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勇士戰綠軍,就似穆裡尼奧勝巴薩

文/ 靜易墨

是啊, 我是說錯了啊, 你們能把我怎麼樣呢~~·

我先說一下我預測勇士會贏的原因。

勇士是一支攻防都強的球隊, 進攻端火力尤其強大,

綠軍則是一支防守尤為堅固, 進攻火力平平的球隊。 從絕對實力上, 毫無疑問是勇士占優, 從攻防效率的綜合對比, 勇士也是更出色的一方, 大部分人基於這樣簡單的判斷就可以認為衛冕冠軍會終結綠軍的連勝。

我當然會這麼想, 可是在此基礎上, 我還是有一點深入的思考。 我預測勇士會贏, 並不認為他們可以打穿綠軍的陣地防守。 事實也是如此, 綠軍全場比賽只給了貝恩斯12分鐘出場時間, 大部分還是在庫裡下場時——完全規避被錯位攻擊的風險。 他們場上每個位置都有出色的移動能力, 防守腳步之迅速, 輪轉速度之快, 全聯盟恐怕唯有對面的勇士可以與之媲美——對, 反過來, 綠軍也要面對同樣的煩惱,

勇士隊既可以無限換防, 也可以局部夾擊持球人, 弱側快速輪轉, 內線還不斷有及時的協防, 我在之前有關綠軍的文章裡講過, 他們本賽季進攻端套路並不多, 基本是找針對, 抓錯位, 靠著簡單的擋拆, 手遞手來製造一些定點投射機會, 現在面對勇士就更加難以找到機會了。

雙方的防守特點其實註定了這不是一場可以依靠掩護、跑動和傳球就能贏下的比賽, 套路會被防守拆解。

所以, 在雙方都無法打穿對手的鐵桶陣時, 拼轉換進攻能力就至關重要了。 很顯然, 這方面勇士無與倫比, 他們轉換進攻場均要拿31.6分, 比排第二的湖人多9.6分, 開賽以來沒有一支球隊可以抵擋, 而綠軍的轉換場均只能拿16.1分, 在雙方陣地戰都便秘的情況下,

這15.5分的能力差就是勇士面對綠軍的天然優勢。

然而, 我還是低估了綠軍的韌性, 以及庫裡的任性——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綠軍根本沒有主動攻擊庫裡的意思, 他自己倒是送上門, 讓自己在第三節大量時間不能上場, 本來慣例的三節帶走流發揮不出, 那麼拖到第四節, 形勢就到了最會打關鍵球的凱爾特人這邊了。

先說說庫裡第三節的三次犯規。 一次給了傑倫的反擊, 一次傑倫的空切, 一次給了無球的塔圖姆——絕非司馬文斯之詭計。 其實庫裡可以不犯, 裁判也可以不吹, 但是, 還是之前那句話, 聯盟對這樣一場焦點之戰, 會有一種雙方勢均力敵的期待, 這個大家都懂, 也可以理解, 那麼庫裡你自己也得懂得保護自己,

誰都知道勇士隊拿掉你是影響最大的一個。

對於庫裡和科爾, 今天是又漲了一點經驗——過去慘痛的教訓讓他們明白了對手開場打庫裡時該如何應對, 比如尷尬如錫伯杜的全場針對庫裡, 透出了一股濃濃的泰迪飯碗裡搶食被反咬一口的既視感。 現在又多了一種情況, 史蒂文斯開場就是一副:我們不針對庫裡, 真心的, 絕對不針對——然後也能讓庫裡四犯揮毛巾的神技, 這簡直...

所以, 有時候適當的叉腰肌一下, 未必不是好事。

然而你庫就算在場打的也是一坨翔啊!

然而, 庫裡在場時勇士還領先13分, 下去之後綠軍開始打出高潮。 第三節勇士早早陷入犯規罰球的怪圈, 比賽節奏完全被打亂, 轉換進攻的勢頭再也沒打出來過。

庫裡是勇士隊轉換進攻最重要的發起點和最重要的牽制點。 全場比賽, 綠軍其實都沒有在進攻端真正的找到辦法, 32.9%的投籃命中率, 以及15個失誤其實已經夠勇士隊打死他們了, 綠軍特別注意回防速度避免被打反擊, 可是還是免不了在上半場給了庫裡2個搶斷和4個後場籃板, 在這樣一場雙方得分都不高的比賽裡, 把握這樣庫裡推進的轉換機會就尤為重要, 雖然庫裡上半場只送出了兩次助攻, 準確的說都在第一節, 但是以庫裡為策動核心的快速反擊, 勇士隊還是在這方面以14-5領先——這是勇士隊贏球的關鍵點, 打轉換, 還是打轉換。

第三節說好的轉換狂潮沒打起來, 問題就大了——你勇士打不了轉換, 那我綠軍可就要打了。 勇士不斷的攻堅失敗,那麼綠軍就不斷打轉換,反擊得分8-3贏了勇士5分。

這裡就要說,從勇士隊的輪轉情況和科爾對杜蘭特的使用上,以及綠軍縮短了板凳長度的情況看,勇士不是更想贏球的一方。第三節,杜蘭特4中3,高命中但是得到的機會卻不多,當你的球隊處於0-19的得分荒時,讓最有把握的點穩住局勢應該是不二選擇——科爾可能沒想到,大家的手感真的就這麼差。

那麼,以平局進入第四節,想贏綠軍就難了。本賽季,綠軍打的籃球就如當年穆裡尼奧足球的執教風格一般——贏1球也是贏球。一般套路是這樣:

首先,不能讓對手得分。史蒂文斯根據對手的進攻風格來調整人員配置——綠軍現在擁有應對一切球隊的防守資源,護框有貝恩斯,三分線內遊走補位有霍福德,側翼防守瘦高給你塔圖姆,快壯傑倫布朗抵擋,撕咬小個有斯瑪特、羅奇爾,以及斯瑪特還可以向上搞定3號位,甚至一些4號位。莫里斯、泰斯、奧傑萊,這些人都各有千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寧可進攻打鐵,也不能有防守漏洞。沒有藍白上傳說的司馬文斯解不了的場——至少打陣地,鐵桶陣牢不可破。

第二,想辦法偷點分數。找到對手陣容的弱點,一分一分的扣。有關綠軍本賽季進攻,就像我之前的文章裡說的,綠軍現在沒有那麼多傳切套路,打的簡單,局部小配合,有機會大膽投,投不進能搶則搶,不去搶的趕緊回防,儘量不給反擊。綠軍的命中率慘澹,真實命中率聯盟倒數第7,在擁有斯瑪特和羅奇爾,歐文現在手感也不好的情況下,實在是難以在終結上做的更好。可是控制失誤聯盟第4,前場籃板聯盟第11,造犯規率第11,既然投的不准,其他方面做的稍微好一點,在強大防守支持下依然能咬住比分。

第三,拖到第四節,打關鍵球。這綠軍就厲害了,歐文這個賽季真實命中率只有生涯最低的53.1%,可是到了關鍵時刻(比賽最後5分鐘5分以內分差),歐文還是無解,關鍵球場均5.8分聯盟第一,命中率56.3%,真實命中率67.4%。

僅僅是因為歐文的大心臟麼?

並不是全部,歐文關鍵球厲害不假,可是到了史蒂文斯手下的控衛關鍵球都成為聯盟第一第二的檔次,這就得說,少帥有一套了。

關鍵時刻一個特點——反擊打不起來,配合打不起來,也不敢輕易包夾,拉開單打或者簡單的擋拆配合就是最容易解決問題的方式。歐文的特點是什麼?單打王啊,為什麼是單打王?因為他不追求極致的得分效率,而是追求對手難以防守,他從不忌諱出手位置的選擇和出手方式,這樣的特點你就難以捉摸他要幹嘛,結果就是,從長期看,歐文不是一個得分效率頂級的球員,但是具體到第四節時,歐文是一個可以每兩個回合拿一次分的穩定輸出點。

關鍵時刻,要的就是穩定輸出。

歐文與霍福德的擋拆也是如此,因為霍福德的外拆能力,可以保證了歐文與霍福德每次擋拆一定能夠造成一個人有出手機會——夾歐文漏霍福德3分,不夾歐文一對一歐文突破。這種方式簡單粗暴,未必最為高效,如前文所說,歐文的一對一不是最高效的得分手段,而霍福德也未必每個回合都能遇到防守腳步足夠慢的內線而得到空位三分機會——但是,每個回合都能得到“說的過去,起碼能試一試的得分機會”。

就是這樣的三步走,綠軍成為了聯盟第一戰績的球隊——然而,他們每百回合也不過贏對手7.2分,勇士要贏13.6分,但是他們贏了勇士。

有沒有當年穆裡尼奧1比0主義的風采?

勇士就是這樣被拖入了泥潭。

再說說,庫裡的發揮為何這麼差。

實際上,歐文的發揮也不好,要不是第四節一些有爭議的罰球,歐文前三節跟庫裡真是打鐵兄弟一起走,誰先進球誰是狗了。

這次喊汪汪的,其實是裁判。

勇士與綠軍的比賽,是一場沒有空間的比賽——雙方都太快了。綠軍防守庫裡,與總決賽騎士的策略沒有太多的不同,區別只是,庫裡格林擋拆時,綠軍夾擊庫裡逼迫出球後,綠軍的輪轉及時,特別是霍福德甚至在夾擊後可以立刻找到格林,不給格林攻框吸引底角協防的機會——騎士的老頭子們基本就是目送伊戈達拉空切了。

而防守庫裡的無球時,羅奇爾實在是不吃掩護,太靈活,太快了。

當然,庫裡不是絕對沒有機會,再好的防守也不是密不透風,庫裡依然通過單擋掩護和繞底線接球得到過空位三分機會——投不進,那就是手感問題了。

手感不好,又難以得到空間的情況下,庫裡的個人得分就受到了限制——當然,他可以利用牽制力為隊友創造機會,可惜的是,他沒能讓自己長期留在場上。

作者憋了好久的庫吹之力,又無從發揮了...

歐文其實也是如此。勇士隊的無限換防,籃下協防同樣讓歐文難受的要命——在騎士還有勒布朗來減壓,在綠軍可以放掉撲歐文的點就太多。小個子最需要的就是出手空間,庫裡如此,歐文亦然,掩護不起作用就得靠自己的晃動,你可以過一個人,但是籃下協防到位後,就得看天吃飯了,其實歐文今天並沒有暴走。

從二維的角度,雙方都沒有空間,可是比賽是三維的,還有一個方向可以尋找空間。

身高優勢。

這時候能發揮的,就是杜蘭特了。他也的確貢獻了穩定輸出,強行50%命中率得到24分。但是克萊的強行顏射能力沒有發揮,18中5表現一般。

綠軍這邊,陣地戰同樣利用了身高去拔,去突。霍福德11中7拿了18分,莫里斯10中4拿了12分,塔圖姆要了9個罰球12分。

比賽的X因素,戰術失效時必須站出來解決問題的位置——綠軍的小前鋒,傑倫布朗,得了22分,2次搶斷,2次封蓋,造了庫裡兩個關鍵犯規,成為了綠軍獲勝的關鍵。

總是有X因素爆發,這是綠軍優秀的另一個原因。

所以,為什麼綠軍總是有這樣的人呢?

只能說,這就是少帥的特技吧。

如果說主教練都有一個專屬特技,那麼科爾應該是構建最強的進攻體系,少帥可能就是“在某一場比賽使一名藍白卡牌提升至橙色品質”。

然而,少帥的特技好像不止一個。

媽蛋,這貨開掛!

勇士不斷的攻堅失敗,那麼綠軍就不斷打轉換,反擊得分8-3贏了勇士5分。

這裡就要說,從勇士隊的輪轉情況和科爾對杜蘭特的使用上,以及綠軍縮短了板凳長度的情況看,勇士不是更想贏球的一方。第三節,杜蘭特4中3,高命中但是得到的機會卻不多,當你的球隊處於0-19的得分荒時,讓最有把握的點穩住局勢應該是不二選擇——科爾可能沒想到,大家的手感真的就這麼差。

那麼,以平局進入第四節,想贏綠軍就難了。本賽季,綠軍打的籃球就如當年穆裡尼奧足球的執教風格一般——贏1球也是贏球。一般套路是這樣:

首先,不能讓對手得分。史蒂文斯根據對手的進攻風格來調整人員配置——綠軍現在擁有應對一切球隊的防守資源,護框有貝恩斯,三分線內遊走補位有霍福德,側翼防守瘦高給你塔圖姆,快壯傑倫布朗抵擋,撕咬小個有斯瑪特、羅奇爾,以及斯瑪特還可以向上搞定3號位,甚至一些4號位。莫里斯、泰斯、奧傑萊,這些人都各有千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寧可進攻打鐵,也不能有防守漏洞。沒有藍白上傳說的司馬文斯解不了的場——至少打陣地,鐵桶陣牢不可破。

第二,想辦法偷點分數。找到對手陣容的弱點,一分一分的扣。有關綠軍本賽季進攻,就像我之前的文章裡說的,綠軍現在沒有那麼多傳切套路,打的簡單,局部小配合,有機會大膽投,投不進能搶則搶,不去搶的趕緊回防,儘量不給反擊。綠軍的命中率慘澹,真實命中率聯盟倒數第7,在擁有斯瑪特和羅奇爾,歐文現在手感也不好的情況下,實在是難以在終結上做的更好。可是控制失誤聯盟第4,前場籃板聯盟第11,造犯規率第11,既然投的不准,其他方面做的稍微好一點,在強大防守支持下依然能咬住比分。

第三,拖到第四節,打關鍵球。這綠軍就厲害了,歐文這個賽季真實命中率只有生涯最低的53.1%,可是到了關鍵時刻(比賽最後5分鐘5分以內分差),歐文還是無解,關鍵球場均5.8分聯盟第一,命中率56.3%,真實命中率67.4%。

僅僅是因為歐文的大心臟麼?

並不是全部,歐文關鍵球厲害不假,可是到了史蒂文斯手下的控衛關鍵球都成為聯盟第一第二的檔次,這就得說,少帥有一套了。

關鍵時刻一個特點——反擊打不起來,配合打不起來,也不敢輕易包夾,拉開單打或者簡單的擋拆配合就是最容易解決問題的方式。歐文的特點是什麼?單打王啊,為什麼是單打王?因為他不追求極致的得分效率,而是追求對手難以防守,他從不忌諱出手位置的選擇和出手方式,這樣的特點你就難以捉摸他要幹嘛,結果就是,從長期看,歐文不是一個得分效率頂級的球員,但是具體到第四節時,歐文是一個可以每兩個回合拿一次分的穩定輸出點。

關鍵時刻,要的就是穩定輸出。

歐文與霍福德的擋拆也是如此,因為霍福德的外拆能力,可以保證了歐文與霍福德每次擋拆一定能夠造成一個人有出手機會——夾歐文漏霍福德3分,不夾歐文一對一歐文突破。這種方式簡單粗暴,未必最為高效,如前文所說,歐文的一對一不是最高效的得分手段,而霍福德也未必每個回合都能遇到防守腳步足夠慢的內線而得到空位三分機會——但是,每個回合都能得到“說的過去,起碼能試一試的得分機會”。

就是這樣的三步走,綠軍成為了聯盟第一戰績的球隊——然而,他們每百回合也不過贏對手7.2分,勇士要贏13.6分,但是他們贏了勇士。

有沒有當年穆裡尼奧1比0主義的風采?

勇士就是這樣被拖入了泥潭。

再說說,庫裡的發揮為何這麼差。

實際上,歐文的發揮也不好,要不是第四節一些有爭議的罰球,歐文前三節跟庫裡真是打鐵兄弟一起走,誰先進球誰是狗了。

這次喊汪汪的,其實是裁判。

勇士與綠軍的比賽,是一場沒有空間的比賽——雙方都太快了。綠軍防守庫裡,與總決賽騎士的策略沒有太多的不同,區別只是,庫裡格林擋拆時,綠軍夾擊庫裡逼迫出球後,綠軍的輪轉及時,特別是霍福德甚至在夾擊後可以立刻找到格林,不給格林攻框吸引底角協防的機會——騎士的老頭子們基本就是目送伊戈達拉空切了。

而防守庫裡的無球時,羅奇爾實在是不吃掩護,太靈活,太快了。

當然,庫裡不是絕對沒有機會,再好的防守也不是密不透風,庫裡依然通過單擋掩護和繞底線接球得到過空位三分機會——投不進,那就是手感問題了。

手感不好,又難以得到空間的情況下,庫裡的個人得分就受到了限制——當然,他可以利用牽制力為隊友創造機會,可惜的是,他沒能讓自己長期留在場上。

作者憋了好久的庫吹之力,又無從發揮了...

歐文其實也是如此。勇士隊的無限換防,籃下協防同樣讓歐文難受的要命——在騎士還有勒布朗來減壓,在綠軍可以放掉撲歐文的點就太多。小個子最需要的就是出手空間,庫裡如此,歐文亦然,掩護不起作用就得靠自己的晃動,你可以過一個人,但是籃下協防到位後,就得看天吃飯了,其實歐文今天並沒有暴走。

從二維的角度,雙方都沒有空間,可是比賽是三維的,還有一個方向可以尋找空間。

身高優勢。

這時候能發揮的,就是杜蘭特了。他也的確貢獻了穩定輸出,強行50%命中率得到24分。但是克萊的強行顏射能力沒有發揮,18中5表現一般。

綠軍這邊,陣地戰同樣利用了身高去拔,去突。霍福德11中7拿了18分,莫里斯10中4拿了12分,塔圖姆要了9個罰球12分。

比賽的X因素,戰術失效時必須站出來解決問題的位置——綠軍的小前鋒,傑倫布朗,得了22分,2次搶斷,2次封蓋,造了庫裡兩個關鍵犯規,成為了綠軍獲勝的關鍵。

總是有X因素爆發,這是綠軍優秀的另一個原因。

所以,為什麼綠軍總是有這樣的人呢?

只能說,這就是少帥的特技吧。

如果說主教練都有一個專屬特技,那麼科爾應該是構建最強的進攻體系,少帥可能就是“在某一場比賽使一名藍白卡牌提升至橙色品質”。

然而,少帥的特技好像不止一個。

媽蛋,這貨開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