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准媽媽怎麼就變成了糖媽媽,妊娠期糖尿病該怎麼破?

以下為2017年11月14日【有請大醫生】直播文字實錄

Q:什麼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女性懷孕前未患有糖尿病, 而在懷孕期間出現血糖含量異常現象。

妊娠期糖尿病容易造成流產、早產和死胎等嚴重危害, 而且還可能會造成羊水過多和增加巨大兒的概率。

另外, 妊娠糖尿病會導致分娩過程中容易出現難產和產傷, 使孕婦在分娩的時候時間延長, 從而引起宮縮乏力性出血。 因此, 孕婦如何預防糖尿病至關重要。

Q: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一些女性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性高於其他人, 所以准媽媽第一次產前檢查時應和醫生交流是否存在以下危險因素, 包括:

是否患有1型或2型糖尿病;

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

是否孕前肥胖;

是否大於30歲;

若此前有過懷孕, 是否被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或血糖過高;

是否生育過巨大胎兒(出生體重≥4KG);

是否有過反復自然流產,

不明原因死胎、死產史;

是否有過月經不規律, 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情況。

Q:什麼時間進行妊娠期糖尿病的檢查?

第一次產前檢查時, 檢測空腹血糖。 如空腹血糖≥7.0mmol/L時, 提示您孕前就已經患有糖尿病了, 只不過沒有在孕前得到診斷。

如空腹血糖<7.0mmol/L的孕婦, 在孕24~28周, 再進行空腹血糖或者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75gOGTT)。 通過這個檢查, 進行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

Q: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妊娠24周後, 進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75gOGTT)。 首先測一次空腹血糖, 然後口服75g純葡萄糖(相當於82.5g葡萄糖粉), 檢測服糖後1小時、2小時血糖。

結合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 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

空腹血糖 < 5.1 mmol/L

餐後 1 小時 < 10.0 mmol/L

餐後 2 小時 < 8.5 mmol/L

只要 3 項結果中任何 1 項大於或等於臨界值,

則可以診斷妊娠期糖尿病。

Q:得了妊娠糖尿病該怎麼辦?

控制飲食。

由於妊娠時母親不僅自己需要營養, 而且還要為胎兒的生長發育提供營養, 所以飲食管理的要求與其他類型糖尿病不同, 均衡飲食以保證有效控制血糖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飲食管理的關鍵。

糖媽媽們在飲食方面要注意:

最好以蔬菜、穀物(尤其是全麥)及豆類來補充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注意在早餐中獲取足夠的碳水化合物。

如果想吃GI值高的食物, 可以將GI值低的食物與之搭配飲食 。

吃瘦肉、脫脂乳及低脂優酪乳、乾酪補充蛋白質, 避免高脂飲食。

攝入足夠的膳食纖維(全穀物、水果、豆類及蔬菜), 有助於維持血糖平衡。

少吃含有較多糖類添加劑的食品 。

口渴喝水, 儘量少喝果汁及碳酸飲料。

少食多餐(如每天6小餐, 間隔均勻)。

適量運動。

適量運動是健康妊娠的重要組成部分, 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媽媽適量運動還可以幫助自身的胰島素更好地工作, 是幫助控制血糖的有效途徑。

藥物治療。

經過嚴格的飲食管理和運動療法, 血糖仍不能有效控制時,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就應該接受胰島素治療。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可以使用口服降糖藥, 以免對胎兒構成不利影響。 胰島素是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用藥, 但不宜使用長效胰島素, 宜選擇中、短效胰島素, 在餐前使用為宜。

定期孕檢

妊娠期持續高血糖對孕婦和胎兒都會有不良影響, 孕婦容易出現血壓升高、羊水增多、泌尿生殖系統感染等症狀,

流產、早產、死胎發生率也高於正常孕婦, 一些孕婦甚至會出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危及自身和胎兒生命。 因此要定期孕檢, 發現異常可及早處理。

Q:糖媽媽有哪些常見誤區?

誤區1:控制糖尿病會使孕婦和寶寶的營養缺乏。

有些糖媽媽擔心控制糖尿病就需要控制飲食, 而“控制”就意味著“少吃”, 因此擔心少吃會影響寶寶的營養健康, 造成營養缺乏。 其實, 只要每天的營養攝入能夠保證營養充足、平衡、合理即可, 不用非得靠暴飲暴吃來獲取營養。

也需要注意, 過分地控制飲食不但不利於控制血糖而且容易出現饑餓性酮症, 對胎兒產生不好影響。 科學營養治療的目的就是在保證營養充足的基礎上控制血糖。 因此控制血糖並不意味著少吃或者不吃。

誤區2:主食越少糖尿病控制越好。

不少孕婦單純控制主食攝入,可能導致兩種後果:

一是由於主食攝入不足,總熱量無法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導致體內脂肪、蛋白質過量分解、身體消瘦、營養不良,甚至產生饑餓性酮症而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

二是認為已經控制了飲食量,而對油脂、零食、肉蛋類食物不加控制,使每天總熱量遠遠超過控制範圍。

糖尿病飲食需要控制攝入食物所產生的總熱量與含熱量較高的脂肪。且適量的碳水化合物是維持孩子大腦的正常發育所必需的,因此妊娠期糖尿病孕婦不能過多地限制主食的攝入,應至少保證每天200~250g主食。

誤區3:鹹味或者無糖食品不含糖所以不需要限制。

各種麵包、餅乾都是糧食做的,與米飯和饅頭一樣,進食後同樣會在體內轉化成葡萄糖而導致血糖升高。

而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無糖食品都只是“無蔗糖”,而由一些含熱量相對較低的甜味劑提供“甜味”,其食品本身仍由糧食、奶粉等製成,因此這類食品仍計算入總熱量範圍內。

誤區4:膳食纖維對於控制血糖有利,因此每天只吃粗糧不吃細糧。

僅僅食用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的食品,如粗糧,就可能增大胃腸的負擔而且影響蛋白質、維生素和一些微量元素等營養素的吸收,長期這樣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因此,應當適度、平衡,選擇主食也應當粗細搭配。

誤區5:採取胰島素治療後飲食就不需要再控制了。

胰島素治療的目的也只是為了血糖控制平穩,胰島素的使用量也必須在飲食固定的基礎上才可以調整,如果飲食不控制,血糖會更加不穩定。因此,胰島素治療不但需要配合營養治療,而且非常必要。

誤區6:產後就不需要再繼續用妊娠期糖尿病食譜了。

產後6周糖媽媽們的血糖基本已經恢復到了正常水準,很多媽媽就認為沒必要再使用妊娠期糖尿病食譜了。專家提醒大家:產後也一定要定期監測血糖,避免忽略了糖尿病的持續存在。患過妊娠期糖尿病的媽媽以後發展成真正糖尿病的幾率要比非妊娠期糖尿病者高50%。為了降低這種風險,產後均衡飲食,努力達到合適的身高體重比是非常重要的。

主講人:馬良坤

馬良坤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

因此控制血糖並不意味著少吃或者不吃。

誤區2:主食越少糖尿病控制越好。

不少孕婦單純控制主食攝入,可能導致兩種後果:

一是由於主食攝入不足,總熱量無法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導致體內脂肪、蛋白質過量分解、身體消瘦、營養不良,甚至產生饑餓性酮症而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

二是認為已經控制了飲食量,而對油脂、零食、肉蛋類食物不加控制,使每天總熱量遠遠超過控制範圍。

糖尿病飲食需要控制攝入食物所產生的總熱量與含熱量較高的脂肪。且適量的碳水化合物是維持孩子大腦的正常發育所必需的,因此妊娠期糖尿病孕婦不能過多地限制主食的攝入,應至少保證每天200~250g主食。

誤區3:鹹味或者無糖食品不含糖所以不需要限制。

各種麵包、餅乾都是糧食做的,與米飯和饅頭一樣,進食後同樣會在體內轉化成葡萄糖而導致血糖升高。

而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無糖食品都只是“無蔗糖”,而由一些含熱量相對較低的甜味劑提供“甜味”,其食品本身仍由糧食、奶粉等製成,因此這類食品仍計算入總熱量範圍內。

誤區4:膳食纖維對於控制血糖有利,因此每天只吃粗糧不吃細糧。

僅僅食用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的食品,如粗糧,就可能增大胃腸的負擔而且影響蛋白質、維生素和一些微量元素等營養素的吸收,長期這樣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因此,應當適度、平衡,選擇主食也應當粗細搭配。

誤區5:採取胰島素治療後飲食就不需要再控制了。

胰島素治療的目的也只是為了血糖控制平穩,胰島素的使用量也必須在飲食固定的基礎上才可以調整,如果飲食不控制,血糖會更加不穩定。因此,胰島素治療不但需要配合營養治療,而且非常必要。

誤區6:產後就不需要再繼續用妊娠期糖尿病食譜了。

產後6周糖媽媽們的血糖基本已經恢復到了正常水準,很多媽媽就認為沒必要再使用妊娠期糖尿病食譜了。專家提醒大家:產後也一定要定期監測血糖,避免忽略了糖尿病的持續存在。患過妊娠期糖尿病的媽媽以後發展成真正糖尿病的幾率要比非妊娠期糖尿病者高50%。為了降低這種風險,產後均衡飲食,努力達到合適的身高體重比是非常重要的。

主講人:馬良坤

馬良坤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