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濰坊市三項舉措做好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

記者從市民宗局獲悉, 為使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更好的融入城市生活, 濰坊市民宗局積極探索少數民族流動人員服務管理體系建設,

有序推動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市民化服務。

一是調查摸底, 充實完善工作臺帳。 協調有關部門對來濰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數量、分佈、從業現狀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普查, 進一步充實了工作臺帳。 目前, 全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有3.12萬人, 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民族分佈大分散小集中, 全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涉及到50個少數民族, 其中彝族、滿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土家族、壯族總人口達到2.47萬人, 占流動人口總數的80%;二是地域分佈與經濟發展相對應, 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在全市範圍內都有分佈, 60%以上集中在經濟基礎較好的奎文區等6個縣市區;三是職業分佈可分為務工型、特色經營型、求學型和流動型, 其中務工型和特色經營型為主流,

分別占到67%和22%。

二是周到服務, 切實解決實際問題。 在就業服務方面, 市人社部門成立了全民創新創業指導委員會, 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了專門的服務視窗, 免費向少數民族流動人員開展就業指導、政策諮詢和維權服務等。 鼓勵企業吸納來自民族地區的少數民族員工2萬餘人, 依託“中國(壽光)少數民族蔬菜大棚種植技術培訓基地”培訓西部少數民族群眾大棚蔬菜種植技術10余萬人;在子女入學方面, 建立了來濰少數民族子女就學服務機制, 少數民族隨遷子女按照就近或相對就近原則到公辦學校就讀, 落實中考招生錄取照顧政策;在風俗習慣方面, 積極開展清真食品安全檢查、投入資金改造修繕清真寺、規劃建設回族公墓,

較好的解決了穆斯林群眾的“三入”問題, 切實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在交往交流方面, 定期對少數民族代表人士和貧困人口進行走訪慰問, 進一步加深瞭解, 增進感情;在法律援助方面, 定期開展民族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依託現有的法律服務機構, 為少數民族群眾提供免費、快速、周到的法律援助。

三是加強管理, 妥善解決矛盾糾紛。 在市、縣、鎮街、村(居)四級民族工作網路基礎上設立民族宗教工作聯絡員, 進一步完善城市民族工作網路。 同時, 根據近年來矛盾糾紛的種類、主體等情況, 在不同地域、行業中甄選建立一支有政治覺悟、群眾基礎較好、有地域和行業代表性的代表人士隊伍, 發揮他們橋樑紐帶的作用。

切實加強與信訪、綜治、公安等部門和民族宗教工作聯絡員的協調溝通, 定期召開會議交流資訊, 及時掌握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和苗頭隱患, 妥善解決在萌芽狀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