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珠三角到南亞次大陸:“僵屍粉”產業的遷徙與升級

10月份, 一則《印度成全球最大“僵屍粉”基地》的新聞刷爆朋友圈, 甚至傳聞有國外政客借助印度產“僵屍粉”為自己拉升人氣。 許多吃瓜群眾對此紛紛評價:這是“赤果果滴搶生意”。

剛從印度回國探親的黃坤可不這麼認為, 他以自己多年來的從業經歷向懂懂筆記透露, 雖然在全球範圍內很多“僵屍粉”已經不是Made in China,但卻還是Made by Chinese。

許多互聯網用戶都對“僵屍粉”不陌生, 它最早指那些並非“真實的人”卻又能在社交媒體上體現關注量的“粉絲”。

對於個人用戶來說, “刷粉”為的是在圈子裡展現自己廣闊的“人脈資源”, 滿足優越感與虛榮心;對於行銷號而言, 為的是展示粉絲規模, 以求得更高的推廣收益;而對於有些APP應用開發者, 這恰好能讓他們更好地在資本面前講“故事”的“工具”。

然而, 曾經的“僵屍粉”發源地為何如今讓“印度”搶了風頭?這個行業的存在真的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嗎?

需求推動 “僵屍粉”走過從“死”到“活”歷程

得益於IT專業出身, 黃坤與弟弟黃強利用早期平臺的部分介面漏洞, 創造出了動輒千萬的虛擬粉絲數量, 並在電商平臺和聊天群裡做起了“僵屍粉”營生。

因為具有一定的技術門檻, 在最初缺少競爭的“僵屍粉”市場,

兄弟倆雖然只是中小規模的玩家, 但短短一年內也賺了個盆滿缽滿。

而隨著微信公眾號在2014年的興起, 黃坤的業務也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 他說:“除了行銷號的巨大需求以外, 還有很多企業的新媒體人員, 為了完成公眾號運營的KPI考核, 所以每個月都會來買粉充量, 畢竟與獎金相比買粉的價格低不少。 ”

從技術角度來說, 通過破解平臺漏洞而生產出來的“僵屍粉”, 其投入僅僅只是人工和電腦設備, 分攤之後這些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以“僵屍粉”賣出價65~85元(每萬人)來計算, 簡直就是無本生意。

“但做的人多了這套路在兩年前不好使了。 ”黃坤告訴懂懂筆記, 隨著入行的人越來越多, 這條灰色的產業鏈也漸漸變得不再神秘。

許多客戶對“僵屍粉”的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能發文、能點贊、能評論、能轉發。

但這些互動要求對於機器批量生產出來的僵屍粉來說, 顯然是做不到的。 為了迎合新的市場需求, 快速搶佔客戶。 深得技術要領的黃坤哥倆兒立馬就想出了新的一招:通過編寫程式, 讓“僵屍粉”完成一系列的互動動作。

那一年, 兄弟倆進行了第一次超大額度的投資。 “我們在深圳花了三十多萬採購了一批安卓機, 然後全部裝上(自己開發的)程式, 讓它們批量運行。 ”黃坤表示, 在專業程式的控制下, 這些手機會自動產生一些簡單的內容, 諸如天氣的動態, 美食的動態, 或者發設定好的圖片。

“一開始這種高品質的粉絲, 可以要到5毛錢到1塊錢一個。

”黃坤說, 雖然價格高了, 但因為這種“僵屍粉”有真實的內容更新, 也能夠說“人話”, 所以受到很多行銷號青睞。

而且還有應用廠商提出, 希望通過批量操作實現APP用戶註冊與留存, 這樣可以在投資方面前展現更多的“價值資料”。 過去這一年多來, 這批客戶成為了他們真正意義上的金主。

縱觀過去短短的幾年裡, 社交化的確為互聯網甚至移動互聯網帶來了一波又一波的紅利。

許多企業或商家都希望利用社交媒體降低推廣成本, 並擴大自身的影響力, 而粉絲量成為最早期衡量社交平臺價值的依據。 在“快”成為互聯網行業創業準則的情況下, “刷粉”作為一種捷徑, 造就了巨大的市場需求。 而這, 恰巧成了黃坤和同行們的巨大“紅利”。

激烈的低價競爭迫使“僵屍粉”產業“過番”

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競爭。這對國內的“僵屍粉”產業而言也是如此。黃坤雖說是進入這一產業較早的一批人,但面對與日俱增的市場競爭,他也不由感歎:生意越來越難做。

而面對著這一班後生,黃坤最無法忍受的就是他們一開始的低價策略簡直是傷人一萬自損八千。他表示,早幾年5毛錢一個高品質粉兒的價格在行業內就已經算實惠了,但這些新玩家甚至叫賣2~3毛錢甚至更低,從他們手中搶走了大量行銷號和網紅經紀公司圈的客戶。

“隨著場地租金和人工成本的提高,高品質粉的利潤也漸漸落下來了。”為了搶回市場和客戶,黃坤也被迫無奈打起了價格戰,“我和阿強索性把設備從一線城市遷回了老家。”

無論場地租金還是人員薪資,甚至頻寬費用,三線城市都要比一線城市低很多。因此黃坤算了一筆賬,此舉將整體運營成本降低了60%,“僵屍粉”的價格降也低了50%。

“這時候我甚至賣1毛錢一個都有賺頭。”雖然利用低價戰略搶回了部分市場,但讓黃坤沒想到的是,這場“僵屍粉”的價格戰才剛剛開始,“不久後出現了賣800元1500個(高品質僵屍粉)的,我看到後當時就跟阿強說這生意沒法做了。”

由於主流社交媒體近一年來開始要求實名制驗證,所以他們之前所“養”的許多號被封禁了。損失了一大半“僵屍粉”之後,黃坤的生意損失慘重:“效率不夠高,量級不夠大,客戶也丟了。”

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擺在了他們兄弟面前,對於整合行業來說都是一個難題。

滿心鬱悶的黃坤在去年初偶然看到一則報導,內容是中國互聯網巨頭進軍東南亞和印度市場,並快速形成良好格局。他靈機一動,這或許是一個好的方向。在經歷了幾次調研之後,黃坤決定將“僵屍粉”運營中心再次搬遷:搬出國門,遷往印度。

“過去了才發現,已經有新出現的(僵屍粉)團隊搬來印度發展了。雖然這邊電話也要求實名制,但漏洞很多,從黑市上買黑卡比國內便宜多了,而且可以通用。”此時的黃坤又算了一筆賬,除了買電話卡“養粉兒”方便之外,印度的房租也相當便宜,有些邦甚至8000盧比(折合人民幣800元左右)就能租到上百平米的居民樓,放好架子甚至可以擺上一萬台手機同時工作。

另外,由於近幾年印度智慧手機市場剛剛起步,用戶需求也在快速增長,所以在印度大批量採購低配置的智慧手機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黃坤說:“國內現在很少能批量採購到這種低解析度低配置的機器,大部分都出口東南亞了,印度一台小安卓機批發才一兩百塊錢(人民幣),硬體投入很低。”

場地租金低、人員成本低、硬體設備成本還是低,登陸南亞次大陸的黃強兄弟倆,終於找回了競爭力。

在印度“養”出來的高品質“僵屍粉”成本很划算,一萬粉絲每個月的運營成本只有幾千元,再將這些粉絲“刷”回給國內的客戶,每個月獲利都在20萬以上。

現在黃坤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印度,雖說背井離鄉,但面對如此豐厚的收益回報,他覺得很值得。由於降低了運營成本,解決了低價競爭問題,黃坤發現處於發展期的南亞市場正有新一輪紅利等待著他和同行們。最關鍵的是,很多國內社交領域的“經典案例”也在成為全球榜樣,吸引到了更大範圍的用戶。

從亞洲到全球,“僵屍粉”如何打造國際網紅

都說國內的“壕”捨得花錢,從社交平臺上就能看出,企業動輒上百萬的網路推廣費用,確實讓“老外”同行自歎不如。

“之前在臉書和推特上做這門生意的很少有老外,外國人估計是缺乏這種經商意識吧。”黃坤告訴懂懂筆記,自從他把業務遷移到印度,發現“僵屍粉”除了國內客戶有需求,近一年來國外用戶的需求也在增長。

看到國內的社交網路拼命賺錢,外國友人們終於坐不住了。黃坤表示,不少歐美社交平臺出現的“網紅”用戶逐漸學著通過推特、臉書等社交平臺,經營化妝品和服裝代購或者手工製品生意,日韓用戶則更多是在全球範圍內銷售本國的“中古貨”(二手)。

當然,國內也有行銷團隊專門服務於國內出海的企業,幫助他們在進入歐美和日韓市場時,能夠通過當地社交平臺的“網紅”和“大號”,迅速推廣自己的產品。

“因為有需求,所以從去年底我就發現印度當地出現了不少‘僵屍粉’代理公司。”黃坤表示,這些代理機構本身不生產“僵屍粉”,而是“僵屍粉”的“搬運工”。而黃坤也開始重點培養起推特和臉書上的優質粉兒,期待把握住這一輪商機。

在收集歐美日韓等地區的市場需求之後,這些代理機構會批量將帳號對接給黃坤以及同行,讓他們用“僵屍粉”與目標帳號產生“互動”。而機構則賺取上下游之間的差價。

“他們給得起好價格。”黃坤坦言,相對於服務國內的客戶,他更喜歡與這些代理機構做生意,因為很快就能吃成個“胖子”。他告訴懂懂筆記,做“養粉”生意的大多以華人為主,而做“代理”生意的大部分是游走于歐美日韓的印度人為主(華人為輔),短短時間內,這些機構有部分已經成長為“跨國”企業了。

對於黃坤來說,無論哪一個國家的用戶需求他都能夠滿足,“只要在群控上進行設置,就能調用相應國家的語言,而且服務的國家多了,我們也逐漸形成規模化,確保自動生成的語言通俗流暢。”

隨著歐美日韓地區網紅商家以及推廣機構的增多,黃坤估計未來國際上對於“僵屍粉”產業的需求還會有進一步增加。許多在印度的同行都在思考未來是否能通過AI手段,讓“僵屍粉”變得更加真實自然,甚至能夠根據使用者的內容進行智慧化交互。

從“僵屍粉”的產業變遷,昭示著全球互聯網市場對於社交分享力的重視。但這條產業鏈條的誕生,也正暴露了某些內容運營方、網紅運營方、藝人經紀公司的問題,因為沒有良好的“內功”和影響力,只好“刷粉”來掩耳盜鈴。

只有夯實自身的內容基礎,從根本上做好口碑傳播,才能確保社交紅利不會從身邊流走,保護粉絲與本該屬於平臺的影響力,才能發揮媒體、明星、網紅們更大的傳播價值。

————————

轉自:虎嗅網

歡迎關注“元浦說文”頭條號

金元浦 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

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教育部文化部動漫類教材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中國傳媒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博導

“元浦說文”由中國人民大學金元浦教授創辦。目標在於速遞文化資訊、傳播深度思考、彙集文化創意產業的業界和學術精英,搭建產學研的合作橋樑。

激烈的低價競爭迫使“僵屍粉”產業“過番”

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競爭。這對國內的“僵屍粉”產業而言也是如此。黃坤雖說是進入這一產業較早的一批人,但面對與日俱增的市場競爭,他也不由感歎:生意越來越難做。

而面對著這一班後生,黃坤最無法忍受的就是他們一開始的低價策略簡直是傷人一萬自損八千。他表示,早幾年5毛錢一個高品質粉兒的價格在行業內就已經算實惠了,但這些新玩家甚至叫賣2~3毛錢甚至更低,從他們手中搶走了大量行銷號和網紅經紀公司圈的客戶。

“隨著場地租金和人工成本的提高,高品質粉的利潤也漸漸落下來了。”為了搶回市場和客戶,黃坤也被迫無奈打起了價格戰,“我和阿強索性把設備從一線城市遷回了老家。”

無論場地租金還是人員薪資,甚至頻寬費用,三線城市都要比一線城市低很多。因此黃坤算了一筆賬,此舉將整體運營成本降低了60%,“僵屍粉”的價格降也低了50%。

“這時候我甚至賣1毛錢一個都有賺頭。”雖然利用低價戰略搶回了部分市場,但讓黃坤沒想到的是,這場“僵屍粉”的價格戰才剛剛開始,“不久後出現了賣800元1500個(高品質僵屍粉)的,我看到後當時就跟阿強說這生意沒法做了。”

由於主流社交媒體近一年來開始要求實名制驗證,所以他們之前所“養”的許多號被封禁了。損失了一大半“僵屍粉”之後,黃坤的生意損失慘重:“效率不夠高,量級不夠大,客戶也丟了。”

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擺在了他們兄弟面前,對於整合行業來說都是一個難題。

滿心鬱悶的黃坤在去年初偶然看到一則報導,內容是中國互聯網巨頭進軍東南亞和印度市場,並快速形成良好格局。他靈機一動,這或許是一個好的方向。在經歷了幾次調研之後,黃坤決定將“僵屍粉”運營中心再次搬遷:搬出國門,遷往印度。

“過去了才發現,已經有新出現的(僵屍粉)團隊搬來印度發展了。雖然這邊電話也要求實名制,但漏洞很多,從黑市上買黑卡比國內便宜多了,而且可以通用。”此時的黃坤又算了一筆賬,除了買電話卡“養粉兒”方便之外,印度的房租也相當便宜,有些邦甚至8000盧比(折合人民幣800元左右)就能租到上百平米的居民樓,放好架子甚至可以擺上一萬台手機同時工作。

另外,由於近幾年印度智慧手機市場剛剛起步,用戶需求也在快速增長,所以在印度大批量採購低配置的智慧手機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黃坤說:“國內現在很少能批量採購到這種低解析度低配置的機器,大部分都出口東南亞了,印度一台小安卓機批發才一兩百塊錢(人民幣),硬體投入很低。”

場地租金低、人員成本低、硬體設備成本還是低,登陸南亞次大陸的黃強兄弟倆,終於找回了競爭力。

在印度“養”出來的高品質“僵屍粉”成本很划算,一萬粉絲每個月的運營成本只有幾千元,再將這些粉絲“刷”回給國內的客戶,每個月獲利都在20萬以上。

現在黃坤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印度,雖說背井離鄉,但面對如此豐厚的收益回報,他覺得很值得。由於降低了運營成本,解決了低價競爭問題,黃坤發現處於發展期的南亞市場正有新一輪紅利等待著他和同行們。最關鍵的是,很多國內社交領域的“經典案例”也在成為全球榜樣,吸引到了更大範圍的用戶。

從亞洲到全球,“僵屍粉”如何打造國際網紅

都說國內的“壕”捨得花錢,從社交平臺上就能看出,企業動輒上百萬的網路推廣費用,確實讓“老外”同行自歎不如。

“之前在臉書和推特上做這門生意的很少有老外,外國人估計是缺乏這種經商意識吧。”黃坤告訴懂懂筆記,自從他把業務遷移到印度,發現“僵屍粉”除了國內客戶有需求,近一年來國外用戶的需求也在增長。

看到國內的社交網路拼命賺錢,外國友人們終於坐不住了。黃坤表示,不少歐美社交平臺出現的“網紅”用戶逐漸學著通過推特、臉書等社交平臺,經營化妝品和服裝代購或者手工製品生意,日韓用戶則更多是在全球範圍內銷售本國的“中古貨”(二手)。

當然,國內也有行銷團隊專門服務於國內出海的企業,幫助他們在進入歐美和日韓市場時,能夠通過當地社交平臺的“網紅”和“大號”,迅速推廣自己的產品。

“因為有需求,所以從去年底我就發現印度當地出現了不少‘僵屍粉’代理公司。”黃坤表示,這些代理機構本身不生產“僵屍粉”,而是“僵屍粉”的“搬運工”。而黃坤也開始重點培養起推特和臉書上的優質粉兒,期待把握住這一輪商機。

在收集歐美日韓等地區的市場需求之後,這些代理機構會批量將帳號對接給黃坤以及同行,讓他們用“僵屍粉”與目標帳號產生“互動”。而機構則賺取上下游之間的差價。

“他們給得起好價格。”黃坤坦言,相對於服務國內的客戶,他更喜歡與這些代理機構做生意,因為很快就能吃成個“胖子”。他告訴懂懂筆記,做“養粉”生意的大多以華人為主,而做“代理”生意的大部分是游走于歐美日韓的印度人為主(華人為輔),短短時間內,這些機構有部分已經成長為“跨國”企業了。

對於黃坤來說,無論哪一個國家的用戶需求他都能夠滿足,“只要在群控上進行設置,就能調用相應國家的語言,而且服務的國家多了,我們也逐漸形成規模化,確保自動生成的語言通俗流暢。”

隨著歐美日韓地區網紅商家以及推廣機構的增多,黃坤估計未來國際上對於“僵屍粉”產業的需求還會有進一步增加。許多在印度的同行都在思考未來是否能通過AI手段,讓“僵屍粉”變得更加真實自然,甚至能夠根據使用者的內容進行智慧化交互。

從“僵屍粉”的產業變遷,昭示著全球互聯網市場對於社交分享力的重視。但這條產業鏈條的誕生,也正暴露了某些內容運營方、網紅運營方、藝人經紀公司的問題,因為沒有良好的“內功”和影響力,只好“刷粉”來掩耳盜鈴。

只有夯實自身的內容基礎,從根本上做好口碑傳播,才能確保社交紅利不會從身邊流走,保護粉絲與本該屬於平臺的影響力,才能發揮媒體、明星、網紅們更大的傳播價值。

————————

轉自:虎嗅網

歡迎關注“元浦說文”頭條號

金元浦 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

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教育部文化部動漫類教材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中國傳媒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博導

“元浦說文”由中國人民大學金元浦教授創辦。目標在於速遞文化資訊、傳播深度思考、彙集文化創意產業的業界和學術精英,搭建產學研的合作橋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