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瞭望|以“問題意識”踐行穩中求進

◆ 穩中求進, “知不易, 行更難”

◆ 我們有的領導幹部, 不太知曉如何保穩, 更不思怎樣求進;有的領導幹部也在求進, 但不是從自己的實際出發,

而是跟著別人走, “畫虎不成反類犬”;我們還有的幹部, 求進也敢進, 但卻急躁跑偏, 把“穩”的大局扔到一邊, 其結果是底線失守

◆ 把制約“進”的問題找出來, 竭力排除, 為“求進”清障;把有利於進的積極因素發掘出來, 並盡力培植, 會使進的動力更加澎湃

已經開幕的全國兩會, 正在展現出一派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的大氣象。

在深化改革的重要之年、落實“十三五”規劃的推進之年、迎接黨的十九大召開重大意義之年, 把各項工作做實做好, 在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中把人民的意願化為具體的行動, 使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步伐邁得更穩、更好, 今年的全國兩會把這一重要主題凸顯在世人面前。 “穩中求進”四個字, 是一種品格,

一種力量。 它是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以貫之地促進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邏輯, 是治國理政的基本遵循。 按照中央要求, 把“穩中求進”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統籌協調全面深化改革、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 是各級領導幹部須臾不可忘的職責。 知不易, 行更難。 難就難在如何真正實現穩中求進。 孰謂不然, 可以看一看: 我們有的領導幹部, 不太知曉如何保穩, 更不思怎樣求進。 不是穩與進兩手抓, 只求以不變應萬變, 把自己變成了小腳婆婆, 既邁不開步子, 更擼不起袖子。 我們有的領導幹部, 也在求進, 但其求的進, 不是按照中央的要求, 把握中央的精神, 從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出發而求進,
而是看別人怎麼進, 自己依葫蘆畫瓢, 跟著別人走。 這種亦步亦趨的作為, 往往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播龍種, 收跳蚤, 結果很可能是不進反退。 我們還有的幹部, 是在求進、敢進, 但把穩這個大局扔到了一邊, 置統籌於不顧, 甚至沒有對位中央在改革發展上“四梁八柱”的總設計圖, 要麼急躁冒進, 要麼施工跑偏。 這不能叫“求進”, 反而令穩的底線失守。 如此進, 極有可能是進一步、退兩步, 代價慘重。

該如何穩中求進, 中央已經早有全面部署, 這裡只提示一下, 需要注意以問題意識落實穩中求進。 “不回避矛盾, 不掩蓋問題”, 是對問題應有的態度。 近40年改革開放歷程, 可以說正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步步向前的。 如果眼裡沒有問題、心裡沒有期待,

也就不會改革, 也難言發展。 問題意識是提升各級領導幹部認識能力、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方法論。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必然要解決好各種各樣的問題。 這些問題, 有過去沉積疊加的老問題, 有大國崛起必然碰到的新問題, 還有一些在互聯網時代被某些西方媒體忽悠起來的假問題。 穩中求進的過程, 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 關鍵是要學會用辯證唯物論的方法, 把問題放在中國發展現實中去觀察分析, 對接國情、對接現階段目標, 與中央的要求全面對標。 這是對各級領導幹部發現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統籌穩中求進的真正考驗。

但現實中, 有的領導幹部卻講不出問題、析不好問題,

譬如: 有的領導幹部只會說好話, 不敢講問題。 談到問題雲山霧罩、七彎八繞、左躲右閃, 王顧左右而言他。 問題不說並不等於不存在。 尤其是當今社會, 在媒體聚光燈和公眾放大鏡下, 問題難以回避, 更難以遮掩。 有的領導幹部不敢碰問題。 不去深入調查研究, 發現問題的腳力、眼力、腦力不到家, 一遇到問題, 或是心煩氣躁, 或是束手無策, 不是繞著走, 就是再拖拖看。

全國兩會作出了踐行問題意識的榜樣。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任務和措施, 就是直奔眼下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去的。 代表、委員們圍繞這些問題, 提看法、提建議、提對策、提措施, 推動問題的解決, 集聚起群策群力穩中求進的正能量。 多一點“問題意識”, 切實履行好代表、委員職責, 體現的是使命感擔當感。 用問題意識落實穩中求進,首先要擺正穩與進的關係。穩是大局,是進的前提,進是穩的目的。穩而不進,是把前提變成了目的。進而不穩,是拋棄前提求目的。穩中求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一過程統一於落實“五位一體”總體總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之中,統一於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全力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之中。

明乎此,就不難找出影響本地方、本部門、本單位“保穩”的大問題、真問題是什麼,制約地方、部門、單位“求進”的大問題、真問題是什麼。把影響穩的各類問題找出來,全力解決好,把有利於穩的因素發掘出來,促進其成長壯大,會使穩的基礎更牢。把制約“進”的問題找出來,竭力排除,為“求進”清障,把有利於進的積極因素發掘出來,並盡力培植,會使進的動力更加澎湃。這便是現實給各級領導幹部提出的大問題、真問題。

可以肯定,今年的全國兩會,必會把影響穩中求進的真問題、大問題講得更透更深,更一定會把解決真問題、大問題的任務書、路線圖、施工策定好。擼起袖子不是虛幹、不是蠻幹,而是加油實幹,進而實現蹄疾而步穩的穩中求進,用一個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的大態勢迎接黨的十九大的到來。

刊於《瞭望》2017年第10期,原題《以問題意識落實穩中求進》

編輯:劉雅萱

體現的是使命感擔當感。 用問題意識落實穩中求進,首先要擺正穩與進的關係。穩是大局,是進的前提,進是穩的目的。穩而不進,是把前提變成了目的。進而不穩,是拋棄前提求目的。穩中求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一過程統一於落實“五位一體”總體總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之中,統一於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全力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之中。

明乎此,就不難找出影響本地方、本部門、本單位“保穩”的大問題、真問題是什麼,制約地方、部門、單位“求進”的大問題、真問題是什麼。把影響穩的各類問題找出來,全力解決好,把有利於穩的因素發掘出來,促進其成長壯大,會使穩的基礎更牢。把制約“進”的問題找出來,竭力排除,為“求進”清障,把有利於進的積極因素發掘出來,並盡力培植,會使進的動力更加澎湃。這便是現實給各級領導幹部提出的大問題、真問題。

可以肯定,今年的全國兩會,必會把影響穩中求進的真問題、大問題講得更透更深,更一定會把解決真問題、大問題的任務書、路線圖、施工策定好。擼起袖子不是虛幹、不是蠻幹,而是加油實幹,進而實現蹄疾而步穩的穩中求進,用一個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的大態勢迎接黨的十九大的到來。

刊於《瞭望》2017年第10期,原題《以問題意識落實穩中求進》

編輯:劉雅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