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澳大利亞有沒有種族歧視?

首先, 咱們不要說一大套再下結論, 澳洲有沒有種族歧視:有。

但現實是, 簡單的答案都是不靠譜的。 如果你認定澳洲人都有種族歧視,

很容易就把你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都歸結於這個原因上。 比如你在澳洲找不到很好的工作, 沒有老外朋友, 都是因為澳洲有種族歧視, 給你設了重重障礙。

咱們先從最極端, 說到最輕程度的種族歧視, 按層次一層一層來說。

極端的種族歧視, 在新聞裡見到的數量並不少, 但在現實生活中你遇到的幾率其實是非常低的。 我在澳洲之前待了幾年, 也就是一年一次的幾率。 比如在Parramatta大街上有一個白人攔住我不讓我過去, 說你應該走旁邊那側, 但其實人行道就我們倆人, 而且是他故意擋在我前面。 當時我在大街上就讓他Fuck Off, 還以為是要開戰了, 但他雖然比我高一塊, 最後還是退縮了, 嘴裡也回了我一句, 罵我是Mad Dog, 然後就走開了。

還有比如在火車上遇到有人說類似“中國人回家去“之類, 那時候處理的比前一次好。 我就走到他面前, 問他是不是種族主義者, 有沒有種族歧視。 對方一句話不敢說。 因為澳洲社會還是不容種族歧視現象的, 法律是管的, 儘管這種現象確實存在。

雖然極端的不多, 但隱性的歧視還是挺多的。 我之前給一個老闆打工, 他還是在澳洲長大的, 長相很像老外, 估計是混血, 都和我說過這個問題。 他還說, 隱性的歧視是更糟糕的。 比如看到你是亞裔, 就和你疏遠, 升職管理層機會更多的給白人等等。

我感覺背後的主要原因大概有這幾樣:文化、語言、老外對上一代上幾代的華人刻板印象。

首先說文化。 中國文化是內斂的、模糊的。

很多時候, 你和認識多年的朋友相處也不會很表露自己的情感, 說話也有一定程度的模糊, 需要雙方去猜對方的心思。 但對於老外來說, 老外會覺得你總是有所隱瞞, 因為老外說話很直接, 喜怒哀樂寫臉上。 比如說個小事, 中國人聊天時候會保持更多個人空間, 不直視對方的眼睛。 而老外說話, 都是會直接看對方眼睛的, 剛開始的時候, 我還不太適應, 覺得被對方盯著。 所以老外看你回避他的目光, 會覺得你心裡有事, 其實你只是不習慣而已。

老外聚會的時候往往玩的很瘋, 很多電影裡都有這個情節。 我在悉尼上大學的時候, 老外同學也確實是這樣玩的, 放很吵的音樂, 喝很多酒。 而我們中國留學生則跑到一個同學家,

湊一塊包餃子, 敘敘舊, 都是很安靜的東西。 中國人到老外那個場合也會有一些不適應, 顯得像個局外人。

然後是語言。 作為非母語, 你的英語水準往往不能表達自己。 而中國人有個習慣是, 我的語言不我就不說, 儘量躲開社交場合。 其實你看其他非英語國家老外, 英語不一定好, 但他並不覺得丟人, 而是配合肢體語言, 手舞足蹈的解釋。 中國人還有個不好的習慣, 即使聽不懂也點頭答應, 其實你完全可以實話實話, 說你再解釋一下, 對方也不會介意。 假裝聽懂了, 很多時候反而容易引起誤會。 而比如在老外公司, 是最講究團隊合作的。 如果你交流上出問題, 那工作表現也會受很大限制。

不過現實來說, 老外也在進步。 之前我上國外論壇,

看到一些中國通老外給其他不瞭解的老外講中國。 當你對一個東西不理解的時候, 你的意見往往會走極端。 比如國內也會有人覺得美國就是天堂, 但美國當然不是了。 老外也有一些覺得中國特別差。 然後中國通老外就解釋說, 中國其實很大, 中國繁華的地區, 比如北京上海的商業區, 比咱們這邊還要熱鬧, 購物天堂, 但中國同樣也有不少上不起學吃不起飯的。 這些老外應該都是在中國生活過的, 他們早已經改變了對中國的刻板印象。

關於老外和中國人的差異, 再說個大家熟悉的例子, 北京人和外地人。 然後我再往前走一層, 那就是本地人和外地人。 本地人有硬體和軟體, 硬體有房, 軟體有朋友社會關係。 而外地人來到北京,需要買房子,可能還需要給家裡寄錢,兩眼一抹黑,也沒有交往很深的朋友,和本地人生活路線就不一樣。大家像活在兩個世界。

比如本地人下班就去吃飯唱K,外地人可能下班還得回家去接活賺錢。這時候相處就容易出現矛盾。本地人可能會覺得外地人不合群,不願意和人來往,或者說不知道外地人在幹嘛。這就是生活的世界有所不同。應該說還有很多老外也是這種情況,他們對中國人並無敵意,但覺得和你差異比較大,不想來往。

不管怎麼說,歧視是客觀存在的,但這種東西你無法改變。從中國人自己來說也是有問題的,比如我聽到這邊的華人管老外叫鬼佬。叫老外是中性詞,相當於外國人,但鬼佬就是說老外都是綠眼睛黃頭髮,像個鬼一樣,是帶有侮辱性質的。然後比如還有類似阿三。其實如果老外用同樣級別的詞叫中國人,那咱們這邊早就炸了,說你他媽種族歧視,但事實上咱們這樣稱呼其他族群也都習以為常了。

所以我覺得出發點肯定是從自身出發,參加更多老外的聚會,多和老外交流,說錯也沒關係,提高自己語言水準。同時要對自己的民族有自豪感。比如前兩天有個剛加入澳洲國籍的中國老師歧視中國學生。像這種人就是失去了民族自尊感,被西方文明壓趴下了,要和中國人劃清界限,變成一個白人。但現實是你無法變成白人,兩邊都會覺得你很怪。

比如一個來自山區的學生,大學畢業留在了大城市鐵嶺,之後就要和農民劃清界限,一刀兩斷,再也不踏進村子半步。這種人兩邊都不待見。有了知識有了錢,應該為山區修路,把特產運出來賣,介紹城裡的先進東西給村裡才是正路。

從我個人來說,我覺得中國文化很輝煌,我一直在閒置時間學習,覺得古人很了不起,但同時我覺得中國文化確實和現在時代有些衝突,因為現在這個時代,是老外開創的時代,比如你看家裡的電器,有哪個不是西方文明的產物。

儘管如此,中國文化還是中國人的根,在這個基礎之上,還可以去吸收西方文化好的部分,讓自己的眼界能夠跨越兩種文化,汲取兩種文化的優點,又跳出兩種文化之外,站在更高的地方。應該說,能做到這點,生活中的大部分差異都能夠化解。不過如果你真遇到無法處理的極端種族歧視者,不用猶豫,手機視頻拍下,當時打電話報警,這人就會迅速的消失在你的視線之外了。

1分鐘線上免費評估,會為你尋找到適合的院校~---連結:https://www.wenjuan.in/s/Mf6Rfeb/

而外地人來到北京,需要買房子,可能還需要給家裡寄錢,兩眼一抹黑,也沒有交往很深的朋友,和本地人生活路線就不一樣。大家像活在兩個世界。

比如本地人下班就去吃飯唱K,外地人可能下班還得回家去接活賺錢。這時候相處就容易出現矛盾。本地人可能會覺得外地人不合群,不願意和人來往,或者說不知道外地人在幹嘛。這就是生活的世界有所不同。應該說還有很多老外也是這種情況,他們對中國人並無敵意,但覺得和你差異比較大,不想來往。

不管怎麼說,歧視是客觀存在的,但這種東西你無法改變。從中國人自己來說也是有問題的,比如我聽到這邊的華人管老外叫鬼佬。叫老外是中性詞,相當於外國人,但鬼佬就是說老外都是綠眼睛黃頭髮,像個鬼一樣,是帶有侮辱性質的。然後比如還有類似阿三。其實如果老外用同樣級別的詞叫中國人,那咱們這邊早就炸了,說你他媽種族歧視,但事實上咱們這樣稱呼其他族群也都習以為常了。

所以我覺得出發點肯定是從自身出發,參加更多老外的聚會,多和老外交流,說錯也沒關係,提高自己語言水準。同時要對自己的民族有自豪感。比如前兩天有個剛加入澳洲國籍的中國老師歧視中國學生。像這種人就是失去了民族自尊感,被西方文明壓趴下了,要和中國人劃清界限,變成一個白人。但現實是你無法變成白人,兩邊都會覺得你很怪。

比如一個來自山區的學生,大學畢業留在了大城市鐵嶺,之後就要和農民劃清界限,一刀兩斷,再也不踏進村子半步。這種人兩邊都不待見。有了知識有了錢,應該為山區修路,把特產運出來賣,介紹城裡的先進東西給村裡才是正路。

從我個人來說,我覺得中國文化很輝煌,我一直在閒置時間學習,覺得古人很了不起,但同時我覺得中國文化確實和現在時代有些衝突,因為現在這個時代,是老外開創的時代,比如你看家裡的電器,有哪個不是西方文明的產物。

儘管如此,中國文化還是中國人的根,在這個基礎之上,還可以去吸收西方文化好的部分,讓自己的眼界能夠跨越兩種文化,汲取兩種文化的優點,又跳出兩種文化之外,站在更高的地方。應該說,能做到這點,生活中的大部分差異都能夠化解。不過如果你真遇到無法處理的極端種族歧視者,不用猶豫,手機視頻拍下,當時打電話報警,這人就會迅速的消失在你的視線之外了。

1分鐘線上免費評估,會為你尋找到適合的院校~---連結:https://www.wenjuan.in/s/Mf6Rfeb/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