Kh-15巡航導彈外,還可包括Kh-555、Kh-101等常規巡航導彈。 但“圖-160”畢竟是冷戰時代的產物,雖然經過2次升級,仍無法投放巡航導彈以外的精確制導武器,如衛星制導炸彈等。 此外,該機存在機動性差和雷達反射面積大的缺陷,無法突破日益擴散的先進防空系統,只能在防區外發射遠端巡航導彈,依靠戰鬥部的巨大威力來彌補命中精度的不足。 作戰能力和靈活性受到很大限制,無法滿足現代戰爭對戰略轟炸機大量執行常規打擊任務的需求。 同時,該機維護複雜、故障率高的問題也一直困擾著俄軍。

“圖-95MS”轟炸機已經多輪現代化升級,繼續改進、長期服役的潛力已近枯竭

俄空天軍現裝備有“圖-95MS”(北約代號“熊-H”)和“圖-160”兩型戰略轟炸機。 “圖-95MS”是“圖-95”戰略轟炸機的改進型號。“圖-95”(北約代號“熊”)是蘇聯圖波列夫飛機設計局於上世紀50年代研製的遠端戰略轟炸機,1954年首次試飛,1956年開始交付使用。該型機服役後進行了多次改進,發展了M、K、KM、RT、MR等多種改進型。目前,僅有“圖-95MS”一種型號仍在服役。該型機於1981—1992年生產,現役55架左右,占俄戰略轟炸機總數近80%。俄軍從2013年開始對“圖-95MS”實施改進,重點升級航電設備,配裝“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同時換裝新型武器瞄準系統,從而使“圖-95MS”可以使用Kh-101巡航導彈。升級後的“圖-95MS”將服役至2040年,之後全部退出現役。

新一代戰略轟炸機研發面臨技術和資金困難,難以如期落實研製計畫,發展前景存在不確定性

2008年,俄宣佈將研製新一代戰略轟炸機(PAK DA)。2009年,俄國防部與圖波列夫設計局簽屬PAK DA的研製合同,計畫2025年首飛,2028年裝備部隊,用於代替現役的“圖-95MS”和“圖-160”戰略轟炸機。按照俄軍計畫,PAK DA將裝備全新的任務電腦、高精度導航設備,以及通信、偵察和電子戰系統,可借助先進的地形跟蹤雷達和光傳飛控系統實現超低空飛行,規避敵方防空系統的探測和打擊。該型機將通過應用先進複合材料、雷達反射屏障、吸波塗層等技術強化隱身性能。俄方大力宣傳的等離子體隱身技術據稱可將飛機被雷達發現的概率降低99%。PAK DA的武器裝備包括現有和未來的遠端巡航導彈、反艦導彈、精確制導炸彈和高超聲速武器。據俄稱,PAK DA將能從各種不同類型的機場起飛,以亞聲速飛行,在任何戰場環境和氣象條件下作戰。

但上述能力僅是俄為新一代戰略轟炸機制定的發展設想,能否實現仍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隱身轟炸機的研發耗資巨大、週期漫長,還要求具備較高的技術和工業水準。蘇聯解體後,俄軍工實力大大受損,航空工業體系被嚴重拆分,沒有足夠的技術積累。而近年俄不斷遭受西方制裁,加之自身經濟疲軟,開發新一代戰略轟炸機在面臨極大困難,連維持項目運轉所需的基本資金都難以滿足。因此,PAK DA的研發工作雖然沒有被明確中止,但已很難獲得足夠預算來確保正常進展,只能被迫推遲,其前景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俄陸基和海基戰略核力量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將於2022年實現更新換代,空基戰略核力量發展滯後

作為俄“三位一體”核力量體系的中堅,俄陸基戰略核力量——戰略火箭軍分別於從1997年和2010年開始換裝SS-27“白楊-M”和SS-29“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新型導彈系統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至2017年5月已達62%,預計年底將提高到72%。此外,戰略火箭軍還在研製RS-26“邊界”公路機動型、“巴爾古津”鐵路機動型、“薩爾馬特”固定井基型洲際彈道導彈。俄軍計畫在2022年由上述新型導彈取代現役的SS-18、SS-19和SS-25導彈,完成主戰裝備更新換代工作。海基戰略核力量的建設近年也取得較大進展。“德爾塔Ⅳ”型彈道導彈核潛艇分別從2007年和2014年開始換裝“藍天”和“萊涅爾”潛射彈道導彈。“北風之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於2013年開始列裝,目前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分別有1艘和2艘入役,另有5艘正在建造,計畫2020年完工,替代現役的“德爾塔Ⅲ”型彈道導彈核潛艇。總體來看,到2020年前後,俄陸基和海基戰略核力量均將完成更新換代。相比之下,俄空基戰略核力量的發展已經明顯滯後,這將從整體上影響俄“三位一體”核力量體系的戰略威懾能力。

▲2002年,俄國防部與喀山飛機製造廠簽署合同,對15架“圖-160”進行升級,為其裝備新型無線電設備和武器,改進後可攜載90枚OFAB-500U型自由落體炸彈等常規武器

發展進程

2015年春季,俄開始研討恢復生產“圖-160”的相關問題,新下線的“圖-160”被命名“圖-160M2”(北約代號“海盜旗-M”),由圖波列夫設計局與戈爾布諾夫喀山航空工業生產聯合體聯合研製。當年5月,俄總統普京簽署恢復“圖-160”生產的命令。10月17日,俄國防部向媒體通報了恢復“圖-160”生產跨部門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國防部、工業和貿易部、戈爾布諾夫喀山航空工業生產聯合體、聯合航空製造公司、發動機製造公司、俄羅斯科學院的代表。會議聽取了技術檔電子化、生產技術改進和“圖-160M2”生產、試驗工作啟動“路線圖”相關問題的彙報。

2016年3月2日,俄空天軍總司令邦達列夫稱,“圖-160M2”將於2019年首飛,2023年開始量產。10月13日,俄國防部副部長鮑裡索夫向媒體表示,計畫生產50架“圖-160M2”,目前已經開始製造新機所需的核心元件。12月,“圖-160M2”技術檔的數位化工作完成。

2017年2月27日,俄工業和貿易部部長馬杜羅夫透露,“圖-160M2”將於2018年進行首飛,2020年開始量產。與此前邦達列夫發佈的時間進行對比後不難發現,該機的研製工作可能已經提前完成。3月6日,圖波列夫飛機製造公司總裁科紐霍夫稱,“圖-160M2”將於2021年裝備部隊。6月2日,工業部門已經開始生產“圖-160M2”的機體。預計第一階段在喀山飛機製造廠進行組裝。6月19日,邦達列夫確認,“圖-160M2”將於2018年進行首飛,未來將以每年3~4架的速度列裝俄空天軍。7月11日,首架“圖-160M2”原型機已經進入喀山飛機製造廠總裝車間,計畫10月交付俄空天軍試飛中心。

▲俄無線電電子技術公司參加了“圖-160M2”機載無線電子設備的研製,圖為該公司宣傳資料中曝光的相關設備概念圖

性能特點

對造價昂貴、工藝複雜的戰略轟炸機進行改進升級從而全面提升其技戰術性能,無疑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俄國防部對於“圖-160M2”研製工作的重視程度絲毫不遜于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和新型彈道導彈核潛艇。“圖-160M2”雖然以“圖-160”為基礎,但其改進工作涉及機體、結構、動力、航電、武器等各個方面,堪稱面面俱到。

金屬“心臟”——換裝NK-32-2發動機,飛行距離增加,戰鬥效能提高

“圖-160M2”的動力系統升級主要由位於薩馬拉的庫茲涅佐夫發動機公司負責,該公司同時也為“圖-95MS”和“圖-160”轟炸機研製了NK-12、NK-25和NK-32等多型發動機。

NK-32-2發動機是蘇聯於20世紀80年代研製的NK-32發動機的改進型,採用了現代化的技術、工藝、材料和部件。有資料稱,新型號對NK-32發動機的若干結構部件進行了改進,並使用了數位許可權控制系統,大幅提升了推力和可靠性。此外還通過改進燃油效率提高了任務半徑,據俄國防部稱,“圖-160M2”的最大航程將增加1000千米。庫茲涅佐夫發動機公司計畫為“圖-160M2”生產第一批6台NK-32-2發動機,2017年底前將交付5台。俄軍方稱,“圖-160M2”的戰鬥效能將比現役的“圖-160”提高2-2.5倍。

數位“大腦”——裝備先進電子戰系統,防護能力大幅增強

有專家認為,在新一代戰略轟炸機量產之前,“圖-160М2”將是俄空天軍生產的唯一一型戰略轟炸機,同時也是其擁有的最先進的戰略轟炸機。實際上,該機的升級幅度之大,幾乎相當於進行了全新設計。在世界無線電子設備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企業——俄無線電電子技術公司參加了“圖-160M2”機載無線電子設備的研製。需要指出的是,從2015年專案啟動伊始,該公司及其項目合作企業就在該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圖-160M2”採用了全新的電子戰設備,該系統在“喜馬拉雅”電子戰系統基礎改進而成,後者是無線電電子技術公司為T-50戰鬥機(現已正式命名為“蘇-57”)研製的電子戰系統。此外,在“圖-160M2”的無線電子設備中,還將裝備全新的BINC-SP-1慣性導航系統,該系統由無線電電子技術公司所屬的莫斯科電子機械和自動化研究所研製,主要特點是具備較強的抗干擾能力。俄軍工系統代表在接受“紅星”電視臺採訪時稱,“在飛機遭到電子戰攻擊和全向電子戰壓制時,該系統仍能工作。”

強大火力——攜載Kh-BD超遠程巡航導彈,具備防區外打擊能力

俄軍高度重視空基遠端巡航導彈的研發和試驗工作,其射程遠、精度高和威力大、突防能力好的特點,能夠使“圖-160M2”在敵方防空區外對目標實施打擊。

除已經在敘利亞戰場得到驗證的Kh-101遠端巡航導彈外,“圖-160M2”還將裝備Kh-BD超遠程巡航導彈。2017年2月23日,俄國家自動化技術研究所負責人費多羅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圖-160M2”的研製方案中包括配套的未來遠端巡航導彈。費多羅夫稱,“圖-160M2”的作戰指導思想就是尋找並利用敵方防空系統的漏洞,“遠離防區進行精確打擊”。

Kh-BD導彈的絕大部分相關資訊處於保密狀態,根據俄媒體公佈的資料,該型導彈具備核常兼備能力,主要由“圖-160M2”搭載,外形和尺寸可能與Kh-101導彈類似,可能採用地形跟蹤雷達和慣性制導系統,彈載電腦通過鐳射高度計或數位地形資料,在巡航段進行航路修正,在飛行末段啟動主動雷達導引頭識別目標。該型巡航導彈將採用小型渦輪噴發動機,彈長不超過10米,彈徑不超過0.8米,射程3000~5000千米。

“圖-95MS”是“圖-95”戰略轟炸機的改進型號。“圖-95”(北約代號“熊”)是蘇聯圖波列夫飛機設計局於上世紀50年代研製的遠端戰略轟炸機,1954年首次試飛,1956年開始交付使用。該型機服役後進行了多次改進,發展了M、K、KM、RT、MR等多種改進型。目前,僅有“圖-95MS”一種型號仍在服役。該型機於1981—1992年生產,現役55架左右,占俄戰略轟炸機總數近80%。俄軍從2013年開始對“圖-95MS”實施改進,重點升級航電設備,配裝“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同時換裝新型武器瞄準系統,從而使“圖-95MS”可以使用Kh-101巡航導彈。升級後的“圖-95MS”將服役至2040年,之後全部退出現役。

新一代戰略轟炸機研發面臨技術和資金困難,難以如期落實研製計畫,發展前景存在不確定性

2008年,俄宣佈將研製新一代戰略轟炸機(PAK DA)。2009年,俄國防部與圖波列夫設計局簽屬PAK DA的研製合同,計畫2025年首飛,2028年裝備部隊,用於代替現役的“圖-95MS”和“圖-160”戰略轟炸機。按照俄軍計畫,PAK DA將裝備全新的任務電腦、高精度導航設備,以及通信、偵察和電子戰系統,可借助先進的地形跟蹤雷達和光傳飛控系統實現超低空飛行,規避敵方防空系統的探測和打擊。該型機將通過應用先進複合材料、雷達反射屏障、吸波塗層等技術強化隱身性能。俄方大力宣傳的等離子體隱身技術據稱可將飛機被雷達發現的概率降低99%。PAK DA的武器裝備包括現有和未來的遠端巡航導彈、反艦導彈、精確制導炸彈和高超聲速武器。據俄稱,PAK DA將能從各種不同類型的機場起飛,以亞聲速飛行,在任何戰場環境和氣象條件下作戰。

但上述能力僅是俄為新一代戰略轟炸機制定的發展設想,能否實現仍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隱身轟炸機的研發耗資巨大、週期漫長,還要求具備較高的技術和工業水準。蘇聯解體後,俄軍工實力大大受損,航空工業體系被嚴重拆分,沒有足夠的技術積累。而近年俄不斷遭受西方制裁,加之自身經濟疲軟,開發新一代戰略轟炸機在面臨極大困難,連維持項目運轉所需的基本資金都難以滿足。因此,PAK DA的研發工作雖然沒有被明確中止,但已很難獲得足夠預算來確保正常進展,只能被迫推遲,其前景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俄陸基和海基戰略核力量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將於2022年實現更新換代,空基戰略核力量發展滯後

作為俄“三位一體”核力量體系的中堅,俄陸基戰略核力量——戰略火箭軍分別於從1997年和2010年開始換裝SS-27“白楊-M”和SS-29“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新型導彈系統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至2017年5月已達62%,預計年底將提高到72%。此外,戰略火箭軍還在研製RS-26“邊界”公路機動型、“巴爾古津”鐵路機動型、“薩爾馬特”固定井基型洲際彈道導彈。俄軍計畫在2022年由上述新型導彈取代現役的SS-18、SS-19和SS-25導彈,完成主戰裝備更新換代工作。海基戰略核力量的建設近年也取得較大進展。“德爾塔Ⅳ”型彈道導彈核潛艇分別從2007年和2014年開始換裝“藍天”和“萊涅爾”潛射彈道導彈。“北風之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於2013年開始列裝,目前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分別有1艘和2艘入役,另有5艘正在建造,計畫2020年完工,替代現役的“德爾塔Ⅲ”型彈道導彈核潛艇。總體來看,到2020年前後,俄陸基和海基戰略核力量均將完成更新換代。相比之下,俄空基戰略核力量的發展已經明顯滯後,這將從整體上影響俄“三位一體”核力量體系的戰略威懾能力。

▲2002年,俄國防部與喀山飛機製造廠簽署合同,對15架“圖-160”進行升級,為其裝備新型無線電設備和武器,改進後可攜載90枚OFAB-500U型自由落體炸彈等常規武器

發展進程

2015年春季,俄開始研討恢復生產“圖-160”的相關問題,新下線的“圖-160”被命名“圖-160M2”(北約代號“海盜旗-M”),由圖波列夫設計局與戈爾布諾夫喀山航空工業生產聯合體聯合研製。當年5月,俄總統普京簽署恢復“圖-160”生產的命令。10月17日,俄國防部向媒體通報了恢復“圖-160”生產跨部門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國防部、工業和貿易部、戈爾布諾夫喀山航空工業生產聯合體、聯合航空製造公司、發動機製造公司、俄羅斯科學院的代表。會議聽取了技術檔電子化、生產技術改進和“圖-160M2”生產、試驗工作啟動“路線圖”相關問題的彙報。

2016年3月2日,俄空天軍總司令邦達列夫稱,“圖-160M2”將於2019年首飛,2023年開始量產。10月13日,俄國防部副部長鮑裡索夫向媒體表示,計畫生產50架“圖-160M2”,目前已經開始製造新機所需的核心元件。12月,“圖-160M2”技術檔的數位化工作完成。

2017年2月27日,俄工業和貿易部部長馬杜羅夫透露,“圖-160M2”將於2018年進行首飛,2020年開始量產。與此前邦達列夫發佈的時間進行對比後不難發現,該機的研製工作可能已經提前完成。3月6日,圖波列夫飛機製造公司總裁科紐霍夫稱,“圖-160M2”將於2021年裝備部隊。6月2日,工業部門已經開始生產“圖-160M2”的機體。預計第一階段在喀山飛機製造廠進行組裝。6月19日,邦達列夫確認,“圖-160M2”將於2018年進行首飛,未來將以每年3~4架的速度列裝俄空天軍。7月11日,首架“圖-160M2”原型機已經進入喀山飛機製造廠總裝車間,計畫10月交付俄空天軍試飛中心。

▲俄無線電電子技術公司參加了“圖-160M2”機載無線電子設備的研製,圖為該公司宣傳資料中曝光的相關設備概念圖

性能特點

對造價昂貴、工藝複雜的戰略轟炸機進行改進升級從而全面提升其技戰術性能,無疑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俄國防部對於“圖-160M2”研製工作的重視程度絲毫不遜于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和新型彈道導彈核潛艇。“圖-160M2”雖然以“圖-160”為基礎,但其改進工作涉及機體、結構、動力、航電、武器等各個方面,堪稱面面俱到。

金屬“心臟”——換裝NK-32-2發動機,飛行距離增加,戰鬥效能提高

“圖-160M2”的動力系統升級主要由位於薩馬拉的庫茲涅佐夫發動機公司負責,該公司同時也為“圖-95MS”和“圖-160”轟炸機研製了NK-12、NK-25和NK-32等多型發動機。

NK-32-2發動機是蘇聯於20世紀80年代研製的NK-32發動機的改進型,採用了現代化的技術、工藝、材料和部件。有資料稱,新型號對NK-32發動機的若干結構部件進行了改進,並使用了數位許可權控制系統,大幅提升了推力和可靠性。此外還通過改進燃油效率提高了任務半徑,據俄國防部稱,“圖-160M2”的最大航程將增加1000千米。庫茲涅佐夫發動機公司計畫為“圖-160M2”生產第一批6台NK-32-2發動機,2017年底前將交付5台。俄軍方稱,“圖-160M2”的戰鬥效能將比現役的“圖-160”提高2-2.5倍。

數位“大腦”——裝備先進電子戰系統,防護能力大幅增強

有專家認為,在新一代戰略轟炸機量產之前,“圖-160М2”將是俄空天軍生產的唯一一型戰略轟炸機,同時也是其擁有的最先進的戰略轟炸機。實際上,該機的升級幅度之大,幾乎相當於進行了全新設計。在世界無線電子設備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企業——俄無線電電子技術公司參加了“圖-160M2”機載無線電子設備的研製。需要指出的是,從2015年專案啟動伊始,該公司及其項目合作企業就在該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圖-160M2”採用了全新的電子戰設備,該系統在“喜馬拉雅”電子戰系統基礎改進而成,後者是無線電電子技術公司為T-50戰鬥機(現已正式命名為“蘇-57”)研製的電子戰系統。此外,在“圖-160M2”的無線電子設備中,還將裝備全新的BINC-SP-1慣性導航系統,該系統由無線電電子技術公司所屬的莫斯科電子機械和自動化研究所研製,主要特點是具備較強的抗干擾能力。俄軍工系統代表在接受“紅星”電視臺採訪時稱,“在飛機遭到電子戰攻擊和全向電子戰壓制時,該系統仍能工作。”

強大火力——攜載Kh-BD超遠程巡航導彈,具備防區外打擊能力

俄軍高度重視空基遠端巡航導彈的研發和試驗工作,其射程遠、精度高和威力大、突防能力好的特點,能夠使“圖-160M2”在敵方防空區外對目標實施打擊。

除已經在敘利亞戰場得到驗證的Kh-101遠端巡航導彈外,“圖-160M2”還將裝備Kh-BD超遠程巡航導彈。2017年2月23日,俄國家自動化技術研究所負責人費多羅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圖-160M2”的研製方案中包括配套的未來遠端巡航導彈。費多羅夫稱,“圖-160M2”的作戰指導思想就是尋找並利用敵方防空系統的漏洞,“遠離防區進行精確打擊”。

Kh-BD導彈的絕大部分相關資訊處於保密狀態,根據俄媒體公佈的資料,該型導彈具備核常兼備能力,主要由“圖-160M2”搭載,外形和尺寸可能與Kh-101導彈類似,可能採用地形跟蹤雷達和慣性制導系統,彈載電腦通過鐳射高度計或數位地形資料,在巡航段進行航路修正,在飛行末段啟動主動雷達導引頭識別目標。該型巡航導彈將採用小型渦輪噴發動機,彈長不超過10米,彈徑不超過0.8米,射程3000~5000千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